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之音乐的动感美——让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音乐的动感美——让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音乐论文之音乐的动感美——让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 ‎  好的音乐更能让人感受生活的美好,好的音乐更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中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日渐成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一些音乐理论性问题也开始关注,随着网络技术和音响媒体的普及,学生接触的音乐面越来越广,看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新颖,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才华较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培养和熏陶音乐艺术不可忽视的阶段。但在许多中学音乐课堂上,教与学出现脱节现象,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上似乎懂了许多,课后却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创新,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适时牵引,使学生能够自始至终的融入到音乐意境中去,跟着音乐动起来呢?‎ ‎  一、老师是“动”力 ‎  一般来说,音乐有打动自己,感动别人的作用,而教师有着相同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往往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 也是不易更改的。如果老师着装得体、大方, 精神饱满, 面带着亲切的微笑, 不卑不亢, 学生会对这样的老师充满新奇, 充满敬畏,‎ ‎ 他们会不由自主地集中注意力, 对老师充满着期待, 而老师开口说出标准、流利、富有感染力及儿童特点的普通话时,学生肯定会被老师的语言深深地吸引, 而如果老师能再唱上首拿手的歌曲, 演奏一曲美妙娴熟的乐曲, 用优美的歌声与乐曲去打动学生, 感染学生, 让学生有一种想和老师一起唱或一起演奏的欲望, 那么他们肯定喜欢上教师的课,并且也已深深地爱上了音乐, 爱上了这样的老师给他们上的音乐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老师一定会成功。试想, 如果老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 服装不得体, 再面无表情, 戴者不能准确、优美地演唱, 不用心与学生交流,么他在第一次见面时, 就已经失去了部分学生, 还怎么能让学生去喜欢音乐课呢?‎ ‎  当然,我相信,能歌善舞的音乐老师更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开学的时候,往往我会选择唱一首曲子介绍自己,跳一曲优美的舞蹈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还让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一举数得!‎ ‎  二、爱音乐要行“动”。‎ ‎  与此同时,选择好的音乐上课才更给力。音乐课, 当然音乐是主旋律。我们教授的歌曲以及让学生聆听的音乐能否打动学生, 感染学生, 就成为学生是否喜爱音乐课的关键。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很多的孩子只要走出校门就不再唱老师教的歌曲, 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音乐课存在不足, 学生不大爱唱老师教的歌, 存在许多原因,‎ ‎ 如所教歌曲旋律过于复杂歌曲内容过于陈旧, 不贴近学生生活, 不为学生所熟悉, 学生不感兴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唱效果, 而只一味地要求学生唱会唱准, 不带着学生去用心感受音乐的魅力, 感受和谐声音的美妙等。所以, 我一定会选择能打动学生的音乐,让孩子们想学想唱。‎ ‎  在教学歌曲时, 我会播放一些震撼心灵的音乐,让他们先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并尝试着说出对音乐的体会,然后才是学习音乐的唱法,不仅要求学生唱会、唱准, 还要让他们通过和谐、优美地演唱去感受音乐的魅力,行动起来,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  教师若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不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学生将失去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所以,我认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教学内涵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艺术之中,让他们不知不觉地随音乐的节奏动起来,以此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欲望和兴趣。‎ ‎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表现的内容却是非常抽象的,用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清楚。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尽管他们对音乐艺术已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和理性认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趋增强,但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采取听、唱、看、表演等多种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使他们置身于音乐艺术的天地之中,体验音乐所表达、描绘的各种思想情感。‎ ‎  比如,在欣赏《采茶舞曲》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采茶姑娘们的劳动场面,我首先播放录像,让学生聆听观看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并了解采茶劳动的特点,感受茶山、茶林的景色。此时,学生蠢蠢欲动,教师抓住时机将表演的工作分配到各大组,各组经过一番商榷,推荐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进行表演,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  三、用音乐触“动”心灵 ‎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学生上音乐课不是只会被动地学唱一首歌,而是在这一堂课中、让学生们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不仅要用眼睛、用耳朵、用身体动作,更要用心灵去体会。真正的音乐课是能够随时随地打动学生的心底。‎ ‎  如在欣赏《龙船调》时,该曲是一首极具民歌风味的歌曲。教学中我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动画场面,学生们的尽头非常十足,创设了几种表演场面,他们将拖把和书包作为道具用于表演这种既载歌又载舞的律动形式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之中。这样一来,既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使学生直接地受到了艺术地感染,把自身的情感抒发出来,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表演能力,鉴赏能力,使心灵和音乐融为一体。‎ ‎  音乐的情感性表现在“使人们心灵迸发出火花”(贝多芬),“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柏拉图)。人们常说:“音乐是语言的尽头”,也就是说音乐能够灵活、准确、细腻地直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是人主观情感的一种审美体验。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最具有情感性特征的。‎ ‎  而提高学生的情趣性,重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培养人对事业的追求的基础。完整地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  中学阶段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新颖变化的教学,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趣,使学生爱学,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动之中,让学生情感盎然地学习。它是通过“诉诸心灵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声音所显示出这种内容精华的表现”来实现和培养受教育者对音乐的创造和表现、感受和体验,鉴赏和评价等的能力,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体验,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事实证明,音乐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们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用音乐打动学生,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音乐的独特魅力中健康成长。‎ ‎  一堂音乐课,老师是“动”力,以音乐触“动”学生心灵,学生学会用行“动”热爱音乐,在如此生“动”的音乐课中,让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