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0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四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提示: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其中,选择题要求用 2B 铅笔正确涂写在“客观题答题区”。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 36 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本题满分 10 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着.落(zhao) 诀.别(jue) 一霎.(sha) B.悔.恨(huı) 祷.告(dao) 混.为一谈(hun) C.应和.(he) 贮.蓄(zhu) 搓.捻(cuo) D.倜.傥(tı) 确凿.(zuo) 粗犷. (kuang)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感概 云霄 花团金簇 B.菡萏 侍弄 人迹罕至 C.笠临 澄晴 咄咄逼人 D.分岐 静谧 翻来复去 3.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太重要,需要赶紧收起来。 B.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C.匿笑:偷偷地笑。 D.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比喻姿态优美。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知道我们要去学农这个消息后,大家都喜出望外....。 B.这部电影的情节扣人心弦,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通过这次考试,我真正知道了温故知新....的重要性。 D.同样一道数学题,竟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答题方法。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为了搞好学校艺术节的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每一个学生的意见。 C.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是机动车在斑马线不避让行人引起的。 D.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 (二)诗词理解与默写【本题满分 13 分】 6.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其中的“落花” 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唐朝那样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B.《行军九日思长安古园》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通过“遥怜”表 达对故园菊花的深远的爱惜和怀念。 C.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两句是说: 在万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 D.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写,体 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 7.根据提示默写。(10 分) ①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旅途中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 。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③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④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⑤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⑥曹操在《观沧海》中,写出大海水波荡漾,山岛高高耸立的诗句是 水何澹澹, 。 ⑦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⑧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春》朱自清) ⑨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⑩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春》朱自清) (三)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 13 分】 8.下列表述得当的一项是( )(3 分) A.某学校邀请一位全国著名的科学家来作报告,经办人对科学家说“请您来讲一次, 想来您也会觉得荣幸的。” B.家慈这次住院一个月,多亏您悉心照料,我们全家都很感激。 C.小苏的作文获奖了,他高兴的说:“欢迎同学们对我的大作提出宝贵意见”。 D.我不能去敝校参加学术交流会了,请您另请高明吧。 9.按要求做题。(4 分) 2020 年,世界范围内的新冠疫情使得我们戴口罩成为常态。 校园里,小凯没戴口罩,一直说说笑笑、慢慢悠悠地在队伍后面走着,还说:“咱 们这里又没有病毒,何必那么认真?” 此时,在他旁边的你,会怎样劝他戴上口罩? 要求语言简洁、符合语境,至少说出两条理由。(4 分)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那时虽然 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 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 何况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 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 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 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据舆论说,神妙就在这地方。先前有一个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了什么叶天 士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医者,意也。” 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所以……。 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 甚至于还要拼了性命,跑进深山里去采呢。 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厉害,将要不能起 床;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吾没有先前一般踊跃 了。 1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上文段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小说集,原名《旧事重提》。 B.以上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琐记》,写出家中一直请名医医治父亲的病,过 程中一些琐碎的事情。 C.以上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文中表现了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和细 心呵护。 D.以上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父亲的病》,主要写我们为了重病的父亲,遍访 城中名医,但是这些名医故弄蒸虚,勒索钱财,误人性命的事。 11.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语段可以看出我对这些名医的态度是逐渐变化的,由先前的“佩服”,到逐渐的 “失去了信仰”。 B.选文第二段引用了一个病人的事例,证明了中医的药引子是有奇特功效的,而且俯 拾皆是,唾手可得。 C.选文最后一段划线句子写出我已经掌握了医学的基本技能,可以独立开药方了。 D.以上文段主要写名医的诊费昂贵,药引、药方奇特,所以药效也是出奇的好,让人 心服口服。 二、阅读【本题满分 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 14 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賢 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相委.