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一、单选题 1,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是属于( )。 答 案 A,综合实践活动 B,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C,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 D,社会实践 考 点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出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 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2,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教师应采取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 答 案 A,用纸巾盖上伤口,打电话给家长 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盖上消毒纱布 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 D,用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 考 点 小学儿童的安全防范常识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用纸巾盖上伤口容易感染,C 项和 D 项都是处理严重出血的措施。 3,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 具体、生动的场景.其采用的教学法是( )。 答 案 A,情景教学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现场教学法 考 点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辅之 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大力开展“阳光教育”运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的 锻练时间为( )。 答 案 A,0.5 小时 B,1 小时 C,1.5 小时 D,2 小时 考 点 课程内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切 实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 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规定。 5,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的安排、图书角的布置都属于( ) 答 案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考 点 课程的类型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和校园环境属于物质性隐性课程。 6,少先队员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并开展组织活动,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 答 案 A,组织性 B,自主性 C,趣味性 D,创造性 考 点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少先队员活动的自主性特征也称主体性特征,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之 一。 7,小学生通过认识乌鸦、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形式是( )。 答 案 A,推理 B,判断 C,综合 D,概念 考 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概念是在头脑里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 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形成概念。 8,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和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 答 案 A,决策者 B,志愿者 C,学习者 D,支持者 考 点 作业布置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家长督促和检查作业属于协助学校教育完成的范畴,是学校教育的支持者。 9,《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2010--2020 年)》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和发展规划纲要 答 案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考 点 作业布置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2010--2020 年)》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 略地位,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教育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 进公平作为国家教育的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10,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而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 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 答 案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B,间接的远景性动性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考 点 学习动机的分类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看,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家长的鼓励、同学 瞧得起自己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观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师期望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属于间接动机。从学习动机的时间长短来看,是与短期目标相联系的,属于近景性动机。 11,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 ) 答 案 A,绝对性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甄别评价 D,相对评价 考 点 学习动机的分类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者将若干侧面进行比 较。 12,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 体的发展处于( )。 答 案 A,自主活动阶段 B,核心形成阶段 C,组建阶段 D,成熟阶段 考 点 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在班级形成期阶段,班级学生在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并在班主任指导下, 班干部可以独立组织班级活动。 13,一位新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维持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明该老师处于由美 国学者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中的( )。 答 案 A,关注情景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考 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生涯关注理论的阶段不包括关注自我感受阶段,故排除 D。关注生存阶段的 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 人关系上;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关注学生阶段,教 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题干描述的情况符合关注生存阶段的特征,故选 C。 14,研究者关注事件,揭示教育现象,采用“课描”的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 结果。这种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 )。 答 案 A,实验研究 B,调查研究 C,叙事研究 D,行动研究 考 点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根据题干的关键点“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可知,此研究方法为叙事 研究。 15,在小学教学教科书中,将“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方式编排, 使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 答 案 A,单一式 B,直线式 C,螺旋式 D,活动式 考 点 课程内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本题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重复出现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的字眼和显然判断 出是螺旋式的方式。 16,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答 案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考 点 教学原则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苟子这句话强调实际观察的重要性,体现的是直观性教学原则。 17,保证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是( )。 答 案 A,辅导学生 B,指导学生 C,教导学生 D,研究学生 考 点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18,教师从提高学生的认识人手,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 向上,这一教育过程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答 案 A,疏导原则 B,启发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导向原则 考 点 小学德育的原则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人手,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19,美国课程专家 Ty1er 在《课程与教学过程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 ( )。 答 案 A,任务分析模式 B,过程导向 C,工作分析 D,目标导向 考 点 课程开发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本题纯属于记忆类型的题,泰勒所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目标模式。 20,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答 案 A,观察 B,讲解 C,示范 D,练习 考 点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练习。 四、简答题 1,简述奥苏贝尔(Ausube1)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考 点 学习理论 分 值 1 分 正确答案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 向;(3)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文字解析 本体纯属记忆类型的题,记住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条件的理论就可以。 2,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考 点 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分 值 1 分 正确答案 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 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实施途径方面的方面的知识按照本节知识作答即可。 3,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考 点 教育目的 分 值 1 分 正确答案 小学教育目的的确立有四大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 心发展特点:(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文字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教育目的的知识,答出教育目的即可。 