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文化旅游体育局十三五总结暨十四五工作思路(4篇)
2021 文化旅游体育局十三五总结暨十四五工作思路(4 篇) (篇一) “十三五”期间,**县全域旅游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 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九大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总目 标,以打造“画屏**”旅游品牌为抓手,深入挖掘天工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内涵,加 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提高文 化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县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十三五”主要成效 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潜力 **县旅游发展起步晚,于**年成立旅游局,但资源禀赋好,发展潜力大。截至目前,全县现 拥有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1 个(中国洞都景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1 个(介桥文化古村), 江西省 4A 级乡村旅游点 1 个(岩宏山庄),3A 级乡村旅游点 3 个(枫塘湾生态农庄、枣木 山公园、金鸡布),中国传统村落 3 个(介桥村、防里村、塘西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处(凤凰山铁矿遗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1 个(树木园),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 1 个(恩 达麻世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乡镇 1 个(洞村乡),省级水利风景区 1 个(石牛滩水库), 共有旅行社(含门市部)8 家,特色旅游住宿 6 家(珀斯皇冠、维也纳、克拉、沃尔顿、iU 酒店、云居山庄),全县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 5000 余人,带动相关就业 3 万余人,**县被纳 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拓展建设区。 项目支撑,推进旅游景区大提质 加快项目建设,坚持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2020 年度重点项目分宜县全域旅游项目(一期)、 中国麻博物馆项目、东麻艺街建设项目、神牛洞泄洪隧洞建设项目得到有序推进,目前,金 鸡布乡村旅游项目和洋江山田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完成投资 0.5 亿元;总投资 2 亿元的苎麻景 观带项目、防里古村提升改造项目、杨桥农旅旅游区项目和洋江龙舟特色小镇等项目已开工 建设。同时,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指导介桥文化古村、双林镇瓦屋村、洞村乡南村村积极申 报江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指导双林镇夏布文化体验村、树木园创建省 3A 级乡村旅游点; 双林夏布文化景区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已经完成前期工作。目前,全县已打造了钤山镇 知青田园综合体、洋江龙舟小镇等乡村旅游项目 10 余个。同时,目前华侨城农旅项目和中 惠旅文旅项目正在洽谈沟通中。 加强宣传,促进旅游品牌大提升 围绕“分外宜人地,天工开物城”整体旅游形象,加强宣传营销。一是成功举办了第六届江 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天工开物节、洋江龙舟文化旅游节、夏布文化旅游节、七夕姻缘文化旅 游节、八大碗美食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市内外大量游客,营造了浓厚的旅游氛围,提 高了分宜县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收集、整理了分宜县景区景点、星级酒店、特色特 产等旅游资源导游解说词,加强指导旅游从业人员介绍宣传分宜旅游,挖掘分宜旅游的价值 和内涵,丰富分宜旅游的魅力。三是设计制作了分宜旅游手绘地图、分宜旅游画册、分宜智 慧导览图、全域全景图,分往各星级酒店、景区景点、旅行社,全面向游客免费赠送,进一 步提高分宜县旅游的知名度,塑造分宜县旅游品牌。四是加强与江西日报、江西卫视、新余 日报等媒体合作,对我县旅游路线推荐,旅游节庆活动、乡村旅游发展等进行了全方位宣传 报道。 配套服务,促进旅游环境大改善 一是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构建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变“有路通景区”为“路路通景 区”,十三五期间,总投资近 4800 万,全长 9.8 公里的大岗山旅游公路基本通车;洞南(洞 村-南港)旅游公路分宜段建成通车;S222 按照旅游公路标准建设完成,同时全县还有多条 旅游公路在建设和规划设计中;完善道路旅游标识系统。在全县范围内国道、省道、高速路 口、城区各主要交通路口安装了 36 块旅游道路指示牌;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了旅游厕所革命, 印发了《分宜县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方案》,截止目前,全县新建旅游厕所共 60 座,大 大改善我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升酒店接待服务水平。近两年来,加大酒店宾馆招商 引资力度,沃尔顿国际酒店、珀斯皇冠、克拉、维也纳等有影响力的连锁酒店相继开业,同 时加大酒店融入分宜元素,提升酒店软环境。二是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建立了 健全旅游安全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全方位大检查活动,实行平时检查 与重大节假日排查相结合,每年联合食药、消防、安监、住建、交通等部门对全县涉旅企业 开展安全督查 60 余次,排除事故隐患;联合县司法局在县人民广场开展旅游安全知识宣传 10 余次,十三五期间我县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三是大力加强市场 监督。切实抓好对旅游企业规范经营的日常督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和联合执 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扰乱市场损害游客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快捷处理好游客投诉, 切实维护游客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和谐的旅游消费环境。四是大力开展行业文明素 质教育。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督促景区、星级宾 馆悬挂文明旅游宣传标语,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文明旅游宣传语,在醒目位置张贴悬挂“道 德守礼”“文明旅游公约”等文明旅游宣传标语、海报,对来景区游玩的游客进行宣传,联 合县委宣传部对文明旅游正反面现象进行集中报道。联合志愿者协会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活 动,每逢五一、十一等长假期间组织文明旅游志愿者深入各景区进行文明劝导,形成了一道 文明的风景线。 总体来看,旅游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四年多时间的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旅 游事业得到了较大的进展,对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全县经济快速发 展势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旅需要相比较,旅游发展明显滞后,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待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所忽略,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旅游业发展“硬件”跟不上,制约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发展要素有待完善。我 县目前旅游六要素中的“购物”、“娱乐”仍然存在“短板”现象。娱乐性、体验性、互动性 项目和富有民俗特色的休闲度假设施缺乏,加上现有旅游产品、线路较为单一,难以实现从 一日游向过夜游转变。三是景区开发待深化。因政策扶持(资金、项目)力度不够、专业人 才缺失等,我县旅游景区如中国洞都处于初步开发阶段,至今未发展一个成规模、品牌响的 精品景区。 