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篇乡镇党委书记(组织部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党课讲稿(辅导报告)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讲稿 同志们: 按照中央和 X 委、X 政府统一部署,我 X 村(社区)党 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社区)“两委”〕将 进行换届。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 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 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 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 党内法规和法律,结合实际,现就认真做好 xx 村(社区)“两 委”换届工作作如五个方面的讲授。 一、总体要求要准确把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 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 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的 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有机统一,选优配强村(社区) “两委”班子特别是党组织带头人,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 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 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 村组织体系,使换届成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团结凝聚广大群众的过程,成为加强党 的领导、发扬基层民主、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成为推动全 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和提升治理水平 的过程,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提升城乡治 理能力,推动 xx 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xx 村 (社区)“两委”集中进行换届,同步推选产生村(居)务监 督委员会,统筹共青团、妇联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及其 他村级组织成员推选。按照先村(社区)党组织、后村(居) 民委员会的顺序进行,2020 年 11 月启动换届工作, 2021 年 1 月底前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大会选举 时间统一安排在 20211 月 1 日至 5 日;2 月底前完成 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日统一安排在 2021 年 2 月 1 日至 5 日;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后 10 日内推选产生 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换届结束 后,及时开展村(居)民小组党支部换届和党小组长推选。 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产生后至 2021 年 2 月 28 日推选产生村民代表和村(居)民小组长,开展共青团、妇 联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换届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在 2021 年 2 月日前压茬进行。 二、带头人要选优配强 (一)从严把握人选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 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避免“矮子里面拔将军”,坚决调整不适 应不符合的干部。村要注重选拔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 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干部;社区要注重选拔热爱社区事业、热 心服务居民,治理和服务能力强的干部。 1.坚持标准,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两委”成员 资格条件。(1)党组织书记应突出“双高双强”标准:①政 治素质高。认真学习和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推动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公 道正派、廉洁自律。②群众威信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品行端正,作风民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有奉 献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党员群众认可度高。③ 致富带富能力强。懂农业,掌握“三农”政策,熟悉农村情况, 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能解决实际问题;爱农村,扎根农村 基层,甘于奉献、苦干实干;爱农民,对农民群众充满感情, 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能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 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强。④群众工作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坚 持依法办事,善于做群众工作,敢于直面问题,能妥善处理 矛盾纠纷,维护辖区和谐稳定。(2)“两委”成员应突出“双 好双强”标准:①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强, 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 矩。②道德品质好。为人正派、品行端正、办事公道、甘于 奉献,有一定担当精神。③带富能力强。务实肯干、敢闯敢 拼,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共同致富。④协调能力强。能协调 各方关系,热心为村民居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得到群众拥护,赢得群众好评。 2.严格“五不准”“十不宜”,明确换届人选资格条件负面 清单。(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列为换届人选:①政 治上的“两面人”;②有犯罪前科或受过刑事处罚的;③存在 “村霸”和涉黑涉恶问题的;④组织、实施或参与邪教和非法 宗教的;⑤涉黄涉赌涉毒受到处理以及配偶、父母、子女有 吸毒行为受到处理的。(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宜列为 换届人选:①受党纪政务处分按规定不能任职和正在接受纪 委监委、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②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 名单或被列入行贿人员名单的;③涉及境外势力或宗教势 力、从事宗教活动、有浓厚宗教感情的;④长期无理上访或 组织、煽动群众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⑤拉票贿选或干扰 破坏选举的;⑥担任村(社区)干部期间,长期不公开村(居) 务,侵占或造成“三资”流失的;⑦选举前拒绝作出竞职承诺、 履职承诺、辞职承诺的;⑧违反社会公德、违规大操大办宴 席、违反殡葬改革政策的;⑨存在非法占地、私搭乱建、毁 林开荒等行为未整改的;⑩长期外出或丧失行为能力,不具 备履职条件以及其他不宜列为换届人选的。