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3篇)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3篇) 篇一 摘要: 社会主义运动在 20 世纪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十月 革命的爆发和苏联的建立, 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走向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全盛时期, 形成了有十几个国家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与阵营关系亲密的一大批表示信奉社会主义的国家。 90 年代后,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运转入低潮。 这一几乎贯穿整个 20 世纪的历史过程和原因由此一直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是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战争与冲突的角度来研究和总结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这不仅对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也可为有效地处理中国在世界新格局中的对外关系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 世纪社会主义冲突国家战争 正文: 1. 战争与冲突的涉及面 1945—1991 年间, 社会主义国家共发生对外战争、 冲突和军事行动 16 场, 直接参战或卷入冲突的共 11 个国家, 为: 苏联、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保加利亚、 民主德国、 中国、 朝鲜、 越南、 柬埔寨、 古巴, 占社会主义国家 16 国总数的约 70%; 其中两个最大最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直接卷入的战争和冲突分别是 4 场和 6 场。这里需要提及的是, 另外 5 个未直接卷入战争和冲突的国家并非完全超脱于外, 它们的国内局势与外交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战争与冲突的影响: 南斯拉夫: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和 50 年代后期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两度恶化,苏联向南斯拉夫施加军事压力,整师整师的苏联坦克开始出现于南斯拉夫边境。 罗马尼亚: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 “苏军又在苏联、 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同罗马尼亚接壤的边境上集结军队, 使罗马尼亚十分紧张, 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发表声明谴责苏联出兵, 并向罗马尼亚军队发出了总动员令。阿尔巴尼亚: 中苏交恶后, 阿尔巴尼亚因为支持中国, 受到了苏联的军事压力, 采取了全民皆兵的国家战备体制, 这是一段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历史过程; 蒙古: 中苏关系恶化后, “1967 年 3 月 , 蒙古与苏联秘密签订在蒙古境内部署苏联军队的协定, 由双方的国防部长签字。 苏联驻蒙部队和武器装备, 分布在乌兰巴托四个区、 全国十八个省中的十五个省、 六十四个县, 使用土地 4139 平方公里, 共建有机场 7 个, 兵营 55 座” ; 而蒙军则“重建作战诸兵种, 配合入蒙苏军来对付中国。 老挝: 越南入侵柬埔寨后, 老挝受到越南严密控制, “越南在老挝驻有五、 六万军队, 近万名专家、 顾问和秘密警察, 操纵着老挝的军事、 政治、 经济、 文化宣传以及对外事务等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认定, 社会主义 16 国均直接或间接地卷入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战争与武装冲突的漩涡。 2. 战争与冲突发生的频度 发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1 场; 发生于 50 年代: 2 场; 发生于 60 年代: 5 场; 发生于 70 年代: 6 场; 发生于 80 年代: 2 场。 3. 战争与冲突的强度 大规模的局部战争2场: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这两场战争就其持续时间、 投入兵力、 作战方式、 对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在当代历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 4 场: 越南抗法战争、 阿富汗战争、 柬埔寨战争、 中越边境战争。 这些战争成为世界持续多年的热点问题, 在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中亦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余为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共 10 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战争与冲突强度的划分标准遵循国际上的通行惯例, 主要是依据参战的人数和战争的激烈程度, 但若在国际关系意义上考察, 其重要性并不一定与强度成正比。 例如 1969 年的中苏边境武装冲突, 虽然双方直接投入的兵力各为数百人, 充其量为营级或团级规模, 仅仅是一场低烈度的武装冲突, 但它的影响却极为强烈和深远。 其一是对两国的国内局势产生强烈冲击, 中国为此下达了战备动员令, 举国进入临战状态; 其二是深刻地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对此作出的评论是: “当今世界上最深刻不过的斗争也许是苏联和共产党中国之间的斗争。 这就是使我们同北京和解具有紧迫感的因素。二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两极格局态势在很大程度上、 很长时间内主导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轨迹, 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关系的建构基础亦基本上循着这条轨迹, 两场规模最大、 时间最长的战争——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充分反映了当两大阵营发生碰撞时社会主义阵营同气相求的基本立场。 