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班主任论文之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 ‎ 【摘要】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这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别。它是我们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障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汉英语言的影响,提出英语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 ‎  【关键词】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   汉英语言   跨文化交际 ‎ ‎  一、中西文化差异 ‎ ‎  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小农经济的特征使人们缺乏对外界的联系, 视野狭窄, 思维闭塞。而西方文化随着手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由于受到大工业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组织性、科学性、民主性的陶冶,“公平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竞争精神”成为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这种 “工业文明性格” 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汉民族与英美民族的文化差异不仅制约着各自的交际行为,而且还制约着各自的语言模式。 ‎ ‎  1、中西文化差异对词的影响 ‎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语言现象称为词文化。例如: “sea”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就极为丰富,如: “当水手” 叫做go to sea或follow the sea; “搭船”叫做take the sea或by sea英国是个岛国,与海密不可分,英国人常把大海同 “许多”、“大量”联系在一起,如 “a sea of fish”, “a sea of troubles”等。此外,由于英语民族擅长抽象思维,故其语言往往偏重于使用名词和介词。 ‎ ‎  而汉民族擅长形象思维,故汉语常偏重于使用动词。例如,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这句话中,仅仅用三个介词 “of, by, for” 就表达了汉语中”治理、拥有、享有”的所有含义,且清晰简洁。总之,英语有过分使用抽象表达法的倾向。与英语相比,汉语用词则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 ‎ ‎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 ‎  英汉两种语言结构最大的区别在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同英语民族重抽象思维和汉民族重形象思维有关。英语句中,主谓结构突出,句子结构严谨,长句和复杂句用得较多,句子之间粘连密切,并特别重视连接词的作用。试比较: ‎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We won’t attack others unless we are attacked. (连接词) ‎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eal with a man as he deals with you. (连接词) ‎ ‎  楼下有人要见你。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 (关系词)  ‎ ‎  3、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篇结构的影响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线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螺旋式。美国学者卡普兰(Robert Kaplan)指出: 英语说明文的语篇结构呈直线性,即主题句开门见山,后接一个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即使情况偶尔相反,主题句置于段尾,每个句子也都与主题句有着直接联系。但汉语语篇结构往往不是从主题句出发,而是在主题句外绕圈子,最后才点题。学汉语的西方人常为此困惑不解,总觉得汉语句子重点不突出,缺乏连贯性。 ‎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 ‎  西方在人际交往的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稳私主要包括: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个人行为动向(去何种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中国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而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东方人非常重义、重情,西方人则崇尚个人独立。 ‎ ‎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 ‎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提倡谦虚谨慎。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例如,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这在中国人看来当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而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 ‎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 ‎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而中国人的个人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 ‎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 ‎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当然,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提倡创新改革,但务实求稳之心态仍处处体现,冒险精神仍是不能与西方人相比的。 ‎ ‎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 ‎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 ‎  5、等级观念的差异 ‎ ‎  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有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有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任何人都能取得成功。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 “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 ‎      三、制定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 ‎ ‎  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势必会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在实际教学中,它也成为制约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瓶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的导入就显得尤其重要。但由于大学生的定势思维业已形成,如果不克服汉语思维方式,英语学习必然成为一句空话。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思维方式。 ‎ ‎  1、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的导入 ‎ ‎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把文化的导入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根据实际授课内容,讲授相应的背景知识,把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快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人才。 ‎ ‎  2、运用人类思维同一性原则,掌握中英文的相同点 ‎ ‎  中西方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确有差异,但是客观世界在人类大脑反映的同时,必然会有许许多多相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人类思维的同一性原则。比如说,大量的英语成语、习语和谚语在汉语里皆有恰当的对应语。如:pour cold water on(泼冷水), 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加油), castles in the air(空中楼阁),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 stone(一箭双雕), prepare for a rainy day(未雨绸缪),等等。再如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应用上,人类思维的同一性不仅体现在大量相同的或类似的成语、习语和谚语的运用上,而且还体现在一些共同的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例如:Euphemism(委婉语),pun(双关语)等。英语有 “go west”,汉语有 “上西天”,两者都是指一件事:辞世、撒手归天。这种表达法委婉、含蓄,既避免刺激当事人(死者的亲属),又使文字优雅。至于双关语的运用则更是匠心独运。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时,应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比较的好习惯,使其思维定势成为正迁移的手段。 ‎ ‎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入情境,培养创造性英语思维 ‎ ‎  要想使学生们在语言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方面有所提高,固然课堂上教师的指导很重要,但语言学家果切尔•韦斯特却告诫我们: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试图以教代学,结果学生什么也学不到。因此,课堂上紧扣课文的问答(question and answer)而进行讨论或交谈(discussion or conversation)就显得尤为必要。教师可通过这些方式检查学生是否充分理解了课文,学生的文学鉴赏、语言修辞及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学生也可利用这种方法,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另外,角色扮演(role-play)、转述课文(retelling)、翻译(translation or ‎ interpreting)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也会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大的创造性思维空间。 ‎ ‎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 ‎  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外,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创造能让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思维活动的条件,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兴趣与能力。首先应排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正确的英语思维方法也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语言必须和实际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重视英语思维的训练。在课上,应让学生积极思维,争取主动发言;在课下,要让学生常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书面文字,经常组织学生到”英语角”去练口语。 ‎ ‎  人类在认识世界时,大脑的思维活动遵循着一条相同的规律:感觉器官(视觉、听觉等)感知客观事物的存在,中枢神经(大脑)进行分析、整理,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某种特定的意义。由于受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 ‎ 参考文献: ‎ ‎[1」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胡文仲. 文化与文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 ‎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 ‎[4」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 ‎ 廖文丽. 比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3). ‎ ‎ 吴冰.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2(1). ‎ 作者简介:祖婉慧(1975-)女,年生,辽宁锦州人,助教,文学硕士。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