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新课程背景下重构高中语文教材的实践和探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程背景下重构高中语文教材的实践和探究

语文论文之新课程背景下重构高中语文教材的实践和探究 ‎ ‎  跳出教材的局囿,重构教学内容 ‎  --新课程背景下重构高中语文教材的实践和探究 ‎  温岭二中  季瑞瑶 ‎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各地的教改进行得如火如荼,一线的教师纷纷对教学进行多样的实践与探究。但是,对语文教材的使用和处理,依旧采取机械化操作,使语文教学成了“教教材”的简单过程。因此,在领会编写意图,根据实际教学进程的前提下,跳出教材的局囿,重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做了四点有益的实践和探究。‎ ‎  关键词:教材改革     重构    教学内容 ‎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各地语文教学改革开展得相当的红火,这其中也包括教材的改革。从1993年开始,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有十几套教材从实验期进入试用期。而目前,苏教版、人教版、语文社版、山东版、人民社版、粤教版打破了大纲教学时代“一本”天下的局面,进入了“多本”时代。高中语文教材的这一变化,当然是进步的,亦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  但是在肯定语文教材改革中教改先行者的不懈努力成果的同时,我们许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的老师亦同时看到了教材改革中的一些弊端,提出了“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看法。对此观点,笔者甚是赞同。理由有三:‎ ‎  一:新教材虽新,但未能“改变”语文教材文选性的本质 ‎  教材从笔者求学时代的“一本”读霸,进入了新课程背景下的百花齐放。以语文版新教材为例,新的选文在现代文中占到了90%,而新的选文亦在古文中占到了近50%,从选文到编写的体例均作了较大改变,较之过去语文教材视角的狭隘,已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  但是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依然落在阅读教学中,要求教材要有适合阅读的优秀的文本。这样一来,语文教材改革,再怎么扑腾,语文教材依旧还是也只能是以文选性质出现。‎ ‎  纵观各地的教材,不管选文如何改变,依旧还是“文选型”教材。而文本何其无限,教材何其有限啊!新教材就像春晚一样,无法满足每一个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需求,小小数本教材怎么能够囊括全部的风景呢?众口难调依旧是当前语文教材改革的困境。语文教材的文选性质决定了一个事实:没有一种教材是放之四海皆准,适合每一个在教学一线上施教的语文教师的 教材。‎ ‎  二:教材虽新,但依旧瑕疵不断 ‎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新教材中的瑕疵依旧存在。‎ ‎  尽管在这一轮新课改中,专家和学者们在教材的改革中做了相当大的调整和改变,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及编写体例等或这或那的原因,教材中大小错误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以语文社的《<论语>选读》(2006年12月第四次印刷)为例,在第3页中的参考译文中,将“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译为“现在你和冉有辅佐季氏”,这是一处较大的错误。通过上下文的推敲,我们不难发现正确的应该译为“现在季路和你辅佐季氏”。‎ ‎  教材难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瑕疵,不可尽信啊,孟子老早就告诉我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三:材虽新,但是教材处理的观念依旧老套,穿新鞋走老路 ‎  虽然在教材的编写及试行阶段,编委们听取了许多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我们依旧看到一个实际情况:一线的教师并未真正地参与到新课程的教材编写过程中来。这就难免使一线教师沿袭了以往语文教学中“教教材”的习惯。‎ ‎  事实上,许多老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还是停留在生吞教材意图,半解教学实施意见,机械地处理教材内容的层面。备课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其实,教材意图不能代替教学意图,这样机械重构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过程是被动的,教师的自我话语权是缺失的,等同于用教材给自己的教学画了个圈圈。‎ ‎  试问一个被动的教学内容处理,怎么能适应当前的新课改呢?‎ ‎  基于上述理由,笔者认为: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并不是一把“尚方宝剑”,在新课改中,一线的语文教师确实需要在教学中,依据自身的知识积累及学生的当下语文水平,跳出教材的局囿,有所选择和创生地重构教学内容,使自我的语文教学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 ‎  对此,在近三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  一打破教材安排的次序,重构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在过往的教学中,我们有种误区:认为教学应该按照教材篇目的次序,从第一篇教到最后一篇。其实,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并未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优化地组合教材,而是机械地按照教材意图,实施具体的语文教学,并未能根据教学实际做出适时的调整。