各县(市、区)、 园区可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要求,或研究提出其他“不 准”“不宜”的情形,并指导写入村(社区)选举办法。 (二)严格资格条件审查。乡镇(街道)初审:由乡镇 (街道)党(工)委组织派出所、财政、综治、司法等部门 对村(社区)“两委”成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 (居)民小组干部人选和通过另选他人形式选出的人员进行 初审。县级联审:在乡镇(街道)初审基础上,由县级组织、 民政部门牵头,会同纪委监委、政法、公安、法院、检察院、 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组成人选资格联审小组进行联审把 关。联审中落实容错纠错办法,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 认真负责地分析研判。实行村(社区)“两委”近亲属回避, 存在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 子女、外孙子女关系的,不得同时在同一村(社区)“两委” 班子任职。 (三)拓宽人选来源渠道。用好优秀人才回引成果,注 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 毕业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医村教、本村在 外的机关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或退休公职人员中选拔村(社 区)“两委”成员,重点选拔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稳边固 防、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人员。 重视选拔优秀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强化党 组织把关,全面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 理制度,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和乡镇(街道)党(工)委要“下 深水”选人,逐村(社区)分析研判、搞好人事安排、深入 细致考察,切实把好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注重把有干 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培养选拔为村(社区) 党组织书记,实现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相统一。 (四)全面稳妥推行“一肩挑”。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 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地 制宜、不搞一刀切。对于本村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上级党 组织和下派干部(第一书记)要着力为本村培养帮带出合适 的村党组织书记人选。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 任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村(社区)“两委”成员应当交叉任 职,村“两委”成员应控制在 7 人以内,社区“两委”成员应 控制在 9 人以内,县级党委可根据村(社区)规模在全县 (市、区)范围内统筹调配职数。共青团、妇联等村级组织 负责人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村(居)民委员会成 员、村(居)民代表中党员应占一定比例。提倡村(社区) “两委”成员兼任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村 (居)民小组长。村(居)民小组长一般应由村(居)民小 组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或党员担任。 (五)优化班子结构。村(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委员会 委和村(居)民委员会成员职数,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党的 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 5 名,其中书记 1 名、副书记 1 名、组织委员 1 名、宣传委员 1 名、纪检委员 1 名;党 的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 5 至 7 名,其中书记 1 名、副 书记 1 名、纪检委员 1 名;党的委员会一般设委员 5 至 7 名,最多不超过 9 名,其中书记 1 名、副书记 1 至 2 名、纪检委员 1 名。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 3 至 7 人组成;居民委员会成员由 5 至 9 人组成,其中设 主任 1 人、副主任 1 至 2 人,委员若干人。村(居)务 监督委员会由 3 至 5 人组成,其中主任 1 名。边境县 (市)村(社区)可设 1 名武装干事,宗教工作需要加强 的村(社区)可设 1 名宗教干事,武装干事和宗教干事待 遇参照村(社区)副职标准保障。新进村(社区)“两委”成 员人选,一般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年龄在 50 岁 以下,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条件;对超过 60 岁、表现 优秀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可继续留任,不简单以年龄 划线;原则上每个村(社区)“两委”成员中至少有 1 名 35 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具备条件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副书记、村(居)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或村(居)务监督委 员会主任中至少有 1 名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力 争换届换出新血液、新面貌,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 重视培养女干部,采取专职专选等办法,确保每个村(社区) “两委”成员中至少有 1 名妇女成员,并兼任村(社区)妇联 主席,保证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比例达到 30%以上,村 民委员会主任中妇女比例达到 10%以上,社区居民委员会成 员中妇女比例保持在 50%左右。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 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六)推行设岗定责。村(社区)“两委”成员一般应当 驻村,实行分工负责制,科学设岗、合理定责、人岗相适、 权责分明,从严加强管理,强化考核问责。推广“缩面提标” 做法,按照“一人兼多职、一人领多酬、宜整合则整合、宜 兼职则兼职”的原则,村(社区)设党建助理员、社会事务 员、综治维稳员等岗位,一般应由村(社区)“两委”成员兼 任,乡镇(街道)党(工)委会同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履职考 核。