五、综合题 【案例 1】上课前,徐老师刚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徐老师的头上擦过。 同学呆了,心想:惹大祸了!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徐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踢球的同学, 而是回身捡球,然后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中,得分!不过要练射门 功夫,上操场。如果以后还有人在教室踢球,红牌,出教室!”听了徐老师的话,踢球的同 学羞愧地低下了头,其他同学会意地笑了。就这样,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同学们轻松愉快 地开始上课。 (1)请评析徐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所采取的策略。 (2)试说明教师在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1)策略:①沉着冷静;②机智果断;③善于总结引导。 (2)应注意:①处理好教师与当事学生的关系正确对待当事学生的行为;②处理好其他学生 与当事学生的关系,以对其他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案例 2】观看小学低年级《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师:同学们登过长城 吗?登过的说说你登过哪座长城?生:十三陵水库旁的长城。生:我登的是八达岭长城。师: 同学们登过的大多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它建于我们历史上的明朝,到现在有三百多年的历 史了,它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到戈壁滩上去,看看那的古长城。 说它古,是因为它已经两千多岁了。我们出发之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 1:什么叫戈 壁滩?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张图片。这个地方全是沙子和石块,因为缺水,所以那很少有 植物。那么,戈壁滩上的古长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起来学习课文《戈壁滩上古长城》。打开 课文,用心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不懂的句子,在旁边画个小问号。学生自由读全篇 课文。师出示本课生词的幻灯片。师:这是本课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读吗?会读哪个读哪 个?学生自由读。教师抽个别学生轮读。还有不会读的生字词,怎么办?生:可以借助书上的 拼音读。生:请教爸爸妈妈。生:查字典,或问老师。师:下面用你最喜欢的方法,以最快 的时间读这些词。全会读了请坐正。学生开火车读生词(教师检查的手段),两个两个地轮读 生词。师:会读了,词的意思都懂了吗?问一问自己。生:“嘶鸣”是什么意思?师:不明白 可以把这个词放到句子当中读读,看看嘶鸣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喊叫。师:谁嘶鸣?生:马 嘶鸣,就是马喊叫。师:马是怎么嘶鸣的?想听听马的嘶鸣声吗?师播放录音。生:“慢悠悠” 是什么意思?生 1 解:很慢很慢的意思。生:“乐滋滋”我不知道。师:谁能用你们的表情试 一试?(全体学生脸上笑盈盈的。)生:“挎着”是什么意思?师: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包,谁来挎 一挎这个包?(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用单肩挎起包,一个斜过身体挎在身后)师:他俩 真了不起。挎篮子的动作谁来做做?老师挎起一个学生的手说:“大家看看,这叫挎什么?” 课文里说挎着什么?(弓箭)做这个动作试试?(学生练)生:什么叫“土墙墩”?生解:土做的一 堆墙。师:平时听说过“小胖墩”这个词吧,“墩”就有矮的意思,土墙墩是怎样的墙呢? 生:就是矮矮的墙的意思。师:你真会理解。大家再看看书上的图。生:“断断续续”是什 么意思?师:看看老师黑板上画的算不算“断断续续”?老师画了一条直线。(学生摇摇头。) 谁来画一画?一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了一条虚线,时连时断。师:大家理解了吗?(学生点 点头)生:“清脆”是什么意思?师:课文里是清脆的什么声音?(生:清脆的笛声飘来。)师: 火车鸣笛“嗬!……”能算清脆吗?地雷暴炸“轰!”能算清脆吗?什么声音能飘过来?生:琴声、 二胡声、小提琴声。师:这些都是些什么样的声音?生:悠扬而响亮的声音。 (1)谈谈你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 (2)试说明教师在教学对话中的角色定位。 (1)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 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 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 交流意味着平等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力的发挥:对教师而言,交流不 仅意味着传授知识,而且意味着促进学习。 (2)教师在教学对话中的角色定位: ①学生真诚的朋友;②首席发言人;③主持人和裁判员。 【案例 3】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 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 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 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 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 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 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 美丽的大花坛。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 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 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 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 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 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 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请分析文本景物描写的特点。 (2)如指导中段小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定数学目标和重点。 (3)围绕教学重点,设计调整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1)特点: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围绕“美丽”先总写小兴安岭的美,再分别写春、夏、 秋、冬的美景,最后总写小兴安岭景色如一座大花园;②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 不同季节所特有的景物,分别写出了春的生机勃勃、夏的郁郁葱葱、秋的硕果累累、冬的白 雪皑皑;③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的 17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15 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 欣赏、浓雾、献出、密密层层、酸甜可口、飞舞、宝库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发现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并积累准确、生 动的语言。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 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语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 (3)结合重点,以春天的小兴安岭的景色为例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①分组朗读交流 学生朗读课文第 2 自然段,与同桌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播放多 媒体课件展示春天小兴安岭的图片,与同学们一起领略小兴安岭的春景之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感悟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②教师提问: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你最喜欢的词是 哪一个或者哪几个? 学生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抽出”。 继续追问:抽出是什么意思?把“抽出”换成“长出”行吗?哪个好? 请学生回答并给以鼓励和补充:抽出是长出的意思,如果换成长出也行,但不如抽出好,抽 出把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 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法,活跃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以及流畅表达的能力。 ③小结春天的小兴安岭: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课文,仔细体味小兴安岭春天的特点。 教师提问:读了描写春天景物的语句,你感到小兴安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美? 小兴安岭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的美。 【设计意图】回顾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欣赏美 的能力以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案例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1)废金属和纸张 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1)试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与算法。 (2)如指导高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重点。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活动。 请同学回答并鼓励补充: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通过多媒体图示加深理解: 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单位 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的部分分别表示 1/4 和 3/10。1 /4 的分数单位是 1/4,用这样的一个大扇形表示,3/10 的分数单位是 1/10,用这样的 一个小扇形表示,它们的大小不同。1/4+3/10 就是用一个大扇形加上三个小扇形,能直 接相加吗?(不能)所以,1/4+3/10 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②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如何相加 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 和 3/10 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 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请各小 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并板书:1/4+3/ 10=5/20+6/20=11/20 ③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教师: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 1/4+3/10 的过程。1/4 和 3/10 因为分母(不 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 母相同的分数 5/20 和 6/20。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 1/20。你看,表示 1/4 和 3/10 的两个图形都变成了由许多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相加减 了。 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 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习 本上试算。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④总结异分母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 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 跟同桌交流一下。 请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补充并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