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合理整合英语教材 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英语论文之合理整合英语教材 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现行所用的《Go for it》英语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活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一体。在教材内容上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同时它的知识跳跃性强、内容缺乏系统性、知识连贯性不强、词汇量大等问题也常常困扰着我们:为什么教师教得这么苦,学生学得这么累,而实际教学效果并不那么理想呢?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那么怎样才能既保证有一定水准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呢?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从中发现通过对教材进行整合之后再实施教学对提高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下面,笔者就对如何进行整合教学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自己肤浅的想法,和大家切磋。 一、结合教学,合理调整课时安排 作为英语老师,大家都知道《Go for it 》教材不像过去的JEFC教材,每单元四课时分好,而只是分Section A 和 Section B ,Section A、B中又分为a,b,c .通常a涉及到单词;b涉及到短对话或听力;c是关于学生会话内容。所以在课时的划分中,我们应该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调整该课时所涉及的内容,从而决定哪些知识点该放在哪个课时。这样才能在授课时做到严密性、合理性和连贯性,使每堂课涉及的知识全面并能运用教学活动优化每一堂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Go for it》(七上) Unit 7是有关于谈论衣物、询问价格并购物的话题。教材Section A是讨论物品价格和学习购物对话,而教材Section B 1b却是归纳学习数字(10-31)。这样安排导致学生在讨论价格时,对某些10以上的数字不太熟悉,谈论价格感到有些困难。此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教材内容使之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Section B 1b 调整到第一课时,先让学生熟悉掌握数字的读写后,再教学生学习如何谈论物品价格,再进行购物会话。整个调整后的教学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将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点连接起来,使每个任务所涉及的语言易学易懂,并且任务和语言运用又层层递进。由此,语言与任务环环相扣,整个单元的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有时,为了教学的系统性安排,在教学中可做一些单元外的调整,如《Go for it》(八上)Unit 6《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的知识点是形容词的比较级,而Unit 7则是《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如何制作香蕉奶昔,前后两单元话题关联不大。而Unit 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的知识点恰是形容词的最高级,这刚好是形容词比较等级的延续,联系紧密。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教学中笔者把Unit 12提到了Unit 6之后进行教学。从后来学生对形容词比较等级知识点的掌握来看,这样调整后的教学更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系统性加强,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依托教材,适当增补课时内容 为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补充更多的语言材料,适当增加一些与课文息息相关的词汇。如在上七年级(上)Unit5 关于球类运动的词汇时,本人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 “ badminton” 这个词。还有Unit6关于水果词汇,补充了red bayberry, 因为青田是杨梅之乡。除此以外,还适当介绍了与大家熟悉又常吃的水果, 如watermelon, mango 等。在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中增加了“jeans”以及“grey, pink, purple, brown”等表颜色的单词。当然,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要求每位学生都掌握这些单词。这样做不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而且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切合实际,适当删减教材内容 为确保课堂教与学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当教材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不易操作时,通常可对其做出必要的删减。如,七年级(上)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单元中的Section A 4是一个游戏,按学生出生日期排序,而目前大部分班级都有五、六十人,如果逐一调查,课堂秩序就会显得比较混乱。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可删去这一活动。再如,八年级(下)Unit 7《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Section B 1b “Make a list of other things you have complained about. Then rank the items from the most to the least annoying.”笔者认为对于本班的学生来说,要他们能把抱怨的事情用英语讲出来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还将这些事情按照从最烦心到最不烦心的顺序排列,学生不但不会用英语表达,而且势必会影响一节课的流畅和连贯性,所以删除了这一环节的教学,这样不仅保持了课堂的连贯,而且也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四、以生为本,合理替换活动内容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效果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这样会使整节课更具吸引力。如,七年级(上)Unit 3 Section A 3c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这种情况在中国较难,谁愿意让别人任意呼叫自己父母的姓名?那会让他们感觉不自在,感觉受到了别人的侮辱。因此,在课前让学生找一些明星的海报来替换这一活动,既避免了尴尬,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再如,九年级Unit 2 Section A 2c 是练习used to 结构的pairwork, 因为前面已经有过相似的操练,这一活动学生显然兴趣不浓,所以,就把它换成了一个“猜想”型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他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时候的照片(不能让partner 看见),再用所学句型猜想:Did you use to be thin? You used to be quiet, didn't you?… 学生一下子兴致高涨,参与踊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通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学科的知识具有启发、帮助另一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功能,英语学习亦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英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增进各学科之间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来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创新精神。如,在复习七年级(上)Unit4 Where's my backpack?这一单元时,提供给学生一段有关描述自己房间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发挥听力水平和空间想象的才能画出笔者房间的物品摆放位置,以达到复习、巩固物品词和方位词的目的。再如,在教学完英语数字之后,给同学们出一些加、减法数学题,让学生通过“算一算”,“说一说”来掌握数字词汇,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得到了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也记住了有关数字的单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六、通过师生与教材的融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学习与生活是互相融合的,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情景中用英语,在生活中学英语,是英语教师的一贯追求,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自己和学生的经历融于教材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七年级(上)Unit 3的主要话题是谈论家庭,在利用课本提供的素材—Tony's family来操练有关家庭成员词汇及句型之后,本人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计了以下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句型Is that your sister? Is that your brother?…来猜测课件中被遮人物的身份,以获取有关老师的家庭的信息,然后根据所获信息来画出老师家的家谱。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堂课所学的词汇和基本句型,而且又让他们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时画出了家谱,理清了各成员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将自己或学生的经历融入教材内容,并服务于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贴近生活,从而使教学更生动、更丰富,教学更有效。 事实证明,英语教材的整合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不仅可以节约英语教学的时间,加大课堂上语言的输入量,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虽然这样做需要我们当教师的花更多的时间去细读课标,潜心研究,并在课前精心准备。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依托教材而非依赖教材,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有效解决新教材中出现的内容跳跃、松散、知识连贯性不强等不足,使我们的英语教学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刘倩《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 开明出版社 2003年11月 4.付宣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3.4 5.俞红珍《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01 6.朱神海《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课程资源的整合》中国英语外语教师2007年第10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