二、“十四五”工作安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城乡融合、协调推进、产业融合、文化守护 和改革创新的国家战略,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文旅发展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十四五期间,我 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分宜文旅产业发展,以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一是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依托“画屏分宜”品牌,合理规划旅游布局,精心打造旅游线路, 科学规划凸显特色,错位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 邀请专业院所,结合地域特点,挖掘分宜文化内涵,精心编制特色鲜明、切实可行的乡村旅 游业发展建设规划,并对涉旅乡村的建筑外观、内部布局和民俗乡土气息及农事参与项目进 行整体设计、规范。以天工文化、洞都喀斯特地貌、夏布传统技艺、陈家大院民俗、树木园 植物基因库、长征国家公园等为主要内容,高标准打造一批知名研学旅行基地。 二是加快产品开发,放大品牌效应。统筹规划协调,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无序发展。按照《新 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分宜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强区域合作,整 合资源,打造几条集食、住、行、娱为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如:打造一批精品民宿“侬小 美”,发挥生态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以双林夏布文化景区建设、中国洞都景区二期开发为 重点,以生态观光、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为特色,全力打造“电厂螺蛳美食一条街”。深入 挖掘分宜红色文化和革命先烈的历史事迹,丰富景区内涵,增强景区吸引力。此外,还要加 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真正让游客玩得好、 住得下、带得走、还想来。 三是创新宣传,打造精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数字旅游、影视植入等新技术, 发展智慧旅游,扩大影响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将我县旅 游重点招商项目与国家、省、市各级政策进行对接,积极争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引 进 PPP 等合作发展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组织双 林夏布小镇争创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省 4A 级乡村旅游点和省级旅游 风情小镇;组织介桥文化古村争创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组织大岗山景区、树木园申创省级 生态旅游示范区;组织防里古村、山田田园综合体、树木园、陈家大院申创省 4A 级乡村旅 游点。 四是多措并举,打造队伍。旅游人才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十四五”期间,通过加 强培训、健全机制、引进人才、优化环境等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 游精英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导游人才、乡村旅游服务人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提 升旅游发展软实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团结全系统干部职工,扎实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产业 转型升级。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各县直部门的指导帮助,我县旅游 产业将实现大跨步发展。 (篇二) “十三五”期间,全县文化旅游体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 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市“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和县“重返一流行列”目标,深入推进文 化旅游体育事业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体育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和重要成果,为全县经济社会的 科学发展、创建文明县城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持。现将“十三五”期间工作和“十四 五”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 (一)文旅体惠民工程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持续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完成 288 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建设,**年 3 月我县顺利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全县开展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检 查验收。二是实现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 16 个乡镇全覆盖。落实文体场馆免费对民 开放。三是实施“厕所革命”。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 19 家,有效解决了广大群众及游客“入 厕”难、“入厕”不便的问题。四是持续完善农村体育设施设备建设工作。**年以来共投入 328 万元,年均完成 55 个自然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圆满完成每年的国民体质监 测工作,了解我县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五是扎实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 年以来每年文艺下乡各乡镇巡演 16 场,累计在农村播放电影 11429 场次。 (二)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认真组织好重大节日和庆典等主题性文艺活动。**年,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为主题举 办了系列惠民活动,包括**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文艺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传展演、书法美术作品巡回展览、摄影作品征集展览以及文艺下乡巡演 16 场、文艺轻骑 兵巡演 70 场等等。连年举办了新春文艺晚会、元宵文艺晚会、钢琴演奏会、庆国庆文艺演 出、广场舞大赛、客家山歌原创作品专场演出等重大节日庆典和主题性文艺活动。坚持举办 我县文化品牌活动“**文化讲堂”,每年开展以文学、家庭教育以及核心主义价值观为主题 各类型讲座 10 余场,参与人数近千人。以“我们的节日”为切入点,举办了各种主题的开 心亲子乐园活动,吸引 1500 余人来馆参加。持续开办“暑期英语角”,目前已开展至第六季, 吸引了广大英语爱好者参加。 (三)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力度 一是加大投入开展文物修缮及申保工作。从**年起县财政年度预算 400 万元用于文物保护专 项工作。“十三五”期间,先后修复了高潭革命旧址群、高潭甜济桥、黄星南故居、大岭春 光村下排古戏台、宝口徐氏宗祠、白盆珠赖氏宗祠、多祝蔡屋围大夫第、水仙宫戏台等。同 时完成了田坑村古建筑群、谭公村大夫第、平海城门楼、龙泉寺、谢氏珍公祠、徐氏佑公祠、 下角五云楼等文物的修缮方案编制工作。**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团队在白马窑和梁化屯开 展考古调研并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文物局为三官坑白马山窑址颁发了挖掘许可证,为下来白 马窑遗址进一步挖掘考古及申请国保单位提供了重要依据。博物馆陈列布展大纲经多方意见 讨论及斟酌修改,目前已经县政府审批通过,全面完善后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实施。 **年以来我县共新增 3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 8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做好非遗挖掘整 理和宣传交流工作。**年 6 月申报李却妹(**渔歌)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初, 公布了**县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 7 项,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共 16 人。同时,已向省文旅厅申请九龙峰谭公庙醮会申报为国家级“非遗”。 