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让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论文之让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论文 刘军 麻涌镇中心小学内容提要:小学科学是启蒙教育,小学生对事物的分析和推理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生活原型,用生活原型作启发,让学生产生联想、迁移,拓宽思路,最终获得探究体验。通过课堂与生活的接轨,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学习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热情。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生活中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的是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懂得了方法和获取了科学知识。因此,让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是让学生快乐学习科学的有效教学方式。关键词:科学 课堂教学 回归生活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对学生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把化学、物理、生物、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整合为一体,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括了地球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几个门类的内容。曾经有人把科学理解为“一种持有理解宇宙秘密的钥匙的学科”,在一项对科学家的认识的公众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科学家就是一类“疯狂的天才,他们戴着眼镜,身穿白大褂,把试管摆弄来摆弄去,做着一些常人不可逐磨的事情” ,这样的理解其实把科学和科学家神秘化了。在我认为,科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植物的开花结果、动物的生长繁殖,天气的变幻莫测,机械的神奇应用等等,都充满了科学原理,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些现象都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能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制作等技能,而在科学教学中,原型启发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小学科学是启蒙教育,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较弱,所以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和推理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生活原型,用生活原型作启发,让学生产生联想、迁移,拓宽思路,最终获得探究体验。因此,让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是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有效教学方式。一、回归“科学自我”的理念科学作为一种过程通常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科学的探索过程:包括观察、预测、推测、假设、目标的制定、调查研究和一系列想象与判断过程,二是经过反复探究得到的定义或解释。科学并不神秘,首先要形成一种正确的对科学的认识,科学过程并不一定就要发生在科学实验室,而却常常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所有领域。比如在冬天时我们观察天气并据此决定我们该穿的衣服,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就用了科学基本的“过程技能”,同时也用了科学的一套概念,这是通过观察、实验、探索和重复性试验而获得的,它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定义和解释。“知识的增加是学习者个人建构的结果。对个体来说,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积极建构的” ,这是美国教育理论学家皮亚杰的知识构建观点,而知识的构建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的教授,那就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并没有真正的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回归科学自我,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学习科学,再反过来用科学帮助我们学习。教师要强调身边的科学,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故事。教师具备了这种对科学的初步认识后,再带领学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注重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止学习科学知识本身。二、让生活与科学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杜威教育哲学的著名观点就是“从做中学”,他认为学校应该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这一社会中,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因而他鼓励教师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陶行知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生活中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的是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懂得了方法,这是老师仅利用课堂无数次的讲解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生活才是教育第一课堂。换句话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也在生活中学习,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小科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所以我常常设计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如我在教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有关岩石的知识,岩石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第一次认真地观察岩石还是让学生兴奋不已。在学习之前,我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形状的岩石,同时向学生描述了我为了收集不同的岩石跑了很多不同的采集地,在学生的欢呼声中我及时提问:“你们在这些岩石上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各种各样:“它们形状、颜色各不相同”, “它们是坚硬的”,“它们摸起来有冰冷的感觉”,“如果你用它砸人,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我接着提问:“ 关于岩石,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的回答也是不尽相同: “这些岩石为什么有不一样的颜色?” “岩石的形状不同,是否与采集地有关?”“为什么有的岩石有裂缝,坚硬的岩石模样还会发生改变吗?” “岩石经历怎样的历程,它以后又会怎样变化呢?”……然后具有同样兴趣的学生便三五一组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研究小组,积极地投入到对所提问题的探索中来。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是他们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孩子们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他们会在课堂上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及方案的可行性等。我允许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到生活、到大自然中 或网络上去寻找孩子们想要的答案。要求学生把自己小组的收获进行梳理和记录,以便全班交流和汇报。几天以后,学生基本上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重要的是他们学会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互联网查询,可以查阅资料,可以实地考察,还可以向父母及有经验的长辈请教。其中一个小组想要解决的是岩石的形状是否与采集地有关,他们利用节假日,与父母一起到不同的地点考察和采集标本,经过观察研究,他们发现:不同的采集地,岩石的形状确实不一样,例如河滩边的岩石通常是椭圆形状,我们认为可能与水流冲击有关,而山上的岩石形状不规则,中间常常出现裂缝,可能跟天气变化有关,太阳、雨水、冰雹都可能对岩石的变化造成影响,更奇妙的是,我们还发现在山上的一些岩石缝里,有一些植物在那生长,这些植物是否对岩石的变化也有一些的影响呢?这个小组的一位同学还将观察到的现象拍摄下来,做成课件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使他们的调查更具有可信度。学生对自己的发现也会存在怀疑态度,这时我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寻找到的答案设计实验证明,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把学习融入生活,而学校的课堂则是我们交流的一个平台,在学校的课堂上学生交流、汇报,通过学生的讲解,我发现此时此刻他们就是一个“小老师”,而我反而是一个学生了。通过课堂与生活的接轨,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学习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热情。学习就是生活,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三、让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科学小故事,在“玩”与“动”的过程中探究、体验、感悟,他们常常会发现新问题,激发出创造的欲望。当我把课堂与生活联系以后,无疑为孩子们的创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于浮力的内容时,统一发给学生每人一张A4复印纸折成一只小船,而我给学生增加了难度,纸船除了要能浮在水面上,还要用加载一元硬币的方法比较纸船的载重量。结果学生的表现让我大开眼界,纸船虽然形状各异,但他们都知道尽可能使纸船长宽尺寸大些。我惊叹学生的创造和想象,当我问道怎样想到要让纸船尺寸大些时,孩子们自豪的告诉我,平时就发现如果同样的材料,体积越大浮力就越大,所以就想办法把纸船折得长些宽些,可以承载更多的硬币。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还有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杠杆的平衡” 一课时,带领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里两个一组玩起跷跷板游戏,要求他们想办法让跷跷板保持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断提出疑问、讨论、调整作用点,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身经历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并最终了解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就这样,很多的科学问题在生活中找到我们要的答案,从生活中受启发。四、学会在生活中探寻科学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涵科学。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观察、猜想、实验、总结等过程,才能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并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猜想、实验、总结,从而掌握科学知识。1、观察:学生在小学阶段还是以感性思维为主,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眼、用心来观察各种各样的生活科学现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发现。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科学记录本,把你观察到的现象或疑问记录下来。2、猜想:这是小学生认识事物的必要的心理过程。学生在观察以后必定有所发现,当一个问题的出现,学生就会对问题进行猜想,学生的这一过程往往来源于生活,他们的想法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这其实也是一个而很重要的过程,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及机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3、实验:学生根据猜想中所假设的条件或可能是的原因,利用教学仪器、学具,根据研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操作,从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培养学生会运用知识和探求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动手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重新回到生活当中去,反复证实。4、总结: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但由于小学生文字水平有限,因此,这一环主要以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可以采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当学生把发现的知识表达出来后,教师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然后教师把学生的语言概括一下得出结论形成科学概念。把生活科学带入课堂,是一种比较适合现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会感受到科学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觉得科学其实就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样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小组探究为主,在小组合作实验时,会形成竞争局面,这样的竞争机制能使学生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们要丰富学生的学习的生活,增添学习的乐趣,让孩子能在相互合作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建构自我。当生活与课堂融合,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科学。 参考文献:[1]《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8[2]《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余子侠著《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