具体设岗定责方案由县(市、区)、园区党(工)委制 定实施。 三、程序步骤要严格认真 (一)扎实做好准备工作。全面落实市级领导挂钩县(市、 区)、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入户、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包村联户制度,对村(社区)逐个深入调研,摸清社情民意、 广泛宣讲政策,在此基础上集中分析研判,精心制定换届工 作方案。对选情复杂特别是存在宗族势力干扰、宗教势力渗 透蔓延、信访矛盾突出等问题,可能影响换届正常进行的村, 要“一村一策”进行整治,化解矛盾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不 整顿到位不换届。全面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离任 经济责任审计,对村(社区)财务进行集中清理。乡镇(街 道)党(工)委要与所有村(社区)“两委”成员进行一次谈 心谈话,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由乡镇 (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组织委员一起谈,做深做细思想 工作,引导正确对待进退留转。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发动群众, 宣讲换届精神和要求,做到家喻户晓,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换 届选举。培训业务骨干,全覆盖培训市县组织、民政部门参 与换届工作人员和乡镇(街道)组织委员、村(社区)党组 织书记,讲清换届政策、要求、流程、办法等,统一思想认 识、提高业务能力。 (二)规范党组织换届程序。 1.开展“两推”。村(社区)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居) 民代表会议或户代表会议,按照任职条件和委员职数,推荐 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人选;乡镇(街道)党(工) 委召开党(工)委会议,推荐候选人初步人选,并将人选通 报村(社区)党组织。 2.组织考察。村(社区)党组织召开委员会议,结合“两 推”情况,研究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考察建议名单,报乡镇 (街道)党(工)委。经县乡人选资格联审后,乡镇(街道) 党(工)委确定考察对象并组织考察,村(社区)党组织书 记人选由县级组织部门牵头考察。 3.确定预备人选。人选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会议 研究,反馈村(社区)党组织,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 记人选须经县级党委常委会研究。根据反馈结果,村(社区) 党组织召开委员会议,按照不少于应选人数 20%的差额比 例,研究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公示后上报审批。 4.大会选举。召开村(社区)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 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召开新一届委员会议选举 产生书记、副书记。选举结果报乡镇(街道)党(工)委批 准后公布。统筹做好乡镇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 (三)规范程序。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在村(社区) 党组织领导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1.推选产生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村民选举委员会由 5 至 11 人的单数组成,其中主任 1 名,副主任 1 至 2 名。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 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推选方式和具体名额由村民会议或村 民代表会议确定。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由社区居民会议推 选,可召开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或每户派代表或社区居 民小组选举代表推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5 至 9 人组成。 同步推选产生选举监督委员会,由 3 人组成。依法把村(社 区)党组织书记推选为村(居)民选举委员会主任,推选组 织放心、群众认可的党员或群众担任副主任和成员,按照有 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 2.制定选举办法。村(居)民选举委员会结合实际,拟 定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把“一肩挑”、村(居)民委 员会主任报名参选等要求写入选举办法,提交村(居)民会 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户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布实施。 3.开展选民登记。在村(居)民选举委员会的主持下, 依法开展选民资格确认、审核、登记和公告。搬迁安置户以 迁入地登记为主,保障其民主政治权利。村民选举委员会应 当在选举日 20 日前将参加选举的选民名单张榜公布。居民 委员会采取社区居民小组代表方式选举的,应当公布社区居 民小组代表名单。 4.提名确定候选人。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候选人由选民直 接提名,提名可以采取单独、联名或者自我提名的方式进行, 提名的人数不得超过应选人数。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 的提出,可由乡镇(街道)向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推荐,也 可由居民直接投票或由选民 10 人以上联合提名,户代表 5 人以上联合提名,社区居民小组代表 3 人以上联合提名 等方式。县乡进行资格联审,依法确定正式候选人并张榜公 布。 5.大会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 直接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 者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居民户数较多的,也可以由每个居 民小组推选代表选举产生。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本地实 际,采取大会选举的可设流动票箱,但应当严格控制使用。 对通过另选他人形式选出的人员,当场只公布得票情况,经 资格联审后方能宣布是否当选。 (四)统筹开展工作。压茬推进其他选举(推选)工作, 并按规定开展人选资格联审。 1.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村 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在本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中推 选产生;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社 区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或每户派代表或社区居民代表 会议推选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村会计(村报 账员)、村文书、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不得担任村务监督 委员会成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原则上由村(社区) 党组织纪委书记或纪检委员担任。