加强非遗宣传交流,开展以“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为主题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作品 展宣传活动。**渔歌多次代表**到北京参与节目录制,其中**年在恵州举办了**渔歌专场演 出,到省“双节”出演节目获得市的赞誉,代表惠州到澳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20 周年庆典 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四)构建全域旅游全景图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大力实施《**县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县全域旅游 发展总体规划(**-2035)》,扎实推进全县及稔平半岛重点区域控规等规划编制,加快“多 规合一”进程。先后编制印发了《**县梁化镇旅游发展规划》《高潭镇红色旅游小镇规划》 《**高潭东江红都旅游区总体规划(**-2025)》《**县安墩镇总体规划(**-2035)》《**县进 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县传统盐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等规划文件,科学引领 全县全域旅游发展。针对目前新兴的旅游业态和市场热点,户外休闲运动大健康产业、“渔 业+旅游”产业等专项调研正在有力进行中,并谋划起草《**县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奖励办法》 (试行)、《**县民宿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办法,推进全县旅游 健康发展。 滨海旅游方面。一是景区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充分抓好金融街、中青旅等重点企业 项目建设的同时,**星河智谷、**科技文化生态城、港口海钓海洋牧场等一批重大涉旅产业 重点项目在有力实施进行中。启动了双月湾风景名胜区、黑排角地质公园、好招楼湿地公园 建设。二是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加强。稔平半岛地区有旅游接待床位近 5 万张,饭店 1 千多间。 与惠州海湾大桥、广惠高速延长线、深汕高速、惠深沿海高速、潮莞高速和厦深铁路、稔平 半岛环岛路对接的县道、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建设越来越便捷。在**、 平海、港口沿海旅游景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交通管制措施,缓解旺季期间交通压 力。三是滨海旅游新业态迅速发展。海钓、海潜、游艇、帆船等海上运动新业态快速发展, 建成**湾、合正东部湾、双月湾等游艇俱乐部、游艇基地,出现 3 家游艇码头经营企业。休 闲疗养类型的滨海康养产业也正在起步发展。四是滨海旅游品牌打造有力开展。打造了** 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海龟文化旅游节、马铃薯文化旅游节等滨海旅游节庆品牌,承办了省 旅游文化节及东坡文化节**分会场等大型活动。积极组团参加东北、西南、华中等地的旅游 推介活动。创新宣传模式,通过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与网络直播、微信等新媒体宣传相结 合,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滨海旅游。 红色旅游方面。一是以我县纳入国家贫困革命老区扶持范围为契机,以推进高潭“三个基地、 十件实事”建设和办好粤赣湘边纵队成立 70 周年纪念活动为重大抓手,进一步完善了高潭、 安墩等地旅游设施配套,修复了革命遗址,新建了革命历史陈列馆、纪念公园等一批红色景 点,红色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二是举办了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 90 周年庆祝活动、** (高潭)红色旅游线路首发暨智慧旅游平台发布仪式活动、南粤古驿道**高潭红色之旅徒步 活动、“朝霞红似火·豪情满胸怀”红色旅游节活动,红色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三是规范 了红色旅游讲解队伍建设,组织人员参加惠州市第一期红色旅游讲解(导游)员培训班,举 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传承由我做起”红色小小讲解员招募活动、红色旅游讲解(导 游)员培训及招募活动,为我县培养了一批红色旅游讲解员,出色地完成了高潭区苏维埃政 府成立 90 周年纪念活动以及国家、省、市领导调研考察、省内外党团活动的讲解任务,更 好地满足新时代游客对红色旅游的需求。 乡村旅游方面。我县当前正按照“全域推进、多点示范”的战略思维,对照省级生态宜居美 丽乡村建设要求,打造了**范和新农村示范片以及横江村、白马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示范 点,推出两条广东省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红色文化寻根之旅和蓝色滨海悠闲之旅),初步形 成了以**、港口、**等为代表的滨海乡村度假游,以白盆珠、多祝等为代表的西枝江两岸乡 村风情游,以梁化、大岭为代表的乡村生态休闲游,以及以高潭、安墩等为代表的乡村红色 文化体验游的格局。目前我县拥有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 1 个,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示范镇 4 个、示范点 3 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1 个、模范户 1 户,“金牌农家乐”3 个, 市级旅游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1 个,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5 人。 (五)群众、竞技体育方面 一是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承办了**年全国象棋之乡发展工作会议、**年广东省青少年象 棋锦标赛等高规格会议及赛事。高规格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全民健身日活动、县运 动会暨残疾人运动会。连续四年成功举办**湾滨海马拉松赛,并于**年成功升级为全程马拉 松赛事,吸引近 8500 名选手参加。举办了龙舟邀请赛、南粤古驿道定向比赛、醉美乡村徒 步活动、海上那达慕大会、帆船公开赛等“体育+”、“+体育”品牌赛事,极大促进了文化、 旅游和体育效益提升。二是有序推进业余训练工作。积极组团参加市运会、市锦标赛,青少 年竞技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功举办每年的县六项锦标赛,年均参赛人数近 3000 人。三 是体彩事业不断提升,**至**年度我县体育彩票年均销售额近 1.1 亿元,圆满完成了市各年 度下达的目标任务。目前全县体彩营业网点优化为 88 个。 此外,“十三五”期间我局落实行业领域市场行政审批放管服、优化行业领域环境、抓好行 业执法检查、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排查等工作都取得良好成绩。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有待提升。县城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不 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与群众需求矛盾仍然突出。自然 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虽然逐渐完善,但部分设施设备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二是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还存在融合深度不够、融合层次不高等问题,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不充 分,文化旅游体育项目的差异化、主题化开发有待强化,文化创意、高科技元素在融合中的 应用较少,缺乏具有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的融合精品,文旅体融合的路径探索与模式创新有 待深化。 三是旅游发展过程中空间布局规划不够科学。稔平半岛过去引进的开发企业各自为营,缺乏 科学、长远、统一规划,造成部分岸线资源被企业确权化。近年来新调整的城市规划、市政 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等缺乏系统性的统筹,融合力度不够,甚至部分规划互有冲突、 彼此牵制,造成了资源浪费。 四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制约发展。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 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标识、公共厕所、垃圾处理建设滞后,存在重大节日出行难、停车难、 如厕难等问题。 五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比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旅游产业升级、 文物保护等都需要专业性较强的人才来开展,人才方面存在短板。 