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留心观察,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语文论文之留心观察,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留心观察,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任雪霞 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作文材料。儿童通过观察在脑中储存的材料越多,其思维就越活跃,这样当他提起笔来作文的时候就会觉得“有东西可写”了。反之,那些平时不会观察、不善于观察的儿童,当他们提起笔来作文的时候就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他们作文中的一个通病就是“言之无物”。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各方面的积累。”然而,许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留心观察,写作文时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这里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的欲望 教育家斯第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教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任何一次作文,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次生活的体验。教师唯有善于抓住时机,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才会从中产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学习欲望。在上习作课《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的教学过程中,习作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上课时,我故意把班长朱莹叫出教室,同学们都感到莫名其妙,个个瞪大眼睛——“老师今天怎样啦?”“为什么无缘无故的把朱莹叫出去?”我问:“你们都熟悉朱莹吗?”“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这时,我和蔼地问道:“同学们,你们说说,朱莹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脚上穿的是什么鞋子?”通过这一问,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接着,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之后便是交头接耳,好像在猜测,又好像在后悔着什么似的。一阵子过后,我重新让朱莹同学进入教室,这时,几十双小眼睛不约而同地盯着朱莹,从头上看到脚下,似乎眼前站的不是熟识的同学,而是从外星球来的不速之客。这时,我抓住时机,话锋一转:“你们看,连身边同学的衣服你们都没有看清,这叫做‘熟视无睹’。我们经常同许多人交往:老师、同学、亲友、邻里;我们每天走过熟悉的田野;见到过不少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但是,如果要你说说他们的特点,你能说得具体说得准确吗?为什么往往说不具体呢?原因是一样的,那就是因为没有留心观察他们。因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些自以为熟悉的人或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这样,到了作文的时候,就会觉得没什么可写,或者即使勉强写了也写不具体。”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观察兴趣,唤醒了他们细心观察的欲望。 二、教会学生留心观察的方法 有了对任何事物产生观察的欲望,并不能说学生的习作基础已经牢固了,这只是观察的第一步。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有话可写,关键还在于教授他们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有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观察事物时要善于抓住其特点,按照事物本身的逻辑、顺序,理清其内在结构、本质,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准确、生动。观察周围的事物,可按时间、空间或事物的性质、特点、发展的顺序、作者观察的角度等确定观察的顺序,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或由人及物,从整体到局部……如教了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后,让学生按照课文由总到分的叙述方法,确定观察顺序写作文《美丽的校园》;教了《翠鸟》后,要学生学习作者按照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描写翠鸟外形的方法,写兔子、小乌龟等文章。写作文中要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观察要有序,语意才明朗;观察若无序,主次就颠倒。 2、观察要抓住特点。 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这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时努力发现与众不同之处。观察事物,要观其景,闻其声,品其味,还要用心思考,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捕捉事物的特点。不难发现,学生描写人物外貌时,总是会写这样一句话:“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就说明学生并没有抓住人物外貌特点。遇到这种情况我就用开玩笑的语气对学生说:“你们笔下的人物长得就像双胞胎一样。”为了让学生抓住人物外貌特点,我就让学生玩游戏──“猜猜他是谁” 。游戏规则是:教师指名一学生说说班上同学或老师的外貌、神态、动作的特点,其他同学根据这些特点猜猜他是谁。学生兴趣高涨地参与活动中,这样说的学生知道要抓住人物特点说,猜的学生也懂得观察时要抓住人物特点。 3、观察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任何一篇作文都要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即通常说的主题。学生通过运用方位观察、主次观察、时序观察等多种不同的观察方法,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的真实地写下来,按顺序、抓特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这样的文章只是让我们看到了形,尽管是条理清晰、结构明朗的形,但就犹如一尊雕塑,有骨架而没有血肉。要把我们的观察所得描写得有血有肉,就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孩子对物、对人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情感。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儿童善联想、善思考的特点,用想象来弥补他们尚未掌握的抒情手法之缺,由物及人,由此及彼,由过去及未来,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就能让一切难以表达的东西在有所思中变得豁然开朗。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事物的色彩之艳,形态之美。 我指导学生写一种水果。我出示桔子,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后,有一些学生这样写道: 啊,这个桔子真可爱,它的颜色黄澄澄,金灿灿;形状是圆溜溜的,像我们平时玩的溜溜球,它不太大,跟我的拳头差不多,它的上面还顶着一片绿油油的小叶子呢! 这段话,虽然观察仔细,也抓住了景物的特点,但显得呆板单调。我引导学生如果改变句式,再展开想象,那就不一样了。如:啊,这个桔子真可爱。圆溜溜的,多像我们平时玩的溜溜球,又多像大年三十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它黄澄澄,金灿灿,上面还顶着一片绿油油的小叶子呢!它一定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一定十分新鲜,吃起来一定酸甜可口。经过我的点拨,同学们懂得观察时展开联想文章会变得活生生的。徐波同学的作文中这样写道:只要剥开橘子皮,一股橘子的香味扑鼻而来。把橘子的皮全部剥掉,橘子就像几个兄弟在一起议论着什么,又像一个小南瓜。把其中的一瓣取下来看看,它像一叶小舟,又像一把木梳。可见只有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写出来的作文效果才会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优秀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而作文的素材并不是胡乱臆造、信手拈来的,它源于现实生活,存在于大自然之中。要摄取到好的材料,就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处处留心观察,时时留心观察,事事留心观察。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