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乡下人家》说课稿3篇
《乡下人家》说课稿 3 篇 《乡下人家》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意在让 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体会 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本文是新课标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里的 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 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 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二、说设计理念。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 体验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面对这样一篇诗情画意的文章,所以我引导 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一条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引导学生在“读” 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让 学生真正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文的特点及本组的编排目的,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 培养语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 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在读文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获得美的享受。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文感悟,学习写法。这一重点确立的依据是本组的编排 目的及本文在组内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是难点,因为我们的孩子住在农村, 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大多是学生熟悉的,而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那如何从熟悉的 景物中看出新意,从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是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意图。 (一)、设疑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乡下人家》。课件出示“乡 下人家”图。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看谁有能耐,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其实这是一种更高的读书境界。此处设计我意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们 在文中找中心句。让学生知道乡下人家的美不仅美的独特,还美的迷人,这二者 是缺一不可的。 (二)品读课文,展示自学成果。先四人小组内交流,教师提出要求,小组交 流后,全班交流,这时,教师找出重点词句让学生多读,从中感受文中呈现出的 画面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以及抓平凡事物细细描写的表达方法。 (三)品味语言,感受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迷人。这个环节我分三步走。第 一步——猜心思。一开始我故装神秘的说,在这六幅图画中,老师比较喜欢一幅 图画,还有一幅图是我最欣赏的,大家想知道么?我想让大家猜猜看?(课件出示: 1、光猜到还不行,还得具体说出老师喜欢的原因。2、读书要学会两只眼睛,一 只眼睛看到文字,做到字字入目;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的背后,体会文字的内涵). 此时,学生都会认认真真的看课文,看这六幅图画,猜老师比较喜欢哪一幅,最 欣赏哪一幅。第二步——品味语言,感受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迷人。 (四 )课后延伸,升华主题 配乐朗读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 培养语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 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在读文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重难点: 1、读文感悟,学习写法。 2、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大多是学生熟悉的,而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那如何 从熟悉的景物中看出新意,从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同学们,昨天春游好玩吗?说说你们的一路见闻。(学生自由说)同学们都 有不同的感受。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展示课件: 乡下人家)你们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你们的话我听了我真熟悉!咱们一起看看 《乡下人家》的作者陈醉云说的相同的一句话。请你找一找。找到了,请大家齐 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初读课文 1、人们常说,优美的文字如同一支画笔,能描绘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让我 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画。 请大家用最美的声音,美美地读出作者的感受。 2、说课文内容 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 处的。 那作者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说一说 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鸭觅食 院落晚餐 秋虫催眠 三、细读品味 这一幅幅画面各有何种独特迷人之处呢?请同学们再次细细品味文字。 1、瓜藤满架 首先,请描写瓜藤满架的文字,找出关键的词句,自己体会。 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知道“装饰”的意思吗? 城市里,要想装饰自己的房子,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寻找很典雅、精致、漂亮 的饰品来点缀家里。高大的楼房前,通常是摆着两个大石狮子。乡下人家是这样 吗?他们的小院是用什么来装饰的呢?读一读。 这样的装饰你感觉怎样? 请带着你的感觉读一读。这些装饰在作者的眼中却比城市里高楼前蹲着的石 狮子或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得多。你见过是狮子吗?给你留下什么感觉?你对旗杆 有什么感觉? 是啊,青的、红的瓜,没有那种威严,那种神圣,但它绝不缺乏那种可爱与 风趣。带着这种感觉,齐读。现在,老师请你来到他们的瓜架下,看着这青、红 的瓜,绿绿的藤和叶,你想怎样?课件:填空 坐在瓜架下,我好想—————— ————。 2、 鲜花盛开 当然,对于一些会享受诗情画意生活的人来说,在屋前搭一个瓜架是远远不 够的,你还在课文里找到了什么?他们的鲜花是什么样的? 你来读读。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我们在城市的花店里看到的花和这里的花 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 展示课件 同学们见过乡村田野里、或小院里的花吗?它与城市花店里的花有什么不同? 课文里作者用的词语是“朴素”(板书“朴素”) 是啊,它们不像城市里的花有漂亮的花瓶来衬托,有美丽的纸张包着。农村 的花是那样的简单,那样的朴素。但朴素是最自然的,最自然的往往是最美的。 瞧!它们开得多欢啊。我们一起美美地品味吧。真美啊!难怪作者赞叹道“朴素且 有几分华丽” 填空:我仿佛看到:春天来了,芍药花(展开了笑脸);夏天到了,凤仙花、鸡 冠花(竞相开放);一阵秋风吹过,菊花(点头含笑)。 普普通通的花儿们按照不同的季节,依次开放,一下子就是一大片,给乡下 人家增添了无限光彩,真是华丽又独特啊! 3、 雨后春笋图 朴素且有几分华丽的鲜花,没有绿叶的陪衬怎么行呢?看!屋后那片是什么? 读一读?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卷? 