三、十四五工作思路 十四五,**县文广旅体各项工作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落 实文化和旅游体育融合创新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事业与产业、传承与创新、规模与绩 效、保护与利用、开放共享与绿色生态相统筹的原则,大力提升文化和旅游体育公共服务水 平,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做大文旅体产业,做强文旅体企业竞争力, 做强文旅体融合力,丰富优秀文化产品,提供优质旅游产品,发展高水平体育赛事,把绿水 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重返一流县区行列贡献力量。 (一)文化事业产业方面 一是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实 施“密网强网”工程,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与设施运营管理。 二是加强遗产保护利用,建立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体系。以国家、省文物保护管理单位对梁 化屯、白马窑实施考古调研并取得重大发现为契机,普查梳理我县文旅资源,推动文化资源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价值研究阐释,推出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成果。扩大文保 单位开放范围,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传承,实施传统工艺产业化振兴,落实文化文物单位文 创产品开发试点,大力发展文博产业。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 “三位一体”保护体系。充分发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功能,挖掘、整理区域内“非 遗”项目,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数据库。 三是建设完善文旅市场体系。以重点文旅项目为抓手,助推文旅产业发展。推进完善**星河 智慧谷项目、**县**海洋和岭南文化创意体验综合开发旅游项目、永记生态园惠州国际航天 体验馆、**县安墩镇水美度假村项目、寮管委会赤砂村片区、惠州山海田园国际生态旅游度 假景区等项目建设,持续引进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效应好的企业项目,扩大产业体系。加快 文化艺术演出服务行业规范建设,积极谋划建设专业的营业性演艺活动场所,力争整体打造 极具**特色的演艺品牌,壮大**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在稔平半岛地区打造以海滨灯光音乐节、 沙滩音乐节和候鸟音乐节为代表的各种音乐节庆品牌活动。引导演艺产业集聚发展,扶持组 织开展庆祝建党 100 周年、红色革命、**非遗等相关主题的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依托**文化 中心、民间小剧场、艺培机构等构建演艺集聚区,推动演艺事业发展。 (二)旅游事业产业方面 “十四五”应进一步明确把**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来整体打造,做足“生态、文化、山水、休 闲”文章,下决心整合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效果和整体化的品牌,实现产 业融合和区域产业整体带动发展。 一是打造建设好高端旅游岛。有效整合海岛、温泉、双月湾、**湾等滨海旅游资源,推动** 星河智谷、**科技文化生态城、港口海钓海洋牧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将稔平半岛打造成 为百里滨海旅游长廊和粤港澳大湾区滨海旅游目的地。按照一盘棋思想,全力配合惠州市做 好“惠州湾”品牌塑造工作。 二是深化文旅融合。突出抓好梁化屯、白马窑等重点项目实施,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整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赋予旅游产业更多实物载体。启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大数据 中心运作,为文广旅体事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用好中国象棋之乡的金字招牌,打造象棋文 化馆(园)。进一步加强创意文化产品开发,加大对**渔歌等“非遗”传承利用,重点运用 互联网思维创新文化旅游商业模式和特色文化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 三是做好旅游+大户外文章。牢牢抓住老区振兴发展机遇,抓好白盆珠多祝组团发展,谋划 发展好“水经济”,推动山地运动、水上运动等业态发展,打造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形成 极点带动、带状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做好旅游+康养文章。用足用活实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发展 现代农业、森林康养、温泉康养等产业,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采取激发资源优势、引进优质 项目、强化宣传引导等系列举措,打造旅游大健康新业态。 五是大力发展红色、乡村生态旅游。推进高潭东江红都创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加强对革 命遗址、传统村落、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优化一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布局,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旅游产品供应体系,在现有两条省级乡村精品线路的基础上打造更多特 色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打造高品质田园综合体,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旅游消费 环境,实现美丽乡村的宜居宜业宜游。 (三)体育事业产业方面 “十四五”期间将以全民健身、户外运动等项目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完善 体育基础设施,培育强大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激发更多体育领域投资,推动我县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加强规划引导,因地制宜做好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规 划建设和管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进一步提升体育场所场地设施质量,分阶段 开展好各体育场所的功能升级改造。做好自然村农民健身工程全覆盖工作。在农村,坚持“政 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依托镇、村两级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运营、管护。 二是加强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突出体育健康主题、强化产业支撑带动,做 好体育+大户外、休闲渔业+旅游等专项调研,促进体育+文旅健康的深度融合,引领产业健 康发展。发挥我县“中国象棋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优势,用足用活各级体育产业政策 及资金支持,做好休闲体育运动产业文章,促进体育产业增幅。 三是打造高水平运动赛事。强化山海联动,山区片重点打造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稔平半岛 打造环考洲洋运动带。通过完善体育配套设施,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滨海马拉松、 自行车、徒步、定向越野等高水平体育赛事。引进象棋、乒乓球等国际性、国家级赛事落户 我县,持续壮大赛会经济。优化社会组织,打造龙头型社会组织,培育区域品牌赛事,倡导 科学健身。 (篇三) “十三五”期间,全县文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抓、 社会参与、引领风尚”的原则,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为核心,以加强公共文体基础设 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积极探索文化创新举措,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全力推进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以繁荣文化事业,全县各项文化事业呈现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十三五”期间发展概述 1、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已形成布局合理、 覆盖全面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一是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 服务场所环境不断改善提升,文化馆与图书馆按照“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免费开放。