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多维引证:当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新视角
历史论文之多维引证:当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新视角 多维引证:当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新视角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 吴立新 wulixinwushuang@sina.com【内容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聚焦课堂式的研究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误区,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多维引证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多维引证的方法包括有效挖掘教材资源,适当引用课本中的“资料卡片”等史料,增强课堂教学的历史“况味”;结合时事新闻,引入对比材料,深化对历史时代背景的分析;适当引入趣闻逸事,使历史课堂更“有趣”;结合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使历史学习更有意义;在课堂中引进考古文物、古代器物、仿制品等,部分地再现历史,深化历史的感悟与感知;在探究式教学中,通过引证,使探究活而不乱、形散神聚;在主题串联式教学中,通过引证升华主题,把握主题发展方向。多维引证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史学能力和史学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多维引证 有效教学 主题教学 高中历史 新课程 时下,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但对于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一堂有效的课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朱可老师在《优质课定义界说—— 一堂好课的标准》一文中十分精炼地提出“好课”的六条标准:理念要新(不是不要新理念,关键在运用);目标要明(不能舍本逐末);设计要精(关键在于对教材的再处理);流程要畅(避免教学过程的庸俗化、简单化、复杂化);方法要当(不在多而在当);目的要升(体现人文性、学习方法、科学思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也许是可以确定一些原则,探寻一些规律的,但由于每个教师的自身特点和风格不同,面对的学生各异,因而在付诸实践时是需要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笔者提出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多维引证” 这一新命题,希望引起一些讨论,为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涵义阐释:透析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教学意义上的多维引证引证作为一种方法,是科学研究或学术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指运用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原理、定义、定律、尽人皆知的常理,以及名人名言等作论据证明或推理的论证方法。笔者把引证法引入历史教学研究中来,其涵义要更广泛些,它不仅作为一种证明或推理的方法而存在,也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策略或操作措施,为课堂教学提供证明、反证,或者为课堂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学习情境,推动探究,引发辨析,引导鉴赏,揭示反馈,促进迁移等。由于历史教学中的这种引证,从其内容、形式、角度、方法以及手段上来说具有多样性,因此,笔者也称之为多维引证(下文简称为引证)。从引证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方法来看,可以分为:导入性引证、探究性引证、辨析性引证、史论性引证、鉴赏性引证、反馈性引证、迁移性引证等。(见图示 1) 图示1 历史教学中引证的类别 从引证的内容来看,又可分为:图片材料引证、观点材料引证、视频片段引证、考古文物引证、文艺作品引证、音像资料引证、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引证、趣闻逸事、时事新闻等。(见图示 2) 图示 2 历史教学中引证的内容 二、教学功用:多维引证在有效课堂建构中的作用辨析(1)通过引证,优化问题环境,在新的情境中,学生的知识得以建构,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的顺应和同化。认知心理学认为,新知识习得的过程就是原有知识结构(原有图式)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同化过程中,也就是知识建构过程中,提供的材料越丰富,越富有冲突性,建构则越有效。例如,在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时,假如只是干巴巴地提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就不容易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愿望。当我们引进以下两则材料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我们提供新的材料(包含了新的观点)后再让学生讨论有关问题,那么在同化新知识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自然就更深刻了。可见,引证可以优化问题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2)通过引证提供不同观点,甚至相反观点的材料,可以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聂幼梨教授在做客历史课程网答网友录时,提出:[①]历史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是“ 通过解决历史和与历史有关的问题,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运用历史信息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形成在新(以前没有学习和操练过)的情境中,运用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历史或与历史有关问题的能力。与初中生相比,高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之上,能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并能在观察中区分局部和整体,并辨证地思考两者时间的关系。当我们提供不同观点的材料时,就点燃了学生辨证思维的火花。恰当地选用史料创设教学情境,据此开展有效对话,往往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时捕捉生成性资源,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3)在结论式内容教学中,通过引证,变说教为探究,变灌输为理解,变接受为发现,从而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克服死记硬背的陋习。如在分析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时,学生可能会照搬课本上的结论,得出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教师需要通过引证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史”证“论”,史论结合。通过例举(引证)前面课文提到的全民族抗战的史实,并对照近代前期历次抵抗外来侵略失败的反面事实,自然地得出结论。通过引证史实,又起到了有效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也很有帮助。(4)引证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较为复杂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深化记忆,提高考试效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考试要注意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统一。[②]有效的历史测验应该是合理运用史料、依托史实的测验,而引证强调的正是如何引用史料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显然,两者在“运用史料” 这个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点,因此,引证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认知心理学这个角度来说,精加工策略是复习、巩固陈述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注释、例证、创造类比是精加工的主要方法,引证是落实这些方法的主要途径。(5)通过引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控课堂节奏,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爱学、恋学。课堂如果让学生生厌,乃至昏昏欲睡,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肯定是谈不上有效的。引证有助于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引人入胜的学习材料,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帮助的。