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5篇与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5篇与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5篇

关于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 5 篇与推进乡村 振兴心得体会 5 篇 关于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 5 篇 【篇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的重任,最直接最具体的执行者、 推进者、组织者,就是农村党组织书记。村一级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 治单位,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个村可以说就是一个小社会,村支书就是这个社会里的“领头雁”。 所以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党组 织书记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一个村的“灵魂”和“掌舵人”,村党组 织书记要下大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 本领,切实成为带领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 一是要提升学习能力。乡村振兴涉及方方面面,政策性比较强, 大家要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干出一番事业来,必须加强学习、提升眼 界、开阔视野。不要觉得自己是个村支书,学了也没用。只要学通了、 看准了,一句话就可能得到启示,就可能有一个好项目。不要觉得学 习没用,近几年陕西省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就需要考试。如 果不学习,知识更新慢,选拔也考不上,个人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二是要提升发展能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村党 支部书记作为一个村的带头人,不抓发展,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在解决发展问题上,必须解放思想,转换脑筋,打破传统思维定势, 从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 路子。要结合本村实际做好发展规划。这几年准备干些什么、干到什 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达要到什么效果?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 标,并逐项分解到每个年度,细化到每个季度,落实到每个环节,确 保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三是要提升协调能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村内可能会出现 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纠纷,这就需要村支部书记从中协调。过去的 农村干部“一靠辈份高,二靠嗓门大,三靠脾气大”,致使群众不欢 迎,工作推不动。作为新时代的村支书,必须学会用法律约束人,用 制度管人,依法依章办事。同时要认真研究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变化, 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不断创新做好群众工 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变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命令为服务引导, 用情感交流的方法贴近群众,用平等协商的方法组织群众,用权衡利 弊的方法说服群众。党支部是村上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委会是村 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要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四是要提升自律的能力。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县深入推进全面从 严管党治党向基层延伸,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包括村支部书记由于经济 不清、自身不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教训非常深刻,大家一定要汲取 教训,引以为戒。近几年上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支部 书记的补贴待遇不断提高,并且也在着力解决离职后生活保障的问 题,如果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贪小便宜就一定会吃大亏,严重的还 要受到法律惩处。 【篇二】 2020 年在数学上是一串数字,在时间轴上是公元纪年,在人类史 上却是写入历史的一年,中国这一年同样也是跌宕起伏。2020 年在 面临新冠疫情爆发,社会生产生活受到重创的困境之下,中国拿起这 份沉重的答卷之时,已经以大国水平向中国人民、全世界答出一份满 意的答案。 在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大趋势之下,半个月前的 11 月 23 日, 我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以看得 见的成绩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迎来 了收官之战,到达的却不是终点,赫赫成绩的背后,将是乡村振兴的 起点。 下一步乡村振兴要牢牢把握“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建设 农业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 化,提升国家现代化程度,着力剖析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 分的深层次原因,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真 正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实现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篇三】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 长菲科的疑问时说的一句话。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 工作非常艰巨。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 自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 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 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乡村振兴是时代的召唤, 也是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广大干部需要将 “无我”当成一种信念,敢说敢做敢担当,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人民群众做事实、谋福利。 