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并不能因此而排除自身利益的诉求和安全的需要, 即便是小国也不例外。 由于这种诉求和需要是随着国际关系大格局的变动、 地区小格局的演变和本国国力国情的变化而转移的, 这势必使相应的关系在发生着整合, 国际力量的均衡在这种整合中起着某种杠杆性的作用。 我们试以越南为代表的印度支那地区战争来作一分析。 笔者注意到, 在全部 16场社会主义国家战争与冲突中, 居然有 50%即 8 场发生于这一地区, 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比例, 由此也可以映衬出这一地区汇集了社会主义阵营内外关系的种种矛盾与纠葛。 在这些战争与冲突里, 始终有一只平衡之手在操纵着。 平衡被实际性的打破或理论上的被认为打破, 是导致新一轮战争与冲突爆发的重要内在因素, 新的平衡的出现则使战争与冲突局面归于平静。 法国在二战结束后试图重建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导致了越南抗法战争的爆发, 这仍是旧式的殖民与反殖民战争的范畴, 但外部局势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朝鲜战争爆发——使该战争逐步被美国纳入冷战的框架。 “艾森豪威尔总统在 1954 年 1 月 批准的一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文件预言, 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的丧失’ 最终都将导致整个东南亚的丧失, 然后是印度和日本的丧失, 最后将‘危及欧洲的稳定和安全’ ” 。 美国发明的“多米诺骨牌” 理论反映了美国对这一地区事态发展产生的破坏美国所认可之平衡关系的忧虑, 它视其为共产主义的扩张并威胁到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整体利益, 这种认识最终导致了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大规模干涉越南事务和越南战争的爆发。 美国的介入似乎在使平衡的天平发生转换, 因为北越的综合国力与美国相比处于绝对劣势。 但越南战争期间, 北越得到了来自中国和苏联两大国在人力、 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正是这种支持, 抵消了美国的强势, 使越战期间这一地区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和国际关系发展仍处于平衡的均势状态。 越南战争结束后, 越南统一, 美国势力退出这一地区, 接踵而来发生了中国与越南交恶、 苏联与越南结盟、 越南发动入侵柬埔寨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这使得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态势发生了严重的失衡, 中国方面对这种失衡作出了如下评估: “可以预料, 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一旦在柬埔寨站稳脚跟,就会以印度支那为基地, 实现其更加狂妄的扩张计划。 苏联的军事力量已从海参崴向南推进数千公里, 墩两洋通道形成直接威胁, 同它在阿富汗、 印度洋和波斯湾的行动相策应, 成为苏联实现南下战略的又一途径。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 爆发了中越边界战争, 出现了国际各派力量支援柬埔寨抵抗力量联合抗越的局面, 而这种局面的形成, 牵制和抵耗了越南与苏联的力量, 国际关系的重新整合使态势由失衡向平衡转化, 奠定了柬埔寨问题最终解决、 中越关系正常化的基础。在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争与冲突中, 我们依然可以寻觅到这种整合的因素, 例如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 古巴在非洲采取的军事行动, 都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国际关系的整合, 成为大国之间寻求全球战略平衡的砝码。 篇二 关于民族主义有若干种诠释, 笔者在此所指的民族主义是通常宽泛意义上的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由于从斯大林时代始, 民族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被作了对立化的描述与处理, 这使得民族主义被异化为一种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思想观念。 这样, 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生战争与冲突时, 就出现了一个几乎是规律性的现象: 对抗的双方也常用意识形态的观点来解释这种战争与暴力的行为, 力图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暴力冲突装入意识形态对抗的框架。 例如苏联出兵匈牙利、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 苏联认为是这些国家出现了背离社会主义阵营的倾向, 必须用暴力方式予以归正; 中苏边界战争前后, 中苏双方也都对对方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否定性的批判和描述。 苏联为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所找的理由是西方所称的“勃列日涅夫原则” , 即中国所称的有限主权论。 1968 年 9 月 26 日的《真理报》 刊出一篇名为《社会主义国家之主权与国际义务》 的文章, 对此进行了详细说解, 文章提出每个共产党不仅要对自己的人民负责, 也要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及整个国际共运负责。 谁要是忘了这些责任, 仅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和国家主权, 就是逃避其国家义务, 因为主权是不可以用一种“抽象的无阶级性的或合法的方式考虑的。 这样, “有限主权论” 将民族国家之民族性具体实质表现的依附体。 但是, 民族主义的感情与理念并未因此而消亡, 它更因有了实体的国家和国家主权而具有了依托。 