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漫谈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变
语文论文之漫谈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变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中通过从教到学的转变,从知到能的转移。从收到放的转向,建立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多种形式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质与量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语文教学 转变 能力 有一幅漫画,进校时,脑袋椭圆的教师面前站着一排脑袋或圆或方或三角的学生,毕业时,这些学生的脑袋都一律变为像老师一样椭圆:我们的教育不应当培养这样缺乏个性意识、独立精神的“复制品”。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授受——接受”的模式,而以“民主话语”的方式,鼓励学生去探索研究。一. 从教到学的转变语文教师常常受传统的影响,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以为教学无非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记,因此拼命强化自身的作用,把教师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备课时不厌其详;讲课时不厌其烦;批改细得不能再细;辅导的时间挤了再挤……结果呢?教师的卖力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教学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实际上就是还学习主体性于学生。课堂上,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怎样变:“讲学”为“导学”呢?(一)建立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首先参读,让学生参照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和后面的鉴赏要点,借助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感受语言。然后议读,在较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解决疑点,理清思路,体会情感,挖掘意蕴,分析形象——领悟语言。其次美读,在较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根据作家作品的突出风格和语言材料的个性特质,有重点地选取部份句段章节,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的思想情感,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背诵名句、名段或名篇——积累语言。最后创读,在美读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或比较鉴别,或续笔改写,或演讲辩论——运用语言。这种教学结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要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读、自思、自议、自练。教师的主要作用则表现在引方向,释疑难,点要意,指重点,补疏漏等方面。师生活动融为一体,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教与学的基本内容,并把读写听说的训练统一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二)在课堂教学上实现“三变”要真正变“讲堂”为“学堂”,在建立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同时,还要解决好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运用教师的“讲”,如何组织学生的“学”等问题,这就要实现三个“变”。1、变“传授全部”为“精讲重点” 精讲重点就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讲授一些精要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化为问题提出来,指导学生学习。如精讲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中心意思;精讲文章的关键性词,引导学生体察作者遣词造句及语言运用的独到功夫。2、变“滔滔讲授”为“以讲导学”叶圣陶说过,“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讲”是为“学”服务的,要以“讲”导“学”,即用“讲”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学而不是以“讲”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 3、变“默默接受”为“研讨求索”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上,学生默默听记,被动接受的局面,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研讨求索,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求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改变学生总是跟着老师转的局面,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二、从知到能的转移 以教师为中心,“讲”字当头,势必重语文知识体系。课堂上大讲特讲语法知识、文体知识、修辞知识等,有意无意地重知轻能,重讲轻练,以为自己讲得好,学生就一定学得好。繁琐的讲述,使得学生听起来累,学起来苦,完全抑止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失去了学好语文的信心。转变观念,实现从知到能的战略转移,可谓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变知识体系的教学为语文能力训练递进体系,其主要方法有:(一)、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精读能力。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读的趣味点,对范文的布局谋篇、风格特点、深远意境等进行生动的分析、点拨,使学生想读、爱读,最终达到理解文章,为我所用的目的。 培养学生泛读能力。确实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课外阅读质量,让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速度,培养速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终生受益的事,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科学的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理解、领悟、应用等步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多种形式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开展课堂内说的训练。课堂中,教师以“说”明理,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学习中,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最根本途径。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给学生以充分的说的机会。可通过介绍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等进行课堂内叙述、说明等训练;也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训练,使学生从说的内容、感情、胆量等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训练。 开展课堂外说的训练。课堂外,可经常举行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等以“说”为主的活动,培养学生快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辩能力等。(三)、科学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听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结合课文内容尽量做到讲解有趣有味,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激励学生广泛地听,不仅听老师的,也听同学的、家长的,还有听电视的、广播的等。听的形式和内容可多样化,具有广泛性,从而养成学生主动接受的习惯。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集中精力于说话人所述的话题,注意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想象;对听到的词句及中心问题都要有心理反应及认识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经常、快速地总结、评价听到的内容,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并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在读、说、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学生生活、思想的实际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仅靠传授写作训练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要着重对学生的构思创作进行科学指导,分层次扩充写练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批改方法,并加于讲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实现从知到能的转移,并非全盘否定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学习本来离不开语文知识,语言的涵咏、鉴赏,也需要借助于语言知识,但我们更强调活学活知识,不是静态地识记死知识,而要有动态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从收到放的转向 语文教学过于集中在“两课”上,即课本和课堂,这样收得过死,不注意放开语文课的开放,也使语文学习显得过于狭隘。实现从收到放的转向,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树立大语文观念。把语文“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 紧密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息息相联,使语文教学社会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营造大语文氛围。在良好的大语文环境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人和事。营造充满文学气息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大有好处。有多元开放的课程观。它出之石,可以攻玉。中学所学各科都可为我所用。跨越语文学科与史地学科的界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相关知识的同步增长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将地理知识与有关教法融入语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了解,较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与主体作用;适当跨越文理学科界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合科教学”,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形成质与量的良性循环。无一定的量,不可能有质的飞跃,也就不可能形成能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道理在于重感受、重领悟、重积累、重运用,在多次反复的基础上,形成能力。但是否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获取的就越多呢,其实不然,作为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面面俱到地讲完讲全,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最大限度激活学生创造思维,充分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让他们自己去组织,去讨论,去争辩。教师作为“导演”起好“导”的作用,要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堂内,得道于课外”,以课本为例子和凭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能力。最后,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放”要放得开,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生动有趣。“收” 要收得拢,就是要强化管理,强化指导、督促、检查。作为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思考、分析、争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注意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打开课堂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为学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同时又要精心策划,合理安排,使其有条不紊地进行。总之,尺水可以兴波,三尺讲台就是创新天地。只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育将不再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和一个模糊的口号。本文发表于《中国现代教育报》(2002年第13期),2002年12月辑录于《中国素质教育新世纪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精选》(成教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