‎ ‎  而笔者认为教材的顺序是可以打破的,以必修三为例。笔者所在的高一段备课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为了安排较多时间给学生背诵及落实文言字词,调整了整个教材次序。先上《寻觅文言津梁》,再上《祖国土》,接着上《号角,为你长鸣》,最后才上《文明的对话》。‎ ‎  不仅如此,笔者认为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将整个模块提前,也可以将部分篇目提前。例如在教“殉道者之歌”的《离骚》时,笔者认为短短的二十四句《离骚》不足以让学生看到一个为了理想不懈追求的屈原。为此,笔者将必修五中的《渔父》一文也提到了必修三《离骚》之后来上,希翼学生通过两篇文言的学习,更多地认识屈原,走进屈原。笔者认为这样的调整未尝不是对教学内容的有效组合。‎ ‎  二打破精读和自读的界限,重构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在过往的教学中,我们还有种误区:认为教材中的课文就等同于定篇,不管喜不喜欢,适合不适合,都按照大纲一五一十地落实知识点,细细地讲解每一段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此后某次考试中,如果出到与课文有关的题目时,学生可以不失分。而这样处理教材的结果,往往是将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尸横遍野”。‎ ‎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依据实际教学状况,打破精读和自读的界限,重构语文教材。比如在教授必修三的“祖国土”模块时,笔者认为《长江三峡》较为浅显易懂,依据本校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的当下语文水平,完全可以自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让学生自读了一个早读课之后,仅布置了篇600字的该文鉴赏作文。而本应安排《长江三峡》教学的两课时,笔者选了些课外的中外爱国主义诗歌进行简要赏析及朗诵。在事后的调查中,68%的同学均表示在“祖国土”模块的学习中,最喜欢那两节爱国主义诗歌的简要赏析和朗诵。这样的打破重构,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激扬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何乐而不为呢?‎ ‎  三补充比较阅读篇目,重构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在新课程中,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教材里的选文,尽管很精美,但也只是沧海遗珠阿!教一篇课文,只能让学生对文章有些感觉,对作者本人往往只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啊。因而,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拓展,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依据教材选文,选择同题的课外阅读篇目,或者是将同一作家的其他篇目来进行比较阅读。‎ ‎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一部分教师为图省事,把配套的《语文读本》当成了万金油。发给学生《语文读本》就草草了事。一线教师应该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话语权,依据教学进度,适时地选择合适的比较阅读篇目,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  笔者所在的备课组每次都参考各类书籍,精心选取合适而又精短的篇目作为比较阅读的篇目,尽可能地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得课堂之外最大的收获。笔者认为,这是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最能把握了自己的话语权,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机会,岂能浪费了呢?‎ ‎  四精选时文,重构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从教材的编写上来看,绝大分篇目都是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美文,是永远值得细细品味的精品。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时文基本上就没有。这样一来,就使学生当下的语文学习中,缺席了时文的品读。‎ ‎  因此,笔者认为精选时文,补充语文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报纸、杂志、网络、电视中,时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不是一本两本书店有售现成的《时文选粹》就能概括的。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需要亲力亲为,推荐自己阅读之后精选出来的时文。‎ ‎  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都在开发校本课程,而我们语文组在校本课程资料的编写过程中,有一个专题,就是“时文选粹”。每月,我们都安排一个教师阅读上一个月的《小小说》《读者》《青年博览》《杂文》《意林》等优秀的文学期刊,精选20篇文章,作为我们各年级的时文阅读材料,以此来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使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跟上时代的脚步。‎ ‎  参考文献:‎ ‎  (1)王荣生  黄伟  《高中语文(必修)新课程课例评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