推动建立基层纪检监察组 织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促进村(居) 务监督委员更好发挥监督作用。 2.村(居)民小组党支部换届选举,严格按照《中国共 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相关规定进行。村(居)民小 组党小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推荐产 生。 3.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 1 人,或者 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妇女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 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每个居民小组可以选举 3 至 8 名社区居民代表。 4.村(居)民小组长由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产 生后 30 日内组织村(居)民小组会议或者户的代表会议推 选产生。 5.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联换届选举,由各县 (市、区)、园区农业农村部门、团委、妇联制定方案,乡 镇(街道)农业农村部门、团委、妇联具体组织实施。 (五)做好后续工作。换届后,村(社区)党组织要及 时做好印章、文档、资金、办公场所及遗留问题等工作移交。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自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产生之日 10 日内在村(社区)选举委员会的主持下将印章、办公场 所、办公用具、集体财务账目、固定资产、工作档案、债权 债务及其他遗留问题等,移交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及 时变更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信息,并重新换发统一 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总结,建立换届选举 工作档案。指导村(社区)制定发展规划,修订完善村规民 约和居民公约,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健全“四议两公 开”议事决策机制。适时组织开展村组干部培训,落实村组 干部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引导村组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做好离任村(社区)干部关心关爱工作。 四、环境营造要风清气正 (一)严肃换届纪律。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 在先,广泛宣传换届选举纪律要求,组织签订纪律承诺书。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拉票贿选、干 扰破坏选举等违法违纪行为,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宗教势力、 宗族势力和境外势力干扰渗透基层政权,发现一起、查处一 起、通报一起,形成强大震慑,保证换届选举风清气正。 (二)全程加强监督。紧盯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竞 职演说、投票选举等节点,通过设立选举监督委员会和邀请 党员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换届监督员等方式 加强监督。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及时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对 举报问题和线索逐一进行核查处置。 (三)注意防范化解风险。强化底线思维,对换届可能 出现的矛盾问题加强预判、做好预案,对一切倾向性苗头性 问题要反应敏锐、抓早抓小,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注意防 范化解各种干扰风险、信访矛盾风险、舆论炒作风险、疫情 防控风险。各县(市、区)组织部、民政局、卫健局等部门 要密切配合,制定换届选举期间疫情防控预案,并报市委组 织部备案。 五、组织领导要全面加强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委特别是县乡党委要落实 抓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主体责任,县乡党委书记要 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在手上。市县乡要成立换届工作领导机 构和工作机构,健全由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民政部门密切配 合,纪委监委、政法、农业农村、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参与 的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把换届工作作为市县乡党委书 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换届工作重视不 够、落实不力、出现问题的地方,及时约谈有关责任人,问 题严重的严肃问责追责。 (二)强化督促指导。各级组织、民政部门要对下一级 换届文件进行前置审核,组织做好业务培训。市级成立督导 组,县乡成立指导组,扣住关键环节,深入基层指导督促。 加强工作调度,对基层提出的问题及时研究答复,全程指导 推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三)强化宣传引导。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作用,强化正 面引导。采取“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和政策宣讲等 方式,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四)强化经费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换届选举工 作经费保障,具体标准由各县(市、区)、园区确定,确保 xx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顺利推进。 2020 年党课教案:基层党组织如何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 同志们: 根据民主集中制专题教育的有关安排,结合我自身经历 和个人体会,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一下基层党组织如何 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 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急剧爆发并持续蔓延,波及之 广、危害之大、影响之深远,已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对疫情,在党中央 坚强领导、xxxxx 亲自指挥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 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风雨同舟,经过“抗疫”鏖战,全国 疫情形势已从高位运行期进入到中、低位运行期,我国疫情 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实践证明,中国 共产党是坐镇中央、统领四方的中枢大脑,是力挽狂澜、扶 危济世的中流砥柱。