坐上群众的“热炕头”,熟悉乡语知难题。毛主席在《为人民服 务》这篇文章中说道,“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 利益改正错的,我们的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这句话的核心思想 就是:衡量对错的标准,应该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习近平当初从北京 到梁家河插队时,由于陕北的口音很重,语言和农民不通,首先遇到 的困难就是语言交流上的障碍。他同一道的知青,学老百姓的方言, 常走到群众中、坐到百姓的炕头上,与他们拉话、聊家常。过了一两 年,他就成了梁家河的自家人,百姓有什么难题、疑问都会问他,村 里有什么矛盾也会找他去调节,每次都能把事情办得稳稳的。农村矛 盾多如牛毛,各地问题也是千差万别,基层干部不能将自己束之高阁, 要真正将群众装进心里,知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那样才能更好地出谋 划策。 躺进农村的“土窑洞”,务实高效推工作。“再糙的饭近平也吃 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梁家河村民张卫庞这样形容习近平, 大家都爱去他住的窑洞串门。习近平说一不二,丁是丁,卯是卯,从 来不说过头话,对那些表现不积极的社员,他没有吹胡子瞪眼,反而 身体力行,从行动上感染着村里人,大家也都开始踏踏实实的工作。 在习近平当年离开梁家河去上大学时,在县城住的那一晚都没有合 眼,不断的嘱咐村里的工作以后怎么干、怎么安排,从大搞农田基建、 山洪问题、口粮问题等各个方面细致地传达给社员。现在的很多干部, 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机械式地传达各项任务,造成很多百姓不服 管,间接地破坏了干群关系,百姓也被当做“刁民”。其实农民是非 常实际的,他就看你能不能做事,能不能公道。你给他们做工作,必 须让他们思想上能接受,思想工作做通了,那么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干部要敢说敢做敢担当,脚踏实地将村里的工作做好。 修起利民的“淤地坝”,创新方式便百姓。习近平当了支书之后, 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领社员们在村里的沟口打了一个淤地坝。由于 村里人多数思想比较保守,认为老祖宗没干成的事,自然有没干成的 道理,所以都持反对意见。为了能够让梁家河子子孙孙受益修起这个 淤地坝,习近平在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基础上,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 把如何加固、如何防洪等办法都讲清楚,一遍遍解释,最终大部分人 同意了,这个利民工程也就热火朝天地建成了。还有建设沼气池、办 代销店、办铁业社等,均实实在在为社员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些现 在看来造福一方的副业背后,在当时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负责人也很 容易被扣帽子,但是这种铤而走险,正是把人民百姓装心里,切实为 他们谋福利。现在很多干部怜惜自己的“乌纱帽”,不敢放手去做实 事,只在原有工作方法上修修改改。时代在进步,很多举措已不再适 用新矛盾新问题,只有根据实际问题,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有效解决 疑难杂症。 【篇四】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3 月 8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 代表团审议时,围绕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部署,为乡村振兴之路指明 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我 们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常怀“三心”,强服务、重 改革、落实处,照亮乡村振兴路。 照亮乡村振兴路,少不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要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 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广大农民的 幸福安康。因此,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时刻秉持着一颗为 民服务的初心,聚焦于农民生活的痛点、难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 民生之忧。在交通邮电、村居环境、文化设施、生活服务等方面下苦 功夫,落到实处,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真正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享受 到乡村振兴的民生红利。 照亮乡村振兴路,少不了深化改革的“决心”。农业强则农民富, 农民富则国家盛。一旦农业强盛,乡村振兴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此,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深化农村改革,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 体系。一是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开展农业技能指导和培训,提高 新时代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二是要用好 用活农村丰富的资源要素,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生产 要素创造性转化。三是要对接当前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农产品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借改革之力促乡村振兴之路平稳顺畅。 照亮乡村振兴路,少不了久久为功的“恒心”。“农,天下之大 业也。”乡村振兴是一个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的系统工程,涵盖农 村工作的方方面面,道路艰,任务重,绝不是轻轻松松、一蹴而就的 事情。尤其是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的开启,乡村振兴的要素将会更加丰富和活跃,面临的状况也会愈加 复杂。我们必须要坚定信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功成必 定有我”的担当,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 一棒往前走,让以“实干”铸就的乡村振兴之路坚实而可靠。 乡村振兴路虽难,“三心”常亮伴前行。当前乡村振兴已经到了 关键的时刻,出现了许多新的“娄山关”和“腊子口”,沟沟坎坎层 出不穷,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是要坚定信念,常怀为民服务的“初 心”、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久久为功的“恒心”,在农村这片大有 可为的土地上努力耕耘,走出一条亮亮堂堂的乡村振兴路。 【篇五】 前段时间,《花繁叶茂》在央视热播,该剧以接地气的故事、个 性鲜明的人物、诙谐幽默的情节生动地为观众展示了真实的花茂村脱 贫奔小康的坚定决心。