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习两会精神2020心得体会5篇
学习两会精神2020心得体会5篇 【篇一】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历来重道义、勇担当,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优秀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建立了不朽功勋。今天,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为了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更加需要广大知识分子奉献聪明才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立新的丰功伟业。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国家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而且形成了包括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部队院校、科研院所、党政部门研究机构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五路大军。这既是产生世界级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的重要基础,更是我们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为宝贵的智慧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发挥广大知识分子无穷的创造力,是摆在全社会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艰巨任务。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带头,切实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切实把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一点一滴地贯穿到日常工作当中,以此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广大知识分子要积极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更加饱满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实践中。无论是科技领域还是哲学社科领域,都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与党和政府一道妥善应对、合力攻坚。 两会过后,面对今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汇集更加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与此同时,要更加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好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以新的知识积累、更强的创新意识,凝聚起更加强大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篇二】 在国内“疫情”稍有和缓,常态化防控的当下,为进一步稳定国内发展态势,2020年5月21日和2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5月27日和28日,全国两会相继闭幕,至此延迟了两个多月的全国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本轮“两会”议程进行中涌现出不少获得群众呼声的议题,也出现了一些引发民众讨论的议题,引发了我不少关于“两会” 的思考。在交通、网络便利的当下,群众可以通过网络等诸多方式为自己发声,那“两会”还有哪些意义。治安之言体现百姓诉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总书记在2013年考察海南时曾说过,要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去办事,绝不能糊里糊涂办群众不满意、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由代表代表人民,由代表代表人民发声,“百花齐放”体现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民诉求,在百姓的意愿上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传民声、递良策,就是“两会”的一个重要使命。洞中肯綮揭露社会问题。“两会”是一次代表们集中履职尽责,践行为民“代表”职责的机会,更是释放我国下一阶段发展导向和政治信号的平台。在“两会”期间许多提案更重要的使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再去合理的解决。让潜伏的社会问题暴露在大多数人面前,问计于民,并“择其善者而从之”,于点滴细节处,让群众感受到政府听取意见的虚心和改进工作的决心,形成民众诉求与政府行动之间的良好互动性局面。凝心聚力共谋解困之道。每年的“两会”总是在春天召开,2020年的特殊之年将这个与春天同步的会议推迟到了夏天。历经数代人的伟大复兴之路、奋战7年的脱贫攻坚战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冲击,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两会”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我国全面小康和新冠疫情的决心,更是党和政府践行为民初心的一次重要宣誓。 【篇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全国两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定。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全国两会肩负着谋划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使命。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推迟召开全国两会,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理念,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主动担当,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篇四】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认真研阅,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与2019年报告相比页数薄了许多,但内容和质量却丝毫未减。报告中写出了全国人民战疫战贫的攻坚克难,也写出了经济复苏全面小康的满目憧憬。深读细悟报告中的“高频词”,都是与“人民至上”理念的和鸣之音。 “疫情防控”与“生命至上”的和鸣,助力科学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果。与2019年相比,报告中突出的新词“疫情”出现了29次,“疫情”的背后是党和国家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全国人民将“四个意识”转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将“四个自信”转换成共克时艰的无穷智慧,将“两个维护”转变成坚定信心的中流砥柱。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火神山”“雷神山”的“中国速度”是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勇挑重担是生命至上的真实写照;全体党员团结一致战斗在防疫一线是入党誓词庄严承诺的兑现。在取得疫情有效防控的同时,各方面的牺牲也有目共睹,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未变,“疫情防控”与“生命至上” 的和鸣,让华夏儿女以满腔热血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血肉长城。 “保”与“民生”的和鸣,助力化解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保”这一词是报告中出现最多、频率最高的词汇,而与之相关的词汇“就业”高达39次,“民生”高达21次。无一不与人民相关、无一不是为民谋福祉。报告中提到的“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当前形势,综合分析、实事求是做出的科学预判,针对性地提出的目标任务,直指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是积极的举措。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等一条条直达基层、让利于民、惠及企业的政策、举措让这份薄薄的报告、拿在手中沉甸甸、看在眼里亮堂堂、甜在心间暖洋洋。促进居民就业,兜住基本民生,活跃市场主体,确保粮食战略安全,产销畅通、保证基层有效运转,放活经济、抓稳民生,“保”字所包含的深意与“民生”在报告中交相辉映。 “小微企业”与“市场主体”的和鸣,助力企业渡过难关。报告中与“市场主体”相关的词汇提及最多的是“小微企业”,这一稳就业的“主战场”被提及12次。“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在稳定就业、保住民生这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报告中强调“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帮扶企业的决心、求真务实的精神在报告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因势利导、因时施策引导各级政府聚精会神地完成“六保”“六稳”目标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同时也向小微企业的发展立起了一根“定海针”,充分保证政府的良性运行,提高小微企业的市场活力。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下,充分释放小微企业的活力与“市场”和鸣,做好维护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回顾过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面对未知,临难不避,赢得未来”。倾听政府报告中的时代最强音,聆听“高频词”与“人民至上”的和鸣之音,必定能汲取战胜困难的精神食粮,增强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不避过往,以之为鉴,不惧将来,勇往直前! 【篇五】 日前,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为今年各项工作定下了总基调。任务已经下达,目标已然明确。全面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关键在于抓好落实。抓落实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贯彻两会精神最好的途径。 从“纸上”到“手上”,要发挥“头雁效应”。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抓一带万”的作用。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而抓落实来不得半点“花拳绣腿”。若是一味搞“材料美化”“空中政策”“痕迹管理”来抓落实,不仅不利于工作推进,还会割裂干群关系。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领导干部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带好头,把抓落实作为立身之本、工作之要,减掉“纸上落实”的思想桎梏,加持“实干为先”的行动自觉,让抓落实从“写在纸上”到“抓在手上”,成为领导干部的鲜明特质。 从“纸上”到“手上”,要取好“源头活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抓好落实,首先是要重视调查研究。上级的工作部署往往着眼宏观全局,但地区情况千差万别。如果仅仅满足于做“收发室”,当“二传手”,一味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贯彻举措“上下一般粗”,是抓不好落实的。只有深入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让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要瞄准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在具体和深入上动脑筋、下功夫、使力气,在想大事、做大事、成大事上见实效,因地制宜,搞好结合,把各项宏观决策具体化,让落实办法不再“水土不服”。 从“纸上”到“手上”,要善于“破解难题”。千条万条、落不到实处都是“白条”。落实的实质就在于解决问题,要想把落实真正“抓在手上”,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工作就是落实了。若是面对挑战缩手缩脚、躲躲闪闪,遇到难题绕道走躲着走低头走,问题永远是问题,“落实”就会沦为“落空”。要始终保持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咬住问题不松手不甩手不缩手,发扬“钉钉子”的作风,一项一项地督促,一件一件地解决,一步一个脚印狠抓落实,久久为功,一抓到底,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提升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守住抓落实的“硬杠杠”,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不闭门造车、不纸上谈兵,才能真正把工作抓在手,赢得发展新机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