从哪里看出来?填空:我仿佛看到了————————————————。 啊!请再看看图,笋子们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有粗的有细的,他 们都在不停地往外冒,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画面啊! 4、鸡鸭觅食图 植物们生气勃勃,动物们更具灵性。快和你的同桌一同去看看那是一群怎样 的动物。 我们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小鸡,女生读小鸭。 现在老师是记者来采访你们这些明星: 你觉得你扮演的小鸡是什么形象? 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小鸭呢? 同学们,这幅鸡儿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的美景在城市很难见到吧?这可 是乡下人家一道独特的风景哦! 5、院落晚餐图 乡下人家如诗如画,人和植物自然和谐,人和动物自然和谐,人和人更和谐, 让我们走进乡下人的生活,观赏他们露天晚餐的情景吧! 请大家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想想你看到一幅怎样的图画? 这幅画美吗? 美在哪? 你现在就是乡下人,怎么夸夸自己的家乡? 我现在是城市人了,咱们来比一比家乡美? 我这里呀,有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豪华的装饰,你们有吗? 我这里还有漂亮明净得餐厅,你们有吗? 你们在哪吃饭?还是你们的餐厅阔畅明亮,天高地阔,听了你们说的,我好 象来到了乡下人家的餐桌前,看到这样一幅情景————。真是一幅独特的乡村 晚景图啊! 6、秋虫夜鸣图 在这样美好的一天,当夕阳褪去它那最后一件光彩的衣服时,乡下人家又是 怎样怀着愉快的心情悄然入梦的呢?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第六自然段,真是如梦 似幻的美妙情境啊! 四、总结: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 画,纺织娘轻吟唱:乡下人家如诗如画!我们和作者都被眼前独特迷人的美景陶 醉了,所以情不自禁的会说出:无论。。。。。。无论。。。。。。都。。。。。。 五、课外拓展: 乡下人家的生活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很多无名、有名的作者、诗人都曾用 优美的文章来描述乡下人家。同学们课后不妨看看。我们之间也有许多同学拥有 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看!请给他们掌声! 板书: 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 瓜藤满架 别具风格 鲜花盛开 朴素、华丽 雨后春笋 生机勃勃 鸡鸭觅食 悠闲自在 院落晚餐 天高地阔 秋叶虫鸣 甜蜜和谐 《乡下人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是新课标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 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 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二、说设计理念。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 体验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面对这样一篇诗情画意的文章,所以我引导 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一条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引导学生在“读” 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让 学生真正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文的特点及本组的编排目的,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 培养语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 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在读文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引导生随文章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 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朗读,奔主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咱们乡下人家的… 生:瓜藤攀檐图、鲜花绽放图和雨后春笋图。(师板书) 师:从这些图画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 师:你能用朗读来表现那一份美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 1、2 自然段。 师:从小朋友的朗读中让我们领略了乡下人家的风情,真想用一句话来赞美 — (课件出示,生读)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吧! 二、披文入情,赏乡情。 1、 整体感知画面 师:请你自由读 3-6 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又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师巡视指导) 生答 3 幅图的画意。 师:就是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你还等什么呢?选择你最喜欢的画 面,精心准备,等会儿把它美美地读给同学听听。(生自由准备) 2、 领略画面 预设 1:鸡鸭觅食图(出示画面) (1)学习第 3 段 师:你被哪幅画面吸引住了?请你读一读。(指名读) 师:是呀,“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还有什么乡下人家照例要养 的呢?(指名答) 师:还有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用上“照例”呢?(指名答) 师:“照例”的意思就是—(生答) 师:是呀,在乡下人们习惯于养上几只鸡,鸡给我们乡下人家的生活带来了 不少乐趣,瞧!一只大公鸡过来了。(出示图画和文字: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 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指名读) 师:那耸着尾巴的雄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答傲慢、像鸡老爷…) 师:为什么它会如此傲慢呢?请你读读前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雄 鸡当时在干什么?(生答像个尽职的丈夫、像个慈爱的父亲等) 师:这份傲慢来自于它作为丈夫和父亲的威严,可真是了不起的雄鸡。(指 名读) 师:此时的雄鸡俨然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它在尽心地照顾它的家人,这 可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 生:和谐、快乐、幸福…… 师:让我们读读整段话,细心体味动物们和谐美好的生活吧! (2)学习第 4 段。 师:读读第 4 段,你还从哪里体会到动物们的和谐美好呢? 生:第 4 段第一句: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 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师:再仔细读读,你是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生答“在……边”,“在…… 下”,“游戏水中”,“不时”等。) 师: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鸭子的快乐、悠闲。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 为什么如此快乐、悠闲呢?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读第 4 段第 2 句) 师:是呀,这幅人与动物融合的画面多么温馨啊!(齐读本段) 师:这幅鸡鸭觅食图让我们又一次真切地体会到——(课件出示,生读)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预设 2:院落晚餐图(出示画面) 师:还有什么独特、迷人的风景把你吸引住了呢? (生答) 师:为什么把你吸引住了呢?(生答“美丽的风景”,“开心的乡下人家”……) δ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 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①如何理解“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出示图片(因为红霞、微风、鸟儿 这些自然的景物已经和乡下人家成为了好朋友,已经融合在一起了,所以说是绘 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师:大家聚在一起会天高地阔地谈论些什么呢?