花茂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枫香镇,习近平总书 记 2015 年到此考察时曾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其从“荒茅田”到花繁叶茂的历程,对各地推进乡村振兴也具有诸多 启发。 实现乡村振兴要“妙笔生花”。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 作总抓手,是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篇大文章,在乡村振兴路 上的实践就是一支如椽巨笔。花茂村的规划发展是整体的,但当中的 每一处落笔都起到了神奇的效果,村民的一座老房子,经过翻新改造 成为农家乐和乡村旅馆,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尝地道的农家菜、住 特色的乡村民宿,感受红色文化,寻找乡愁。过去,农村发展式微, 缺乏人才、缺乏规划,一片荒芜沉寂成了乡村的意象。近年来随着党 和国家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地党员干部主动奔赴农村干事创 业,用汗水和智慧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描绘美丽的画卷,大力开展“三 清三拆三整治”,不仅改善了农村周边生活环境,还涌现出许多因地 制宜建成的乡村“网红”景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保住了绿水 青山,又收获了金山银山。 实现乡村振兴要“文化繁荣”。花茂村通过挖掘本土特色文化, 建成一条陶艺文化创意街和非遗古法造纸等文创产品展示体验店,留 住了游客对过往的记忆,留住了“乡愁”的印象。文化振兴是贯穿于 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的,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在乡 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振兴不是孤立的,它有助于帮助培养有文化、懂 技术的新型农民,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培养人们的生态保 护意识,它有助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也 有助于实现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它是乡村振兴的“里子”。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党员干部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 抓,沉下身子保育传承繁荣兴盛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的振兴不断提 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实现乡村振兴不可“一叶障目”。在电视剧《花繁叶茂》中有一 个情节令人印象颇深,一个村子上马了山羊放养项目,这本是帮助农 民增收的一个点子,但是驻村的第一书记却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 由于养殖户的山羊吃了村民在山上种的天麻,双方扭打起来,使得村 干部们意识到了山羊养殖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从而采取了措施 保护植被。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 程中切忌“一叶障目”,被眼前的短暂利益蒙蔽双眼而把生态保护放 在次要位置,而是需要从被山羊吃掉的天麻叶子里看到整个形势的发 展趋向与结果。山羊吃了天麻,意味着山羊会吃更多的植物,会破坏 山上的植被。习近平总书记三令五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业 兴旺是需要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的。 实现乡村振兴要“材茂行洁”。材茂行洁,指的是才智丰茂,行 为廉洁,这也是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头雁”的其中一项要求。电视剧 《花繁叶茂》中,村委会主任唐万财开着推土机亲自拆除自家房子, 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农村“三改”,以身作则,毫无私心,起到了村干 部的模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 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有才智才能有点子带领群 众致富,行为高洁才能被群众信服。因此,必须选优配强村(社区) “两委”干部队伍尤其是党组织书记,既要选好人,又要选能人,培 养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基层人才队伍,大力选拔 培养一批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人才担任农村党组织书记, 打造乡村振兴路上的高素质“头雁”队伍。 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5 篇 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5 篇 【篇一】 2020 年是即将圆满实现脱贫攻坚工作收官,全面接续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起步之年,近期中组部下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 考核的通知》,如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助推 2021 年乡 村振兴工作意义重大。 一是紧扣“五大振兴”要求构建新的考核体系。2021 年要在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为重点的考核体系 有效衔接和过渡,设置“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 为重点的综合考核+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面向产业大户等以奖代 补为主导的专项考核新的考核体系。对镇乡村振兴支撑考核指标赋重 分、出重拳;对部门体现单位职能差异化设置乡村振兴考核指标。横 向到边、纵向到底,精准分解年度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形成“考核委 领导、考核办统筹、牵头单位推进、责任单位落实”的一体化考核机 制,压实工作责任,全方位建立乡村振兴考核压力传导机制。 二是狠抓“四项措施”提升乡村振兴考核质量。首先要做实平时 考核监督。逐季组织重点业务主管部门对乡村振兴指标开展排名通 报,引导各责任单位把功夫下在平时,盯重点、抓关键、破难题,全 力推进乡村振兴指标任务完成。其次要加大群众评价分量。设置一定 比例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社会调查评价赋分权重,扩大基础群众直接评 价考核参与度,引导被考核单位眼睛向下,工作重心下沉乡村振兴工 作一线,以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度、满意度印证、核实年度乡村振兴工 作成效。再次要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坚持一流标准,优化指标任务确 定流程,提升指标任务下达质量,建立业务部门平时考核台账记录与 考核组综合实地考核结果“双印证”制度,以务实的考核结果认定办 法传导考核压力,树立重实绩,重实干的鲜明考核导向。最后要强化 结果综合运用。