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 和第II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计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片《孔子讲学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 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 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D. 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 A. 社会大变革 B. 经济的发展 C. 政治剧变 D. 统治阶级的提倡 ‎3.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哪项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4.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5.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此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理学对人们思想束缚 D. 抑商政策的松动 ‎6.有诗云:“‎ 闽风生女半不举,长大期之作烈女。婿死无端女亦亡,鸩酒在尊绳在梁。女儿贪生奈逼迫,断肠幽怨填胸臆。族人欢笑女儿死,请旌籍以传姓氏。三丈华表朝树门,夜闻新鬼求返魂。”这首诗猛烈抨击了( )‎ A. 纲常礼教对女性的残害 B. 宗法血缘关系的桎梏 C. 士族门阀森严等级制度 D. 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7.对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 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8.南朝书法家王僧度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据此可知其强调书法应( )‎ A. 藏露结合,行楷兼用 B. 饱满圆实,浑厚圆润 C.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D. 静动统一,以形为主 ‎9.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绘画。陈寅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下图是明朝徐渭的《墨葡萄》,图中附诗日:“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作者抒发的情感是( )‎ A.感恩戴德 B. 愤世嫉俗 C. 恬淡自然 D. 悲观无奈 ‎10. 中国诗词学会史文山说“它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是融大俗大雅于一体的绝唱,具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学民间文学。”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文学体裁的是( )‎ A B. C. D. ‎ ‎11.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 A.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B.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C.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D.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12.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叙述 相关史实 A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 B 从禁欲主义到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C 从否定天主教到否定宗教 宗教改革 D 从崇尚人性到崇尚理性 启蒙运动 ‎13.“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既伟大又阴暗的时期……许多有进取心的个人主义者对犯罪事件的频发、重现的社会问题等熟视无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靡一时。”这一评价( )‎ A.注重对史料的考据 B.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C.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潮 ‎14.伏尔泰说:“公民能够使用自己的笔就像使用自己的声音那样,我们中的每一员都拥有这些好处,即用自己的笔向全民族发出声音!”可见,伏尔泰( )‎ A. 反对封建专制 B. 强调思想自由 C. 主张社会契约 D. 提倡人人平等 ‎15. 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 A. 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B. 都彻底结束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D. 都把矛头指向了专制统治和旧思想 ‎16.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论述:“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材料中“防止滥用权力”的原则是(  )‎ A. 人民主权 B. 社会契约 C. 自由平等 D. 分权与制衡 ‎17.右图为张亮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查阅资料时看到的某书的部分目录。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包含上述目录内容的是(  )‎ A.《物种起源》 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 C.《哲学通信》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8.展现19世纪前期法国大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 )‎ A. 《唐璜》 B.《红与黑》 C. 《人间喜剧》 D. 《战争与和平》‎ ‎19.过去一般认为草是绿色的,但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却不是绿色,而是青色;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开创了上述绘画风格的画家是( )‎ A. 凡·高 B.莫奈 C. 毕加索 D. 塞尚 ‎20.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累计观众196亿人次,这说明( )‎ A. 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B.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C. 观众必须通过电视才能了解奥运会 D. 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21.林则徐组织翻译的《澳门月报》,取自西方《澳门新闻纸》中的有关内容,大多是与时局相关且新闻性很强的情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则体现出“欲求知识于域外”的心态。林、魏二人所为有助于( )‎ A. 使清政府从天朝上国迷梦中苏醒 B. 有效地抑制英国侵略者的进犯 C. 迫使清朝统治者着手政治的改革 D. 增强国人对西方世界的认知度 ‎22. 陈独秀在其《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把向西方学习分为“学术”、“政治”、“伦理”三个阶段的觉悟,下列言论属于“伦理的觉悟”的是( )‎ A.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 B. “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23.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发表的宣言书中宣布:将“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这体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哪一思想内容:(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2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呕心沥血,写了大量著作。据任世江先生统计,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这个时期写的。这些著作中最能代表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论述的文章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论持久战》 ‎ C.《新民主主义论》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5. 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与这段话相关的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 新民主主义理论 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 统一战线思想 ‎26.“它凝聚着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时代特征的正确把握、对“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这一关系我们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深刻探索。