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科学计划总结之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科学计划总结之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简要分析: 本学期任教九年级的科学教学任务,这个班中的学生差异还是 很大的,所以在备课和作业等方面有很大的挑战性,我会格外注意教学 的精细化管理,尽能力做到完美。这两个班级都有近三分之一学生行为 习惯较差,自控能力较弱,有些学生好动多嘴,影响课堂四十分钟效率。 在作业的完成上折扣较大,订正也不到位。虽然这两个班学生风格不同, 相对而言,但是学生对老师都较有礼貌,师生关系较融洽。因此如何培 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学上采用小步调勤反馈以 点带面的策略,提高优秀率。班的情况是比较整齐,落后面不大,我会 在如何多培养尖子生上多思考多做工作;班里两极分化很突出,课堂上 如何照顾两头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最困扰我的问题,尽管课堂纪 律较好,但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得法,缺少刻苦钻研精神,学习上就滞 流在某个层次,很难再上一台阶。本着新课标的要求,这学期我将着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材简要分析: “科学”是一门新设置的综合课程,它的内容大部分是不熟悉 的,熟悉的仅仅是一部分内容,而且呈现的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因此, 很有必要对教科书整体结构体系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处理好教学内 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内容有所衔接。这个学期的《科学》教学十分 重视探究和主动学习,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实践、探究和思考,教科书 中每章都安排了探究内容,还有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以提高学生进行 科学探究的能力。 第五册共 4 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物质转化与材料的利用”,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代谢与平衡”。这 4 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 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 1、2 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连。它们与 第四册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空气与生命”共同构 成了物质化学变化的基础知识体系。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是在第四册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 的构成、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 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上,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来理解物质变化的原理。这 一章学习了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即通过实验现象确定物质性质的检测 方法(如用试剂、试纸检测颜色变化,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沉淀物 等)。这是带有普遍性的科学方法,为下一步学习物质分类打下基础。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的利用”,通过学习物质的组成来给 物质分类。在系统了解各大类物质的性质之后,通过化学反应,就可以 使物质发生转化,产生新的、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或者通过转化,使对 人类有害的物质变成无害或有用的物质,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的使用对社 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现代科学把物质、能量、信息 作为三个并列的基本概念,可见能量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学范畴。虽 然能量这一章内容比较侧重于机械能、电能、内能、功和功率的计算等, 但作为综合性的课程,特别要强调的是能量不局限于物理学范畴,它与 生命科学、宇宙和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均有密切的相关性。能量的内容 会涉及到力的运动,需要用到有关力的测量和单位,力的方向等知识, 由于第二册学习“运动和力”时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尽可能降低难 度,所以在学习能量这一章时,还应回顾和重温有关力的知识。电能和 电功率的计算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与第三册电路探秘、第四册电和磁 这两章内容有关,一些计算题要用到电流、电压、电阻等相关知识及欧 姆定律,因此,在学习相关内容时要复习一下前面的知识。 第四章“代谢和平衡”,学习生命活动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 和能量的交换,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平衡。以新陈代谢为中心, 以人为实例,学习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里 有必要回顾和复习第四册第 2 章“空气与生命”中的呼吸系统结构与功 能。 第五册有 10 个探究活动:“在盐酸除铁锈实验中,气体是由什 么产生的”,“金属的用途与金属物质的关系”,“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 “怎样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杠杆能够省力还是费力”,“测量斜面 的机械效率”,“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 的关系”,“影响酶作用的因素”。这些探究包含了提出假设、获取信息、 设计实验、数据分析、交流讨论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第五册中共有 6 个学生分组实验:“土壤酸碱性的测定”,“碱 和盐的性质”,“物质的鉴别”,“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研究杠杆的平衡”, “解剖猪的心脏”。另有 5 个选用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当地酸雨情况对 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金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寻找自行车中的 杠杆”,“我国大江大河水电站建设情况”,“怎样防止龋齿”。这一系列 探究活动,分组实验和研究性学习,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视探究、 重视实验、机动手又动脑的教育理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A《科学》课程以学生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1、热爱自然,对自然界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养成与自然界和 睦相处的生活态度 2、崇尚科学,相信真理,形成用科技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的意识 3、能在统一的科学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生命科学、物质科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内的基本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并掌 握相应的基本技能 4、能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解释重大自然现象,解决生 活、生产中有关的问题和个人决策问题,以及反对迷信和抵制伪科学 B 核心理念 ——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下述四方面的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 方法、科学精神 C 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1)科学知识与技能 (2)科学探究(过程、方 法与能力)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科学、技术与社会 鉴于以上理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一)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 科学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 能力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科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 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改进教学、提高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 转变观念,重新给自己定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 习的主人,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 能体会科学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科学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 科学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 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 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 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 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科学实验和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多帮助辅导他们解 决作业中的难点,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 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二) 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演示和学生实验 科学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科学现象、进 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科学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 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 演示和学生实验。要重视充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加强直观教学,增强 学生的体验和认识。 (三) 重视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知识的产 生过程 科学概念和规律是科学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科学 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科学概念,学习科学规 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科学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 科学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 析概括能力。但应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自主实践、实验、 合作在教学引导下认识的产生过程,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 重视科学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 象理解所学科学知识,知道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 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科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中 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信心。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以弥补学生 在课堂学习中的不足。 (五) 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需要动脑、动手,并克服一定困难才 能达到的。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仅对学生当前学好科学是必要的,对他们 今后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 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科学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很重 要。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发现问题与提 出问题的习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 单问题的习惯。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培养自学能力应鼓 励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有针对性的 阅读,设法解决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