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读书心得体会参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读书心得体会参考

班主任读书心得体会参考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渴时找到一泓清泉,在黑暗中看到一盏 灯火,在寂寞时邂逅一位故友,在迷茫处忽见路转峰回,这是我在阅 读了万玮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兵法》后的最深感触。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它 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实 践篇是精选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跌宕 起伏,充满悬念,富于智慧,读后令人回味,引发思索。理论篇是作 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孙子兵法》、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作 者运用辩证法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与纠正,书 中指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 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 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困扰的,不 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 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 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 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 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后,我得到很多启示,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 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本 书收录了许多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处处体现出作者的睿智,冷静,果 断,幽默。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给予我很大启 发。 在《点石成金》一篇中,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 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 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看到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 弱的心灵。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 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 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 在《转怒为抚》一篇中,晚自习上一位女生班干部带头违反纪 律大声喧哗,老师当即大怒,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 这位女生叛逆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 自习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 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 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 的好学生。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实际上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更是非常大 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提及的问题,也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经常遇到的, 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极端叛逆、不思进取,甚至是冷漠自私, 我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进行说教,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作者对待 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学到许多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 育方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多动脑, 多用心,研究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心理,因人、因事、因时制宜,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发生彻底 的转变,由内而外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育要善于创造时机,教师要善于使用捭阖之术。“捭阖的 本义是开合。捭就是分开,阖就是闭藏。”“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 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我们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我们可以很准 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 就可 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 想问题。”“而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我们是 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我们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 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 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我们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 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 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方 式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开启学生心扉的方法除了用激励、褒 扬外还可以采用用言语去试探对方、故意保持缄默或故意忽视对方、 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等多种方式。”这一策略也使我受益匪浅。 很多时候,由于气氛严肃紧张,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给 沟通带来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表扬他们,或先转 移话题,谈论其他事情,使他们情绪上放松,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 局面便会大有不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适当采取震撼教育。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 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和震撼式。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 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 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 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当头棒喝》《激 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 方法,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 震撼教育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 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其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 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收效甚微。这时,震撼式的教育 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必须要适度,即不能 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负面影响,不能违背“教育无痕”的原则。 除了 许多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这本书还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产 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 级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 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 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 式,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 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其次: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 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种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 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获取丰收的喜悦。教育如同园艺,面对 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 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 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 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 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 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和魅力。 再次: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对教育事业, 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本 书所讲述的几十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 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是交锋。读到《攻心为上》一篇时,我深深地 感受到,教师,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 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也是自身体验、自身 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 方,教师稍微用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驶向光明美好 的未来。所以如果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治班、“攻心为上”, 以此为准则,那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班主任兵法》这本教育著作,不仅使我 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并且引导我加深了对教育 事业、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增强了成为一名优 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 真谛之一。”读书是促进我们青年教师人生发展和工作成长的最好途 径。只有不断汲取书籍的力量,才能具备合格教师所必须的一种博大 而高远的精神,一个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份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 求完美的人生信念。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书香飘溢在我们 美丽的校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