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曲问,课堂教学之奇葩
语文论文之曲问,课堂教学之奇葩 曲问,课堂教学之奇葩 温岭市第八中学 王奇顺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提高教师课堂执教能力,构建兴趣课堂的一种新的尝试--曲问,文中结合大量的课堂案例讲述了曲问的概念、曲问的特点、曲问的方法。曲问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和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结合起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新颖别致、出奇制胜、激发兴趣、开启思维、唤醒体验、激发共鸣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执教能力 曲问 教师的执教能力,指的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的执教能力涵盖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和教育能力。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提问更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教学技术。设计好课堂提问就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率与效果,就直接可看出一位老师的课堂执教能力。 《学记》中记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脱而解。” 意思是善于发问的老师,就像砍坚硬的树木,先砍容易砍的地方,后砍结节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就都迎刃而解了。美国教学法专家特林。G.卡尔汉更是指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掌握一定的发问技巧,应该是每位老师所拥有的。如何精巧设问,使每一次发问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变为学生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这应是每个语文教师要认真思考和潜心研究的。 曲问正是语文课堂中提问的一种新的方法,它充满着智慧,包含着启迪,完全可看出使用者高超的执教能力。 一、什么是曲问 古人云:“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道之理,皆可谓之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就要求通过提问,使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提问的方式。直截了当地提问,问的主旨在于直接的答案,即“问在此而意在此”的叫直问。直问,直来直去,缺少趣味性,不易活跃课堂气氛。曲问,也叫转变式提问,它是从侧面或反面迂回地提出问题,问在此意在彼,本意要解决甲问题,老师却故意绕个弯提出乙问题,解决了乙问题,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它不从概念、定义或常规出发,而着眼于课堂教学实际,问得灵活,问得生动,学生只有开动脑筋、经过思索才能回答。课堂教学中,曲问往往凭着其强烈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思考,所以经验丰富的教师总喜欢使用曲问。 还是用具体的教例来说明一下什么是曲问吧。钱梦龙老师在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为了解释 “孀妻”、“遗男”这两词的含义,别具匠心地发问:“有个孩子想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们一时傻了眼,答不上来,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孩子没有爸爸,他母亲是个寡妇,他应是个孤儿。由于提问方式新颖,引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大大加深了“孀妻”、“遗男”两个词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这个例子堪称曲问的经典。 二、曲问的特点 1.开启学生的智慧。 特级教师宁鸿彬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如果不痛不痒,则学生无意动脑。”这就要求老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完全超越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心里发展水平;既不能让他们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地回答,又不能使他们冥思苦想而无结果。如果每学一篇课文,提问总是在分段、概括中心、分析形象、归纳写作特点上展开,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没劲,造成学习上的厌恶感,从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教学趋向于做无用功。 如果老师采取曲问法,借助一个与文本有联系的话题,绕个圈子发问,让学生可望可及,使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摘到桃子”,那效果就大不相同。 讲《大铁锥传》时,钱梦龙老师从“语类楚声”发问:“大铁锥是哪里人?” 课文里没有直接的答案,学生如果不懂“语类楚声”,就无法回答;如果能读懂“语类楚声”,知道“类”,“像”的意思,楚,指湖南湖北一带,就能回答:“大铁锥大概是湖南湖北一带的人。”“大铁锥是哪里人”这个提问,就比单纯概述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有意思多了。因为它大大增加学生思维的容量,学生必须经过一番思考,才能回答问题。它吸引学生探究和发现,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产生“投石击破水中天”的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看来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而生动活泼的曲问正符合了中学生的心理,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表演欲达到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目的,从而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教者的教学魅力。 教学《蜀道难》,讲到这首诗歌的主旨时,教师故意宕开一面,不直接问“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而是这样发问:“现在有人认为文章注解(1)说本诗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那就是送别诗,就应体现依依不舍或别后思念之情,那本诗的主旨句应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问题刚一提出,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回答,最后通过分析比较,找出本文真正的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如果换成老师的直问 “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那课堂会是什么样子呢?