在这场政治大考、生死考验当中,相对 于西方个别国家疫情管控不力、治理能力羸弱,我们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和制度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些 “优势”当中,我认为民主集中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最 大限度保持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大限度汇聚 广大人民的智慧力量。 xxxxx 深刻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是保证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战斗力,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法宝”之一。只 有坚持用好这一“重要法宝”,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 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永葆 党的肌体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下面,围 绕民主集中制这个课题,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主要 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剥丝抽茧”——学会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程 序方法 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1927 年 6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 案》明确:“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一次把民主 集中制写入《党章》。之后历次修改《党章》,都对这个原 则作了强调和完善。90 多年来,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民 主集中制,现在它不仅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而 且运用于国家政权建设,推广到整个社会政治生活,成为我 们党始终保持统一、团结、活力,我们国家始终保持统一、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那么,如 何理解、把握、贯彻民主集中制呢? (一)确定议题要在“及时正确”上尽心尽职。正确确定 议题,是各级党组织议事决策的前提。如果议题不正确,议 事决策就会偏离方向、失去意义。确定议题看起来简单,实 际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环节。一是要弄清职责。有的同志觉 得,党的会议就应该由书记来确定议题。是不是这样呢?“党 委会的议题由书记、副书记研究确定,确定议题应当事先征 求意见。除特殊情况外,不得临时动议。”这就明确地告诉 我们,党委会的议题由书记、副书记共同研究,互相通气、 商量确定。实际工作中,党委书记负责党委日常工作,对讨 论决定什么问题,什么时候开会,要主动考虑和提出意见, 与副书记商量,必要时征求其他委员的意见。副书记和其他 委员也可以向书记提出议题的建议。无论是书记提出的建 议,还是副书记和其他委员提出的建议,都要按照确定议题 的职权来确定。二是要掌握时间。各级党组织研究决定问题 的内容、时间,通常根据三种情况来定。其一,上级的要求; 其二,例行会议;其三,本单位建设和遂行任务遇到的重大 问题。党委书记要依据这些情况,及时提出召开会议的时间 和议题,防止误事漏事。三是要把握原则。确定议题是一项 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和上级精神,这 是个大前提;必须符合党组织议事决策的职权、职责范畴, 搞清楚哪些是党的会议讨论决定的事,哪些是行政会议研究 的事,这就是按责议事决策;必须符合本单位建设的实际, 开会目的是为了研究工作、推动建设,议题一定要切合实际, 解决问题,这就是有的放矢。四是要讲究方法。确定议题要 注意效果,比如:议题要具体,讨论研究问题才能抓住中心 和重点,避免大而空,不着边际;计划要合理,党委研究决 定问题,要善于提前思考,统筹安排,不能说开会就开会; 内容要相对集中,讨论研究的问题能合并的合并,该重点突 出的要突出,防止零碎散乱。 (二)会前准备要在“全面充分”上精耕细作。充分做好 会前各项准备,是保证各级党组织议事决策质量不可或缺的 重要环节。之所以规定“除特殊情况外,不得临时动议”,一 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因准备不充分,出现议不透或议而不决 等问题。从实践看,议事决策顺不顺利、成不成功,很大程 度取决于会前准备是否全面充分。会前要做哪些准备呢?我 感到,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基本情况要准备 “实”。主要包括相关政策法规、上级有关精神、议题相关内 容的来龙去脉、群众的意见建议等。比如,研究中心工作时, 不仅要了解上级重要工作会议精神,还有对自己单位的实际 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研究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问题时,要事 先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研究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时, 要注意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必要时还应听取专业技术人员的 意见,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胸中有数、议事有底。 二是讨论发言要准备“细”。一般应当在一天前把召开会议的 时间、议题通知参会人员,参会的委员或列席人员应当认真 准备意见。意见通常包括对讨论问题的认识、解决问题的意 见建议、需要决策事项的态度等方面。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开 会时,也要尽可能让委员有一定的思考和准备时间。有些议 题,分管的委员应当重点准备,先行发言,以便其他同志多 了解些情况。对其它委员,注意引导他们克服思想顾虑,理 清发言要点,防止出现不想说、不敢说、说不到点子上等现 象。三是统一认识要准备“早”。毛泽东同志讲过:“在会议 之前,对于复杂有分歧意见的重大问题,必须有个人商谈, 使委员们有思想准备,以免会议决定流于形式,或不能做出 决定”。这种“个人商谈”就是个别酝酿。十六字原则特别强 调个别酝酿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会前酝酿越充分、越透彻, 会上就越便于达成一致,决策的质量就越高。因此,对讨论 决定的重要事项或敏感问题,书记、副书记之间,书记、副 书记与委员之间,应当进行个别酝酿,相互交换看法,既听 正面意见,也要听反面意见,在不同意见的商讨和比较中统 一认识,为民主讨论、会议决定奠定基础。 (三)民主讨论要在“凝聚共识”上集思广益。能不能进 行正确深入的民主讨论,直接关系到议事决策的质量。在这 个环节上,主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议而有据。讨论发言要 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据法规制度和上级有关指示 精神,做到言之有理。特别是讨论决定一些不好把握的问题 时,应组织参会人员先学习有关政策规定,领会上级精神, 结合实际确定应当把握的具体原则,防止跑偏走调、脱纲离 谱。当发言出现错误的观点时,要及时提醒纠正,防止产生 误导。二是要议得充分。从实际情况看,要让参会人员充分 准备,有话可讲;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人敢讲愿讲; 要有充足的时间,让人放开讲。作为书记、副书记来讲,关 键是要搞好引导,做到放得开、收得住。