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阅成习惯 闲闻书香——浅谈小学低段课外阅读指导的探索
语文论文之阅成习惯 闲闻书香——浅谈小学低段课外阅读指导的探索 温岭市太平小学 王美燕 [摘要] 这几年,阅读的意义日见重视,而绘本阅读的阅读方法正呈多样化,“班级读书会”的组织形式也为之勃然大兴。确实,在低年级中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的阅读活动,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以绘本阅读为依托进行小学低段课外阅读的指导,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低段语文阅读 阅读方式 阅读策略 闲暇时候,看到了曾经火极一时的吉姆·崔利斯所著的《朗读手册》(关于儿童朗读研究著作)。这首诗是我在书的扉页上看到的--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最受美国人喜爱的诗》 后来,才知道他所引用的史斯克兰·吉利兰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平实淡定的诗歌语言诠释了亲子阅读的伟大。确实,对孩子而言,有一些书,有一些故事,童年时读到了、听到了,也就是永远地读到了、听到了;相反,童年时错过了、省略了,也可能是永远地错过和省略了,成为一个人终生的缺失和遗憾。 常常翻阅各教学网站与论坛,知道这几年关于阅读的意义是日见重视,而阅读的阅读方法也日益呈多样化,特别是“班级读书会”的组织形式勃然大兴。确实,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的班级读书会,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它不同于普通的语文课,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在班级读书会上,学生的阅读材料不再是一篇篇的课文,而是一本本的绘画书,师生共同阅读、共同讨论,形成一种“跨越一本教材”的阅读活动。通过班级读书会,指导学生正确阅读书籍,培养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熏陶学生良好情操;训练基本鉴赏能力。班级读书会上,孩子们在阅读画面中,在阅读语言中,思考着,想象着,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众所周知,教育孩子成为终身的阅读者就是我们为师者最大的责任。那么在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教育中我们该如何引领?如何让他们“阅成习惯”呢? 一、结合图文,文本解读,读出厚度。 众所周知,作为图文结合的一种复合文本,绘本那栩栩如生的图画是它的亮点。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呈现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在开展“班级读书会”的绘本阅读指导时,应充分发挥图画的作用,引导儿童阅读图画,既可帮助儿童理解绘本内容,也可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利用绘本简明而优美的文字,品味语言、想象情节、联系生活、体验情感,发挥绘本中文字的作用,使绘本阅读成为儿童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特别是九月份,当学生初入小学时,我们更极力倡导“师生同读一本书”,从情节入手,图文结合,关注兴趣,关注情感熏陶。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想象讨论,牵一发而动全身,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感受。 1、导读为主,适度穿插自读 阅读时,绘本若缺乏情节的连贯性,往往会在无形中挫伤孩子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受识字的影响,自己独立阅读整本书还有些困难,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一时还难以通顺连贯地阅读。再者,“当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表情,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因此,低年级在“师生同读”环节,还是以教师导读为主,适当穿插学生的自读为宜。 当然,不同的绘本,表达方式也不同,有的故事情节性强,有的故事中人物不同而语言相同,还有的通篇采用角色对话的方式。因此我们的阅读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应因文而异即导读方式多样、突现文本特色-- (1)叙事导读 --声情并茂 在新华书店寻找绘本教材时,我发现有的绘本故事情节性强,主要采用叙事的形式,故事情节一环紧扣一环,特别吸引人。如《我想要爱》就是这么一本洋溢着爱的绘本故事。故事主人公“大熊吉米”在寻找“爱”的旅程中发生了一幕幕感人的场面,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悬念迭出。当时,我就在想,像这样的绘本比较适合采用叙事导读的方式,在结合看图的基础上通过导读者声情并茂地朗读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学生,调动起强烈的阅读欲望,也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节的变化,随着主人公的快乐与悲伤而产生共鸣。 (2)变换口吻--绘声绘色 有的绘本故事情节性强,当然也有的绘本是文字简洁,人物虽不同但语言却相同。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鳄鱼不想看牙医,但它非看不可;牙医也不想看到鳄鱼,但他不看不行。怎么办呢?于是产生了一个有趣而独特的故事--通篇人物语言一致。但我们在相同的语言背后可以看出鳄鱼与牙医害怕的原因是不同的,当时各自的心理活动、互相见面后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师生同读”时,我们采用手指套式的人物头像(一手套着“鳄鱼”,一手套着“牙医” ),以不同的人物口吻来朗读、模仿。通过一边举头像一边变换语气绘声绘色地朗读引导学生去猜测他们各自的不同心理,理解文本内容,领会人物的不同情感。 (3)角色再现--入情入境 另外,还有的绘本则是以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如大家所熟知的《逃家小兔》的故事--以小兔与妈妈的7次对话组成了一次“爱”的捉迷藏游戏。那么在“师生同读”的环节,我和班中一个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分别充当小兔与妈妈,进行对话式表演朗读,以角色再现的方式营造“爱的捉迷藏游戏”氛围,引领学生走进情境,增强阅读的吸引度和趣味度。 