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论古诗中的“压缩”与“倒装”
语文论文之论古诗中的“压缩”与“倒装” 作者:卢志英 磐安县安文小学 [摘要] 欣赏一首古诗,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古诗的基本艺术特征,而古诗的艺术特征,同诗歌的起源、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息息相关。诗歌的解读难点,又和古诗的艺术特点有关,而古诗的压缩与倒装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本文从古诗压缩现象与倒装现象入手,阐述两者的基本表现形式,例谈了压缩造成古诗的解读困难、古诗中的倒装原因,以及压缩与倒装手法运用的意义。通过本文,目的是能更好地掌握古诗的表现手法,理解掌握古代诗歌,提升文学素养。 [关键词]古诗 压缩 倒装 一、压缩现象和倒装现象 古诗的形象是高度凝练的,古诗的情感是高度浓缩的,这是古诗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在形象塑造、情感抒发方面的不同之处,这是古诗的艺术特征之一。中国古代诗歌,每行的字数或五言,或七言,或基于五、七言的杂言;长短不一的词、曲,每行的字数很少超过七言。要用这么有限的文字,传递出相对完整的信息,而且还要有艺术感染力,这就逼得诗人字斟句酌,充分发挥每一个字的效率,追求“性价比”的最优化,这就产生了古诗中的压缩现象。诗人为了表达情感,符合诗歌格律的需要,古代诗歌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倒装现象。 (一)压缩的表现形式 1.压缩主语 如“锄禾日当午”的主语是农夫。“移舟泊烟渚”的主语是“船夫”,“春眠不觉晓”和“处处闻啼鸟”所省略的主语却是诗人自己。又如《示儿》中四句诗有三句省略了主语,其主语又有所不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省去的都是作者自己“我”,而“家祭无忘告乃翁”省去的主语是“你们”即诗人的儿子。再如《登鹳鹊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省去的主语究竟是什么呢,补起来就颇费踌躇了。“我”当然可以,“你”也未尝不可。补上一个“谁”“能说不行吗?实际上不用主语比有主语好得多。 2.压缩虚词 在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以于而所“这一类虚词,使用的频率是极高的,但在古诗中,就很少用到。虚词的主要功能是提示语法关系或句子语气,它不能诉诸视觉味觉,不能塑造形象,所以诗人常常毫不犹豫在该使用虚词时把虚词压缩掉。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瑞脑“是一种熏香的名称,”金兽“是香炉。这一句如果用文言文表达一般会写作”瑞脑销于金兽“,用”于“来提示语法关系,表示全句是主谓补结构。现在被诗人压缩掉介词”于“。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指长安;”三秦“,汉灭秦后,分秦地为三,用以拱卫京师,史称”三秦“。这一句用文言文来表达,一般会写作”城阙辅以三秦“,现被诗人压缩掉介词”以“。 连词也常常被压缩掉,如杜甫的《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盘飧因市远而无兼味,樽酒因家贫而只有旧醅。原句压缩掉两个介词、两个连词。 有时中心语和虚词一起被压缩掉,如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清角吹寒”四个字十分费解,它的实际意义是清角吹(于)寒(空),或清角吹(于)寒(气中)。寒是形容词作定语,中心语“天空”或“空气”被压缩掉,介词“于”也被压缩掉。 3.压缩一些可意会的谓语 谓语如果动作性不是很强,可感性不是很强,诗人也会因追求形象、凝练的艺术效果而压缩掉它们。例如: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它的实际意思是,三顾频繁(乃为)天下计,两朝开济(见出)老臣心。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它的实际意思是,山河破碎(正如)风飘絮,身世浮沉(恰似)雨打萍。 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并非如字面那样是两个主谓短语,而是(看到)云(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到)花(就)想(起杨贵妃的)容。或者也可以倒过来理解,即“ 衣想云彩容想花”。从现代汉语角度来看,是一个多重复句,由两个并列的条件关系复句构成,小谓语被压缩掉了。 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十八个字,由九个名词性短语构成,形象特别丰富,画意特别浓郁。 (二)倒装的表现形式 1.倒词 倒词主要指古诗词中的词语因作者表达需要出现颠倒的现象。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倒装,这是为了与下句“更上一层楼”形成对仗和适应诗歌平仄要求而改变了语序。 2.倒句 倒句又称倒装句。倒句是指诗人因表达的需要而改变诗歌句子的关系,一般是倒置诗歌当中相临两句的顺序。如王维《观猎》的首两句“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正常句序应该是“将军猎渭城,风劲角弓鸣”。现在两句倒装,从画面切入,先声夺人,有奇峰兀立之势。如果按正常句序,就好比爬缓坡而至高峰,缺少强烈的冲击力。 3.倒叙 倒叙主要指诗人因诗词结构的需要而改变常见的表达方式。这种情况在叙事抒情类诗歌中常用,如唐刘禹锡的《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此诗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人胜。