放得开,就是要让 大家畅所欲言,不能先入为主、抢先定调,更不能随意打断 委员的发言,压制不同意见。收得住,就是要会适时、适当 地进行引导,当讨论出现冷场时,要鼓励准备比较充分或思 维比较敏捷、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同志先发言,给其他人 一些启发;当讨论深不下去的时候,应及时对讨论的方向和 要点加以提示。三是要议有质量。讨论发言要增强思想性, 善于从思想上政治上、从事物的本质上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防止就事论事简单化;要增强原则性,敢于讲真话、说实话, 防止说虚话、套话、违心的话;要增强针对性,紧密结合本 单位工作和党员思想实际,防止大而空;要增强全局性,站 在党委领导全局上思考和讨论问题,防止事不关己、少说为 佳。 (四)形成决议要在“适时集中”上把握好度。形成决议, 是各级党组织议事决策程序中出结果的重要一环,是衡量集 体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各级党组织书记的重要基 本功。重点应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集中的火候。所谓火候, 起码有三个标志,其一,每个同志的意见都充分表达,态度 都很明朗;其二,对讨论的问题认识比较到位,议透议明; 其三,大家意见一致或者多数人意见一致时。具备这三个条 件,就要及时集中,形成决议。这里面很重要的是如何正确 处理少数委员的不同意见。一般来讲,对合理的成分要加以 吸收;对虽正确但和形成的决议无关的意见,要加以肯定; 对属于不了解全局情况出现的不同意见,要加以解释;对明 显不正确的意见,要加以引导,使有不同意见的同志得到尊 重和理解。对讨论的事项意见分歧较大难以统一时,应暂缓 表决,会后进一步调查论证、交换意见。二是集中的要素。 书记要根据大家的讨论,梳理归纳出意见,经表决后形成决 议。决议通常包括是否赞成的意见,重要议题需要把握的原 则、达到的目标、落实的责任和时间节点等。这个方面需要 注意的是,要防止以书记个人的意见代替大家的意见,能用 大家意见表述的要用大家意见来表述,切实体现大家的意 志;要防止舍本求末,切实抓住带本质性的问题,体现把方 向、抓大事;要防止没有抓手,切实好贯彻、好操作、好检 查,体现刚性要求。这个环节十分重要,书记一定要高度负 责,防止简单集中、草率集中。三是集中的原则。要严守政 策规定,不能闯红灯、打擦边球;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不 能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要按有关规定实施表决,该用什 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保证决议不偏向不离谱。 (五)分工落实要在“高度负责”上从严要求。对党委会 (支委会)形成的决议,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一是要在态度上从严。党委定了的事,就要严格按照领导分 工负责制去办。书记要对党委(党支部)负责,副书记和委 员对书记负责。对分工负责的工作要雷厉风行,立说立行, 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搞变通打折扣,消极应付、 对付。个人对决议有不同意见,可以声明保留,并有权向上 级反映,但在党委(党支部)决议未改变前,必须坚决执行, 这是一条重要的组织纪律。二是要在督促上从严。书记、副 书记要履行好“检查督促上级决议、指示和党委决议的贯彻 落实”的重要职责,防止执行决议中出现本位主义、各取所 需、各自为政、拖拉敷衍等问题,确保决议的贯彻按照时间 节点和标准要求推进。要发挥好骨干作用,按照职责和分工, 让他们主动负责地开展工作。一些重要工作、重要环节和重 要时节,书记必须亲自抓,不能当甩手掌柜。三是要在落实 上从严。落实党委(党支部)决议不能满足于自顾自,而是 要积极地宣传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一道去抓落实。 党委(党支部)讨论决定的一些问题,除不宜公开的外,都 要及时向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群众通报,搞好宣传发动, 把全体党员思想统一到决议上来,依靠整体力量把决议贯彻 好、落实好。 第二个问题,“拨开云雾”——把握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六 对关系 贯彻民主集中制既要讲原则讲规范,也要讲艺术讲方 法,就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对贯彻民主集中制中的各种关系做到正确理解、恰 当把握和灵活处理,防止和纠正各种偏向。从实际情况看, 需要重点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六对关系: (一)要处理好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集体领导 是各级党组织领导的最高原则,分工负责是党委(党支部) 决策的执行机制,两者不可偏废。没有集体领导,就没有统 一的意志和领导核心;而没有分工负责,集体决策的贯彻落 实就是一句空话。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这样一些现象,有 的把行政身份带进党内,习惯发号施令,把集体研究重大问 题的会议,开成书记安排部署工作的行政会议;有的将分工 看成是一种权力划分,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当成“自留地”、容 不得别人涉及,而对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往往是不太上心; 有的借口集体负责,议事随大流,遇事互相推脱,或者对自 己有利的就态度积极,否则就被动消极等等。解决这些问题, 很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一方 面,要摆正个人位置,防止越权错位。集体领导,实际上分 决策和落实两个阶段:决策阶段在党组织范围内进行,所有 成员都是平等一员,都只有一票的权利,共同参与决策,集 体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落实阶段在行政范围内进行,书记分 别就行政工作和政治工作抓好决议的贯彻执行,其他班子成 员按照书记的安排,抓好所分工的工作,并对书记负责。党 委(党支部)讨论决定重大问题,任何人都要自觉服从和遵 守集体领导这一最高原则,决不能把自己凌驾于集体领导之 上。委员要有参与议事决策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发挥好 集体领导中一员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树立大局观念,防止 分工分家。单位建设是个有机整体,各项工作都要协调开展、 相互促进。书记既要各司其职,也不能搞各自为政。两名书 记都在位时,要按照分工履行职责,密切协作,互相支持, 互相补台,抓好落实。如果一名书记不在位时,除了副职履 行相应职责外,另一名书记就要做到工作一把抓,主动担当 起责任。当然,有些重大问题,书记之间要注意及时沟通。 (二)要处理好书记与委员的关系。个别单位民主氛围 不浓,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书记、副书记民主作风不好的问 题,也有委员参与集体领导的积极性和素质不高的情况,但 主要矛盾是书记、副书记不善于发扬民主,不能正确处理与 委员的关系。有的把当“班长”当成了当“家长”,不能以平等 的身份对待委员;有的自觉不自觉把行政职务带进党内,往 往以居高临下的心态行事;有的追求“一锤定音”的拍板权等 等,这些都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书记与委员的关系,一方面, 要认清“班长”的含义。“班长”这个称谓出自毛泽东同志,他 要求“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并强调指出,“书记和委员之间 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这同班长和战士之间的关系是不一 样的,这里不过是一个比方。”也就是说,书记和委员的关 系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彼此平等的关系。