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先进党支部简要事迹精选5篇与习总书记宁夏考察调研网评5篇
先进党支部简要事迹精选5篇与习总书记宁夏考察调研网评5篇 先进党支部简要事迹精选5篇 【篇一】 xx区国土局测量巡查支部成立于20xx年6月,下辖4个党小组,隶属区国土局机关党委,现有党员52名。 抓学习,强党性。坚持每周一次党小组集中学习、每月一次支部集中学习制度,引导党员自觉养成“好学习、善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创设“党员图书角”“支部大讲堂”等形式,着力拓展党员学习近平台,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定期组织党员上党课,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和理论武装。 抓活动,聚合力。积极开展户外拓展,着力培养党员的团队精神,磨砺党员的坚毅品格,切实提升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党员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将党员教育管理寓于日常活动之中,党支部的战斗力随之得到明显提升。 树旗帜,勇担当。秉承“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工作理念,大力弘扬“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积极引导党员 在“两违”管控、卫片执法等一线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树形象。20xx年,共查处违法用地、非煤盗采等案件285件,完成矿山治理修复项目14个。 20xx年,该支部被区国土局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支部”。 【篇二】 xx村查上党支部成立于20xx年,隶属xx村党总支,现有党员41名。支部以“抓好党建促经济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群众增收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党建服务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切实提高党员致富能力。在发展经济上,注重提高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积极探索适应本村发展的好项目。党员干部带头创办了“秋萍家庭农场”、“农友合作社”等,发展以葡萄、生姜、富硒稻猪等种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在发展生产和致富上起带头示范引领作用。支部还通过发展合作社、互助组等形式,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依托“精准扶贫”项目,为8名困难户提供香猪养殖、制茶等创业资金、技术支持,并帮助其解决销售渠道。由本村的惠农养殖合作社每年为部分贫困户免费提供8头猪仔,并签订包销合同,在市场价格低于成本价格时,由惠农合作社以超出成本价1元/公斤的价格全部收购,实现了农户和合作社的双赢。 【篇三】 xx茶叶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xx年7月,隶属xx乡党委,现有党员4人。近年来,该支部在上级党委的精心指导下,坚持“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为契机,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发展。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党员教育。党支部利用党员春训、“三会一课”等形式强化党员学习,着重学习党章党规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能、安全生产等培训,培养出一批党员骨干与优秀员工,为公司发展提供人员保障,20xx年度公司实现产值800多万,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发挥企业优势,带动帮助周边困难群众。一是引导、指导周边群众从事茶叶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对周边群众茶叶制作实行免费指导,高价收购困难群众鲜叶,承包劳动力弱的家庭茶山,增加弱势群体收入。二是提供就业帮助。公司现有20名员工,近一半为周边困难群众。三是资助贫困学生。近年来,公司每年帮助1名以上困难学生。四是筹办多项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20xx-20xx年先后筹办两届“油菜花海郊游暨乡村旅游摄影大赛”,每年举办“xx硒茶采茶游园活动”,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进一步提升了xx乡“xx省优秀旅游乡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了xx乡的乡村旅游产业。 20xx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20xx年xx乡党委政府颁发“发展旅游进步奖”。 【篇四】 xx醉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xx年4月,隶属xx镇党委,现有党员5人。20xx年荣获县级“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 党支部成立以来,按照上级党组织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公司实际,坚持以“提高党员素质、促进企业发展”为核心,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解决了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始终把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坚持“每走一步,首先想到的是顾客”的服务宗旨,培养职工“规范服务、真情服务、满意服务”的服务理念,用心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推行承诺服务和规范化服务,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争创服务之星”活动。同时公司提出了“xx本地人员景区门票免费,xx地区半价”的优惠政策,让利于广大群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坚持把为群众送温暖,用心回馈社会,作为支部的一份责任。与xx县福利院在景区联合举办了“福满江淮,共享一片蓝天”公益活动,带福利院儿童游玩景区、做游戏。在重阳等佳节组织党员到xx镇缘溪村走访慰问老人,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篇五】 xx镇教育党支部隶属xx镇党委,成立于1971年7月,现有党员教师29名,是一个由年轻教师组成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支部。 