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4篇)
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4 篇) 让城市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 十堰地处湖北西北部,因武当山、丹江水、东风车而闻名于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矢志不渝创建文明城市,从群众关注点找准工作切入点,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中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有 力助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有力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和 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切实把城市的文明指数转化为人民的幸福指数。 文明城市创建成为十堰的响亮名片,也为十堰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一、物质精神并重,决胜全面小康。文明创建的过程,是统筹推 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实现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步 提升的过程。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着力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坚韧坚守、 实干实为成为十堰全体干部群众的显著精神标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文明创建赋 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一个部门审批、一张网通办、一支队伍 执法”,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十三五”以来,全市 GDP 年均增长 8.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3.9%,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0%,十堰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老工业 基地焕发新活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二、牢记为民初心,共建共治共享。人民对文明的向往,是我们 最大的动力。我们秉持“为民惠民靠民”理念,构建“党政齐抓、市 区联动、条块结合”体系,创新“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 机制,着眼环境、素质、治理、制度“四个提升”,从街巷、行业、 点滴抓起,在“足印社区(村)、户户走到”中体察民情、纾解民忧, 在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干部报到”中带动人人 参与、共建共治,在建设“志愿之城”中增加城市温度、升华人文关 怀。近 3 年共投资 6 亿元,改造农贸市场 12 座、背街小巷 386 条、 老旧小区 796 个,惠及群众 90 多万人。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建设 1243 个“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建成“社区 15 分钟生活圈”等, 让群众倍感温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期积累的创建经验做 法迅速转化为抗疫实际举措,创建工作机制有效转化为疫情防控机制, 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全民动员、全面部署、全市联动,为护佑人民生命 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堰成为湖北保卫战中感染率最低、 治愈率最高的市州。 三、创造美好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涵养城市文明,才有文明城 市。我们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创建全过程各环节,统筹生产、 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建管并重提品质、优环境,让城市成为人民追 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心灵寄托。集中开展“突出问题整治十 大行动”,全面推进城市网格化、数字化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提升。坚决扛起“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铁腕治 污,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首都当好忠诚“守井人”,我市成为 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市。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 线 40 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 四、城乡一体推进,厚植文明根基。文明创建的过程,是成风化 人、凝心聚力的过程。我们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探索 内陆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文明实践的新路子,涌现出了全国道德 模范刘学举、全国最美孝心好少年徐航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平民英雄。 坚持“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还要富万代”,出台《十堰市文明 行为促进条例》,向“十大不文明行为”宣战,“礼让斑马线”“使 用公筷公勺”“排队一米线”成为十堰市民的行为自觉。广泛开展爱 国卫生运动,推进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群众文明健康素养明显提升。 持续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人情新风”“家规家训进万家”活 动,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 兴。目前,我市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整体告别贫困,更高质 量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每一次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十堰这座生态之城、大爱之城, 因文明创建而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有实力,也因文明创建让广大 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责任感。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倍加珍惜荣誉、感恩奋进, 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中不断拓展文明创建新的增长点,为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红色家风滋养幸福生活 我是来自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海关的党群,党员的“党”,群众 的“群”。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 我出生在红色家庭,爷爷是一名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血与火洗 礼的老兵,他给我取这个名字,就是对党和人民充满挚爱,就是让子 孙不能忘记党和人民的恩、不能脱离群众。