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时评三篇与政协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三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时评三篇与政协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三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时评三篇与政协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三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时评三篇 ‎【篇一】‎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决策部署,进一步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作用。据央视报导: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作为党的干部要按照“规划纲要”唱响双城记、建好新时代经济圈,合力推动国家战略决策实施。通过主动把握大局,肩负新使命、抢抓新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当代国内国际环境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地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打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主动仗。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从而拓展从大西南到大西北以至华中、华南等全国性的市场空间,优化、稳定其中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一定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一体化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联手形成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应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地区和部门找准融入服务于大战略的方位及重点,鼓励并支持社会各界深度参与。‎ 共建“一带一路”,建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围绕彰显区域特色优势,发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包括一流营商环境,就要让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带动我国中西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树起重要增长极与新的动力源。应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应科学处理好中心与区域关系,使城乡统筹发展由外延扩张向优质高效内涵提升转变,以点连线带面、均衡侧重发展,协同周边地市县打造出一体化的“大成渝都市圈”。‎ ‎【篇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要打造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要把它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和标志性工程,集中各方资源力量,推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发展、开放合作、城乡融合与公共服务等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 紧抓高质量发展,围绕转型做好升级文章。打造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要有全球眼光国际视野。俗话说:“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够看得更远”,只有将格局放大,将眼界打开,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做好升级文件。想要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流的城市,提升其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和国际接轨,从配套设施到服务的提升都需要高质量的升级转型。只有在依托原有优势的前题下,加快创建内陆自由贸易港,打造国家级内陆临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充分利用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契机,通过承办高水平国际商贸和高等级国际赛事活动,让转型升级紧扣国家标准,高质量发展。‎ 紧扣产城融合主题,围绕品质做好提升文章。要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不能够一只脚跑路,决定一个城市品质的一定是那根“最短的木头”,因此要在强化优势的同时对短板的加强,农村和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发展不能脱离农村,更不能孤立农村,而农村的发展也不能背离城市,做一个孤军奋斗者,将城市和农村有机结合,不断加强产城融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成都东部新区并作为省级新区,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东进、重庆西扩”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贯彻。而成都提出的“一山连两翼”城市森林公园的发展理念,就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通过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构建形成相对完整的绿色空间系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秉承山水丘陵特色,传承发扬巴蜀文化基因,更好展现天府风范、山水风韵、时代风尚,让城市与农村的品质真正得到提升。‎ 紧密民生实事工程,围绕福祉做好百姓文章。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群众更好的生活,是为了满足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做好成渝经济建设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增强。因此要做好成渝经济发展的工作,不仅仅要突出重点和中心,更要不忘根本,在发展中紧密结合民生工程,将群众关心和关切的实事融合到发展和品质提升中来,通过不断完善的民生实事增强群众的参与性提升群众的幸福值,当前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高起点谋划规划,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编制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出的一批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以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抓紧架起新区路网骨架,增强新区产业核心支撑,同步推进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项目,探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建设,打造高品质宜居新区。就是要通过这些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高效率的政务服务质量来强化百姓的获得感,让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座看过就不想再走的城市”“一座住下就深爱终身的城市”“一个百转千回也不愿错过的城市”。‎ ‎【篇三】‎ ‎“定位更高,要求更高,目标也更高。”10月17日,谈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经济组副组长丁任重用三个“更高”来描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全新定位。