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指 名答) 师:我仿佛听到了那此起彼伏的谈话声,那爽朗的笑声,还有那碰杯的叮当 声。这顿饭吃得可真——(生接读,师引读到本段末。) 师:那么美丽的景色,那么热情的乡下人,难怪作者说—— (课件出示,齐读)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预设 3:月夜睡眠图(出示画面) 师:还有哪个画面把你吸引住了? 教师过渡:在这样美好的一天里,当夕阳退去他那最后一件光彩的衣服的时 候,人们枕着静谧的夜晚,怀着愉快的心情,沉沉地睡去的时候,我们听见的是 什么?(生读)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纺织娘的叫声)(生答) 师:夏夜,还会有怎样的声音呢? (生答蛙声、蝉鸣等) 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它们的叫声的?(生答,师出示第 6 段第 1 句:秋天到 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他们便唱起歌来:“织, 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师: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指名答) 师:是呀,多么恬静的画面啊!你能读出这种感觉来吗? 请你们读读第 6 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这可真是—— (课件出示,齐读)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身临其境,赞乡情。 师:同学们,在我们乡下仅仅只有这些画面吗?还会有怎样的画面呢?请你想 一想。(田野丰收图、油菜飘香图、冬季玩雪图……) 指生说---同桌交流 师:同学们,听着大家的描述,我真想说——(课件出示,齐读)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一齐美美地读读课文,体会乡下人家的那一份独 特迷人的风景。 学生配乐齐读课文。 21 乡下人家 -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绽图 -雨后春笋图 -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月夜睡梦图 教学反思: 一、抓住一条主线,使教学结构清晰。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 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能体现 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 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在“读”中感知、感悟。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 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配 乐朗诵,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 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进行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 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广 泛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那耸着尾巴的雄鸡当时在干什么呢?此时大家聚在一 起会天高地阔地谈论些什么呢?在我们乡下仅仅只有这些画面吗?还会有怎样的 画面呢……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从而也对乡下独特迷人的景色 有了更深的了解。 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时扶学生扶得太牢。其实在引导学生理解了鸡鸭觅食图后可以放 手让学生自己来学习课文其他的段落。其次,在教学中我只出示了农村美丽的自 然风景,当学生提及到跟城市风景的对比,我只是一笔带过,如果能出示几幅城 市相关代表画面做一个鲜明对比,学生对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风景的感受可能更 加深刻,学生的朗读也能更上一层楼。总之,感谢备课组老师的指点,我也要继 续努力,谢谢! 《乡下人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早晨好! 本次赛教活动,我将执教的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六组第 21 课《乡下人家》。本 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 两篇略读课文。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 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乡下人家》是本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呈现出自 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 一、理念与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语文素养。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 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 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中心,以“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 群觅食、小鸭戏水、门前晚餐、月明人静、房前屋后”几个美丽场景,为贯穿课 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积累背诵、情境想象等形 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田园风光,体会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 村生活,感受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 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我设计了以“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 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在学生自读自悟 的基础上,我给予及时的点拨、巧妙地引导和循序渐进的提升,实现语言与精神 的同构共生。 纵观全册,第六单元是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训练重点是“揣摩 积累语言、了解田园生活、拓展搜集资料”。而作为第六单元的开篇课文,并且 是精读课文,对文本的诗情画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编者的编写意图、教者的预 设生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应该力求能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鸣点,形成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基于本组的编排目的及 本文的特点,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四点: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 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之所以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对四年级的阅读要 求是: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发现语言规律,把握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确定 教学目标,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既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培养,又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也体现了年段要求和本课特点。 