组建了一支领导力强的班子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教育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以班子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支团结而富有朝气、务实而廉洁高效的班子队伍,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身示范、身先士卒,为xx中心学校的腾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时,加强理论武装,深入领会系列讲话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战略思想,做到吃透实质、融会贯通,并把开展“两学一做”问题整改同“四风”问题整改、不严不实问题整改贯通起来一起抓,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教师讲政治、讲党性、讲担当,用实际行动展示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以党员教师为引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学习成果付诸具体行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职工师德师风水平。历年来,xx中心学校教师无一例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校的迫切需求,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支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压担子。让年青教师从起始年级开始“一竿子插到底”,教师成才速度明显加快;二是搭台子。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展示活动,给青年教师搭设展示各种教学技能的舞台;三是做样子。一批优秀党员在教育、教学、教研诸方面不断提高自己,为青年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四是架梯子。一批中老年党员同志甘为人梯,通过传帮带等形式,积极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育、教学、教研中遇到的困难,党支部也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细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得中心学校的教学成绩始终居于全县各中心学校前列。 习总书记宁夏考察调研网评5篇 习总书记宁夏考察调研网评5篇 【篇一】 6月9日,习近平来到银川考察。在贺兰山下,他分别考察了乡村生态观光园、葡萄种植园。在巍巍贺兰山的护佑和滔滔黄河水的滋润下,稻香鱼跃、美酒芬芳,塞上江南、名不虚传。在考察中,总书记驻足银川山水田园,看山看水、看田看园,传递出他最为看重的事,同时也流露和谱写出深深的“鱼水情”。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当前正值脱贫攻坚收官之时,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期,广大党员干部当披荆斩棘做最后冲刺,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驻足“山水田园”之间,谱写出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情深”,开创新时代新篇章! 驻足“青山绿水”,从跋山涉水中践行“长征精神”,谱写人民之事重于山、私利之心淡如水。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党员干部,你应该驻足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在百姓间穿梭……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俗话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八十多年前,一群在战火中求生的人民子弟兵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无悔征程,用奋斗的热血锻造出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换来了今天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今天的我们依然行走在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长征路上,我们当继续践行长征精神,永远驻足在有人民群众的青山绿水中,无论何时都将牢记:人民之事重于山,私利之心淡如水。 驻足“田园风光”,从耕地种田中历练“劳动精神”,谱写群众生活肥似田、凌云壮志建桃源。 我的亲人,我愿携手桑榆,沉醉在我们幸福的生活中是我最乐逍遥的事,你耕我种,谈笑有声,致力于我们分外美丽的美满家园是我最大的心愿。我的亲人,我希望用我勤奋的双手来抹平你的忧伤,我希望用我的温情来温暖你的心房,我希望能牵着你的手去欣赏田园风光,我希望梦想的脚步能带着你我腾跃飞翔!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党员干部,你应该驻足在“田园风光”之间,从耕地种田中历练劳动精神,努力为我们的亲人创造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美好桃源生活。“一勤天下无难事。”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离不开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毅力,我们当踏实劳动,艰苦奋斗,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肥沃如田,用凌云壮志建设出美丽的桃花源! 人间自有真情在,宜将寸心报春晖。党员干部,你当常常驻足在有老百姓的“山水田园”中,用真情实意谱写出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情深”,用长征精神、劳动精神书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篇二】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调研,考察弘德村扶贫产业时的一张现场照片刷屏了。画面里,一头牛闭上眼睛,把头伸向总书记,憨态可掬,总书记也伸出手,像是要摸它的头。画面生动有趣,既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产业的深切关怀,也蕴含着扶贫产业发展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唯有集群智、纳群策、聚群力,才能让扶贫产业之“火”更“旺”。 集群智,让扶贫产业之“火”有“料”可烧。烧“旺”扶贫产业之“火”,有“料”可烧是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扶贫产业的精准选择、准确谋划、高效发展,都离不开众人拾柴的集体智慧。只有把社会各方智慧集中好了、梳理全了,才能真正让扶贫产业之“火”有“料”可烧。集群智,要把好发展扶贫产业思想关。从思想上认识到发展扶贫产业对于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作用、重要意义,把发展好扶贫产业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要把好扶贫产业精准选择关。