该诗采用“今一昔——今”相对比的方式可以更突出今日的遗憾情感,章法上回环婉曲,收到了曲尽其妙的表达效果。 二、例谈压缩造成古诗的解读困难 (一)压缩造成多种解读 古诗高度压缩的特点,要求每一个字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句诗都有切实的内容、可感的形象,随便加进叙述性语言,一定会破坏诗的意境,压缩会造成一些古诗的的多种解读。 孟浩然的《春晓》可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不觉晓”历来被解释为“不知天亮(破晓)”,现代人再从科学角度作说明:春天天气转暖,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脑供血相对变少,所以人昏昏沉沉不易睡醒,这么解读,似乎理由十足。 我们深思一下,就不免生出疑窦:既然这么好睡,连天晓都不知道,那么夜来的风雨声,又何从知晓呢?所以“不觉晓”三字也可解释为“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诗人因感伤春光将逝,转辗反侧,通宵不眠,所以一夜的风风雨雨,都萦绕心头,不知不觉中,天已破晓。这样解释,就把“不觉” 理解为“不知不觉”,同样合情合理。 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对愁眠”三字是解读难点。它可以理解为“对愁而眠”,也可以理解为“对着一个愁眠之人”,甚至有人考证“愁眠”是座山的名称。 这里的解读困难显然也是古诗的压缩性的特点造成的。“愁眠”是“愁眠之人”的压缩。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遥对着我这个愁眠之人,这是最合乎逻辑的解释。 (二)压缩造成误读 诗无达诂。由于古诗的压缩性,所一百个读者能品出一百种诗境。读者可以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个性体验来诠释一首诗,甚至可以凭借联想和想象来补充它、丰富它、完善它,古诗的压缩性容易造成误读或曲解。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的“推”“敲”两字,历来有争论。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其中谈到对“推”“敲”两字的看法,以为“推”字有相当的道理,甚至更胜于“敲”。 朱先生说:“推”固然显得卤莽一点,但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一定是他来“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来独往,自在无碍,自有一番胸襟气度。“敲”就显得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如果单就“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而言,朱先生的分析可谓力排众议,别开生面。但如果把两句诗放到全诗中去读,并把全诗贯通起来读,他的解释恐怕是站不住脚的。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诗题“《题李凝幽居》”表明这是一首为李凝幽居而题写的诗。“幽居”能不能理解为佛寺呢?佛寺可以称寺院、寺庙、佛刹、佛蓝、精舍等,没有将佛寺称为幽居的,所以幽居不是寺院。 这首诗,首联当是望中所见。闲居即幽居,是一名词性短语。幽闲的居所,很少有邻居和它在一起。“少邻并”三字也表明这闲居仅仅是普通民居。 颔联由远及近,来到了闲居的门前。“鸟宿池边树”写屋前景物,“僧敲月下门”则由景物转向人。朱光潜先生对“寺院”的解释,很可能正是冲着这个“僧”字而来的。但这僧并非幽居的主人,而是来访的客人,这里应指贾岛自己。贾岛累举不第,遂为僧,法名无本,自洛阳转入长安后,还长期居住青龙寺。 颈联又转为写景,不过这是归途所见,尾联中“暂去” 两字便是明证。看来贾岛并没有敲开李凝的幽居,否则理应写些“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之类的话,不应就此打住,使全诗没有了高潮。 贾岛夜访李凝,不遇而归,写诗纪事,尾联表明下次再来拜访之意,也委婉的希望李凝莫负相约之言。将全诗贯通起来看,朱光潜先生对“推”“敲”的剖析是不合情理的。 (三)压缩造成跳跃性 阅读一首古诗,最困难的在于压缩性造成古诗的跳跃性,跳跃性会产生阅读的空白。如李白的《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全诗无难解之字,也没有用到一个曲故,但它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寄托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怎样的主旨,不把全诗贯通起来,还真让人茫然如坠烟雾。 如果我们把原诗中因压缩造成的跳跃部分补充起来,那么可以将它首先转译成另外一种样子:玉石一般的台阶上滋生出露水,夜深了,(露水)浸湿了(那个站在台阶上的女子的)丝袜,(她不堪寒冷,便回到室内,)姑且放下水晶珠子,(隔着水晶帘)望那玲珑剔透的秋月。 这么一补充,字面的意思较为清楚了,但还有一些压缩与跳跃的信息没有补充出来,比如前两句暗示该女子站在台阶上,但在干什么?后两句写她回到室内望月,又取何姿态?把全诗贯通起来,便可推知,全诗塑造了一个久久伫立、凝望秋月的女子的形象,她先是在玉阶上望,后来回到室内望。 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个女子的身份是什么?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用心何在?这些重要信息诗中也没有明确告诉读者,但“言外之意”已经确凿无疑地隐含在字里行间,正如蛇行草中,虽藏头露尾,若隐若现,但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推理和想象,把握蛇的全身。 