(10月19日《四川日报》)‎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相比起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两个有利于”的表述,新增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意义,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不可替代。‎ 用“定位更高,要求更高,目标也更高。”这三个“更高”来描述和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是全面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放战略部署的使命担当,更是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更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注入活力。‎ 更高定位。要站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布局,从地理位置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东部沿海地区,而成渝地区地处西部内陆地区,新提法则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更加重要、区域功能更加高级。其发展潜力大,能与东部发达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就能在“双循环”特别是内循环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要求更高。要站在国内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来看,要坚持产业分区、集约发展、集群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西移,建设国际开放合作新门户,积极打造成渝相向发展新兴极核,使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更高目标。要站在全国的角度去谋划或行动,才能实现“带动全国”的目标。成渝地区生态资源优越、山水资源富集,为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了丰富的地形地貌和优良的生态本底,两地共同建立长江上游联防联治的水环境管理机制,联合推进河长制,开展环境检测合作,共同争取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上游长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这将全面提升重庆主城和成都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提升重庆和成都两大城市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让区域协同发展迸发出更大活力,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实现“带动全国”的效应。‎ 政协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三篇 政协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三篇 ‎【篇一】‎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国履职、为民尽责”要求,创新履职平台,在全市组织开展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与农村贫困户“结亲戚”活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住铜省政协委员、市县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756人“结亲戚”772户,为贫困群众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立足功能定位,找准着力点、切入点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人民政协如何发挥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经过认真调研和思考,我们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既要围绕脱贫攻坚积极建言资政,还应搭建起政协委员了解社情民意、身体力行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平台。因此,决定开展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与农村贫困户“结亲戚”活动,要求每人自主确定1户以上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彰显新时代新担当。‎ 二、认真制定方案,明确干什么、怎么干 具体做好五项工作:一勤联系,通过电话、微信等保持联系畅通,岁末年初多看看,春种秋收多问问,遇急事难事能及时找到亲、有回音;二常走动,遇传统节日和家庭重要事情送去慰问和祝福,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三讲政策,宣传解读各项惠民政策,协助落实已确定的产业、就业、教育、健康等扶贫政策和措施;四送温暖,通过送科技、送医疗、送文化、送法律,讲述身边典型事例、开展家庭联谊活动,在信心上激励、在教育中引导,激发内生动力;五办实事,发挥自身和行业优势,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强化考核宣传,激发主动性、积极性 建立主席会议领导、副主席牵头主抓、农业农村委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实行活动季报送、季通报制度,推动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出台活动实施办法,将“结亲戚”情况作为委员年度履职考评加分项,增强委员履职主动性。在政协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通过各界导报、铜川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和好经验、好做法,激发委员和干部参与热情,带动身边单位职工、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活动中。‎ 四、合力推动落实,确保见行动、见实效 按照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活动的要求,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示范带头,政协委员用情用力、担当作为,机关干部尽职尽责、积极参与,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真结亲、结真亲、真扶贫”,初步统计,已联系2877次、走动2392次、讲政策1397次、送温暖879次、办实事592件,帮助解决就业153人、开展技能培训500余人次、赠送生产生活物资价值66万余元,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王益区政协确定对象户占到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近三分之一;黄宏显委员把“亲戚”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送鸡苗、送货车、修道路,帮扶无微不至;张文娟委员为“亲戚”代养生猪,每年分红2.3万元;自身残疾的李文强委员定期为3户“亲戚”免费体检、送药上门;王江华、罗慧等委员动员带领家庭成员、企业员工、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结亲戚”帮扶活动;唐孝标委员被省政协作为优秀政协委员通报表扬。‎ ‎“结亲戚”活动以亲情为纽带,让贫困群众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拉近了委员与贫困群众的距离,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了“政协就在身边”,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篇二】‎ 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以来,**市政协积极探索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的新途径,着力引导委员知责思为、发挥作用。