党委(党支部) 讨论决定重大问题,书记和委员都只有一票的权利,不存在 权大权小、权重权轻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书记作为各级 党组织日常工作的负责人,在自身建设和工作中担负着特殊 的责任。比如开会前,书记要适时提出议题,与副书记或委 员商量并做好有关准备;会议中,书记要适时引导委员紧紧 围绕议题正确充分地开展民主讨论;大多数人意见达成一致 时,书记要适时根据多数人的意见进行集中归纳,提议进行 表决;会议结束后,书记要负责检查核对记录,并对决议的 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等等。这些都是书记的重要职责。从 这个意义上讲,书记虽然只有一票的权利,但决不仅仅只是 一票的责任。另一方面,要搞好“角色”的转换。班子成员一 般都有行政职务,具有“一身二任”的显著特点。这就很容易 使一些同志出现角色错位,把行政职务带入党内,以行政职 务论高低,程度不同地存在谁的行政职务高谁说了算、谁任 职时间长、资历老、态度横谁说话的分量就重,直接影响和 损害党组织集体领导。班子成员在行政职务上有上下级之 分,但在党内都是平等的,行政职务高的同志绝不能把自己 看得高人一等,行政职务低的同志也不能有人微言轻的想 法,自觉以平等的身份讨论和决定问题 (三)要处理好重大问题与行政事务的关系。关于这个 问题不少同志都反映,对重大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这个 原则是明确的,但哪些是重大问题不大好把握,以致有的党 委(党支部)出现大事抓不住、小事议不完的现象,有的一 年要开三、四十次会议,耗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处理好重大 问题与行政事务的关系,要做到“三清”。一是要把“界限” 划清。邓小平同志曾讲:“可以把问题大体上分两种性质: 一种叫日常性质的问题;一种叫重大问题,或者是政策性质 的、重大性质的问题”。所谓重大问题,主要是指那些事关 本单位建设方向、发展路子,影响全局、制约全局,事关凝 聚力战斗力向心力等方面的问题。所谓行政事务,则是业务、 政治、后勤工作必须完成的一些具体任务,其特点是日常事 务性、具体操作性。判断什么是重大问题,具体研究哪些重 大问题,是书记的重要职责,要求书记要有比其他委员更强 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这样才能把握住方向,抓住重大问 题,正确确定议题。二是要把“范围”弄清。党委会(支委会) 的职责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涉及建设方向的问 题,比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决议命令指示、 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等;②涉及敏感方面的问题, 如干部提拔、奖励处分、重要经费开支等;③涉及中心工作 和大项任务方面的问题;④涉及建设全局方面的问题,如单 位发展规划、建设形势分析等;⑤涉及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 如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调整健全组织、吸收新党员、加强干 部队伍建设等;⑥涉及上级明确要求讨论的其他重大事项。 这六个方面,既是各级党组织履职的范围,又是议事决策应 抓住的重大问题。三是要把“区别”分清。主要有“三个不同”: 在性质上,党委会(支委会)是党的会议,办公会是行政会 议。在职能上,党委会(支委会)负责讨论决定重要问题, 办公会则是依据决议,讨论如何具体组织实施问题。在决定 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上,党委会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办 公会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要防 止事无巨细包揽过多,也要防止以政代党两种倾向。 (四)要处理好个别酝酿与会上讨论的关系。个别酝酿 是各级党组织议事决策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方法,但在具体操 作中容易被忽视或变味。有的觉得反正会上要讨论,个别酝 酿可有可无;有的怕麻烦,不愿意搞个别酝酿;有的酝酿不 充分,简单打个招呼了事;有的为了实现个人的意图,把酝 酿变成了开会前“定调”、讨论前“定音”、决策前“定局”; 还有的认为会前已经酝酿了、意见一致了,会上就不用讲了。 这些都会影响议事决策的效果。在这个问题上,要防止“三 种倾向”:一是防止把个别酝酿搞成个别授意。个别酝酿是 一种平等的交流,应商量预案不拿定案、商量原则不定细则。 书记与副书记之间、书记与委员之间要以交流式、探讨式、 沟通式的方法交换意见,不能硬性压服,不能强求一致。二 是防止用个别酝酿代替会议决定。个别酝酿重在沟通思想, 是为民主讨论服务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更有效地作出正确的 决定,而不能以个别酝酿代替民主讨论,更不能代替会议决 定。会议决定才是集体领导的法定形式。即使个别酝酿再成 熟、意见再一致,也必须经会议充分讨论形成决议,才具合 法性和权威性。三是防止借个别酝酿之名搞私下交易。要坚 持出以公心,真正从有利于单位建设出发交流意见,不能为 了自己的私利或少数人的利益,私下搞小动作、拉“小圈子”、 搞暗箱操作。 (五)要处理好严格程序与注重效果的关系。一方面, 要增强程序就是法规的意识,严格按程序规定规范各级党组 织工作,靠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增 强执行程序的质量。一是思想要正。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 绩观,真正解决好贯彻民主集中制为什么、图什么的基本问 题,把有利于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增强单位 凝聚力战斗力作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防止 和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等不良倾向。二是把 关要严。要把发扬较真精神贯穿执行程序的全过程,自觉做 到违背原则的事不做,确保每一道程序都成为讲政治、顾大 局、守纪律的关口。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两难”的 事,需要把握好度,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不管怎么 处理,都要以不违反政策规定、不损害单位建设、不伤害单 位风气为原则和前提。三是效果要实。衡量贯彻民主集中制 的好差,不能简单地看制度有没有落实,程序有没有走到, 更重要的是看在落实制度和程序中有没有真正统一思想、真 正解决问题、真正促进建设和推动工作落实,这才是求真务 实的态度。 (六)要处理好监督落实与修正偏差的关系。决策落实 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我党的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 领导,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 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 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 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民主——再集中”的 辩证过程。这就告诫我们,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性,需要自 觉地、主动地接受实践的检验、时间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决策加以修正和完善。要善于从推进过 程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中反思决策。