博物馆 被评为“国家三级馆”。在博物馆东侧建成了 967 平方米集中演出、展览等功能一体的多功 能大厅。二是按照“五室一校一场一中心”标准要求,完成对 18 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 站进行改造提升。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完成总分馆制建设,按要求规范服务。三是完成 全县 381 个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文化广场实现 1040 个行政村全覆盖。目前,各 活动室配套相应服务设施,规章制度齐全,运营管理有序,文化氛围浓厚,文体活动丰富多 彩。 2、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一是以“千场公益演出送基层”为依托开展公益演出活动,按 照“形式多样、雅俗共赏、推陈出新、常演常新”的要求,县文化馆与乡镇文化站作为主体, 业余力量作为补充,连年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年,制定了《全县公益演出管理办法》, 采取政府购买方式,将全县乡镇业余文艺团队整合为 43 支公益演出队,实施公益演出“百 台千村万巷”工程,在全县 1040 个行政村开展演出,实现了“一村一年两场戏”的目标。 二是以“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为依托,持续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十三五”以来,为全 县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 29.6 万余册。**年实施“百室千村万推”图书阅读推广工程。三 是贯彻落实国家“2131”工程,继续实施“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 放映,组织 30 余支农村电影放映队、70 余名农村电影放映员,在全县巡回放映。同时,兼 顾送电影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福利机构等主题放映活动。**年实施公益电影“百部 千村万场”工程,通过“影片有约·百姓点单”菜单式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观 影需求, 3、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一是连年组织“激情夏日,唱响沂水”“农民文艺汇演”“广场 舞蹈比赛”等品牌演出活动。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创作了一 批具有沂水特色的文艺精品。二是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与内容,利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 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富有民俗气息、新时代气息的系列文化活动。开展尼山书院(儒学讲 堂)国学讲堂、名师讲座--公益大讲堂、集中读书日活动、书画创作交流、书画下乡、非遗 展览、诗词下乡、我的书屋我的梦,“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沂水”阅读推广活动。举办 沂水县“兴沂地产杯”“激情夏日、唱响沂水”声乐、器乐大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 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大合唱比赛。三是发挥基层文化品牌优势,开展了泉庄镇桃花节、夏 蔚镇樱桃节等大型文化节日活动,努力打造乡村文化服务特色,实现城乡文化活动全履盖。 4、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力度不断增强。一是落实文物保护“四有”“五纳入”制度,成立了 全县文物保护委员会。公布了《沂水县第五、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第四、五、六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安装保护标志碑。实施田野文物“百点千村万巡”工程,聘用齐长城、省 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员 45 名,对各级文物保护点进行安全巡查。完成 14 处市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的“天网工程”,全部纳入“雪亮工程”并正常运行。县博物馆“崮上春秋—— 纪王崮春秋墓”专题陈列展荣获第四届(**—**年度)“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精品奖”。 县博物馆被纳入“行走齐鲁——山东省青少年研学教育基地”、被评为临沂市“科普教育基 地”。**年“纪王崮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 3 件文 物入选“临沂瑰宝”。二是扎实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传承,对古村落、古街巷、古建筑进行保留保护,打造具备“乡 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条件的村居。分步实施“齐长城人文自然风景带”工程建设。承办了 “第二届临沂文化惠民消费季暨非遗进景区活动”,参加了临沂举办的我们的中国梦——“非 物质文化遗产月”暨首届沂蒙“乡音乡韵”展演季活动并荣获优秀组织奖。三是充分挖掘传 统民俗、非遗项目等特色文化资源,振兴传统工艺。公布了《沂水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性项目名录》,通过举办非遗、手工艺培训,培育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能手,形成特色文 化产业项目。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组织开展了雪山风情街文化大 集、天上王城庙会、四门洞非遗实物展,手绣、剪纸、木雕、泥塑等项目进校园、进社区、 进企业等展演。建成 9 处乡镇(街道)历史文化展示室、乡村记忆馆,在四门洞、雪山彩虹 谷等景区设立非遗传习所。在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鲁绣(高桥 手绣)》非遗项目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沂蒙布鞋》《四十里泥哨》等 29 个项目申报 市级第六批非遗保护项目;《院东头传说》《沂水金石传拓技艺》等 13 个项目由县政府公布 为县级非遗项目。沂蒙小棉袄传承人孙洪芸、沂水丰糕传承人黄玉伟荣获**年度临沂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模范传承人和优秀传承人称号。泥塑非遗传承人刘世玉入选临沂市“第四届乡土 艺术人才”。实施文化产业振兴“百技千村万岗”工程,发挥非遗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 引导企业化运作,强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文学艺术创作繁荣发展。一是文学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创作出了一大批多样化、高质量、 影响大的文艺精品。魏然森创作的《血红血热》获第五届沂蒙文艺奖一等奖;纪录片《永恒 的记忆》在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并获沂蒙文艺奖电视类一等奖;长篇小说《白雪英雄祭》 获首届“浩然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移风易俗微电影《怀恩的后事》荣获临沂市移风易 俗微电影大赛二等奖。纪录片《清曜四韵》在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并获第七届沂蒙文艺 奖电视类二等奖。完成了长篇非虚构文学《天一启示录》、纪录片脚本《又见红嫂祖秀莲》, 公益纪录片《亲爱散记》、电视散文《沂河的见证》《走近尹家峪》拍摄完成。报告文学《乐 群记》被列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精品打造工程”入选项目。**年,魏然森参加山东省作 家协会第七届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全委会委员及小说作家委员会委员。薛兆平编剧的电影《心 路》荣获第五届沂蒙文艺奖三等奖;出版了小说集《嫁给安平》;编导拍摄微电影《柳眉的 婚事》。创作完成了移风易俗题材的中篇小说《喜丧》和电影剧本《崮乡奏鸣曲》。王晓明出 版了历史长篇小说《隐居的王国》并荣获沂蒙文艺奖文学类三等奖。薛俊美出版了《有趣的 飞鸟小镇》《搞怪的动物世界》《植物的奇妙王国》《百变科学》《也曾陌上花似锦》,刘克升 编著出版了《偏旁会说话》,许德美编导的微电影《错爱》获临沂市“沂蒙清风·与廉同行” 廉政文艺作品微电影类二等奖;微电影《翠玲的一天》获第六届“沂蒙文艺奖”二等奖。邵 光智出版了长篇叙事诗《鬼谷长歌》。**年 3 月,由县文化和旅游组织创作的反映殡葬改革 的话剧《樱桃崮下》创作完成并进入排演阶段。吕剧《双全其美)临沂市第二届原创小型戏 剧展演一等奖获沂蒙文艺奖戏曲类三等奖。荣获第十七届民间秧歌会优秀组织工作奖,“歌 唱新时代”**年临沂市首届乡村歌手大赛优秀组织奖;舞蹈《芳华》获临沂市第七届沂蒙文 艺奖舞蹈类三等奖;京剧《新风曲》荣获临沂市第四届原创小型戏剧展演二等奖;京剧《初 心》在**年临沂市第五届原创小型戏剧展演中荣获一等奖;小品《归雁》获临沂市第八届沂 蒙文艺奖曲艺类一等奖。