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四篇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四篇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篇一】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这本书带 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 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捧读此 书,不由自主有一种感觉:一位慈祥、睿智的长者,坐在你的对面与你聊天,他 的丰厚学养、他的思想、他的智慧正慢慢地滋养着你的心灵,提升着你的智慧。 这时候,大师的形象依然模糊,但大师的指引却是那么具体。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振撼着我,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 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 许许多多的问题,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 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因为这 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 念上有了转变,我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忙;对后进生我更是一直认为这是智力 问题和一个人的质地问题,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很 多道理只能从理论上行得通,而实践中要想让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有进步有发展 是不可能的,要让一个品质不好的人真正弃恶从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所谓的 “秉性难移”,对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嗤之以鼻。但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后,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这个道理, 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很困难很困难。 那个“费加”是苏霍姆林斯基难忘的,也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苏霍姆林斯 基是这样描述费加的,她“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她的意识里,来 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她的思想曲折要转向 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去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和我常认定的笨的学生非常相似, 那我们平时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补课的方式,使他们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傍晚 留下来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他“懂了、会背”为止。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 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 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 有给她补过课。就这样,费加到了五年级,学业成绩赶上来了,七年级毕业后, 费加进了中午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真的是不可思 议啊,费加碰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老师真是她的幸运,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 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想,我们虽然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地去对侍一 个后进生,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不要让像费加这样的孩子在短时间里 一下子记住要背的课文,一下子理解这道应用题,不要把他们看得和优秀学生一 样的能干,这样只会越学越死,越学越笨。而要更注重锻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 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打磨“脑机器”。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篇二】 在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经典后,内心禁不住波涛汹涌,《给教 师的建议》读后感。提起笔来,有些感慨,也有点激动,我发现我的手正在微微 颤抖,这让我不由地想起自己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样子,清 楚地记得那一堂 45 分钟的课,课程过半,我的手和腿才停止了抖动。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职业?我常常这样问身为老师的自己,在不断的工作、 学习和成长中,我凝炼出了这样几个等式。 第一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农夫。一样的春种秋收,一样的辛勤耕种;小苗 破土而出,要有我们来不辞辛苦地灌溉滋润、悉心养护。秋天来到的时候,总是 满心欢喜地期待它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如同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热 切的期望。 第二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厨师。厨师不能做一盘菜强迫谁来品尝,而是努 力要把自己的拿手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于是就会有人慕名而来,争相品味, 这就是老师。不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把课讲得有声有色,有点有面,有 张有驰;调动学生自发学习的积极性,传授对他们最有用的、讲解他们最感兴趣 的,交给他们最想要的。 第三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舵手。学海无涯,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获得最 有用的知识,面对成长,老师也不仅仅只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人 生观与价值观。于是在这条载着无数希望的航船上,我们甘心做一名舵手,带着 莘莘学子的理想,指引他们不畏艰难风浪,坚定信仰,迎向收获的彼岸。 最后一个等式:教师等于工程师。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另一个代名词, 从我的老师的老师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这样说起。作为工程师的我们在完成怎样的 一个设计呢?我们的作品有思想、有灵魂,有独到的品位,他们要求独立和个性, 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所以工程师的设计就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不断创新、 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设计思路要紧跟时代不会过时、不能落伍,要使我们的作 品经得起考验,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属于他们的优势。 十年的工作经历,四个与教师有关的等式,我用它们对照言行,总结自己。 幸福的感觉几乎每一天都在,从清晨的上课铃声响起,在悦耳的铃声中走进教室; 推开教室的门走上讲台,从讲台上凝视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向他们问好,然后 聆听他们真诚的回应。这就是我的一天,日复一日地积攒着这样的小幸福,然后 沉淀为令一番大大的幸福,那就是——职业的幸福。 职业生涯的第一堂课,看着孩子们稚嫩的小脸,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选择 教育这个专业?我是否会将它作为我的终身职业?我要怎样做,才能担得起“师” 这样一个神圣地称谓。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我是幸运的,因为在前方这条弥漫着书香的路 径上,已有许许多多勤勤恳恳、无私忘我的教育先行者,他们用温婉、含蓄的方 式,深刻的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行立教、以德立身”之精髓。让我 懂得了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是获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敬仰;更多的是要 用真心、爱心、责任心来回报这一份情谊。 如先行者般爱学生,要像母亲一样无私和不求索取;爱我们的学生,要像手 足一样把心和他们贴得更近;爱我们的学生,要像朋友一样与他们风雨同舟;爱 我们的学生,不溺爱不袒护,在他们跌倒时,鼓励他们勇敢的站起来!“人民教 师”这光荣而神圣的称谓,它总能让我拥有无穷的力量,将一份希望与责任扛在 肩上,倾尽我全部的生命让他们离各自的理想更近一些、更近一些! 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们不说辛苦,因为我们正收获着幸福;今天我们不言 付出,因为我们已获得了最多的财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无需表白。 耕耘知识的沃野,兢兢业业、永不懈怠;三尺讲台、一生情愫,那里有我的 精彩;直到双鬓斑白就算青春不在;只要有孩子叫上一声“老师”,再多的委屈 我们都无憾!感谢人民赋予我们这神圣的职责,我会谨记这份嘱托,淡泊名利, 安贫乐道。 我的三尺讲台啊,是我人生最绚丽的舞台,我要与你、与你们一道。在这育 人的大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献身这阳光的事业吧,为花儿 纵情绽放,为桃李处处芬芳,让教师的生命在奉献与耕耘中——熠熠闪光!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篇三】 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苏联当代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一书。读完后犹如给我闭塞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 尤其是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书中写道:“一位有 30 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 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 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那 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 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 只用了大约 15 分钟。”……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 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 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 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 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 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 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读及此处,我在感动之余,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 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 24 小时,之所以有差距,问题 出在态度上,往往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事。一个成功的老师应 该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我想今后我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 多实践。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只有当老师的知识视野比教材宽广得无可比 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 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 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 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尽管我也明白“读 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的道理,但是我从事教育事业也将近四分之 一世纪,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也曾很爱读书,但我却只喜欢读自己喜欢的文学 书籍,而对于那些其他的书籍我只是很被动的读。没有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基 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所以收获甚微。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启迪着 我重拾书本,重温那股墨香! 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还有很多,书中每一篇文章都深深地震撼着我,看了后, 我由衷地感叹:“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不愧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 科全书’。”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篇四】 教师这一职业似乎是十分浅显的,几乎什么人都可以对此评头品足,什么人 都想跃跃欲试,但它又仿佛是十分神秘的,多少的仁人志士花费毕生的精力都没 能把它研究透彻,以至于每一次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动员,进 行一番又一番的“洗脑”。然而,当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之后,就会给我们 一种豁然开朗感觉。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 论分析。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阅读”和“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 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这么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他将阅读放在 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 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 不会带来益处。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 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 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也特别注重阅读与教学 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唯有阅读才能不断丰富我们教师的知识底蕴,提高我们教师 的教学水平。 对于教师来说阅读就象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如此之快,没有不断的学习就没有扎实的知识和开阔的思维,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宽阔,知识面越来越丰富,求知欲也 越来越强烈,不学习只能是“坐吃山空”,仅仅靠课前准备几个小时已经不足以 自如地驾驭课堂。我们说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的阅读也不仅仅是为了上好 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要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思想精髓传播下去,读书 不仅是教师的一种喜好,更是一种责任。 我们应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去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 友谊。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使自己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 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才能应付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不会将工作当成一种负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