实际上, 从战后初期的苏南争端和情报局事件始, 这种将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进行对立化处理的方式已经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种下了恶果, 它在极大程度上模糊和蒙蔽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国际关系的交往法则和内部事务处理的一般规律, 1956年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的发生, 正是在这种处理原则下将东欧民族的自主情绪进行了全盘的敌对化处理; 1968 年“布拉格之春” 的被镇压实际上将这种对立化进一步推向极端; 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漫长征途上, 毛泽东就曾被斯大林用“民族主义者” 的眼光反复审视着, 赫鲁晓夫在这个问题上依然没有摆脱斯大林的窠臼。根据西德总理阿登纳的回忆, 赫鲁晓夫在 1955 年与他的闲谈中流露了这样一种情绪: 他说您想象一下赤色中国现在已经有六亿以上人口, 每年还要增加 1200万。 这些人都靠一把米过活。 这该会, 说着他双手拍在一起, ‘这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呢。 赫鲁晓夫相当突然地说: ‘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是很困难的。 因此我请您帮助我们。 您帮助我们对付赤色中国吧, 赫鲁晓夫居然会向冷战的对手寻求帮助来对付自己的同道,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 这说明赫鲁晓夫本人就是在用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化的情绪在处理着中苏关系。 因此, 中苏分歧和关系的破裂在表面上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解不同, 而民族主义情绪在这种不同理解的包装下不断增长, 进而导致国家关系的紧张, 直至兵戎相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如果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考察, 虽然冷战的核心区域是在欧洲, 但社会主义国家全部 16 场战争和武装冲突, 有 12 场发生在亚洲地区, 除了最通常的冷战对抗因素外, 也正是因为这一地区汇集了源远流长、 错综复杂的民族纠葛。 因此, 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并非水火不相容, 民族主义意识理念的存在并不就意味着脱离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可以在民族主义的情绪下接受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并不意味着民族性的被抹杀、 被融合, 将其对立化的处理只能使民族主义情绪在合适的场合以更大的能量爆发,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冲突已经在证实着这一点。 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提高了社会主义的声望这主要是指那些发生在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冲突,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战而胜之,对社会主义阵营起了稳定作用, 对社会主义事业起了传播作用。 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 使社会主义阵营的亚洲板块得以成形; 再如古巴吉隆滩战役的胜利, 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成了古巴最终进入社会主义阵营的催化剂; 尤其是越南战争, 社会主义北越在十几年战争期间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斗志,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士气, 振奋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精神, 其最终结果给人造成的直观感受是东方的社会主义丛林小国越南击败了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 并迫使美国在与苏联的对抗与争夺中采取守势, 实行战略收缩调整。 削弱和破坏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和国际共运事业这是在研究发生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冲突时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运可以在几十年的冷战中经历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这两场与资本主义阵营大规模局部战争的考验, 并在战火中显示其旺盛生机, 但阵营内部的对抗与分裂却消耗了它的实力, 破坏着它的形象。 社会主义阵营在经历了 20 世纪 40 年代末情报局事件和 50 年代后期第二次苏南争端的冲击之后, 终于陷入苏共和中共这两个主要大党的争端漩流难以自拔, 产生了大分裂, 而作为非执政党的各国共产党也无可避免地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而分裂, 这其中不仅包括有着重要影响的法国共产党、 意大利共产党等老牌共产党, 也包括印度、 日本等与中苏紧密相邻国家的共产党, 甚至包括远隔重洋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共产党: “1964 年是中苏分歧愈益扩大达到无可换回的破裂的一年。 它对于古巴和整个大陆革命计划的冲击, 几乎没有比这更富有破坏性了, 因为拉丁美洲正统共产党中许多最富有战斗性的成员蜂拥到新的亲华集团中去。 而那些曾经叫得最凶的支持卡斯特罗同志的人, 现在只能听毛主席的声音了。 早在 1964 年 1 月 , 秘鲁共产党已一分为二, 其他共产党包括玻利维亚党在内也预期可能发生类似的事件。 这表明自60 年代起, 国际共运无可挽回地分裂了。 国际共运大分裂让许多忠诚的共产党人感到不可思议和左右为难。 古巴革命的著名领导人格瓦拉对此曾评论说: “中苏分歧对我们来说是最悲伤的事件之一。 在这些分歧中, 我们不站在任何一边。 我们的党正在讨论它们。 我们党的立场是不讲谁是谁非。 我们选择我们的立场: 对我们有重大关系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庄严地继续下去。 格瓦拉试图在这种分裂中寻求平衡路线, 但在当时非敌即友的对抗情绪里, 他的立场和政治主张在实际运作中处处碰壁, 他成为被当时的中国和苏联两边所谴责的人物, 政治命运极其不幸。