2、观察画面,积极关注细节 绘本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图文并重。它透过图画与文字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看懂图能促进学生走进情境之中,感受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感。因此,阅读时要让学生充分地看图,阅读画面重于阅读语言。细细地读图,可以发现一些细节,可以读出许多文字中没有的精彩。 比如《逃家小兔》采用分镜头的钢笔画与全景似的彩色画穿插呈现:当小兔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要变成捕鱼的人时--先是两张黑白钢笔画,然而紧随其后的两页,则是一张全景似的横长的彩色跨页。虽然没有对白,只有一幅色彩浓烈的想象画面。但孩子们观察后,就有趣地发现:小兔变成了河里的鳟鱼啦,兔妈妈背着红挎包穿着黑色的长靴,一手甩着鱼竿一手拿着鱼篓,特别是鱼钩上还拴着的那根鲜红的胡萝卜更是逗得孩子们开怀大笑,引发了诸多的想象。这样的画面观察,这样的细节捕捉,把阅读的兴趣推向了高潮,使孩子们的想象力拓展到了一个无限的空间兴致点上,引导孩子们拿起画笔,把想象化为图画,在进行绘本阅读指导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家文画技能的实践与提高。 3、图文结合,进行想象讨论 “师生同读”时,还应在不影响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一些重要情节或情节发展的转折点,启发学生以图文为依据,展开想象讨论,推想后面的故事情节,想象情节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将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融为一体。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前两轮,小兔都因妈妈的手臂比自己长而输了。怎么办呢?“小兔又有了一个好主意。”教师导读到这里,适时地故意停住,这时学生的思维也会迅速地转动起来,非常想知道小兔会怎么做。哈哈,瞧,有的学生早已耐不住性子地叫道:我知道!我知道!于是,教师就让学生同桌或合作小组一起猜想一下:小兔会有什么好主意。在猜想之后,我引导孩子们将猜想化成绘本,拿起彩笔在画纸上勾勾画画涂涂,一边画还一边和同伴互相商量着……主意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 那小兔究竟想出了什么好主意呢?学生继续看图读文。这样,导读中适度地开展一些情节推想,既不影响阅读的整体性,学生又能兴趣盎然地参与阅读,保持持续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分析、推理、想象,多纬度地发展了思维。 二 、闲闻书香,阅成习惯,遨游书海 一直欣赏林文宝教授对阅读的那一段独到诠释:“阅读的本质是一种互动,一种休闲和游戏,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探索与尝试,更是一种终生的本能行为或阅读习惯。”细细研磨林教授这段感言,我们不难得出,儿童的阅读其关键在于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或者说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娴熟、阅读时间的把握,要靠“大人”来引领。 其实,当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具备了一定的鉴别和选择能力时,我们往往清楚这并非意味着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有必要在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强制”,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 如针对学生实际,和学生一起制订出一系列在不同年段应该养成的读书习惯要求,在低段初步尝试阅读时,强调外显的读书习惯和态度:教育他们学会爱惜图书,不乱涂乱撕;学会包书皮,爱惜每一本书。如可以在低段中展开 “我是图书小卫士”活动,鼓励人人成为“爱书标兵”,养成爱书习惯。 又如,一年级学生不宜讲授过于复杂的读书方法,让他们摆好看书的姿势,快乐阅读就行,但对二、三年级孩子,就不能听之任之了,良好的阅读方法的传授,将让他们终身受用不尽。针对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浏览文章的精读法、默读法、略读法,速读法,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运用圈点笔画、分门摘录等方法。如此,螺旋上升,坚持不懈,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月份,我们班已进入二下学习,我开始从单纯的进行绘本故事阅读指导渐渐过渡到自主交流阅读所获:在每节语文课前,我总是让学生进行“课前两分钟交流”,或背诵优美语段、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谈见闻、说新闻,互通信息,或背诵古诗词,或交流课外阅读所得……这种交流,不仅反馈了读书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 记得陶行知先生所描绘的理想的学习模式:“学生很主动地去寻找知识。解释困难,贡献他所学的知识。先生不过站在旁边的地方略加指点而已……” 行文即将收笔,曾经来温岭作客讲学的童话大师梅子涵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涌上心头--“让我们都成为孩子阅读的点灯人,给孩子点亮一盏盏文学之灯,让它照着孩子长大,让孩子们更优秀、更完美。”是啊!指导我们的孩子闲来闻书香,让阅读成为他们毕生的习惯,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致力要做的。我相信,伴随着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在书的海洋中感悟到更多的人生故事。此时,拙改一下史斯克兰·吉利兰的诗: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带我快乐阅读的老师。 [参考文献] 1.(美)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M]。天津教育出版社。 2.《温岭日报》。梅子涵专访。[J]。 3.全国第三届班级读书会暨教育部重点课题研讨活动资料。温岭教育信息网。 4.薛瑞萍。《“亲近母语”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与实践》。长春出版社。2002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