二、说内容与资源 看到《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一读课题,眼前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 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文本犹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那房前碧 绿的藤蔓、门前开放的鲜花、屋后探头的嫩笋;那觅食的鸡群、嬉水的小鸭;傍晚 时分,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边吃晚饭,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夜里伴着纺 织娘美妙的歌声甜蜜进入梦乡,等等,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 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了熟悉的蛙吵虫鸣, 感受到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 乐趣。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 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 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 品质。 另外,就学生的学情而言,四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 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比较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但是在学习本课时,生长在 城市的学生,可能对乡村生活缺乏感知,对作者遣词造句缺乏了解,对揣摩文中 蕴涵的情感缺乏深度。因此,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位在从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入 手,进而体会“独特、迷人”的含义。难点是感受田园风光,体会乡下人家的朴 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感受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在 与文本对话中让学生受到启发与教育。 三、说过程与方法 (一)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 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语文阅读要根植于情感,朗读 是加深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 读上多下功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 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基于这一点,结合这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表达风 格,“引导朗读、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悟情”应该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和 学习方法。 (二)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能 将一本死的教材读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 在 “读中思考、读中交流、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悟情,读中表达、读中 升华”来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用心去体悟,用心去聆听、用 心去表达,以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全身心地感悟文章的精髓。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优化课堂结构的原则,本课教学拟用两个课时。今天进行的是第二课时 教学,我打算安排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1.诗意导入,直奔中心 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这一环节中,我以极富感染和诗意 的语言再次激起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创设学习情境,并依此提示学生遵循作 者陈醉云的思路,再次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 的美好。并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抓住文中中心句,以纲带目。 2.走进文本,品文悟情 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拟紧扣文本中“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 春笋、鸡觅食、鸭戏水”以及“门前晚餐”等几个主要场景,引导学生品读文章 朴实自然的语言,并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品悟语言之美,感悟乡下人 家之乐,并结合实际激发学生想象、表演、体验:“鸡妈妈带小鸡觅食,这雄鸡 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它在干什么呢?心里会怎么想?请你学学。”“乡下 人家在开阔的院中一边吃饭,一边无拘无束的交谈,你知道他们会说些什么吗?”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相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 练,从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领略表达技巧和表的效果的统一,同时渗透 人文培养与其中。 3.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这一环节,我抓住结尾的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回归整体,进行中心的升华。通过调动学生的积累, 以加强化教材整合的意识,深化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再认识,再体验,以达到内化 学生情感的目的。 4.语文实践,积累语言 通过统筹安排,渲染“《乡下人家》的多优美呀”、“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 子积累下来吗?试着背背自己喜欢的内容”等活动,激发学生到雨后的小径走一 走,感受不同时候的乡土气息,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体现 学习语文的宗旨是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和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我采取了板书主要内容的方式:抓住文本中描述的几个主要场 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心——独特、迷人。这么板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品 读句段,理解并把握课文内容,且体现了四年级“概括段意”的训练重点。对于 学生感受文本情感也是一个引导的范例。 附:板书 搭瓜架种鲜花 21 乡下人家 春笋探鸡觅食 独特迷人 鸭戏水 吃晚饭 四、说效果与评价 回顾整个教学的设计,我牢牢抓住“读”这一教学主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 朗读中,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学习,感受乡下人家的美好情境,体会作者对乡村田 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理解、体会,语言表达和朗读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以求突破重点、 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这节课我本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教学观,努力营造轻松 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读中赏景、在读中悟境、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内化、 在读中升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