坚持“优绩优奖”原则,强化乡村振兴考核监督和正 向激励导向发挥,精准锁定年度乡村振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 和个人,突出及时性、针对性重奖激励真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 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的“指 挥棒”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党政干部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的硬约束。 【篇二】 丁真的世界—理塘,位于康巴地区,属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是康巴文化、游牧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 岁的丁真那天和往常一样, 去村口买个泡面,被摄影师拉着拍了一个十几秒的视频发布在网络 上,没想到就真的火了起来。清澈而明亮的双眼,高挺的鼻梁,天然 的黝黑肌肤再加上纯真无邪的笑容,无疑让人心动。但也就是这样的 一个契机,甘孜理塘的蓝天、白云、雪山、冰川、草原、寺庙和白塔 被看到了,人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还有这样的大好河山。在仅 9 天的 时间里,四川甘孜州纳入监测统计的 13 家景区接待量同比增长了 1 12.31%,某旅游平台目的地为甘孜州的旅游团订单量增长了 66%。 丁真的笑容很美,但他身后的家乡—甘孜理塘更美。理塘曾经作 为一个贫困乡村,他们的脱贫之路走得格外艰难,有太多的扶贫工作 者为理塘的建设作出了努力。理塘今天的成绩虽是偶然却也是必然。 其不仅曾是商贾云集的茶马互市重镇,还在革命战争年代书写了永不 磨灭的红色往事。除了理塘,还有太多乡村,太多的扶贫工作者在我 们国家的各个角落为了自己的家乡努力着,还有更多美丽的乡村,美 好的地方需要被看到。 丁真说,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还是最爱我的家乡,我想就这样, 待在我自己的世界里。他的那份纯真,那份质朴,那份对家乡的炙热 情感,最打动人心。通过丁真的爆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乡村, 关注到中国乡村扶贫系统的工程和那些在扶贫道路上洒下热血的人 们。这正是丁真的世界出现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地方。 希望通过丁真,我们能看到祖国更多美丽的地方,会有越来越多 的人愿意去乡村工作和生活,为乡村的发展献一份绵薄之力,让乡村 建设越来越好!除此之外,我们更要关注国家的脱贫攻坚,以及关注 脱贫攻坚的后续工作。按照中央部署,贫困县摘帽后,不能马上撤摊 子、甩包袱、歇歇脚,而要做到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 摘监管。“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放松。”正是这样,百姓生 活才能红红火火。 【篇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各级 党组织要坚持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并举,用好人才“杠杆”,谱 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让乡村涅槃重生,焕发勃勃生机。 输血加造血,立足需求“发力”。各级党组织要以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实际需求为原则,为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开展拓展渠道。 一是着重从乡村产业发展出发,提供一系列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 业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引进一批管理型、技能型和创新创业型紧缺 人才。并加强与有意愿落地农村的企业合作,让有意愿返乡的青年和 外来人才有工作机会。二是整合党校、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等资源, 采取集中培训、项目参与等方式,对村“两委”干部、致富能手等加 强思想政治、政策法规、产业技能等方面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其综合 能力素质。既把村“两委”干部发展为人才,又把人才吸收进村“两 委”中,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 平台加机制,筑牢用才“支点”。人才引进来是第一步,更关键 的是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各级党组织一方面要 搭建好干事创业的平台,着力构建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依托本地特 色资源、优势产业,为人才搭建政策扶持、创业发展、投资服务、融 资对接等平台,让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有舞台、创新发展有空间。根据 各类人才的不同需求,做好统计分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另一方 面要在体制和机制上寻求突破,探寻现有体制和机制中的不足并坚决 破除,做到兴利除弊。要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给予人才更多的包 容和关怀,使他们能够在岗位上放开手脚,大胆开展工作,最大限度 地发挥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严管加厚爱,增加留才“砝码”。长期以来,基层面临着“引才 容易、留才困难”的尴尬局面。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 让人才留得住。建立人才评价机制,立足乡村全面振兴需要,进一步 优化、完善乡村人才评价体系,突出不同职业、专业、岗位区别,突 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制定适合乡村人才实际和特点的评价标准。 加强对评价结果的运用,让“庸者下能者上”,激起“一池活水”。 多方位关怀人才“厚爱”,建立定期交流、走访慰问、集体谈心等制 度,倾听基层干部队伍的意见建议,同时在人才的人文关怀上用心筹 划,用真心为人才解决生活、工作、家庭各方面的后顾之忧,使人才 真正能够感受到温暖。 【篇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 现之一,是我国下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一大顽疾。 “君臣佐使”是方剂学术语,指组方配伍的基本原则。而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困扰我国下一步发展 的顽疾开出的组方药。配好“乡村振兴”这方药,需从“组织、产业、 文化、生态”四个方面,遵循“君臣佐使”配伍原则,抓准主次分明 的四味药。 配好“乡村振兴”这方药,需抓准“党的组织建设”这味君药。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农村基层,农村党支 部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与实践主体,是党组织的神经 末梢、毛细血管。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否敏感、毛细血管是否通畅直 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是否能全面落实到基层。因此,农村党支 部必须将加强自身组织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中,定期滋 养神经、清理血管,始终保持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敏感度、毛细血管通 畅度,以此保证党支部在产业培育、文化复兴、生态保护等农村各项 事业推进中始终能够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乡村振兴”打牢组织基 础。 