它是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材料中的“它”应该是( )‎ A. 邓小平理论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7. 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不久,这两朵乌云酿成了两场风暴。与这两场风暴有关的物理学成就分别是(  )‎ A. 相对论与量子论 B. 量子论与光电效应 C. 经典力学体系与相对论 D. 自由落体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 ‎28.文革期间我国科技取得长足的发展,下列科技成果属于文革期间世界首创的是( )‎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形杂交水稻 D. 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29.“双百”方针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有一种“如沾春雨,如坐春风”之感,整个文艺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是因为“双百”方针( )‎ A. 强化对社会主义的歌颂 B. 破除了文艺意识形态限制 C. 激励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 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创作风格 ‎30.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是( )‎ A. 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 学校要面向广大工农开门 C. 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 D.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学术思想大为发达,则在春秋战国之世。因为西周以前,学术为贵族所专有……东周以后,封建政体渐次破坏。居官任职的贵族,多有失其官守,降为平民的。于是在官之学,一变而为私家之学。亦因时势艰难,仁人君子都想有所建明,以救时之弊,而其时社会阶级,渐次动摇,人民能从事于学问的亦渐多,于是一个大师往往聚徒至于千百,而学术之兴遂如风起云涌了。 ——吕思勉《每天学点中国史》‎ 材料二 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时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制度性因素,也包括精神性因素。‎ ‎——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社会原因初探》‎ 材料三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以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之兴”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840年后近代中国思想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哪些主要派别,至少列出四个派别。(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应如何理解“双百”方针的内涵?(4分)‎ ‎32. (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1930年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5年9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为顺应这一世界潮流,孙中山在思想理论上作了哪些努力?(3分)‎ ‎(2)材料二中所述文章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思想理论?(6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请列举两项史实论证你的观点。(5分)‎ ‎33. (14分)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中国的民主思想却稍纵即逝,未能汇成推动社会变革的洪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投身政治洪流,抨击专制政治,倡导民主思想。……在政治上,处理君臣关系与君民关系时,以天下为主,以人民为主;在学术上,提倡学术自由,“是非决于学校”,提倡百家争鸣,“殊途百虑”,反对依样画葫芦。 ——摘自樊树志《国史精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否定,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对剥夺人权的暴君政体进行激烈的抨击。孟德斯鸠建议实行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权分立制,同时还强调了三种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在呼吁实行民主制的同时,提倡起义或革命的权利。 ——摘自冯国超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17世纪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产生了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和教会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所以法国启蒙思想从一开始就流行起来,并迅速波及欧美。……同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李贽等只是封建知识分子中的“异端”。中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统治,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化高压政策,新思想很难传播,更何况这种思想是反封建的呢!再者,清初统治者通过采取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稳定小农经济的措施,使封建统治相对而言比较稳固。 ——摘编自邓建文《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宗羲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相似之处。(2分)‎ ‎(2)材料一、二思想兴起的时代背景有何相同之处?(4分)‎ ‎(3)法国启蒙思想不仅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而且具有广泛深远的国际影响,明清时期新思想却未能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依据材料三,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对比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 答案 CADCB ABCDC CCBBD DACBB DDBCC CACCD ‎31. 【12分】‎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旧秩序受到冲击。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经济发展;社会阶层上,“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文化教育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4分)‎ ‎(2)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者。(4分)‎ ‎(3)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的是科学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4分)‎ ‎32. 【14分】‎ ‎(1)潮流:政治民主化(或民主共和)。(1分)‎ 努力:提出三民主义,后来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2分)‎ ‎(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进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接连失败;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分,任答两点即可)‎ 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思想。(答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也可)(2分)‎ ‎(3)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没有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1分)‎ ‎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4分,任答两点即可)‎ ‎33.【14分】‎ ‎(1)主张:否定专制,倡导民主。(2分)‎ ‎(2)背景:都兴起于封建时代末期,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性日益显现;商品经济都有显著发展,都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4分)‎ ‎(3)政治:法国封建统治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中国的封建统治相对稳固。法国有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力量;中国新阶级力量尚未形成。(4分)‎ 经济: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充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2分)‎ 文化:法国启蒙思想传播快,范围广;中国的新思想却未能传播开来。(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