语文(心得)之以趣为导,以美激智——谈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以趣为导,以美激智——谈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论文之以趣为导,以美激智——谈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 ‎  王 浩 ‎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它们琅琅上口,字字珠玑,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且时间都已久远。因此,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可是,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我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的感受,浅谈如下:‎ ‎  一。以“媒”激趣 ‎  古诗虽字数不多,却不等同与儿歌,学生不能一读即懂。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觉得枯燥,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变畏学为乐学了。‎ ‎  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然后播放瀑布奔流的视频;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 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二、借“媒”明意 ‎  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当讲“跑”,而非今之“走”;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又是很特殊的,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更有一些调应当结合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否则,教师机械传授,学生生般硬套,是不能真正、牢固掌握的。‎ ‎  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草》时,就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这样进行教学:‎ ‎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一(投影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 ‎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  生:草原上的草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望不到边。‎ ‎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的意思是什么 ‎  了。‎ ‎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  生:……‎ ‎  一个小小投影片,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离离”的意思,还扎 ‎  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乐而不为呢?‎ ‎  三。依“媒”导读 ‎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  我在教完《早发白帝城》后,播放了一段长江三峡的秀丽风光片,让学生亲眼目睹了长江三峡两岸的旖旎美景,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  四。以“媒”练说 ‎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要在学习古诗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教学媒体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 ‎  如我在教低年级小朋友学完《鹅》时,就出示了事先制作的显出诗歌内容的投影片,然后让学生边听着舒缓的乐曲,边看图,并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这样优美的意境:有一个美丽的湖,湖边长着嫩绿的草,开着鲜艳的花。湖水清清的,水中有几只大白鹅,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湖面上,红红的脚掌正悠然地拨动着。湖面上泛着微微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金光。偶尔,大白鹅昂头叫两声,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美的情怀、美的形象跃然而出,学生在训练说话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媒体,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更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