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5篇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5 篇 【篇一】 2020 年两会召开以来,如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是一直被 热议的话题。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在乡村,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对推动 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脱贫攻坚是一段至关重要的过渡期,必须高瞻远 瞩、务实作为,高质量完成各项过渡工作,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 全国还有 52 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 个贫困村未出列、551 万建档立卡贫困 人口未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并不算大,但脱贫攻坚走到现在,剩下的都是 “难中之难、困中之困、坚中之坚”。这就意味着,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一鼓作气、 乘势而上,始终秉持“宁可干部‘脱皮’,也要如期让贫困户‘脱贫’、贫困县‘脱 帽’”的坚定信念,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列出问题清单, 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切实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 再牢靠一些,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 战。 以致富的大目标做大乡村产业,夯实振兴动力。脱贫是走向美好生活的新起 点,要巩固脱贫成果、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产业支撑。要把脱贫作为基 本目标,致富作为长远目标,把乡村的产业做起来。要结合本地特色发展优势产 业,多给予乡村产业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要推动电商进 农村、物流进农村,完善产业发展链条,让更多群众能在家门口致富,把心留在 乡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以文化的大内涵培育乡村文明,提振振兴信心。文化是乡村之魂,是群众精 神的依附,乡村兴需文化兴。脱贫攻坚必须深入乡村的精神实质,既要把好的传 统文化保护好、继承好、发扬好,把乡村的文化特色保护好,也要推动移风易俗, 把一些不好的风俗习惯、文化糟糠淘汰掉,要发挥党建引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 明进乡村的活动,把新时代好的文明风尚和最好的文化成果向乡村输入,让群众 的思想文化和时代接轨,融入时代发展,以更足的信心去生活、去创造。 【篇二】 今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7 年多来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和形成 的机制,为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复杂,如何防止返贫会成为之后的工作重点,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衔 接,也将成为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工作目标,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之 一,就是今年受到了疫情、灾情的冲击,一些企业订单减少、生产下滑,增加了 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压力,同时由于居民消费需求下降、农产品集中上市,增大 了扶贫产品滞销风险,进而影响贫困群众增收和稳定脱贫,加大返贫致贫风险。 此外,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国目前还有 52 个贫困县未正式摘帽、 2707 个贫困村未退出、551 万贫困人口未脱贫,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虽然 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巩固脱贫成果任务很重。全国已脱贫人口中有近 200 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 缘人口中有近 300 万人存在致贫风险。易地扶贫搬迁近 1000 万贫困人口,稳定 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任务不轻。 目前扶贫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 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 虚假脱贫仍有发生,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接下来的工作任务从以下几点开展。首先是推进挂牌督战,继续实施好“三 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对 52 个未摘帽贫困县和 1113 个贫困 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贫困村实行挂牌督战,确保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开展消费扶贫行动,这也是对产业扶贫最大的支持,是疫情灾情背景下的有 力举措。组织好消费扶贫月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加快推进消费扶贫专 柜、专馆、专区建设,积极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 第三是加强产业扶贫。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 带贫主体。与时俱进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政策,支持扶贫产业稳步发展。 第四是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强化配套建设,提升完善集中安置区公 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确保小孩有学上,生病有地方看。 