教学气氛可能死气沉沉,教学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曲问,既是一种“兴奋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 3.唤醒学生的体验 新课程重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教材明确提出“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曲问往往能用巧妙的方式唤醒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与课文产生强烈的共鸣。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提出问题:“请同学谈谈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从课文里找出依据。”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很巧妙地提问:“我们在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作心灵的沟通,设想一下,如果你穿越时空,来到了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代,你喜欢愿意与廉颇交朋友,还是喜欢与蔺相如交朋友?” 同样的问题,一个直问一个曲问,教学效果大不相同。本人在两个班作了实验。第一种问法,学生经过思考后也基本能说出答案,但课堂气氛比较平淡,学生仅在配合老师完成彼此所认同的课堂上的教与学的任务,缺乏人物形象应让人感受到的意趣之美。第二种问法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瞬间,课堂上呈现出与前一堂课截然不同的热烈气氛,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家纷纷地谈自己要与谁交朋友,并说出与之相交的原因。曲问引人入胜的效果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的展现。 三、曲问的方法 1、问曲答直 有些问题难度较大,学生思维一时有些受阻,这时教者可以从旁施问,巧于铺垫,妙于引渡,疏浚思维通路。可有两种方式: (1) 迂回包抄、各个击破。 有位老师在教《孔已己》,课将结束时,猛然发问:“孔已己有脚吗?”学生在惊愕后回答:“有啊!”老师追问:“他在离开我们的时候,是用脚走开的吗?”听到此问,学生肃然,答:“他是用手慢慢地‘走去’的。”老师一词一顿地总结:“课讲完了,孔已己也离我们而去了,他走了,是用脚走开的吗?不,是用手。孔已己这个备受凌辱、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的读书人,这个善良忠厚、迂腐困窘的读书人,由于被打致残,频遭冷遇,只好用一双手走了,悲凄地艰难地走了,走出了读者的视线,也走出了生活的舞台。”在这里,教者为了突出孔已己是用手走完一生,特意采用迂回战术,问学生孔已己有没有脚。其构思令人叹绝,其曲问令人倾倒。 (2) 同类启发、触类旁通。 有些问题与学生已知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类似之处,教学中巧妙沟通联系,利用二者的可比性以旧推新,以已知推未知,令其领悟。请看某老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初中学过的《陋室铭》,其中最后一句是-- 生:何陋之有。 师:对,“何陋之有”它是怎么翻译的? 你知道它的句式吗? 生:它的意思是“有什么简陋呢”,我知道它是宾语前置句。 师:对。 那么,现在你知道“夫晋,何厌之有”的句式吗?能翻译这句话吗? 生:知道了。“夫晋,何厌之有”这句话是宾语前置句,它的意思是“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师:大家说得对。 …… 教例中该老师引导学生参照《陋室铭》中“何陋之有”的句式、翻译,而领悟《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何厌之有”的句式、翻译。 由以前学过的相同句式引出新课的做法,巧妙、自然地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授新温故,由旧推新。 2、问虚答实 实,是问题的实质,或教材实有的内容。虚,是非实质的东西,或教材可能引发的读者联想点, 以及虚拟的情景等。不从实处直接设问,而是虚晃一枪,以虚探实,虚实相生, 以达到领悟实有内容,把握问题实质的目的。 有教师教《狱中杂记》一文“一个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个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个六倍,即夕步行如平常。”为揭露狱吏受贿,理解“倍”字,教者就设计了一个很巧妙的提问:“第一人给了二十金,第二、三人各给了多少钱?”学生纷纷回答:“第二人给了四十两银子,第三人给了一百二十两银子。”这例曲问,就教材上非实质的东西--钱数去检查学生对“倍”字在此语境中的实质意义的理解。教师问虚,学生答实,从而有效地理解了“倍”的意思。 3、问误答正 正,是作者写作的本意或教师教学的目的;误,是对教材内容或形式故作否定,或对教材内容作反面的引申或教师教学时运用“故错”的手段。于“误”处设问,犹如投石激水,正与误的对立矛盾给学生大脑强烈的刺激信息,从而使学生由误悟正,由反固本,强化思维,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教学《记念刘和珍君》,其中一段文字写刘和珍、张静淑的遇难过程:“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这段文字明白易懂,似乎没有疑问了。但是教者偏要来次曲问:“他们中的全是机关枪扫射的吗?”学生一看句子,就知道了答案,纷纷回答:“不是。其一是手枪。”教者就追问一句:“ 为什么作者要强调其一是手枪?”学生就思考开了:“手枪是军官佩带的,说明当时有军官在场,并且是军官也开了枪,更说明本次惨案是有预谋的、有指挥的。” 教者就是通过“他们中的全是机关枪扫射的吗”的曲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看清了反动当局的凶残、反动文人的卑鄙,加深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也正是这次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看法,让学生通过读书、思辨、讨论,然后得出正确答案,这问误答正,能使学生积极去探求课文中的微言大义,深入理解课文,学生的认识就更深化了。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有人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虽然就解决问题而言, 曲问直问并行不悖,殊途同归,但为改革课堂教学,探索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效益,展示自己的执教能力,倡导多用曲问。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通讯》 3.《中学语文参考》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5. 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