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 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你知道 什么样的试题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助。 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1 一、现代文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 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 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 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 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 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 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 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 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 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 1 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 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 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 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 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 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 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 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 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 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 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20xx 年 1 月 26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 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 10 余天,粉丝数量达到 16 万多人,有 1000 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 截至 3 月 8 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的儿童 6 个,目 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 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微 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 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 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 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 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 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 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1.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微薄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 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 机。 C.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 向。 D.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 释。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 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 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 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D.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它促进了社会的交 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3.“微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主要给传统媒体在媒介传播方式和新闻传播主体两方面 带来了改变 B.微博因其无所不在的“自由”精神,使其所发布的信息都是 真实可靠的 C.微博具有强大的设置议题能力,影响公共舆论。 D.微博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4-8 题(22 分)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 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 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 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 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 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 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 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 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 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 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 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 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 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 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 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 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 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 崔融与张说评勃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 之。” (选自《鑫唐书》,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挑出。 B.论次《平台秘略》次:编次。 C.勃往省,渡海溺水省:探视。 D.勃属文属:交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良曰:“长于臣” 慨然思诸葛亮之功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皆以文章齐名 王好战,请以战喻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 的一项是(3 分)() 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③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 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 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 “天才”。 B.王勃命运坎坷。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 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 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唯有王勃,慨然应允,自然引起了都督 的不满。 D.从崔融、张悦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 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等人的文采远远不及他。 8.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4 分) 译文: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3 分) 译文: (3)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曾废离。(3 分) 译文: (二)诗歌鉴赏(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9-10 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 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9.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4 分) 10.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1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 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 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蜩与学鸠笑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抢榆 枋而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城里人与乡下人 毕淑敏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正 午时,背靠着池塘,在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老农端上自家种的 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的半尺长的鱼,架在炭火上烤熟。 那鱼被从中间剖开,平铺在黯哑的火焰上,一条好像变成了两 条。浑身披盐挂霜,硬而微黄,好似生了薄锈的盔甲。吃到嘴里, 鱼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 我问老农,用了什么调料呢? 他嘬着旱烟嘴,含混地回答,盐。 盐是不消说的,看得见,而且,无所不在的咸。我说,还有呢? 没有了。老农吐出一口烟雾,清晰地答。 我不相信地反问: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 香叶?没有…… 老农打断我,你说的那些都没有----光是盐。 我说,今天才知道,盐是这样好吃啊。 老农就笑了,说,你这个人啊,整岔了。盐并不好吃,好吃的 是我们给自己预备的这些个物产。乾隆年间老一辈子怎么着种,咱 现在还是怎么着种。 我反驳道,乾隆年间老辈子好像没有这种甜糯玉米。 老农笑笑说,你这个人还好较真。种子是没这会儿的好,我说 的是种法。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 药,更没有激素。 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有 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见怪不爱生气的城里人打听打 听。 