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了我们 家庭的血脉,成就了红色家风,也滋养着我们的幸福生活。 一、红色家风让我们家庭充满家国情怀。我的长辈一向先大家后 小家、为大家舍小家。刚参加工作时,爷爷教育我,“你是党员、人 民公仆,党的事情怎么能马虎?海关把的是国门,做事要对国家负责!” 爷爷的这份忠诚,体现着家国情怀,传承着红色家风。爷爷总说,人 要行得端、做得正,这应该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朴素诠释。爷 爷的教诲让我明白,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要用实际行动把 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我牢记在心里, 体现在行动上,融入到生活中,先后被评为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 和“杰出青年卫士”。 二、红色家风让我们家庭和谐幸福。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 幸福美满上。父亲在我的婚礼上送给我们一句话“互助互爱、彼此奉 献,家庭必定幸福美满”。这句话爷爷在我父母婚礼上也讲过。我上 初中时,父亲在外地工作,奶奶要做髋关节手术,将面临长期卧床, 戎马一生的爷爷转业回到家,他对奶奶说:“在哪我都能为国家作贡 献,但只有在你身边我才是最踏实的。”这是一向刚强的爷爷说过的 最柔软的话。从那时起,母亲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公文咩咩编辑, 母亲说,一个家庭重要的不是个人得失,而是整个家庭的和睦幸福。 长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给我传递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夫妻和 睦、忠诚责任的家庭美德,帮我扣好了家庭幸福的第一粒扣子。奶奶 去世后,我和爱人主动与爷爷同住,与父母共同照顾老人。现在,我 们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三、红色家风让我们家庭真情向善。我爷爷一生都恪守“感恩奉 献”的准则,他总是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们要为国 家作贡献,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爷爷一生俭朴,一件秋衣缝缝补 补穿了 30 年,但将积攒下来的钱都捐给了灾区和困难群众。受家风 熏陶,父亲长期做公益摄影服务,母亲是文化志愿者。我是天津“棒 棒塘”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已累计志愿服务 1200 小时。我积极参与 无偿献血,去中华骨髓库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还常带着孩子去启智 托养院、自闭症儿童学校做义工。我女儿经常翻看我的荣誉盒,拿着 捐献证,听我给她讲背后的故事。这次抗疫,孩子把攒下的 700 多元 钱全部捐给了武汉。我再次感到,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 过程中,红色家风有了传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将以这 份荣誉作为新的起点,以家庭作为梦想启航的地方,自觉把人生理想、 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带动更多的家庭,合 力铸就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 明新风尚。 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铺路人延 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贺冬梅 近年来,延安市委创新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法,坚持在各中小学校选拔、培训一批优秀学生, 成立“延安精神小小讲解团”,利用节假日到革命旧址讲解中国共产 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程。小小讲解员们学习革命历史,讲述延安故 事,感悟光荣传统,传播延安精神,帮助广大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深 入了解革命圣地的红色文化,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产生了 良好效果。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不容辞 承担起培育“延安精神小小讲解团”的重要使命。作为基地负责人,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用习近平同志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论 述和给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回信精神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带领讲 解员团队着力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孩子们在红色文化 熏陶中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坚定崇高理想信念。 一、精心培育“小小讲解员”,传承红色基因。一是用心用情完 善教程。自 1998 年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便义无反顾地参与到小 小讲解员的培养当中。考虑到孩子的身心特点,我把深奥的讲稿改为 孩子们喜欢的风格、熟悉的语言,并教会孩子们讲解技巧、应变能力、 文明礼仪,让他们增强信心、把握要领、融会贯通。二是精心挑选苦 练内功。每年组织讲解员深入市区 42 所学校,采取“课堂讲授、现 场示范、以老带新”等办法培养新人。通过笔试面试、讲解大赛等形 式,进行 10 余批次选拔。确定小小讲解员后,着手“传、帮、带”, 采用唱民歌、扭秧歌、打腰鼓、说快板等方式提升本领。三是久久为 功成效凸显。20 多年来,我共引导 6000 余名学生参与讲解,其中 1680 名聘任为小小讲解员,讲解受益观众 50 余万人次。先后涌现出全国 少代会代表、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新时代好少年等未成年人典型。在 延安召开的许多全国会议,小小讲解员们积极为嘉宾讲解,赢得代表 充分肯定。孩子们的成就,让我倍感欣慰和自豪。 二、用足用活红色阵地,点燃信仰之火。一是让革命文物“会说 话”。枣园的一草一木都是文物,都是中国革命的见证,都孕育着“红 色故事”,我组织团队深挖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改编成青少年喜欢 的连环画、小人书、歌曲等,把“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书记处小 礼堂”作为中小学校红色研学地,让文物“开口说话”。二是让未成 年人“盼着来”。每年精心策划组织“岁月回音壁——延安精神永相 传”“书记处的故事”“我的红色足迹——圣地行”“红色小长征” 等不同主题的演讲竞赛、情景体验活动,生动鲜活的故事,代入感、 时代感很强的形式,让参加枣园旧址活动成为青少年的热切期盼,来 了还想来。三是让红色文化“走出去”。每年利用春节、清明、端午、 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六一”、国庆、公祭日等重大时机,组织“小 小讲解员”开展红歌“快闪”、红色故事讲演等大型活动。带领团队 走出去,前往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地进行演出讲解,让红色文 化在更大范围传播、在更多人心中扎根。 三、创新红色宣传模式,厚植革命文化。一是壮大红色志愿者队 伍。采取“1+N”模式,带领全体讲解员以志愿者身份深入社区村组 辅导未成年人,每年入户开展帮教活动 10 次以上,每人深入社区村 组开展志愿服务时长 50 小时以上,先后培养社区红色志愿者 206 名, 让红色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二是创新宣传扩大社会影响。