诗中“罗袜”两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罗袜”来借代穿罗袜的人。而古代穿罗袜的,一般都是有钱的女子。再从该女子所处的环境居室看,有“玉阶”有“水晶帘”,绝非一般等闲人家,最大的可能是皇宫,于是进而判断她是一个宫中的女子。再从她形影单吊、寂寞凄凉的情形看,她不可能有地位,只能是一个宫女。这个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就是根据诗中既有的信息,一步步推断出来的。 也许有人会问,何必这么故弄玄虚神秘兮兮,明写一句不就行了?其实,对诗人而言,对有修养的读者而言,这首诗已经表述到位了,无须多言了。 三、例谈古诗中的倒装原因 (一)古诗格律的需要 这是指押韵、平仄、节奏,再加上对仗。押韵、平仄、节奏都属于古诗音乐美的问题,实际上和古诗的艺术特点相关。 1.与平仄有关的倒装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园东望”本意是“东望故园”,但下句二、四字分别是仄声和平声,所以这一句的二、四两字必须分别是平声和仄声,这里非倒装不可。 2.与押韵有关的倒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它是“汉阳树晴川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的倒装。这一倒装起码有这样两个好处:一是句末的“洲”与首联之“楼”、颔联之“悠”、尾联之“愁”押韵,同时和其他句子一样形成二、二、三式的节奏;二是“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的视觉意象得到突出强调,引出尾联之渺茫的乡愁。 3.与对仗有关的倒装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移石动云根”的意思是:云根(即云脚)动(若)石(即山石)移。但这样写不能与出句对仗,所以尽管有些令人费解,诗人还是将它倒装过来了。 (二)表达情感的需要 倒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增强艺术效果,突出古诗主旨,表达诗人情感。如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原北望”按正常语序应作“北望中原”,它的倒装,一方面固然是为协调平仄,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中原”两字,这两字正是全诗感情所系,主旨所在,这是更重要的原因。 又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两句,后句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遥望”为“远远地望”,此处突出强调了在外守卫边疆城池的士兵遥望着内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怀。 (三)为追求“创意”的需要 所谓“创意”即:事物不新字词新,字词不新事物新,字词不新句子新,句子不新结构新,结构不新立意新。反正处处求新是每个诗人写作时的共同心愿。要想达到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出奇制胜这一目的,按照常规思维表达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因此诗人就会考虑选择词序或句序的变换。如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初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正常语序应为“新雨后怜竹,夕阳时爱山”。如果采用正常的语序,就难以实现创新,同时也会缺少很多诗味。 结构上的求新往往以倒叙为主,诗人选择倒叙的行文方式主要是为了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化平淡为神奇。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一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用去年和今年的今日在都城南庄的见闻不同而引起内心无比的惆怅和感伤之情,诗歌采用倒叙手法将一个很平常的见闻写得饶有情趣。 四、压缩和倒装的意义 诗是最佳词语的最佳排列。要欣赏诗,首先必须读懂诗句,了解“诗家语”压缩与倒装的特点。古人认为“ 实字多则意简句健,虚字多则意繁而句弱”。于是介词、代词、连词以及各种表复句关系的关联词大多成了压缩的对象。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如果遇到按字面语序读不通,读不懂,就应考虑是否倒装。或压缩,或倒装,通过这些变化,就可以使诗歌达到凝炼含蓄,结构整齐,韵律和谐,琅琅上口的目的。掌握压缩与倒装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有助现代的人们更好的欣赏古诗。 参考文献: [1]杜宗汾。殷敏主编:高中古诗文赏读指要,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凡建锋。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中学语文阅读 [3]陈琪。古典诗词中的特殊句式,中学语文阅读 [4]黎在珣。诗歌中的倒装,语文报·高中版 2009年第20期 [5]应炯仁。试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辽宁基础教育教研网,2002年12月 [6]杨慎。升庵诗话 [7]张中行。 诗词读写丛话,2005年版 [8] 王国维。人间词话 [9] 安意如。思无邪、人生若只如初见 [10] 诗词赏析:唐宋诗词典故趣闻 北京燕山出版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