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层次分明 教学有效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层次分明 教学有效 温岭市贯庄中学 孙美康 [摘要]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处理好教材,进而达到用好教材。处理教材的总体要求是立足于能力和素质的训练。本文从注重思维训练的智力层级是重点;强化情绪感染的情感层级是难点;廓清思维观念形成的人格层级是关键等方面阐述了层次分明地处理教材,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有效性;教材处理;层次分明 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归宿。达成这样的目的,必须靠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实现。而要实现有效的教学,首先需要处理好教材,进而达到用好教材。处理教材的总体要求是立足于能力和素质的训练。这样,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就能够变传授为引导学生操作,从根本上杜绝满堂灌,这是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前提条件。从低级到高级,我们可以试着把教材的处理分成三个层级,这三个层级的完美融合便是语文教学智力与非智力、能力与素质高度统一的根本保证,此乃教材处理层次分明,课堂教学则有效。 一、注重思维训练的智力层级是重点 这个层级要求学生必须成为阅读的主体,教师只能引导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读懂教材,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替学生读懂教材。教材是语言材料,语言是贮藏思维的,不过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才是语言的内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的思维内容,去“复印”作者的思维轨迹,去分析概括,去归纳演绎,去筛选辨别等。这里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教材的重点与思维训练的重点并非一回事,思维的重点就是教材里思维密集的“地区”,比如质疑多、内蕴丰富的地方。教师应把思维训练的重点作为教学的重点,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钻研教材时,教师应努力发掘教材的思维密集区,多方设疑,从纵深角度拓展。二是所谓教学内容的密度和容量,就不能用知识内容的密度和容量来衡量,而应用思维的密度和容量来衡量。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什么都讲到了,殊不知这种面面俱到就等于什么也没讲,因为学生的思维是空白,什么印象也没留下。要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在思维训练的层级上狠下功夫,使学生养成阅读的悟性,并且形成思考钻研的良好习惯。例如对《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笑”的理解: 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句,并根据当时的情境,在“笑” 字前添加一个修饰语。通过添加轻松、谦虚、虚心等词,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再现当时情境,从而加深对香菱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文本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几个对话话题,让学生在自身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围绕话题展开对话交流,进行合作探讨、交换彼此的看法。如《变色龙》一课的学习主题是学习通过语言塑造人物的方法,可确定的议题是:变色龙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奥楚蔑洛夫为变色龙等等。这些议题,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使学生产生美的启迪和体验。并且,“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发表自己富有个性化的观点,这样学生才有兴致去积极参与,而不会感受到强迫接受唯一答案的压抑与被动。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自由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各种不同的观点相碰撞、融合,在宽松自由得氛围中与文本对话,使师生共欢愉、同忧伤,改变了那种“老师动情学生木然”的独白式教学状态,在相互对话中,获得了更深切的阅读体验。例如我在处理《孔乙己》一文时,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对孔乙己的“手”比较感兴趣,向我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于是我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了孔乙己“那双特别的手”。在学生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讨论、分析归纳、明确:孔乙己读过书,手能写字(茴香豆“茴” 字的四种写法,做些抄写之类的事糊口)----手能偷东西(抄写之类的事不能坚持下去,糊不了口,就偷东西)----手能走路(因偷东西而被“打折了腿”,不得不用手走路),用手走路乃非人的生活,不久便悲凉地离开了人世。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孔乙己落得个“用手走路”的悲惨命运呢?学生再做进一步的探讨,清楚地认识到:孔乙己读过书,受过旧制度下的教育,但这种教育不仅未能使他金榜题名,反而使他自命清高而又四体不勤、最终不得不用手走路,继而悲惨地死去。《孔乙己》一文我执教过多次,每次在引导学生分析探讨人物性格及其悲惨命运时,总是按照教参以经典的分析:①孔乙己那迂腐可笑“满口之乎者也”的个性化的语言;②一件“又破又脏”而始终不肯脱下的长衫;③咸亨酒店众人对孔乙己的取笑。而这次由于学生的质疑,打破了我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另辟蹊径探究文本,取得了“柳暗花明”的效果。课后学生在随笔中谈到:“让人一生都忘不了的,还是孔乙己那双用来走路的可怜的手!” 二、强化情绪感染的情感层级是难点 要形成积极主动的思维层级,还得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比如兴趣、情感、个性等。不然,思维训练就成为强硬的引导,使课堂生吞活剥,因而影响思维训练的效果。语文教材的背景是社会生活,这决定了作为语言内容的思维与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关系到情感和人格。思维的内趋力就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是语文教学的特殊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不像在理科里表现出强大的内趋力,情绪和性格激发的兴趣才是语文里特殊的力量。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人格的塑造、作文能力的提高等都有着极重大的作用。 情绪感染是非智力因素中关键的一环,是培养自我意识及独立的思想的前提,是培养优秀人格的体验训练。语言材料的内容有两个基本要素,即思维与情感。即使是议论性的文字,也有着较强的情绪倾向,渗透着熔铸了人格的思想,不可能有冷漠的说理。教师要在思维训练的同时,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进入情绪体验状态,深刻地“复印”作者的情感轨迹,扮演教材里的性格角色,使学生成为体验的主体。没有深切的感受,就不可能有深刻的认识;不能成为体验的主体,也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思维的主体。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激发学生的情感: 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有强大的感染力量。教师的台词应是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具有典雅感人的风格。教师的语调表情应丰富生动,具有抑扬顿挫之美。教师的态势语言,也应配合有声语言,具有表演的感染功能。 其次,教师要善于巧设情境,营造氛围。