配好“乡村振兴”这方药,需抓准“特色产业培育”这味臣药。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在市场资源配置上占有先天优势,乡村由于历 史原因及区位原因在市场资源配置上处于天然劣势。在此历史背景 下,乡村未来发展要做的不是与城市争夺发展资源,这既没有政策条 件也没有落实空间;而须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在传统文化保留较完 整、环境保护较好的乡村的强项上做文章。因此,农村党支部必须充 分发挥在村级经济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回乡大学生、乡贤等 有理想、有能力的创业群体下大力气培育传统文化产业、绿色生态产 业等乡村特色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为“乡村振兴”打牢经济 基础。 配好“乡村振兴”这方药,需抓准“传统文化复兴”这味佐药。 随着城镇化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继 承人”危机;伴随改革开放,西方文化产品大量涌入,逐步占据年轻 人的精神空间,留给传统文化空间逐渐被压缩;传统文化日益被边缘 化,面临“失根”危机。文化复兴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培 育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前提。因此,农村党支部必须充分发挥在文化 复兴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广泛宣传乡村传统文化,重建“文化自 信”,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土”的象征,同时,大力挖掘和保护传统 文化及其文化传承人,培养文化继承人,为“乡村振兴”打牢文化基 础。 配好“乡村振兴”这方药,需抓准“生态环境保护”这味使药。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融入生态环保理念是新时代发展所需。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坚持发展与保护和谐共振,持续提升农村环 境质量,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 标志,是培育乡村绿色产业的基本前提。因此,农村党支部必须充分 发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根据本地环境容量,制定产 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及绿色产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 科学配置其他中间产业,坚决不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业,使 整体产业布局建立在自然环境禀赋之上,为“乡村振兴”打牢生态基 础。 上药为君,主养命;中药为臣,主养性;下药为佐使,主治病。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以加强组织建设为根本,以培育特色产业 为关键,以复兴传统文化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方能主次有序、协 调推进。 【篇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需要政策支持, 更需要人才引领。唯有大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 扎根基层、建设农村、服务农民,方能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地见效, 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各地要利用好人才第一资源,依靠人才引领乡村 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培养造就人才,为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激励年轻干部下沉基层,当好乡村振兴“勤务员”。乡村振兴战 略实施以来,农村村容村貌改观明显,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应该 看到,部分农村发展观念还较为落后,一些干部工作方法偏向保守, 与新时代对干部能力素质的新要求还存在差距,这就迫切需要一批头 脑灵活、思维开阔、学习能力强的年轻干部传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要树立服务基层鲜明导向,激励引导年轻干部以广袤农村为考场,以 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为考卷,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最关心、最直 接、最现实的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决农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 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出台激励保障措施,从经济待遇、办公 条件、健康保险等方面给予全面保障,在干部提拔重用等方面向基层 倾斜,让年轻干部在农村能扎根、有盼头。 挖掘乡土人才兴村活村,当好乡村振兴“主力军”。乡土人人才 来源于民间,成长于乡土,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熟悉农村村情及农 业生产规律,且大多身怀一技之长,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金种子”。 要充分重视和用好乡土人才,改变过去乡土人才发展“不温不火”“任 其自然”的局面,不断健全和完善乡土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在“全 国十佳农民”“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等遴选资助项目上予以倾斜, 让“土专家”“田秀才”在资金政策支持下脱颖而出,做给群众看, 带着群众赚。要强化乡土人才技能培训,特别是信息化背景下发展农 村电商等方面的技术技能,让乡土人才的理论实践知识与新时代接 轨,迅速成长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引回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当好乡村振兴“突击队”。部分外出能 人产业发展理念先进,创业有成,回乡兴办实业、带动群众致富有着 资金、技术和理念上的优势。要注重引回品德素质较好、报效家乡意 愿较强的外出能人返乡,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有效 填补部分贫困乡村经济基础薄弱、缺乏主导产业等掣肘短板。要大力 扶持回归能人领办创办新兴产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结合村情 实际发展特色项目,壮大支柱产业,有效激活集体经济。同时,要在 政治经济待遇、政策支持、后勤服务等方面予以保障,为能人在村安 心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各类人才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不负时 代使命和人民期盼,在广袤农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力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