二是书画艺术繁荣有序发展。“十三五”期间,组织举办了庆元旦 城乡建设主题书画展、迎新春国土资源保护主题书画展、庆五一“中国梦、劳动美”、农商 业银行杯职工书画、“颐高杯”第一届书画展、邹方臣书法展、佛教国书画邀请展、首届颐 高杯青少年硬书书法大赛、“贯彻十九大,展望新时代”公路主题书画展、老兵诗词书法专 题成果展、赵秀征个人书法展、沂水县第五届老年文体艺术节书画展、“汉风沂韵”雪山艺 墅杯隶书展、“全民健康看沂水”书画展、“贯彻十九大 展望新时代”公路主题书画展、“凯 利水泥杯”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诗书画展。组织参加沂河文化书画展、沂蒙山杯首届农民 书画展、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展。举办了“汲古润新”——杨少涛、王纪岭、殷继先、 王立双四人书画展;丹心绘沂蒙——王世芳书画展;沂水慈善爱心捐助书画展;庆祝新中国 成立 70 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 70 周年杨光溥杯书画展;沂水县“公证杯”法治沂水书画展。 田英、王臣松临帖作品参加临沂市第九届临帖与创作展并获优秀奖,袁源书法作品入黄河口 碑书法展,时相勤书法作品获山东省教师书法大赛二等奖。袁国华被评选为书画类“第三届 临沂市乡土艺术人才”。 6、文化市场监管规范有序。认真履行文化市场领域监管职能,文化监管队伍综合素质逐步 提高,市场监管能力不断加强。制定了专门实施方案,对全县网吧、书店、KTV、印刷企业 等行业进行全面托底并建档立案,建立健全了全县文化市场、公共文化服务、文物安全问题 台账,并对其进行规范提升。年进行各类检查 860 余次,有效规范了文化市场切较净化了文 化市场环境、规范了企业经营秩序,实现了行业安全有序发展。三是“扫黄打非”工作深入 开展。落实上级“扫黄打非”工作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建立了 “扫黄打非”镇级工作站点 19 个,社区(村)级站点 381 个。 7、文化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县文化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加强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贫困村发放音响 251 套、锣鼓家什 27 套、配送书橱 112 个、配送图书 8.15 万册配送电视机 47 台、听戏机 108 个、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 631 套,直播卫星 167 套,扶持贫困村资金 119 万元,完成了 92 个省定贫困村、41 个“四联八建”贫困村、131 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的完善提升 任务,实现了贫困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全覆盖,完成了全县贫困户广播电视信号户户通 任务。二是着力推进“百千万”惠民行动,贫困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以“百室千村万推” 图书阅读工程为抓手,在贫困村开展国学、红色文化、科普讲座等图书阅读活动 1000 余次。 以“百台千村万巷”公益演出活动为依托,开展送演出下乡活动。实施“百部千村万场”公 益电影放映活动,全县贫困村年巡回放映电影 2120 场。通过开展“百训千村万督”广场舞 培训活动,支持贫困村群众组织参与广场舞培训,在贫困村共建起了 171 支广场舞队伍,组 织举办 40 余次广场舞比赛。创作了《轮椅上有梦》《心路》《情暖山乡》等文艺作品并编排 巡回演出。三是注重贫困村文化人才培养,文化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壮大。将贫困村文化人才 培养纳入县文化人才培训计划,通过“百训千村万督”广场舞辅导员培训、“百室千村万推” 阅读推广活动。累计为贫困村培训文化人才 12000 余人次,培育文化志愿者 80 人,文化示 范户 126 个,壮大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四是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利用非遗资源优势,创新文化扶贫项目,深入挖掘了高桥手绣、诸葛松球、崔家峪银饰、龙 家圈桑皮纸等非遗项目,吸收贫困户参与生产加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 8、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十三五”期间,主动作为、积极有为,不断总结经验,扎 实开展人才工作。一是打造了三支文化人才队伍,一是业务精的专业队伍,配齐配强专业人 才队伍,目前全县在编专业文化人才近 400 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超过 50%。二是能 力强的基层队伍,文化站均选配 2-3 名工作人员,文化大院均配有 1 名以上专(兼)职管理 员,正常开展活动的各类基层文化团体 140 余个、5000 余人;三是服务优的业余队伍,各 类书画、诗词、文艺、影视、动漫等文化行业协会、艺术团体、文化志愿队伍共计 8600 余 人。张伟良、吴兆京被评为山东省第四批齐鲁文化之星。连续四届每届有 1 人为评选为“临 沂市乡土艺术人才”。二是实施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对全县的乡镇文化站长、 文化骨干、文化志愿者分层次分批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三是健全完 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根据工作实际,对文化各行业领军人才、突出人才 等采取政策扶持、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帮扶其在个人提升过程中解决困难、突破瓶颈,以 获取更长足发展。同时,在评先树优、荣誉表彰等工作中,视工作情况酌情予以倾斜,进一 步调动我县文化人才主动性和积极性。 9、获得的荣誉。“十三五”期间,我县文化工作硕果累累,成绩显著。县文化和旅游局连续 5 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荣获省级农家书屋工作先进 单位、第三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省级先进单位、省级书香机关等县级以上荣誉称号 40 余个; 县文化馆、县图书馆顺利通过“国家一级馆”复核验收,县博物馆成功争创“国家三级馆”。 纪王崮春秋墓群成功争创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全省城乡居民评价文化生活类测 评位于全省第 8 名、全市第 1 名。 二、“十四五”发展规划总体要求 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地域文化品牌,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发挥文化惠民服务大局的作用,加深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巩固文化扶贫成果,着 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文化工作的引导力、创造力、竞争力,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三、“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 中央、省、市文化旅游工作会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以深 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统筹协,推进“文化+”。加大资源 整合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奋力谱写新时代沂水文 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四、“十四五”发展规划任务目标 实现文化工作“四个全覆盖”,即:一是免费开放全覆盖。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实 施免费开放,每周开放不少于 56 小时。所有乡镇综合文化中心达到国家一级文化站标准; 社区文化中心达标率 100%,全面落实免费开放,继续开展送书下乡活动,确保所有中心社 区图书不少于 1500 册;所有行政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达到 100%覆盖,并组织开展好文 化活动。二是文化惠民下乡全覆盖。县文化馆精品文艺年演出不少于 120 场,乡镇公益演出 不少于 2080 场;广场舞辅导年不少于 100 场,镇村两级组织广场舞辅导不少于 1 万次。县 图书馆组织文化推广活动不少于 100 场,乡镇综合文化站组织各类活动不少于 1 万场。县电 影公司组织公益电影年放映不少于 1.2 万场。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全覆盖。对全县的田野文物 开展巡查每年不少于 1 万次;做好天上王城春秋古墓文物保护工程资金争取工作;做好齐长 城穆陵关及东段文物修复保护方案优化提升。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跟进,争取不少于两项非 遗项目纳入省级非遗名录,不少于 15 项非遗项目纳入市级非遗名录。四是市场管控全覆盖。 发展壮大核心层文化企业(项目),打造一处文化产业基地、一批特色文化产业村。区分不 同业态,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及监管处罚档案,开展文化市场监管巡查活动不少于 1 万次。