而去 委:舍弃 B.陈太丘与友期. 期:约定 C.不逾矩. 矩:法度 D.三军可夺.帅也 夺:夺取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尊君在不. B.吾日三省.吾身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不亦说.乎?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饭疏食,饮水. 水:冷水 B.去后乃.至 乃:才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 D.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15.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陈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也没到,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 B.元方义正辞严指责友人不按时到达是不讲诚信,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是没有 礼貌。 C.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认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D.孔子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除了“温故知新”以外,还有“学而不思”。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现代文阅读一【本题满分 9 分】 《再塑生命的人》(节选) ①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 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 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 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②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我立刻伸出双手。可是,一个陌生人住 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 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③第二天早晨,莎利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姓娃,后来我才知道, 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我玩了一会儿 洋娃娃。莎利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 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在她手上画画。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 我自豪极了,高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④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 样画葫芦模仿莎利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 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 sit down)、“站”( stand up)、“行”(walk)这些词。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 以后,我才领悟到的。 17.读选文第①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的心理 状态是怎样的?(2 分) 18.读选文②—④段,说说莎利文老师对我做了哪些事?(3 分) ① ② ③ 19.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③段中的划线语句。(4 分) (三)现代文阅读二【本题满分 11 分】 妈妈爱吃什么菜 ①妈妈爱吃什么菜?提出这个问题,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那天,大家聊得海 阔天空,吃得大汗淋漓,都很尽兴。临近酒席结束,这位朋友忽然叫过服务员,叮嘱 说:“再加一个酱烧鸡翅。”大家赶紧阻止:“都吃饱了,别浪费。”朋友笑笑,继 续交待服务员:“鸡翅烧烂些,多放姜,加黄酒,烧好了给我打包。” ②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他是要带回家去。朋友转回身来,笑问大家:“谁知道妈 妈爱吃什么菜?”这意外的问话让大家都愣住了。是啊,妈妈爱吃什么菜?还真没注 意过。朋友接着说:“以前,我和大家一样,每次回家去,妈妈都会做一桌子我爱吃 的菜,蜜汁排骨、辣炒虾仁、糖醋鱼……吃饭时,她总是坐在我身边,目不转睛地看 着我吃,自己却一口不吃。哪个菜我多挟了两口,她便喜得眉眼含笑;啷个菜我吃得 少,她又愁得眉头深锁,一个劲地自责检讨,说肉烧老了味重了…… ③直到谈了女朋友后,第一次带她回家,在超市里,女友说,买些你妈爱吃的菜 带回去吧,你妈喜欢吃什么菜?我一下子愣在那里,是啊,我妈爱吃什么菜?她知道 我喜甜嗜辣,知道我不吃香菜,知道我每顿离不了青菜,而我竟如此粗心,从未留意 过她喜欢吃什么。 ④后来我开始留心,看她究竟爱吃什么菜。可是她从来不和我们一起吃饭,总是 等大家吃完了,她才开始吃。似乎,我爱吃的菜她都不爱吃,那些我不喜欢吃的剩菜, 她却吃得津津有味。 ⑤直到那次外婆过生日,席间,我年逾八旬耳聋目浊的老外婆,特意把那盘酱鸡 翅转过来,一个劲儿地往妈碗里挟,嘴里含混地小声嘟哝着:你最爱吃的鸡翅,多吃 点,多吃点……” ⑥朋友的眼睛有些湿润,他叹了口气,继续说:“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习惯,每 次出去吃饭,都要点一个酱鸡翅给我妈带回去,我也在学着做这道菜,总有一天,我 要亲自做给她吃……在爱的天平上,我们和父母之间,总是倾斜的,他们的砝码永远 比我们重……” ⑦大家都沉默了,或许每个人都在思索:妈妈,到底爱吃什么菜?我想起上次妈 妈生病前我回去看她,在超市转来转去,最后带回去的,却是爸爸爱吃的牛肉。妈妈 爱吃什么菜?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考验着我们每一个儿女的心:对这个在家庭里 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女人,我们是不是忽略得太久? ⑧大约每一家庭的餐桌上,妈妈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她在厨房里辛苦忙碌, 做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自己却是最后一个上餐桌的人。吃完饭,她清理掉我们留下的 剩饭剩菜,涮洗碗筷整理厨房,她把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喜好都牢牢记在心里,唯独忽 略了她自己。 ⑨妈妈爱吃什么菜?我们每一个做儿女的,都应该认真地问问自己。 20 通读文章,用简洁的话概括我的朋友是怎么知道母亲爱吃酱鸡翅的?(3 分) 21.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4 分) 22.说说第⑥段中“在爱的天平上,我们和父母之间,总是倾斜的,他们的砝码永远比 我们重”的含义。(4 分) 三、写作【本题满分 50 分】 23、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 (一)命题作文: 读了《妈妈爱吃什么菜》,你是不是也想到了自己的妈妈? 你的家里是不是也有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妈妈?有天天四处奔波的爸爸?还有啥 事都操心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人一起的相互关爱,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请以《爱在这里》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家里的亲情故事。 要求:600 字左右,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 名和人名。 (二)半命题作文: 进入初中已经半个学期,学校里新的老师、同学,新的课程设置,繁多的活动, 是不是已经让你感觉到了一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请以《面对困难,我 》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 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