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战争与冲突的频繁发生使之在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中逐渐处于弱势, 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运欲重整旗鼓, 必须认真反思这一历史经验教训。 已经有人提出: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 “同时也是避免社会主义国家对外使用武力干涉的惟一途径。 篇三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因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强调时效性和系统性,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网络交流,使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一门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思想指导的课程。 关键词:高职高专;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索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本质特征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有相同之处;另一方面,又有其特殊的内在本质特征,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形势与政策课以其现实社会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自身内容体系、研究对象和教育方式上的 特点和规律,表现为内容体系上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研究对象上的知识性与思想性、教育方式上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是形势与政策课在内容体系上的本质特征,集中表现在教育的内容既处于相对静态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既要考虑系统性,又要突出实效性。首先,形势与政策本身既是不断发展同时又是相对稳定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线性与非线性、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一方面,政策是相对稳定的,政策的出台或者变更总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能朝令夕改。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又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国家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都要下达形势与政策的要点,在教学上也比较容易安排内容。但内容有时也往往滞后,这就需要跟上形势,突出该课程的时效性。其次,形势与政策课要体现科学的、完整的和稳定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这些相对稳定的基本因素,可以让我们把握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预测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 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是形势与政策课在研究对象上的本质特征。形势与政策课的研究对象既有现实问题又有历史问题;既有宏观形势又有微观动态;既有社会改革又有经济发展;既有国际局势变化又有国内形势动态;既有科学技术又有生产建设等,涵盖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历史、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动态的国际国内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和国际关系学等的综合,具有很强的知识综合性。与此同时,形势与政策课又体现着强烈的思想性,要引导 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所以,形势与政策课既要不断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又要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 规范性与灵活性互补是形势与政策课在教育方式上的本质特征。形势与政策课在内容体系上的稳定性和动态性,必然派生出其他在教育方式上的规范性与灵活性。规范性是指与其他课程一样有大纲、有教材、有课时、有学分、有计划、有考核等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灵活性是指“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规范性与灵活性互补体现了其既是教学活动、又是教育活动的双重属性。对这一本质特性进行把握,有利于积极探索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新方式和新途径,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生命力。 二、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思考 形势与政策课正是因为具有以上的特征,因此与概论课思想品德课相比,它更突出时效性和灵活性。按照“05方案”形势与政策课在高职高专各个学期里要开足16个学时,但学分却只有1个学分。在实际的操作中,各个学校往往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讲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方式来凑足学时,以避免挤 占专业课的课时。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足,甚至被压缩掉了。而课堂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它便于形成系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使形势与政策课更好地发挥作用,要做到三结合,与专任教师结合;即与概论课思品课结合;与学生参与结合。 