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有情感的高潮,教师要将思维训练与情绪感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动模式”,即情绪推动思维,思维加强情感。而情感与富于形象性的情境分不开,情境的设置能调动想象,激发情感,而且启发思维。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则可以采取“生活体验同化法” ,可以举一些学生身边的真实的事例,如失业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现出笑容、母亲打着瞌睡坐在书桌旁陪因复习而晚睡的孩子等,都能让学生情感上产生对父母之爱的真切感悟,并“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在铁道边爬上爬下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在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的新知识,从而赋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再次,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强化学生的情绪感染。例如对《天上的街市》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就必须了解作者郭沫若的一些基本情况,知晓《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产生的社会背景。这对于我们理解诗歌内容,尤其是作者为什么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作了修改是很有帮助的。熟悉中国2O世纪2O年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致使国力匮乏,各地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加上饥荒、官、匪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人们渴望过上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现实是令人心酸的,渴望的美好生活在很多人眼里是想都不敢想的,而这时的郭沫若却用他那饱含着沸腾热血的笔写下了这首给人无限向往的诗。诗中牛郎织女“骑着牛儿”趟过“不甚宽广”的“浅浅的天河”,在有着“世上没有的珍奇”的“美丽的街市”,“提着灯笼”“闲游”,过着令世人羡慕的幸福、安宁、甜美无比的生活。诗人还连用几个表示肯定的词“定”、“定然” 向人们昭示:这种美好的生活不仅天上有,人间也会有的,一定会有的。诗中所藏的坚信幸福美好生活一定会来到的信念正是诗人所发出的呼喊呀!你若不了解作者,不走进作者创作此诗时的历史背景之中去,能解读到以上的内容,体悟到如此炽热的情感吗? 第四,以品位语言为抓手感悟情感。比如朗读《金色花》中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的轻重音处理。重音落在“这”上,表明孩子不是真的坏,只是妈妈的嗔怪;如果重音落在“坏”上,表明孩子品行恶劣,是对文本的误解。如果能够这样安排学生进行语言品味,能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情绪体验中,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形象,感受到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三、廓清思维观念形成的人格层级是关键 如果要将情绪体验变成人格力量,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还得使之转化为观念。铸进情绪的观念才能支配学生,发展成坚强稳定的个性。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学生挣扎在题海中,成为做题的“机器”。这给语文教育造成极大的障碍,使考生的语文素质普遍低下。教师应在努力使学生变成思维和体验的主体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思想的形成是思维和体验的双重过程的结果,而且必须要生活教材的参与才能形成这一结果。思维的主体只是思索的主体,并非就是教材里思想的主体;情绪体验也是短暂易逝的,即使是生活中很受震动的体验,学生也容易淡忘。我们要在思维体验的同时,挖掘教材的思想内蕴,引进生活教材,诱导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体,即变教材里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将它转化为观念和人格,干预生活,影响自己的立身行事。 在这里,教师应抓住情绪感染的契机,进行诱导,让学生体验到渗透了高尚人格的思想力量,模仿优秀的人格,进而塑造优秀的人格,培养丰富的自我意识,以此支配命运,创造灿烂的人生。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两次写道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的蹒跚的背影,学生通过阅读,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领会其平凡之中的深长意味。通过学生与文本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得出具有个性化的阐释:突出父亲背影留给我记忆的深刻;写父亲背影的朴素;与铺在座位上的紫毛大衣对比,写父亲背影的仁慈厚爱;侧写父亲老境的颓唐,渲染伤感气氛……当学生们用富有个性化的体验解读文本的时候,父亲的背影便丰满明晰起来,这样《背影》就不再是一篇普通的课文,而是镌刻在他们心中的一尊雕像,它必然会随时出现在某一时刻,以其朴素的力量陪伴他们的人生旅程。 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成为教材体验和思索主体,更没有自我人格的参与,教师讲得再动听,学生也不过是冷漠的旁观者。值得注意的是教材里的思想是抽象的,必须在体验的状态下挖掘,切忌教师空洞的说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的实际,绝不能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强硬灌输。比如七年级上册《理想》是一首哲理性很强的诗,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理想有不同理解。教学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班上交流自己对理想的看法。比如对“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 两句诗的含义,有的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理解:学习之舟把我们带到认识自然、掌握知识、驾驭知识的大海,要求我们,历尽艰难与辛酸,牺牲安逸和享受,以苦为乐,直至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学生则联系第一单元学过的《在山的那边》理解:“在山的那边是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全新的世界”就是理想,有了理想,有了追求,就要不畏劳苦、不惜牺牲其他利益,向山的那边勇往直前;还有的学生通过全诗的学习,联系革命烈士及众多献身科学、献身真理的仁人志士的事迹较准确地理解:诗中讲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社会的进步和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一种获得,而这种获得有时又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前提的,包括要“敲碎黄金梦”,“洗濯自私心”。三种理解,体现了学生的差异,体现了他们读书的程度和对诗的理解层次,可以让学生互为补充。总之,人格层级是极富创造性的层级,是引导学生探索自我的关键环节。 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大量的文学作品,其阅读活动的过程便是读者通过与文本对话,激活自己的想象力、直观力和感悟力,将文本的丰富内涵加以充分地理解和体悟,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再构出作者在创作时不曾想到的东西,从而使文本的意义更丰富、更具深度和力度。 落实到某一个具体文本的课堂教学,那么这三个层级应该是分中有合,合中有所侧重,尽量做到有机统一,这样就能有效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蒋成禹。语文课读解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高伟。课程文本:不断扩展着的隐喻[J].全球教育展望,2002,(2)。 [3]邓方。建构主义与语文教育[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