引证还能起到烘托气氛,制造“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如在学习必修一专题四第三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节时,结尾处引用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欣赏配乐诗朗诵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大家深深沉浸在诗作的意境中,为两岸半个多世纪的分离黯然神伤,也憧憬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美好愿景。(6)引证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人们已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不能靠灌输而达成。杜威指出:“普遍的即外部的灌输,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③ ]。灌输的弊端在于漠视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其核心是强制和服从,无视人的自由和尊严,其教育效果只能是事与愿违的。既然灌输不能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育,那么其达成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引证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证,或引入一段感人至深的视频,或引入凸显某个主题的系列图片,或引入内涵丰富的情景材料,从而创设某种教育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主体验,自由感悟,其教育效果要比灌输好的多。三、操作策略:多维引证与实效课堂引证为历史教学提供第一手原始材料,还历史课堂以历史的本真,让当前形式主义泛滥成灾的历史课堂再现历史的“原滋原味”,求得历史教育原点上的实效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得以确立的,在合作学习中、在探究学习中,抑或在体验式学习中,有效引证使得合作更显主题,使得探究更有方向,使得体验更有源头的活水,求得创点上的实效课堂;用教材“教”有别于“教”教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现成的有效资源,通过引证活学活用之,求得基点上的实效课堂。通过多维引证创建有效课堂的途径何在?以下就此策略问题略作探讨。1.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引证,有效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实效性。新教材显然要比旧教材更鲜活了,并以“资料卡片”、“知识链接”、“材料阅读与思考”等形式引入大量史料,教师要把教材当作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正确解读的基础上,加以有效的再加工、再处理,“为我所用”,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恰当地引证课本提供的史料。如在指导学习必修二专题二第三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时,需要认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特点,其特点产生最重要的背景是: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第一天起,它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如何认识这个问题?有效的教学措施就是引用课本上的两则资料卡片。两则“资料卡片”生动地说明了我国封建势力主要是通过各种苛捐杂税勒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而外国资本主义主要通过一系列特权在中国倾销商品来挤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生存空间的。2.联系社会实际、时事新闻,引入对比材料,深化对时代背景的思考,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汶川地震发生后,举国关注,学生的心被深深牵动了,我们可以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适时利用这一教育资源,引入文革期间的两次地震材料,即1970年云南通海7.8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与本次地震相比,在新闻报道方面、对外援救的态度以及救援的情况等方面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比,组织学生讨论,以期获得特有的教育效果。组织学生讨论:材料一、材料二与汶川地震所反映的情况相比较,体现了怎样不同的时代特征?说明了什么?有何启示或感想?显然,汶川地震发生后各方所反映的情况与文革期间两次地震所反映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内涵的信息极为丰富,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适时结合时势要闻,引入对比材料,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 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事,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3.在课堂上直接引用考古文物、古代器物、仿制品,甚至是旧报纸、祖传物品等来部分地再现历史,让学生觉得历史学习“有意义”、“有趣”,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菲力普·比格勒是美国著名历史教师,当选1998年美国“全国年度教师”,克林顿总统在颁奖仪式上说:“在比格勒2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他的学生不仅学历了历史,还亲历了历史。他把他的教室变成了虚拟的时间机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模拟,他的学生领悟民主与公民的意义。”[④]比格勒除了擅长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亲历历史外,还非常注重引用能反映历史原貌的实物的器物来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的,比格勒认为,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帮助年轻人学会热爱历史,点燃他们心中的求知欲望。”他觉得这是作为历史教师的最大满足。4、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搬入课堂,引证学生“眼见为实”的生活事例,使历史学习更有说服力,更能激起学生在古今对比中的深入思考。我市李老师在准备《地质力学奠基人——李四光》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地去富阳综合市场拍了几幅照片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李四光找油”的重大意义。以下为李老师选用的两幅照片,照片反映了当前油气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的现状。课后,笔者特地做了课后调查,有位学生在课后感中写到:“上课时,老师一直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每一个细节中,或喜或悲,或高兴或沉重…… 后来,老师用两张加油站的照片将我们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将书上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使我们了解更多,懂得更多” ——高二(1)班裘云珊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李老师的这一教学处理很好地把过去的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种有机地融入是那么自然而又贴切。教师联系学生生活还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是,把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引入课堂,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在提炼、勾勒教学主题中,通过引证,使主题更鲜明,促进主题思想的升华。新教材在编写思路上以本国史为主,以文明史和全球史观为指导,构建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线索的知识体系,采取学习主题的编写结构,注意中国史与外国史之间的联系,古今中外贯通,形成必修和选修相互协调的课程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建国以来占主流地位的通史编写模式,建立起了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新课程、新体系对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教师感到“新课程内容多,时序不清晰,专题知识太专太深,教学设计处理难度大,备课累”。怎么办?在提炼、勾勒教学主题过程中,适当使用引证,能使主题更鲜明,促进主题思想的升华。2007年9月15日,市教研室在我校组织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李云艳老师执教的《地质力学奠基人——李四光》一课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李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精心提炼出教学的主题“人生的选择” ,以李四光一生中的三次选择为主线勾勒教学主题,展开教学。