‎ 一、创新学习培训,让委员的能力强起来 一是举办专题培训。坚持与高校、干部培训学院合作,举办政协委员能力提升培训班3期,培训委员340人次。第一时间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富平干部教育学院对240名委员进行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引导委员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性质定位、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熟悉政协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履行职责的责任意识。二是定期通报政情。每次专题常委会上,邀请党政领导解读中央和省、市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通报相关情况,确保委员知上情、达下情。三是适时专题辅导。根据调研考察、协商议政的议题,邀请部门、专家、学者对委员进行政策解读、介绍外地先进经验、通报当地情况,提高委员知情明政、建言资政的能力。‎ 二、创新平台建设,让委员的履职活起来 一是创新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定期向委员推送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重点选题目录,提高委员所提建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针对性。建立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领衔督办提案和提案办理结果网站公示机制,推动提案建议落实。二是创新调研考察、协商议政工作。年初,通过政协网站、发送文件、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全体委员发送年度协商计划,邀请委员依据个人优势专长、工作时间安排,选择意向议题报名参加,提高了委员的参与率。建立调研议政追踪机制,针对在专题协商中委员反映集中的**技师学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问题,进行再调研、再协商,形成了2件主席会议建议案,激发了委员参加协商议政的热情。三是围绕重大工作开展专项活动。围绕决战脱贫攻坚,组织开展“一次专题考察、一次专题协商、一次提案征集、一次社情民意信息征集”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组织开展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专项社情民意信息征集活动,有126名委员参与活动,反映信息140余条。‎ 三、创新履职管理,让委员的责任实起来 一是制定《委员履职管理办法》。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确履职的方向与内容、数量与质量,对委员参加学习、调研考察、协商议政、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服务群众等情况做出具体规定,建立档案、实时统计,动态管理、定期公布。开展委员年度述职和年度考核,先后有48人次向政协常委会进行述职。二是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制定优秀调研报告、优秀提案、优秀社情民意信息评选和奖励制度,对优秀履职成果在全委会上表彰奖励,对获奖情况通过媒体进行通报。通过“委员风采”报纸专栏、**政协微信公众号等,对委员履职情况、先进事迹即时报道,提升委员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加强与党委组织、统战部门和委员所在单位的工作衔接,把委员履职情况纳入组织部门、委员单位对委员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统战部门推荐下届委员人选的重要依据。及时对不合格委员实行约谈提醒和组织处理,今年以来,约谈委员8人次,请辞5人、撤销1人,让委员队伍始终充满朝气和正气。‎ ‎【篇三】‎ ‎**市政协认真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创新民主监督形式,建立民主监督建议书制度,丰富监督内容,提升监督实效,推动民主监督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民主监督形式 民主监督是政协履职的短板。我们着力破解民主监督议题较少、内容和形式单一等问题,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把民主监督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专项监督议题从无到有,最多增加到3个。在加强会议监督、考察监督、提案监督等常规性民主监督的同时,创新提出“民主监督建议书”制度,丰富监督内容和形式,对政协在调研考察、协商座谈、专项监督、提案监督等履职过程中,发现的违反法规政策规定、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形成监督性意见建议,经主席会议或秘书长办公会审定后,以民主监督建议书的形式,直接送达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建议被监督单位进行整改,因事制宜限时办理,要求在15日或30日之内回复办理落实情况。‎ 二、围绕中心工作,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科学确定民主监督主题,精心选择开展监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做到把协商民主贯穿监督全过程,确保“监”到点子上、“督”到关键处。一是聚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监督。充分关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确定为监督课题,组织委员深入市县区开展调研监督,通过协商座谈,形成“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示范点建设”的民主监督建议书,推动政府部门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示范点覆盖范围,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了政协力量。二是聚焦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开展监督。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监督着力点,广泛听取社情民意,将加快推进城区集中供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筛选确定为民主监督课题,采取小分队调研、面对面协商、点对点监督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形成民主监督建议书,直接提交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办理,取得明显成效。三是聚焦助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开展监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将小区物业管理、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合理安排出租车接动车飞机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纳入民主监督范畴,通过对口协商,提出有深度、有分量、有价值的书面监督建议。‎ 三、树立质量导向,提升民主监督实效 坚持把提质增效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强化监督助推落实,推动政协监督性建议实起来,确保监督站得住脚、落得了地。一是精细监督提质量。在开展监督前,首先做实做细调查研究功课,解剖麻雀、以小见大,敢于实事求是提出问题,把握好民主监督角度、力度和底线,与被监督单位充分协商沟通,形成务实管用的意见建议,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有的放矢。二是形成合力提质量。民主监督始终与党委政府工作部署保持同步合拍,精心组织政协委员参与调研考察、提案督办、民主评议等监督活动,推动监督性建议落实落地。三是跟进督查提质量。明确民主监督建议办理反馈时限,跟进督促办理落实工作,重点监督议题提请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开展督办活动,有效改变了“建议止于批示”的办理回复模式,确保了“民主监督建议书”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