同时要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及时通报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家庭的预警信 息,提前介入帮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针对下一步工作,要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首先是在思路上 衔接,2020 年前,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就是脱贫攻坚,“十四五”时 期,中西部脱贫摘帽地区仍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乡村振兴重点,确保脱贫人口 和摘帽地区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要在政策上衔接,全面梳理需要继续执行的政 策、需要调整完善的政策、需要逐步退出的政策以及需要创设加强的政策。要在 工作上衔接,2020 年后的扶贫工作,从超常举措向常态帮扶转变,从集中攻坚 向长效机制转变,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篇三】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极为重要的一环。习近平总书 记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强调: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 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习近平总书记无疑给最后决战打了一针“强心剂”。脱贫越到后期越是难啃 的“硬骨头”,全党同志要勠力一心,攥紧拳头,撸起袖子加油干。 党建“指引”立原则,定方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对全国人 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又一次“伟大战斗”。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从 严治党、坚持高度一致、坚持科学谋划,把握政策方向,准确传达战略意图;所 有“战士”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对党忠心,对民贴心,遵循 “人民至上”理念,当好党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纽带。 靠前“指挥”下基层,理思路。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关键时期,各级参与 扶贫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要杜绝“稳坐中军帐”,必须躬身力行,深入一线, 掌握村级产业发展,贫困户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情况。善于以问题为导向, 理清思路“对症下药”,切实解决问题,确保按期全部脱贫,脱贫不返贫。 规范“指标”核数据,求精准。各级帮扶干部要严格落实“三好六有”指标, 认真核对“国扶”系统数据,不搞“闭门造车”、不搞“东拼西凑”、不玩“数字 游戏”,要将每人每户的收入支出精细化、精准化,让扶贫手册的账本和贫困群 众心里的账本一致,必须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用情“绕指”送温暖,树形象。按时保质完成全民脱贫任务是我们党的伟大 工程,是中国共产党为民谋福祉的具体体现,也是拉近党群关系,建立鱼水情深 的良好范例。帮扶干部不只是下乡入户,更要深入田间地头,侃大山、拉家常、 伸援手;不光是宣讲政策,更要帮助落实政策,抓细节、讲耐心、送温暖。树立 党员干部良好形象的同时,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充分的获 得感、幸福感。 法纪“剑指”治庸懒,讲作为。“收官绝非收摊”。个别帮扶人员意识淡化、 思想麻痹,下村只为“刷个脸卡”,入户只为“打个照面”,对后期扶贫工作无所 适从、毫无办法。更有甚者遥控指挥、找人代劳,十足的“官本位”“形式主义”。 针对这些问题,各级纪检部门要敢于“亮剑”,敢于“动真碰硬”,将压力传导至 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法纪保障。 让我们一起攥紧“五指”蓄势发力,做一个合格的“斗士”,以不获全胜决 不收兵的气概,坚决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任务。 【篇四】 10 月 17 日,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 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 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各级各部门接 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实现产业振兴。产业作为乡 村振兴的基础,是实现农村提档升级的载体,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石。要实现 产业的振兴就需要各级各部门摸准产业发展的脉搏精准定位、精准施策,不断加 大产业的提档升级和转型换代,整合营销和服务为产业发展铺路,只有产业强农 民才能真正持续增收,巩固扶贫成果。 摸准产业发展的脉搏,做到精准定位、精准施策。产业发展不是吃大锅饭一 拥而上,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调研分析,找出当地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求异” 为农业产业进行精准定位,以区别化优势为自己找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持续力, 让产业涌现出自身的活力。比如,四川罐山村 2015 年还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空壳村,全村户籍人口 800 余人,但留守农村的仅 100 余人,且 50 岁以下青壮 年劳力不到 30 人,没有劳动力、没有产业且土地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 到突破口,让这个空壳村能够找到发展方向,罐山村的书记带领村干部精准调研, 找到了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发展土鸡养殖形成产业规模的路子,让家庭养殖形成规 模,带领群众增收近百万元。 加大产业的提档升级,以品质获得持续生命力。农业产业品种单一化、品质 低端化是产业无法持续发展的巨大阻力,要赢得市场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就需要不 断提档升级,以高品质获得“话语权”。同样都是木耳,为何“柞水木耳”能够 得到市场的青睐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其根本还在于“柞水木耳”的品质深 得人心。要实现产业的振兴,品质关是必须要过的,以往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经 济难以在市场中赢得竞争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农耕经济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品 质难以跟进、难以提升,如今各地政府不断加大产业的投入,从土地整理、改土 配方、品种改良和新换以及绿色防控、基础设施完善等全方位为产业铺好基石, 让产业“改头换面”,通过从源头把控进行溯源保证农产品的品质,从而提升农 产品质量和其“身价”,让产业在良性、优质中持续发展,不断形成新的活力。 