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语文论文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 ‎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是基本形式。因此,现在许多课堂中都能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尤其是我市“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改课题形势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自然是深受推崇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其学习效果却未必尽如人意。那么,如何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而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呢?在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方面做了以下几点探讨。‎ ‎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要科学。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同时,也很有必要根据合作学习成效进行适当调节。我们班的六个小组,开学初合作学习都比较顺利。第一次月考之后,组长雷丝缨表想出消极情绪。我了解了情况后知道,是因为她们小组的“差生”多,三个男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都很成问题,以至于她们小组在每次的听写评比中都得不到高分。慢慢的,她们其他三个组员也都没有了和其他组竞争的信心。鉴于这种情况,我把相对好些的李江岳同学和最差的施学志同学调换了一下。这样,力量对比就不那么悬殊了,第四小组也重拾信心。互帮互学的氛围也得到了健康的营造和发展。‎ ‎  2、小组成员目标和分工要明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在这里,值得提醒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确立的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分工协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我班的小组成员是编号的,编号的标准依据每次测验的成绩和平时课堂学习状态以及作业完成情况 ‎ 的综合表现。有好到差依次排号。有趣的是,我只是建议如此编号,小组长总体掌握。结果在期中考试后出现了换号的现象,我一问,原来是,期中考试成绩有所变化,后退的主动往后排,进步的自然排到前面了。看来,学生们内心早就有了目标意识,组内小环境下的竞争氛围也已经营造出来。‎ ‎  3、注重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即: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主要包括: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技能;学会小组讨论的意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 ‎ 这点上,第六小组的故事很值得一提。刘萱林是我班的班长,品学兼优。施学志是个基础差,能力差的双差生。作为组长,刘萱林表现得甚至比老师还要耐心,每天利用中午时间给施学志听写、讲题。奇怪的是,施学志很听话,刘萱林给他额外留的作业他都能认真完成。刘萱林还用电话和施学志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同意后给施学志出卷子,检测。功夫不负有心人,其中考试,施学志语文打了82分。我大喜过望,全班同学都为他们公共进步鼓掌。于是,第六小组的一帮一,一对红,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在全班形成了一帮一,一对红的良好学风。由此可见,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合作品质对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的重要性。‎ ‎  4、“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要合理。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顺利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就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  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几类:( 1)定期评价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检查小组功能发挥的程度,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合作学习的方式。(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各组学习行为和效果,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3)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和组织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保证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以及一定的社交能力,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和价值。‎ ‎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几个学生凑在一起的闹剧。也更不是公开课上时不时拿来摆摆样子的把戏,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都会努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上做长久的尝试和探究,因为,实际效果如何,真的需要在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内用更科学的尺度来测评。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课题。我们需要思考、尝试、和探索的太多。走在教学科研的路上,短暂的修整之后,依然是执着的探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