在扶贫产业项目选择上要突出精准,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发展符合当地风土人情、充分盘活当地优势资源的好项目、好事业。要把好扶贫产业发展技术关。集结人力、物力、财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扶贫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为扶贫产业之“火”备足“料”。 纳群策,让扶贫产业之“火”有“光”可寻。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用好产业扶贫之策,既能让稳定脱贫有保障,也能让扶贫产业之“火”有“光”可寻。光亮的背后,是对发展扶贫产业集体策略的采纳。唯有广泛采纳发展扶贫产业好的经验、做法,才能让发展产业扶贫更加务实,为带动致富增收提供坚实保障。纳群策,当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公开透明听声音。开好镇村关于发展扶贫产业项目会议,搭建起分享好观点、好举措的平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必须抓细抓实常维护。扶贫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日常维护。针对不同产业,制定不同的日常维护方案,尽可能延长种养殖项目生命线,让其更好地发光发热、造福百姓。必须产业分红到实处。扶贫产业分红坚决不搞“平均分”,立足贫困户的贫困程度,科学民主划分好分红档次,在项目分红中体现精准、体现关怀。 聚群力,让扶贫产业之“火”有“效”可盼。脱贫攻坚良好成效的取得离不开贫困户自身、政府、社会多方的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唯有聚群力,才能让扶贫产业之“火”有“效”可盼。贫困户当自强,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行动。俗话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黄金。广大困难群众要自觉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积极投入到村上扶贫产业项目中,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用勤劳的双手收获幸福生活。政府当扶持,政策常完善,为产业助力。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扶贫产业的扶持力度,用更多更好的扶贫政策为扶贫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社会当支持,常做爱心事,帮助产业兴。社会各方力量要积极承担起自身社会责任,从资金上、技术上、人力上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木耳“火”了,黄花“火”了,牛“火”了,越来越多的扶贫产品“火”了,扶贫产业之“火”也随之更“旺”了。扶贫产业之“火”越“旺”,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终胜利的时刻就越近,困难群众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就越指日可待、幸福可期。 【篇三】 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在这个社区,有近一半的少数民族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居民们亲切交流时说,“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中国梦的圆梦路上,需要的正是这种“一个都不能少”的团结奋进精神,各民族同心同向同行,顺着时间的轨迹一路向前,舞出“最炫民族风”,汇聚起推进民族共同繁荣的强大力量,让民族团结之花遍开。 心共舞,民族团结是心上的力量。“人心齐”成就了“泰山移”的非凡之功,而“人心散”,则等闲平地亦起波澜。心在一处,情感凝聚在一块,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名曰团结。一个集体如果缺了这种“心力量”,必然形如散沙,随手一碰便顺势而落,更遑论抵御外来力量,小至集体是如此,大至民族亦是如此。各族儿女只有心相连、心共舞,才能舞出中华民族巨龙腾飞的姿态,共谱各民族一家亲的“同心曲”,让民族之爱牵接着山脉湖海,连通起天南地北,在这共同生命线的脉动下,共绘多姿多彩、绮丽旖旎的祖国风景画卷。团结是心上的力量,拥有了这种齐心的民族力量,就能共同谱就祖国壮丽河山的大好乐章,唱响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之歌”。 步齐走,民族团结是共同的事业。“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诚如此言,众人同步划桨,划开了龙舟力争上游的赛道激情;木桩齐整挺立,立住了篱笆一线排开的道道风景;军人齐一踏步,踏出了军人精益求精的军队作风……无数的生活实例告诉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携手拼搏才能共铸事业的辉煌。民族的团结进步是56个民族的共同事业,对待这份共同事业,各族儿女要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共”力量与“和”节奏追求事业,以手牵手、肩并肩的奋斗姿态拼搏事业,承担起共同的社会责任,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立场和大局意识,凝聚开拓进取的群体力量,在各民族的“齐步走”中推动事业不断走向胜利,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 力同向,民族团结是行动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考察中对社区工作者说到:“你们的经验很好,真正体现了行胜于言。”提到行胜于言,不能不提曾在藏工作的汉族干部——孔繁森,进藏工作期间,他为藏民买粮买衣、看病治病,用行动践行着民族间的友爱互助,藏民也敬爱他、亲近他,实实在在的行动是最有表现力的声音,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力量。行胜于言、以情动人,无论是过去抗洪中的众志成城,地震中的八方支援,还是庚子年的抗疫场上,各民族儿女的一封封“请战书”和一个个“红手印”,每一个“你我他”都贡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危难关口书写对祖国的热爱,在共同行动中发出民族的最强音,汇聚了中国力量。 “人道以合群为义,以合群而强”。团结之心最鲜红、团结之步最坚实、团结之行势难挡,团结是民族之义,是民族之力,是民族之花的根与茎。一路向前,各族儿女始终心怀梦想、不懈奋斗,心共舞、步齐走、力同向,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未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团结之光定能照耀前路,拨开云雾,照亮中华民族的腾飞时刻! 【篇四】 两会闭幕后的首次国内调研,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宁夏。对于宁夏,有一件事让习近平牵挂了20多年,那就是他在福建工作时直接推动的一项福建与宁夏对口扶贫工作——“闽宁协作”。当时,在调研西吉移民搬迁的吊庄玉泉营时,还在福建任职的习近平提出了建设闽宁村的设想。村子选址和名字当时都是由习近平定的,“闽宁”,福建与宁夏的简称合并。当时他坚定地说:“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当年只有8000人的贫困移民村已成了拥有6万多人的“江南小镇”,“闽宁村”也升级成了“闽宁镇”。