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练习:必修1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案9
练案[9] 必修一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选择题 1.冬虫夏草有“软黄金”之誉。我国虫草资源已陷入“越少越贵、越贵越挖、越挖越少”的恶性循环,一些人通过囤货、炒作、造假等手段牟取暴利。这表明( A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 ②必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③需要严格实施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 ④应发挥宏观调控对虫草资源的决定性调节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一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挖掘、炒作、造假虫草,导致虫草资源陷入恶性循环,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弊端,对虫草市场上的恶意囤积、炒作等行为需要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上述现象的发生是缺乏监管导致的,故需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故②与题意不符;④错误,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故选A。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国家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双创”。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是( B ) ①实施创业税收减免政策 ②通过财政为“双创”提供贷款支持 ③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双创” ④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自主择业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符合题意,对创业进行税收减免利于推动“双创”工作。②不符合题意,贷款是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③符合题意,国家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双创”,利于推动“双创”工作。④不合题意,材料提到的是创业,不是就业。故选B。 3.2018年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部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资金1.2万亿元,优化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不会变化。可见,此次降准( B ) ①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 ②会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引发通货膨胀 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④会增加纸币的发行量以满足实体经济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下调部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优化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有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①③正确;由于此次降准是建立在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的,所以不会增加纸币的发行量,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和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②④错误。故选B。 4.共享单车曾因经济、方便、环保受到人们的喜爱,但随着报废高峰期的来临,城市荒地、郊野、高架桥下,报废单车堆积成山,不仅浪费社会资源、侵占空间,还影响市容。对此需要( C ) ①企业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经营目的 ②政府强化监管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强资源意识 ④政府要完善共享单车企业的退出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政府需要强化监管,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企业则需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强资源节约意识,②③正确;企业以盈利为目的,①错误;完善共享单车企业的退出机制不能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目前各地大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上海市积极实施政府服务“一网通办”,江苏省提出打造税收营商环境“高地”,浙江省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安徽省则打出了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牌子。上述做法旨在( C ) A.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B.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C.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D.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解析] 打造营商环境“高地”有利于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故C正确;A、B、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选C。 6.当前,要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应对复杂形势的重要举措,建立企业参与营商环境政策制定的工作机制,支持开展第三方评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D ) ①必须弱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 ②可以消除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端 ③需要创新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 ④能够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③④可选;创新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并不意味着要弱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① 不选;自发性是市场调节手段固有的弊端,可以通过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予以弥补,但其不会因优化营商环境而消除,②不选。 7.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2018年工作部署的核心思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 A ) ①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②适度扩大总需求,促进消费升级 ③更多发挥行政手段调控功能 ④加大财政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要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使供需匹配,从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①符合题意;适度扩大总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②符合题意;宏观调控应更多使用经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为辅助手段,排除③;“扩大生产规模”与高质量发展不相符,排除④。 8.2018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这标志着我国在市场准入领域确立了统一公平的规则体系,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自主选择是否进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C ) ①意味着市场的调节逐渐取代国家计划的管理 ②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旨在取消市场准入限制,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④有利于实现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政府改善宏观调控的具体表现,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的调节逐步取代国家计划的管理,①不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放宽市场准入的具体表现,其目的在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是要取消市场准入限制,③不选。 9.2018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2018达沃斯开幕致词中表示,将以更大的力度推动改革开放,要放宽市场准入,对中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外资企业只要在中国注册,不论在简政、减税、减费还是在公正监督方面,都一视同仁。放宽市场准入对我国经济的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B ) A.放宽市场准入→市场供给增加→价格稳定→消费者获利 B.放宽市场准入→业内竞争加剧→企业创新→经济结构优化 C.放宽市场准入→经济结构优化→供给结构改善→经济平稳发展 D.放宽市场准入→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活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 [解析] 对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更多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同类企业构成冲击,我国市场竞争加剧,倒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大企业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B符合题意;A中市场供给增加,价格降低;C中经济结构优化→供给结构改善逻辑关系颠倒;D中放宽市场准入,不能直接推出生产成本降低。故选B。 10.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必须适应庞大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加快发展养老产业,促进养老服务增加供给、改善质量。为此,需要国家( D ) ①加大财政直接投资力度,强化政府养老服务机构主体地位 ②深度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具体经营活动,提高服务供给质量 ③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④制定养老服务质量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强监督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在发展养老产业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①认为要加大财政直接投资力度并强化政府养老服务机构主体地位,②认为国家要深度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具体经营活动均不恰当。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11.中国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加快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成为最重大最紧迫的任务之一。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是阻碍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拦路虎”。由于盈利空间大,某些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幅度仍然较高,不利于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这一事实表明( A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和缺陷 ②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③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固定资产投资 ④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③“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的表述与题意无关;④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题目中,由于盈利空间大,某些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幅度仍然较高,不利于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这一事实表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和缺陷,而作为企业而言则需要承担社会责任。①②入选。故选A。 12.针对电子商务“野蛮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假货、押金返还难、霸王搭售等问题,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电子商务法》。该法对电子商务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为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体制框架。这一举措说明国家( C ) ①实行宏观调控以消除市场弊端 ②在运用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 ③实行宏观调控以规范市场秩序 ④在运用经济手段实行宏观调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错误,市场调节的弊端是无法避免和消除的,但实行宏观调控有利于克服市场弊端;国家出台《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商务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做出相应的规定,表明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实施宏观调控以规范市场秩序,故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主体工程投资约381亿元,由政府出资,资本金以外部分建设资金由项目法人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大桥开通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带30分钟,粤港澳三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大大畅通,促进三地在综合运输、经济贸易、科技创新、旅游观光、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还将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产业走廊,粵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将更加快捷、便捷。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成功修建的经济学依据及运营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答案] 依据:①发挥市场和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投入大桥建设。②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解决了大桥施工难度等问题。 经济效益:①有利于降低粤港澳地区互通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②有利于促进物流、旅游、金融等产业分工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③科技创新,旅游观光可以拉动消费,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④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解析] 本题设置有两个问题,分别属于依据类试题和意义类试题。对于第一个问题,考生可从市场、政府优化资源配置;科技创新与进步两个角度分析即可。对于第二个问题,考生可从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空间,增强整体竞争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7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让污染者、使用者付出应付的成本;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原则,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就有激励、违背绿色发展要求的就受约束。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推动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原因。 [答案] ①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我国推动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绿色发展。②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弊端,需要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我国推动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反映资源的市场需求和稀缺程度,反映环境损害成本,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绿色发展。③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国家发改委推动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节资源配置、履行宏观调控职责、促进绿色发展的要求。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我国推动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科学发展。 [解析] 本题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科学的宏观调控、新发展理念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