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十四周周练(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十四周周练(2016

横峰中学2016-17学年度上学期周练(第14周)‎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必修三第六单元)‎ ‎ 考试日期:12月1日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9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2.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 ‎3.土地兼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严重激化了统治危机,因此历代政权都采取了抑制兼并的措施。下列各项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A.北魏实行“均田制” B.明朝的“鱼鳞图册”‎ C.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4.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改革开放后,共和国也以此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的是(  ) ‎ A.民本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5.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6、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确定“三大政策”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 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9、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A. 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 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 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 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10.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发了①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②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③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 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1.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12、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他们为代表的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 A、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B、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13、“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思想精髓是(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团结一致 D.祖国统一 ‎14、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②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②”里应该是( )‎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6、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时间和著作是( )‎ A.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 B.井冈山时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C.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等 D.共和国时期的《论十大关系》等 ‎17、“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18、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场景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二十四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二十四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9、以下是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或讲话,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新民主主义论》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A .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20、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 ‎21、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可用于研究抗日的诗句是( )‎ A.“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2、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3、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24、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思想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5、“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6、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一国两制 ③大跃进运动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7、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2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  )‎ 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30、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捉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31、必做题:(10分)2013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2周年纪念日。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社会革命主要内容是什么?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具体办法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员副署,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同时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内容 ‎(2)材料二确立了什么政体?概述材料二颁布的重大意义。(2分)‎ 材料三 孙中山明令废除清朝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式礼节,代之以鞠躬、脱帽、握手之礼;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以新式名词代替;过去常用的大人.老爷之称均被革除。他要求民间称呼官员均学习西洋或东洋,称为“先生”或“君”。 ——据《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司厅称呼文》等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的妇女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3)材料三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1分)材料三、四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1分)‎ 材料五: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4) 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0年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纪念性、示范性学校,为了维护中华民国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在这之前,孙中山先生进行了哪些努力?(2分)‎ ‎32、选做题:(25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九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先后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材料一体现的思想对中国革命有何重要作用?如何理解“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4分)‎ 材料二 1945年4月,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他(毛泽东)又说:“决议案《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此外,在很多场合他都说过:“如果同志们要把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积累的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 材料三 中共七大召开会场 材料四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 《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3)材料三对树立党的理论旗帜有何贡献 ?(1分)‎ ‎(4)材料四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理论贡献,简要分析毛泽东此时期是如何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4分)‎ ‎(5)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其思想精髓是什么?(3分)‎ 材料五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做出了积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事业)的救星”。‎ ‎                  ——《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6)外国学者关于邓小平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1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6分)‎ 材料三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提出了一系列关系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前途的重要论断, 明确回答了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总结,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犹如和煦的春风,吹开了在中国上空飘浮着的“左”倾阴霾。‎ ‎( 7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2分) 对此你有何认识?(2 分)‎ 横峰中学2016-17学年度上学期周练(第14周)‎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六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9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D A B C D C B ‎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B B ‎ C ‎ B C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A C D D D A D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1)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1分)‎ 针对国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1分)‎ 针对国内:地主垄断土地,农民生活贫困。(1分)‎ 具体办法: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的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1分)‎ ‎(2)政体:民主共和政体;(1分)‎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或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1分)‎ ‎(3)思想: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提倡国民平等。(1分)‎ 影响:促使人们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社会风气逐渐开放。(1分)‎ ‎(4)努力活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二次护法运动(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25分)‎ ‎(1)作用: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2分) ‎ 理解:毛泽东依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分)‎ ‎(2)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2分)‎ ‎(3)贡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分)‎ ‎(4)措施: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报告。‎ 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独创性地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所有这些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4分)‎ ‎(5)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分)‎ ‎(6)态度:符合。(1分)‎ 理由:‎ 实行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6分)‎ ‎(7)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分)‎ 认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 只有在中共的领导下, 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和谐社会。(2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