这三次选择分别是:Ⅰ出国学什么?Ⅱ留在国外还是回国?Ⅲ轻信权威还是挑战权威?李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选择时,引用了新中国成立初到50年代归国留学生的材料,使教学主题得以升华。有位学生在课后感中写到:“这节历史课使我记忆最深的是老师用歌声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那时,新中国刚刚诞生,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而像李四光一样的许多科学家心怀祖国,纷纷回国,为国效力。……对那个时代科学家的崇高敬意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 ——高二(1)班倪亚文正如赵亚夫先生所指出的:真正感人的历史课首先在于它有历史性,而不在于它有文学性和艺术性。[⑤]6.引用趣闻逸事,烘托课堂气愤,活跃学生思维。课堂教学最忌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有的学生说“最喜欢历史,但最不喜欢上历史课”,这是与我们历史教师不善于灵活机动的处理教学内容有关的,让学生生厌的历史课是无论如何谈不上教学有效性的。为此,历史教师不妨胆子大一点,思路活一点,适当引入趣闻逸事,以活跃课堂气愤。7.问题引探教学模式下,利用引证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探究活而不乱,形散而神聚。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问题解决” 过程中领会知识、掌握知识。历史学科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有本学科的特色,问题设计必须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之上,问题探究必须有理有据,这里的据就是史实依据。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引用了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罗志田的《近代史学十讲》、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有关戊戌变法的史料,推动学生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做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摆脱了照搬课本结论的巢臼。通过讨论探究,学生对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了新的认识,这种认识的获得是在教师主导下实现的,而教师对探究的主导则是利用了有效的引证,富有说服力。四、反思总结:意义建构与讨论建议当着教师的主导作用被轻视或忽视的时候,是谈不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或实效性的,只有当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多维引证是实践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在深入学习新教材并深刻领悟新教材的基础上,活用引证将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证之于课堂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课堂建设说到底是一种文化建设,课堂文化的重构是课堂建设的最高境界,它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文化建设应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前提和归宿,在围绕以师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谐的行为习惯,并最终内化为民主平等、互动生成、多维开放、合作探究、激扬生命的课堂文化意识。不同学科的课堂文化体现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会呈现不同的学科特点,“新课标” 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人文基础课程。基于多维引证的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焕发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蕴涵和魅力。◇基于多维引证的课堂文化之“真”——当下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误区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历史课堂“失真”,失去了历史课堂应有的“历史况味”。引证就是要引用“原滋原味”的历史图片、历史材料,追求历史课堂之“本真”,让历史自身“说话”,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基于多维引证的课堂文化之“善”——历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构筑学生丰满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学会做人,关爱生命。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充满了邪恶与灾难,当我们通过引证呈现这些邪恶与灾难时,学生的心灵无不受到震撼,并萌发向善之心。◇基于多维引证的课堂文化之“美”——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新课标在注重历史教育“资治通鉴”的史学功能的同时,还注重心理愉悦,陶冶情操的功能。当我们通过引证展示古代精美的艺术作品时,当我们通过引证聆听贝多芬的交响音乐时,当我们通过引证朗诵毛泽东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时,课堂文化之美油然而生。 引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其积极作用不言自明,其潜在的教学功用也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使用不当,也会有局限性。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引证要注意一个“量” ,引证的史料并不是多多益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消化材料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引证不当,将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第二,引证要注意一个“质”字,材料是否恰当,有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引证的材料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 ,引证要注意一个“度”,这里的度是指难度、深度,因引证的材料最好能让学生喜闻乐见,或者经过引导,学生能够理解。晦涩难懂的材料恐不能达成效果。第四,引证要注意一个“情”,引证的材料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能够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就能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第五,引证要注意一个“问”,这里的问是指设计,就是说,要围绕引证的材料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讨论,把引证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聚焦课堂”的课题研究中,笔者提出“多维引证”这个新命题,期待引起大家的进一步讨论,为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主要参考文献⑴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⑵于明主编.课堂教学的结构优化[M] .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 ⑶盛群力等编著.教学设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⑷陈建翔等著.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⑸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⑹施良方著《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⑺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⑻朱永新主编《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⑼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初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⑽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①]引文出自历史课程网:http://hist.cersp.com[②]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4月第一版,第32页[③] 《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9页[④] 《中国教师报》“海外版”2007/5/23[⑤] 2008.3.27北京市海淀区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专题讲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赵亚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