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扶贫事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提供了科学的指引。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实践。在为民的道路上,通过立志、立行、立业,奋力把一个个“干沙滩”变成“金沙滩”。 见民疾苦,要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从何来?志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习近平总书记使用频率最高的典故之一,也反映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深深的关切,为民而立志。志在人民面临的困难之中。作为党员干部,要常问:身边群众的所困是否已入目?眼中要有“光”,能随时发现问题。志在人民发展的需求之中。作为党员干部,要常思:身边群众的所需是否已入脑?思中要有“法”,有助民需之良策。志在人民未来的意愿之中。作为党员干部,要常省:身边群众的所盼是否已入心?心中要有“梦”,为民而追梦。一句话,就是为民解困、助需、达愿,是否真正做到了专心而致“志”。 解民之忧,要立行。何以解民忧?在细微处、在关键处见真章。其中,时间和效率就是重要的衡量。对群众找上门的事,解决时要有时间观念,莫让群众干等着,等得不耐烦,甚至是等得失去信心。倘若如此,那真正失去的就是民心。要有为民办事如热锅上的蚂蚁那样的“急”,不解决好就如坐针毡这样的“行”。对群众找上门的事,还要考虑到:要减少群众办事的成本。要能在不扰民的前提下,让群众少跑腿,让群众少出力,在不劳民的默默无闻中,在自己一点一滴的春风化雨中,解民之忧。更要主动察民之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动一切能发动的力量而主动为之。时时能跑到发展的前头,事事能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在发展中解民忧,在无形中去民愁。 为民奋斗,要立业。为人民奋斗是永恒的,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事业中去。要以此来立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是对人民最深情的告白,就是融入为民事业最生动的体现。要为人民群众不断立好业。牢记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决打好打赢各项攻坚战,以胜利为人民的事业“背书”。风气正,则事业顺。也要为群众树好民风。俗话说,正己才能正人。要为民树好风气,关键是自身的作风建设要硬要实。要坚定理想信念,使命时刻在肩,守牢初心。要知敬畏、存戒惧、时刻警钟长鸣,筑牢底线。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奋斗之路漫漫,为民奋斗最幸福。我们要“徜徉”在这漫漫的幸福之中,接续奋斗,不断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篇五】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后进行首次国内考察,来到了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今年六次出京考察,四次选择西部地区。此次宁夏考察第一天就深入一村、一河、一社区基层一线看实情、访民情、听民声,这简单的“C、H、S”中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体现了对西部贫困群众脱贫“摘帽”的深情牵挂。 “一村C”中体现着脱贫奔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弘德村1699户、7013人,一个典型的移民村,通过生态移民,因地制宜发展种植紫花苜宿、青贮玉米,创办肉牛、羊产业、扶贫工厂,实现了整体脱贫,成功摘掉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不论是柞水木耳、云州黄花、弘德肉牛这些产业扶贫背后都体现着“史上最强带货官”对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防止返贫、斩断“贫根”的深切关怀。党员干部要从中读懂产业扶贫的重要“密码”,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带领贫困群众,厘清脱贫思路、选好脱贫方法、做强脱贫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将扶贫、扶智、扶志有机结合,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开出更多“致富花”,养出更多“致富牛”。 “一河H”中体现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好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不到一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考察黄河,充分体现了对黄河综合治理的关心,对沿黄流域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视。九曲黄河,国之血脉。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开展水污染治理、过度利用、堤岸加固等工作,坚决制止一切危害黄河生态安全的行为,真正把黄河生态环境保护落在实处,推进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让“母亲河”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使黄河重新焕发美丽容颜,不断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一社区S”中体现着“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吴忠市金花园社区指出,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兼容包蓄、和谐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不能落下一个民族。党员干部要在奔向小康的“康庄大道”上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政治权益,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在脱贫攻坚征程中广泛凝聚各民族群众的智慧、力量,不断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在各民族兄弟姐妹幸福生活中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时刻,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使命,读懂“一村、一河、一社区”中的人民至上“密码”,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继续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书写属于中华民族的新时代篇章,创造属于14亿中华儿女的美好生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