开 展好“清源”“固边”“净网”“护苗”“秋风”五项活动,强化“扫黄打非”工作。 五、“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重点 1、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继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县文化馆、县图书馆、 县博物馆按上级要求实施免费开放。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活动 室建设,完善提升以县文化和旅游局为“主干”、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支”、社区文化活动 中心为“叶冠”的三级联动“树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镇综合文化站要按照一级文化站 标准,配齐配强专业工作人员,社区(村)文化服务中心要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抓好 泉庄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提升试点推进,为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样 板。组织实施好千场公益演出送基层、广场舞培训、公益电影放映、图书推广等文化惠民活 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文化精品打造。整合力量,对红色文化和殡葬改革成效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从沂 蒙精神传承传播切入,创作的一批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排演 1 部以殡葬改革为主题的精品话 剧,争取在全市巡演,推向全省内、全国。继续梳理沂水文脉,编辑出版《沂水文脉考》; 积极争创国家级文华奖、群星奖,省级“泰山文艺奖”“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及市级沂蒙文 艺奖等各级各类奖项。以“文旅沂水”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建设沂水文化网 IP,线上全方位、 立体式推介沂水文化,让沂水文化更有看头、有讲头、有听头。 3、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一是争取国家级文保资金立项。以天上王城春秋墓群遗址被评为第 八批国保单位契机,积极对上沟通对接,编制好纪王崮墓群保护与展示工程的立项报告,争 取国家级文保资金。二是抓好博物馆库房改造和临时展厅提升改造工程;三是规范程序、压 实责任,搞好文物保护巡查工作。四是做好沂蒙小棉袄、龙家圈桑皮纸、沂水丰糕等争创省 级非遗项目,新打造两处高标准非遗展室,总数达到 50 处,推动非遗产品和项目入驻景区, 破解旅游市场同质化瓶颈,促进文旅发展。 4、文化市场监管。贯彻落实上级业务部门要求,调度、督促县内相关单位做好电视广告、 重大活动宣传、记者站(证)管理、视听节目审查及传输等工作;对全县期刊、图书、音像、 电子出版物以及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等工作做好监管,严打非法出版、盗版、超范围经 营等行为;保护著作权,查处侵权行为,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推广软件正版化工作。建立以 文化执法派驻中队人员为主、局相关人员和电子巡查配合的监管队伍,落实“双随机一公开” 督查机制,确保监管到位。采取日常工作考核、实地督导考核等方法,加强对文化监管人员 考核,确保履职尽责到位。 六、“十四五”发展规划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做到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分 管同志靠上抓、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健全机构、整合资源、 配强力量,调高目标、调硬措施、调快节点,严把质量标准,严肃工作纪律,精巧谋划、精 心组织、精细服务、精准实施,务求工作实效。 2、强化宣传引导。内宣外宣并重,坚持部门宣传和社会宣传结合,传统媒体宣传与新兴 媒体宣传互补,勇于机制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拓展渠道、改进形式方法,多渠 道、全方位宣传文化工作发展成效,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配合联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擦亮文化地域特色品牌。 3、凸显工作重点。围绕全县“125”工程、“两城同建”、脱贫攻坚、新旧动能转换、优 化营商环境等中心工作,精准研判,倒排节点,靶向突破,抓重点、破难点、增亮点,对品 牌内涵挖掘项目、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试点、精品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基地提升改造等重 点工作予以资金保障,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实施。 4、正反双向推动。坚持“正向推动”与“反弹琵琶”相结合,既要宣传样板典型、工作 标杆,又要曝光丑点、鞭策后进,从正反两个方面推动工作。采取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城乡 居民测评,实现由定性测评到定量测评的转化,进一步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各乡 镇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并兑现奖补。 (篇四) 十三五”期间,**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沂蒙 样板为抓手,以繁荣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 探索创新举措,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文化旅游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和重要成果,为全县经济社 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持。现将“十三五”期间工作和“十四五”工作计 划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文化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围绕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以乡村振兴片区村、第一书记 村、村党组织书记选配试点村为重点,推进“百乡千村”示范点建设,县、乡、村三级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网络不断完善,开创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新局面。现有国家二级图书馆 1 个、 国家一级文化馆 1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10 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并 逐步向自然村扩展。90%的村建设了文化小广场、80%的村建成乡村大舞台并配套建设文化 小广场。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室 51 个。图书馆分馆建设取得新进展,提升完善图书馆总分馆 12 个,建成村居服务点 24 个。已完成野店、桃墟、坦埠、岱崮、旧寨、东孟良崮分馆的图 书编目工作。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扶贫工作,统筹有线、无线、卫星三种方式为全县 7741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费电视节目。 (二)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安排,承接了中国儿艺会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牵手沂蒙、同献爱心庆六一公益演出等大型活动,中央电 视台教育频道全程播放,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山东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作了 深入报道。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举办了中国算圣文化传承交流会、蒙恬文化论坛等特色 文化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广场文化艺术节、乡村艺术节春节晚会、元宵节晚会等大型演 出,深受群众好评。乡镇文化活动形成了“一乡一品”,旧寨杏花节、联城槐花节、桃墟板 栗节、野店樱桃节、常路孝文化节、垛庄桂花节、岱崮桃花节等活动效果显著。每年完成送 戏下乡演出近 400 场次、送电影下乡 3500 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县图 书馆每周末固定开展公益讲座、主题演讲、诗文朗诵等阅读推广活动;县文化馆积极开展声 乐、美术、书法、表演、蜡染、广场舞等免费培训活动。《小车回家》参加了全国民间文艺 展演并获奖,美术作品《鹿王本生图》、《千年遗梦》等入选全国画展,《觅春》、《暝》等作品 入选全省画展并获奖三名。