与专任教师结合,是形势与政策课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构成比较复杂,除专任教师外,学院领导、各系部的书记、学生处的正副处长、辅导员以及邀请的校外专家和省市领导等。庞杂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不同的信息,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知识水平。但也正是因为资讯过多,往往不利于形成系统理论和知识框架。有时学生参加讲座,变成了老乡会和联谊会等,由于缺乏跟踪和反馈,形势与政策课的效果打了折扣。因此,专任教师的教学变得尤为重要。专任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爱这门课,钻研这门课,上课全情投入、有激情会深深打动学生。在面对一些有分歧的观点,面对对待当代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敏感问题,面对对待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观等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允许有争议,有讨论。但教师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大张旗鼓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得到正确的答案。其次,教师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每年形势的要点,吃透政策的精神,站在最新理论的前沿,才能驾轻就熟,给学生以引导。形势与政策的教材是大学生版《时事报告》,发到学生手里往往是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或两个月,学生的兴趣热点已经有所 转移,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多关注事实,在尽可能短的时间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形势,给学生解答。时事报告可作为事件的理论上升和思想反馈。在多方合力的基础上,学生视野开拓了;在专任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对形势与政策形成清晰的脉络和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今后独立自主地分析形势与政策发展的趋势和大局,掌握和运用使思维达到正确认识的武器和科学工具的知智。 与思品课概论课相结合,是形势与政策课得以发展壮大的保障。由于形势与政策课自身的课程特点,独立生存的难度较大,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通常会变相压缩学时,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必须找到依托。与概论课和思品课有机结合,是形势与政策课发展的可靠途径。由于思政课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这是形势与政策课与思品课概论课结合的前提。可以从内容、考核等方面进行结合,但要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避免挤占概论课和思品课的学时。在内容方面:高职高专的学时安排中,大一的思品课3学分,开设一个半学期,与形势与政策课比较容易结合。有的高职高专学校是把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授课安排在每个学期的中间,也有的是上完思品课后接着上形势与政策课等等。不管怎样安排,形势与政策都会丧失了敏锐性和时效性,无法及时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实事,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因此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与思品课结合一起来上。在充分理解形势与政策要点的基础上,思品课的前20分钟上形势与政策课(要与学生参与结合),后面上思品课。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新颖生动,会为后面的思品课提供鲜活的素材,两者相得 益彰。大二的概论课也可参考实行。在考核方面,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方式多样,党委宣传部、学生处等都参与其中,往往是婆婆多了没人管。形势与政策课的专任教师应当仁不让,勇于担负起课程考核。考核的方式力求丰富多样,讲求实效。大一学期学时稳定,可侧重理论考核,学生课前制作的实事PPT 、课后的实事评论等可作为考核的依据。大二、大三由于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占用大量教学时间,可侧重实践考核,做社会调查报告等。开学出,根据形势要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安排考查内容,老师定期追踪指导,形成报告。与思品课概论课结合,使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成为常态,而讲座和报告会等又使形势与政策课变得丰富多彩,由于有固定的渠道交流,学生可以把获得的信息进行升华,反思,再去指导实践。 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灵魂。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形势与政策课由于紧跟形势,鲜活的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国内国际突发事件、热点新闻,一直是学生茶余饭后的焦点。把它们引入课堂,上升到理论高度,开拓学生的心胸和国际视野。由于每年的形势与政策下发的要点,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要点精神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在与学生参与方面,可与兴趣与任务驱动相结合,如在思品课上,把这一两周发生的热点问题交给分好的学生小组,由学生小组负责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总结观点,做成PPT,在下节课课前进行演讲,教师进行点评归纳。