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 情况,有些决策落实起来比较顺畅,有的遇到的阻力和困难 比较大。当决策推进不太顺畅的时候,需要冷静地分析原因, 属于宣传思想工作不到位的,要加大宣传力度,统一上下思 想;属于脱离实际的,对矛盾和困难估计不足的,要及时加 以调整和完善,不能一味地硬推。要善于从群众的反应中反 思决策。一般来讲,群众普遍欢迎的事,就是党委应该办的 事;群众不满意的事,就是党委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当 一项决策作出后,特别是对一些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敏感问 题,要及时了解群众反应,对不同意见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 正确的加以吸纳,认识不到位的加以引导,个别不正确的观 点要加以教育,决策本身有问题的要及时矫正。要善于从形 势任务发展变化中反思决策。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根据 新的环境、新的任务和上级新的要求,适时调整工作安排部 署,做出一些新的决定,切忌反应迟钝、墨守成规,真正实 现决策的与时俱进。 第三个问题,“秉轴持钧”——掌握民主集中制的核心要 害 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既要解 决好制度层面的规范性问题,又要重视解决好落实制度主体 的思想、组织、能力、作风方面的问题。作为党员干部特别 是正副书记,只有认真抓好自身的的思想作风建设和能力建 设,才能为贯彻民主集中制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提高贯彻民 主集中制的质量效果。 攥紧一个关键:提高素质能力。素质能力强不强,直接 决定着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作为班子成 员,至少应该具备四种基本素质:一是较强的政治素质,善 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在讨论决策重大问题 时头脑清醒、把好方向;二是较强的理论素质,不断更新思 想观念,提高思维层次,这样研究讨论问题才能防止浅、偏、 单等现象;三是较强的政策法规素质,对涉及基层的上级政 策规定、规章制度等要熟知,这样议事决策才能遵规守纪; 四是较强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必备的综合 知识储备,这样议事决策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提高 素质能力,基本途径是要加强学习。党委一定要把党的创新 理论武装突出出来,下功夫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 理性思维能力。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必修课”,使班子成员 和广大党员熟悉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 本制度和基本要求。 建强一个保证:增强党性原则。xxxxx 指出“坚持党性 原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品格,是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 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保证”。要增强党性原则,一 是要强化政治意识。目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十分尖锐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保证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是各级党组织必 须摆在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只有理想信念坚定,贯彻民主集 中制才能保证方向不偏。二是要强化大局意识。想问题、作 决策,一定要从党的事业和单位建设全局出发,把党和人民 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当前,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总 体战是第一位的政治任务,也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三是要 强化较真意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 是不断发现和解决矛盾的过程,没有较真精神,是贯彻不好 的。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坚决抵制搞庸俗关系、怕得罪人等潜 规则,自觉对单位建设负责,对党员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直言,维护民主集中制的严肃性、权威 性。 把握一个条件:加强班子团结。xxxxx 指出“要坚持贯 彻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制度,着力巩固和加强党 的团结。团结是一个班子的生命,团结好,大家在一起共事 就能心情舒畅,讨论问题就能畅所欲言,落实工作就能尽心 尽力;团结不好,话就很难说到一块,劲就很难使到一起。 加强团结,一要坚持把共同的事业作为基础。引导班子成员 用创先争优的共同目标统一思想,使大家共拉一套车、共跑 一股道。二要坚持把讲原则作为灵魂。团结的目的是为了干 事业,不是为了谋取个人好处。因此,不能搞互相利用的团 结、你好我好的团结、面和心不和的团结,而是要加强在原 则基础上的团结,这样的团结才是党的事业需要的团结,也 才是真正的团结。三要坚持把真挚的感情作为纽带。班子成 员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带着感情真诚相 处、真诚相待。班子的团结,大家都有责任,但核心是两个 书记之间的团结。书记在一起共事,因个人性格、认知水平、 经历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对一些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这是正 常的。关键要做到人要正,什么事都要出于公心,不能掺杂 私心杂念;心要细,多尊重、多沟通、多支持,好事多想着 对方,遇到问题和矛盾多担当;胸要宽,遇到不愉快的事, 要换位思考,谅解包容,对方多说一点、多干一点,只要不 是原则的问题,就不要斤斤计较。 扭住一个重点:书记示范带头。正副书记是党委工作的 “主心骨”,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中具有主导和示范作用,一定 要在各个方面做好表率。主要是发挥好三种力量:一是人格 的力量。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副书记是“领班人”,以身作则尤为重要。要带头执行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要求,带头刻苦学习、提高素质, 带头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带头发扬民主、维护团结,带头 落实党委决议,带头遵章守纪、端正风气,以实际行动带动 班子成员,凝聚广大党员。二是智慧的力量。要积极探索总 结自身建设特点规律,善于谋划和推动本单位全面建设,善 于发现和解决本单位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特别是能及时 化解棘手问题,保证本单位和谐稳定,推进本单位建设上质 量上层次,真正体现高人一筹。三是情感的力量。要深知情 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十分注意尊重人、 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增强亲和力。特别要重视密切内 部关系,切实把根本态度搞端正,使正副书记成为“贴心人”, 真正成为本单位领导和团结的核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