拍摄电视剧《遍地书香》、电影《崮上情天》全方位展现了**的 地方特色和老区人民的精神面貌。 (三)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3 处、市级 10 处、县级 92 处,馆 藏文物 4000 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1 件、二级文物 10 件、三级文物 73 件。岱崮镇、 丁家庄村分别入选全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传统文化乡镇和传统文化村落,其中岱崮镇 作为全省 7 个传统文化乡镇之一位列榜首。《蒙山传说》、《八仙灯》等 5 个项目被列入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洪珠算文化》、《垛庄酱菜》等 13 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高都镇入选第四批“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 查。 二、“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样板 1.突出重点打造。紧紧围绕垛庄孟良崮片区、旧寨杏山子片区、野店沂蒙六姐妹片区等三个 乡村振兴片区,以及蒙山北麓划转村、云蒙湖周边、岱崮地貌核心区,高标准推进基层文化 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重点突出蒙山北麓龙凤峪片区的扶持力度,促进文旅融合,打造典型 样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对省市县派第一书记村、村党组织书记选配试点村、重点贫困村, 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改造提升乡村大舞台、村情民俗展示室、文化长廊、文体 小广场、农家书屋等设施。 2.突出效能提升。重点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改造提升和免费对 外开放,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利用率,吸引人气,切实发挥服务效能。进一步抓好县级文化馆 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在重点社区、企业、单位合理增设一批图书借阅点、服务点,更好满 足读者的需求。选择合理位置建设自助式图书馆分馆。 (二)构建更加全面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在现有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按照 均衡配置、严格预留、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各 类公共文化设施。“六馆一中心”文化综合体建成后,最大限度发挥服务效能。到 2022 年, 实现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全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 活动中心)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文化小广场 实现自然村全覆盖。 2.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积极开展社区文 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法治文化等活动。继续推进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等免费开放工作,大力扶持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发展,逐步纳入免费开放范围。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项目。 (三)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活动 1.做精做细品牌文化活动。举办好春节联欢晚会、刘洪文化节、广场文化艺术节、广场舞大 赛等文化活动,巩固品牌活动成果。利用重大节庆日,举办书画、摄影、剪纸等展示展览活 动和歌手大赛、戏曲票友大赛、少儿才艺大赛等各类赛事。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各类 文化赛事及展览活动。拓宽县文化馆公益性培训内容。县图书馆充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继 续开展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和传统文化培训。 2.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中国梦”为主题,以“沂蒙精神”为主旋律,挖掘**特有的 文化资源,创作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 向,继续将文化惠民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更好的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通过政府购买演出服务的方式,对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进行补贴,扎实推进“一村一年一场 戏”工程等演出活动,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的同时,做好艺术普及 教育工作。 (四)完善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 1.加强非遗科学开发与保护。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普遍落实“六个一” 保护行动,建设非遗项目库。加强对具有沂蒙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群众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有效利用途径的研究力度,进一步挖掘、整理、抢救。加大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 保护力度,支持其开展带徒授艺等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加强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形成立体展示宣传格局,积极探索与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扩展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增强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2.加强文物保护和安全。积极争取资金,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制定保护 方案,完成一批重点文物的修缮保护工程;加强文物巡查和库房管理,保证文物安全。完善 文物管理所、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实现了馆藏文物信息化。坚持把文物安全作为重点,聚 焦法人违法、盗掘盗窃、火灾事故三大风险,开展日常巡查,特别是确保田野不可移动文物 的安全,杜绝文物保护单位遭受破坏。加大文物宣传,普及文物保护法律意识。深入开展文 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学术研究,出版发行一批专业书籍。 (五)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1.加强文艺作品创作。通过自主创作、招才引智等形式,推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能够对外 展示**良好形象的文学艺术作品,并做好推广宣传。认真指导各剧团和文艺创作团体创作各 类文艺节目。积极筛选提报小型戏曲创作展演和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工作。 2.加强文化与旅游、文化与民俗、文化与资源的融合,创新文化业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 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桃花节等节庆品牌为抓手, 做好桃文化与寿文化结合文章,叫响山东省长寿之乡品牌。整合全县优势文化资源,建设** 县文化创业产业园,发挥集聚效应。 (六)抓好文化市场管理 1.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持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扫黑除恶”工作。组织开展净化 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绿书签”等专项文化市场治理活动。部署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 作。 2.加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和执法工作。对网吧、电影院、KTV 等人群密集的文化娱乐场所和 书店、音像店、印刷企业等加强巡查,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治理 活动,净化文化市场,保证安全生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