小组的集体表现作为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例如在年初的南方雪灾后,学生展示了震撼的图片,得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 神;5.12汶川大地震,学生紧密跟踪事态的发展,心与灾区灾民同在,一起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奥运成功举办,学生感受到崛起的大国自信;神七上天,学生在感受祖国的伟大和自豪,等等。由于学生有目的地去参与,逐渐养成了读报分析问题的习惯,他们会自觉地把发生的大事与世界观人生观结合起来,同时又为思品课、概论课提供了鲜活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达到了双赢共生。学生的参与使形势与政策课由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思考,也促使学生用在思品课和概论课学到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像奥运、神七等事件,学生很容易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联系起来,使抽象的理论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参与互动,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把理论外化为行为。 三、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网络学习的管理 互联网是一个强大的信息传播平台,每个网民既可以是信息的获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校园网络以其跨越时空性、虚拟性、开放性、学术性等诸多特点,强化平等、民主的教育管理方式,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校园网为学生课外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开拓了空间,像高职高专学生上网主要集中在学习知识、打游戏、QQ网聊及校园的BBS和各类论坛等。 怎样使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形势与政策难度是比较大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度高,加之学生的叛逆性和课外无法监控,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只能通过隐性诉求,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从培养学生上网习惯,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和学生作品上网展示等赏识教育来完成。 培养学生上网的习惯,是加强形势与政策网络教育的前提。正是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跨时空性等特点,学生在网络上如自由驰骋的骏马,要使其按一定的轨道前行,所以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上网习惯。使其上网的第一时间关注的就是形势与政策的有关问题,甚至使其自觉地把新闻网页设为首页。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用的题材要新,有新引力,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同时还要善于抖包袱。有些新闻可以点到为止,引起学生的好奇,促使他们去了解真相。比如广东的学生大多数没有见过雪,对雪充满了好奇。雪灾期间,引导学生去认识这场灾难。许多学生在互联网上下载雪灾的图片和救灾的场景,有些有条件的同学还到湖南等地拍了许多照片放到校园网上,让其他同学真实感受这场灾难,并在学校募捐赈灾。国内国外的大事经常发生,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要善于引导,引起他们的思考,两耳不闻窗外事是跟不上时代的。经过二三月的培养,学生上网自觉不自觉就会关注某些话题。良好的习惯也需要强化,因此需要思政课老师协同作战,有意识的在教学中灌输这一理念。 建立师生互动平台,是形势与政策课课外教学的延伸。网络交流 的问题,往往是学生真实意愿的表达,细心、耐心的讲解,有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树立教师亲和的形象。把党的方针政策有策略地灌输进去,摆事实讲道理,少说空话大话。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避免抵触情绪的发生。在网际交流间,是会有一些学生把对学校的不满,对社会的愤恨发泄出来,甚至还会有对教师的个人攻击。因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要有准备有策略。负面的信息不必急于删除,可以找几个学生从正面角度进行跟帖,引起辩论,这样可使信息处于可控的范围,又不至于使这部分学生流失,到其他网络上去散播,把网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客观上有利于缓解学校的压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把学生的作品上网展示,是确立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时效性的保障。利用校园网思政部网页中实践教学的栏目,分门别类,把课堂教学中学生制作的实事PPT、视频、调查报告、论文等挂网,作品的显要位置写明姓名、系别、学号、联系方式等,鼓励学生观看交流。在制作作业时会互相比较,取长补短。由于有联系方式,各系各级学生也可相互交流,鼓励竞争,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如对挂网的作品不满意,可及时修改,对思政部老师开放网页后台管理权限,方便教师及时更新。通过“网来网去”的交流和“网上网下”的活动,创建共建、共享、共管、共创的网上资源。 形势与政策课正是因为其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中常规教学与讲座相结合;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网络教育与自身思考 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特征在于“活”,它的内容是鲜活的,也必将注定它的形式是灵活的。因此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使学生感受到这是一门对自身成长重要的课程,在这门课里不仅学习到形势发展的变化和对形势发展预判的能力,而且学习到对自我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思考。这样才会最大地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