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手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手段

历史论文之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手段 ‎ ‎  1.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动脑思考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不仅能让学生多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种新的见解,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如在讲“鸦片战争”一节时,我对学生提问:中英鸦片战争是因为鸦片问题开始,为什么《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是因为英国代表疏忽了吗?通过讨论得出,鸦片问题是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而已,英国在虚伪外衣包装下根本企图在于打开中国市场。这一点可以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得到佐证,并不是英国代表的疏忽,而是他们为实现自身野心的必然选择,一旦他们将中国禁烟运动中实现的革命热情再次激活,他们的阴谋就无法得逞。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才能真正拯救中华民族等问题。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性不会从良心发现上去自然消失,不要对侵略势力抱有幻想,期望天上掉下馅饼。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  2.讲解时叙议结合,并对内容作一些扩展。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某些问题可以在描述中夹入适当的议论、评论,以提高学生注意,加深他们的印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中国历史第三册中“虎门销烟”‎ 时,教材中的内容比较简单,我通过翻阅有关资料,讲解时对书上的内容作了扩展,我这样讲道: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主持的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开始了。他派人在广州城南虎门滩的高处挖了两个大池,池前开了个洞口,池后一条进水沟,先引入海水,撒入食盐,再把收缴来的鸦片切碎,抛入池中,浸泡半天。然后放进生石灰,利用生石灰的化学作用销毁鸦片,等退潮时打开池前的洞口,池子里面经过分解的鸦片渣随潮水冲入大海。一连23天,把所有的鸦片全部销毁了。在这个过程中,林则徐从始至终在海滩上监督,沿海的群众怀着对外国侵略者坚决斗争的激情和对鸦片的深恶痛绝的义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千上万来到虎门海滩,看到池水翻滚,烟雾腾空的时候,他们无不拍手称快,欢呼不绝。这样一讲,学生听得很认真,营造了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果不对教材语言进行变换和加工,就会干巴巴的,学生听与不听一个样,难以形成鲜明的形象和深切的感受,甚至认为虎门销烟是用火焚烧鸦片,对史实产生错觉。‎ ‎  3.运用生动、形象、活泼而深刻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时,我充满感情地告诉大家:“致远舰在激烈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250多人壮烈牺牲。就在即将沉没的时刻,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力图挽救他,可是他因全舰沉没,义不独生,摇手拒绝。这时他养的名叫‘太阳犬’‎ 的爱犬游到他的面前,叼住他的发辫,不使下沉,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淹没在祖国黄海的汹涌波涛之中。”就这样,以情、以声、以逼真的形象语言讲述,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历史教学要讲究手段多样化。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好说、好动、好参与的特点,做到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与社会相结合,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使学生从一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对教学充满新鲜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