组织利用 数字化展示、“云端课堂”、微信群等新兴传播媒介,推出抗疫儿童 文学作品 20 篇、枣园红色小故事 105 篇,让红色文化插上互联网的 翅膀,飞入青少年心中。 下一步,我将以参加表彰大会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 和坚定的决心,带领讲解员团队与时俱进弘扬延安精神,创新模式传 承红色基因,为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好基、 铺好路。 激发精神动力共创美好明天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 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党委书记余金成 独龙江乡地处祖国边 陲,是我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 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努力创造独龙族更加美 好的明天”的谆谆教诲,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一届接着一届干, 一拨接着一拨帮,让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发生“一步跨千年”的历 史巨变。 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始终注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 入寻常百姓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持续宣传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宣传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群众两次回信 和一次会见的重要指示精神,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 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等金句 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组建 16 支农民宣讲团,以院坝会、火塘会等 为载体,普通话、独龙语相结合,采取文艺+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 方式学习传播新思想新政策,用群众身边的事例引导群众增强能力、 树立信心、激发动力。 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心 铸魂。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实施“峡谷红旗飘”工程,推进各村各寨、 边境通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悬挂国旗,每周组织升国旗唱国 歌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干部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大力开展 向“人民楷模”高德荣同志学习活动,通过党员带头学、组织群众学, 推动学习活动进机关、进村寨、进学校,践行楷模精神在独龙江蔚然 成风。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激 励他们依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推进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全乡实现 村村都有志愿服务队,构筑起了崇德向善的精神高地。 三、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重 要环节。打造“一周三活动”品牌,着力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坚持每 周一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实施家庭内务、美丽庭院、村庄环境有奖 评比;周三开展“群众话党恩”主题演讲活动,培育群众“自强、诚 信、感恩”意识;周五开展“走出火塘到广场”文化活动,让群众享 受到文化惠民成果的同时,促进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养成。坚持把文明 乡风作为文明村镇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重要内容,发挥村 规民约和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作用,教育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 树立文明新风,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精神风貌。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我们将始终牢记 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沿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蓝图,将脱 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与全乡干部群众一道,苦干实干加油干,合力创造独龙江更加美好的 明天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核电精神文明高地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是中核集团的核心子企业,主要负 责秦山核电基地 9 台机组运行管理。秦山核电是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 地、我国核电“走出去”的先行地和我国最大的核电基地,被誉为 “国之光荣”。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曾三次考察秦山核电基 地,充分肯定核电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强调要发展清洁 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十多年来,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同志考察秦山核电基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我国核工业创建 60 周 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 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核 电精神文明高地。 一、建设核电自主发展示范高地,推进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我 们以“铸造国之重器、打造国家名片”为奋斗目标,激发广大干部职 工干事创业热情,凝聚创新发展动力。坚持独立自主,高质量建成我 国第一座国产化核电站,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全面参与 我国核电首个“走出去”项目和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海 外首台机组的建设运行,书写了“南南合作的优秀典范”。坚持安全 发展,已安全运行 29 年,2019 年 5 台机组综合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坚持绿色发展,累计安全发电 6375 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 6 亿吨, 相当于植树造林约 393 个西湖景区。