整合产业营销模式,在提振服务中为产业销售铺路。我们在脱贫攻坚中看到 很多贫困地区在乡村振兴中将农产品生产出来,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导致农产 品运输困难,大量的优质农产品滞销导致农民增收难。要实现产业振兴不仅要从 源头提升品质,更要关注其后续销售问题,因为只有产品卖出去了老百姓才能增 收,才能得实惠。传统销售模式的制约让各地政府开始不断思考整合销售模式, 以“互联网+”的模式,通过淘宝、微信、抖音和直播带货与商超等线上线下相 结合的方式,全面打开销路,为群众赢得持续收益。 振兴产业与时俱进,从产业精准定位中赢得先机,在品质提升中赢得活力, 在整合销售中赢得市场,对产业的不断提振书写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故事, 为群众持续增收不断注入活力,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巩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篇五】 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我们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 重要指示,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现在脱贫攻 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姿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 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国十四亿人,都有责任 有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聚沙成塔,为这份伟大事业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 做“始于初心”的好领导。“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一位好的 领导必定是有非凡的胆识,过人的智慧,以及出色的工作能力的。在实现伟大复 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始终是充当着“领头雁”“执牛耳”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 大以来,党的总书记习近平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 观点,做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了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习近平 同志从踏入梁家河那一刻起,便立志为一方百姓谋福祉,在结束七年的知青岁月 后,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一步一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造福着中国十四亿人 口。大到总书记,小到村居第一书记、书记等,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始终 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夜以继日扑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领导广大党 员干部、带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书写着这本新时代伟 大事业的“巨著”。 做“忠于使命”的好干部。“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位优秀 的基层干部必定是有着“十八般武艺”、“三头六臂”,而且技不压身还能够游刃 有余,他们是连接“党”和“群众”的“纽带”,他们在落实贯彻好党的政策、 方针上起着决定性、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一大批扶贫干部队 伍扎根基层,成了农民的“儿子”,他们苦思冥想、披星戴月,他们“知稼穑之 艰难,察民生之疾苦”,为了辖区百姓的增收致富没日没夜,甚至焦灼得无法入 眠。在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广大扶贫干部队伍依然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善始 善终,善作善成,始终没有放松警惕,奋力做好脱贫攻坚巩固工作。时代楷模黄 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奔赴偏远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任职仅一年多, 她就带动当地 88 户 418 名贫困群众脱贫,但是天妒英才,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 遭遇山洪因公殉职。什么是“忠于使命”?“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 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 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这就是“忠于使命”! 做“不甘平淡”的好公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新时代社 会主义好公民一定是不甘于平淡的,一定是能够立志拔穷根,一定是能够为十四 亿人的“大项目”奉献自己的力量的。幸福来之不易,归根结底是要靠广大劳动 人民自己去争取、去创造的。几千年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来之不易的 幸福生活的珍惜从未变过。脱贫攻坚战打响于人民,受益于人民,最后也将在人 民的手中取得完全胜利。人民历来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服务的主体,也都是 从一种胜利走向更高的胜利的主要部分。“人穷不能志短,扶贫先要扶志”,党的 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跟随中国共产党,向着幸福生活大步向前,他们用自己的 实际行动开拓着未来美好生活。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 成就。贫困人口从 2012 年年底的 9899 万人减到 2019 年年底的 551 万人,贫困 发生率由 10.2%降至 0.6%,连续 7 年每年减贫 1000 万人以上,区域性整体贫困 基本得到解决。这是一份举世瞩目的成绩单,是无可辩驳的辉煌战果,这离不开 全国人民共同的努力。什么是“好公民”?“不甘平淡,勇于用自己的双手去创 造财富和幸福生活”,这才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好公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