坚持创新发展,拥有各种专利 386 项,各类标准 64 项,形成反应堆水下自主修护技术、钴—60 生 产的自主核心技术,秦山 30 万千瓦核电厂设计与建造荣获国家科技 进步特等奖,引领核电发展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二、建设思想道德教育传承高地,展现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我们 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以“强核报 国、创新奉献”引领全体干部职工,彰显新时代核电人顽强拼搏的精 神风貌。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实践“五联”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开展 “党建优秀、管理一流”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党建与文明创建深度融 合,夯实干部职工共同思想根基。深入践行“责任、安全、创新、协 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推进“九微工作 法”,涵养干部职工的核职业素养,创造卓越的核安全绩效。大力弘 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展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先进典 型选树和学习宣传活动,先后涌现 20 余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培 养 2 位院士,输送 2000 多位技术骨干,打造国家级大师工作室 1 个、 院士工作站 1 个,彰显中国特色核电发展优越性。 三、建设履行社会责任文明高地,打造“五位一体”实践基地。 多年来,坚持企地融合发展,累计投资 826 亿元,带动核电及核电关 联企业 90 家,年产值 280 亿元,吸纳就业 2 万余人。以全国最大的 核电科技馆为纽带,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船党性教育 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核科普教育基地,累 计接待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年接待超过 5 万人次,展示了中 国核电良好形象。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利用生产的钴—60 将 医用防护用品灭菌周期从 7—14 天缩减到 1 天内,捐赠防护服 8600 套、口罩 15000 个,捐款 500 多万元,在抗击疫情中展示央企人的责 任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 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持续巩固和深化文明创建成果,再接再厉,不懈奋斗,努力 做新时代核电领跑者,续写“国之光荣”的崭新篇章! 传承航空报国精神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创建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航空而生,伴航 空而长,依航空而强,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研制,为 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近年来,南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 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从烽火硝烟中走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952 年,抗美援 朝烽火炽烈,我国航空工业刚刚起步,国家决定迅速建立航空院校, 大力培养航空人才,南航应运而生。第一批南航学子就喊出了“过去 为祖国战斗,今天为祖国学习”的激昂口号,从那时起“航空报国” 化为南航的基因血脉。68 年来,学校党委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始终用“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校风引领广大师生,用“献身 国防、志在超越、矢志一流”的南航精神激励广大师生,为国家航空 工业和国防领域培养了 17 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2017 年,学校党代 会鲜明提出“走文化引领之路”的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以上率下、全员参与的文明校园创建格局,夯实为党育新人、为 国铸重器的“三全育人体系”,逐步形成制度管理、思想引领、服务 支撑、荣誉表彰“四大工作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政治生态、学 术生态和文化生态,引导老师以德修身、学生勤勉好学、干部爱岗敬 业,推动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师生精神境界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学 校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每年有超过 50%的毕业生主动奔赴 国防科工系统建功立业。 二、从爱国奋斗中走来,突出弘扬主流价值。建校初期,南航办 学条件十分艰苦,“机棚为房板当床,铁皮棚子是课堂”,伴随着共 和国的发展,一步步成长壮大。我们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 崇高使命,将弘扬主流价值和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 打造“五个一”思政大课堂。一是率先推出“爱国奋斗·南航担当” 校友总师思政公开课,邀请 C919 总设计师吴光辉、北斗三号卫星总 设计师陈忠贵和“嫦娥四号”团队等 20 多名校友总师担任思政工作 首席专家,向师生讲授“航空报国”情怀。二是打造“榜样思政课 堂”,开展向“人民科学家”——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 “八一勋章”获得者——我校校友、试飞英雄李中华等学习教育活动, 连续 13 年举办“感动南航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推出 130 余位优秀 师生典型。三是打造“网络思政”课堂,发挥以徐川、何畏为代表的 “川流不息”思政团队作用,依托“南航徐川”微信公众号,深挖各 类课程的思政资源,构建网络思政育人共同体。四是打造“军工文化 思政课堂”,连续 20 年开展“军工记忆”、国防企业面对面等实践 活动,拓展校外军工实践育人基地。五是打造“流动的思政课堂”, 编演原创校园精品话剧《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用科学家的先进 事迹激励青年学生。 三、从传承创新中走来,注重以文化人环境育人。作为全国唯一 一所培养直升机专业人才的高校,几乎所有型号的直升机总师都是 “南航造”;作为始终攻关航空航天科技前沿的高校,南航参与了无 人机、直升机、发动机、导弹、航天器、首个火星探测器载荷等一批 强国利器的研制,填补了无数个国内和国际空白。我们注重以文化人、 环境育人,重点打造以校风石、校训石等为特征的南航精神文化,以 南京航空航天馆、校史馆等为主体的“三航”场馆文化,以飞行器实 物、模型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文化,以陈达院士雕像、陶宝祺院士雕 像等为代表的科学大师雕像文化,以院士林、校友林为特色的名人园 林文化,让航空报国传统和南航精神标识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努力 将学校的景观文化打造成为传承办学传统、彰显治学理想、陶冶师生 情操、培育良好校风的重要载体。 文明创建,永无止境。全国文明校园的荣誉,是对南航过去成 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接续奋斗的期许。南航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部署,深化文明校园创 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努力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一流贡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