我说,您打听吧,我不见怪也不生气。 老人家清了清嗓子,以表明他将要询问的题目是多么不同寻常。 在咽下了几大口唾沫之后,他说,我们在庄稼和菜叶上,用了那么 多化肥和农药,眼看着活蹦乱跳的虫子眨眼间就扑拉拉死了一地, 可你们城里人一年到头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和菜,怎么到如今还没有 被药死呢? 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为踌躇加之不好意思,让方言味变得 更加浓厚。“药死”这个词,在他的发音里,说成“约死”。 我听懂了他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第一个反应是为自 己吞下那么多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约而不死”,依然活蹦乱跳 地大吃东西而深感惭愧。我说:抱歉啊,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为什 么还没有被“约死”…… 在一旁偷听我们对话的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 他说,早年间,有一个广告,唱的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 虫……”记得吗?人就像害虫。打了农药,有些人生了癌症等恶病死 了,有的就产生了抗药性,不死。你们这些不死的人,就像活下来 的害虫,有了抗体,反倒更坚强了。 周围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话,七嘴八舌道,是啊,是这样。你看 蟑螂,你看老鼠,不是一直被各种药饵毒杀吗?绝了吗?没有!越杀越 多。城里人也跟它们似的,毒不死的。” 我拿捏不准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 中,至今活着,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呢? 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 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今天给你们吃的, 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老农非常热情地说。我望着他善 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 泾渭分明地把种粮的人和吃粮的人齐刷刷分开,给自己留下清 洁的食品,然后用慢性毒药去“约”他人,这是生存的智慧还是蓄 意的谋杀? 我不敢生出责备老农的意思,倘若自己是农人,很可能也出此 下策。面对现今中国的普遍现象,无奈,只得寄希望能变成杀不死 的青虫。 前两天看报纸,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 62%以上。可否这 样说: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吃的食品,其实是那少部分人不喜欢吃, 不屑于吃,也不敢吃的。 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也曾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现今在“吃”这个天大的问题上, 怎么美德尽失? 分手的时候,老人很开心地告诉我们,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 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文章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训,目的只是为了 批评老农狭隘自私的小农意识。 B.本文以小见大,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平淡无奇的情节展示了 一种社会现象,其所反映的问题引人深思。 C.对于老农的询问,“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一个在旁偷 听的小伙子给解了围,“我”对他的回答感到非常满意。 D.“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运用了拟声词和比喻的 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吃老农烤鱼时香美可口的感觉。 E.文末老农很开心地告诉“我”,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 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人了。这个结尾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引人 深思。 (2)“我”听了老农“城里人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的问题 后,内心想到了什么?(6 分) (3)请简要分析“老农”的形象。(6 分) (4)你怎样看待老农“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 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的做法?请你表明观点并作分析。 四、语言运用(15 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7.23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 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故 痛不欲生。 B.20xx 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 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位于 20xx 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形体独特,气 宇轩昂,是 20xx 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D.日前的某歌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与河北大学李启铭交 通肇事案如出一辙,网民均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爱、 管教无方,以及同阶层玩伴间相互影响。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 19-3 油田溢 油事故处理情况,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B.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月饼市场价格专项 整治活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通过过度包装、搭售贵重物品等手段 变相提高价格行为的发生。 C.新学期开学,为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就近免 费接受义务教育,教育部网站 15 日公布一项通知强调,不能因为城 市拆迁和学校撤并使随迁子女失学。 D.针对社会各界对安保能力的质疑,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 全部表示,会加强国内安保的级别,纽约世贸中心遗址所处的区域 在每年的纪念日都会被纽约警方“冰封”。 1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1)广告一直是电视台的捞金法宝,观众对此却一直颇有 __________。广电总局下文规定,20xx 年 1 月 1 日起电视剧中将严 禁插播广告,这立即得到了电视观众的一致拥护。 (2)事故井下那些在尘世间摸爬滚打的兄弟,吃树皮,喝脏水, 把矿灯_______,以保证救援到来的那一刻它们还能准确指示自己的 方位。 (3)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_______出 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A.质疑搜集实现 B.置疑收集实现 C.置疑搜集实显 D.质疑收集实显 16.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的片断,回答后面的问题。(6 分) 晚上,小李提着礼品来到顶头上司张局长的家里…… 张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①! 小李:没什么,就是想意思意思②! 张局长:啊,你这人还真有点意思③! 小李:其实,我也没别的意思! 张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李:不客气!不客气! (1)请解释上文中三个加点的“意思”的含义。(3 分) (2)请说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3 分) 五、写作(60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融”有融化、融合、融洽等意。冰雪化作春水是“融”,人 际关系和谐是“融”,文化交流、思想沟通是“融”…… 请以“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 于 800 字。 高二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2 第Ⅰ卷(共 36 分) 一、(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敕造(chì)商贾(gǔ)朱拓(tà)少不更事(gēng) B.俨然(yǎn)蹙缩(cù)藩篱(fān)转轴拨弦(xuán) C.孝悌(tì)巉岩(chán)氓隶(méng)锲而不舍(qì) D.笑靥(yè)炮烙(lào)阿谀(yú)纨袴子弟(k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雕梁画栋鄙薄度长挈大歆享 B.甜言蜜语吞噬一曝十寒寂寥 C.强弩之末惘然揭杆而起漫游 D.沧海桑田蹂躏沽名钓誉杜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囊中羞涩的我,也不能上什么地方去旅行,只能在那暗室的 灯光下呆坐。 B.《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而且在艺术上也叹为观止,这首 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 C.你对下级的要求不予理睬,对下级的意见置之度外,对下级 的困难视而不见,你不是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 D.巴尔扎克深邃的眼光看到当时封建贵族社会已经日薄西山, 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资产者统治的社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从事现代教育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另类” 思想更应充分的宽容和鼓励,从而为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抒写空间。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 谋略不当。 C.如果中国不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构成的巨大负担,那么, 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语文学习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形式,都具有综合性的特 点,加强综合性测试无疑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5.对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的代表人物,与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 家中对立的两派,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内 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等等,我们 所学的《劝学》是其中的一篇。 B.唐代以前出现的诗歌一般叫古体诗,唐代出现的律诗、绝句 等格律诗,叫近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琵琶行》 中的“行”都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有十分严格的字数、句数的限 制。 C.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他创作的 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高老头》在其中占有很重要 的地位,是《人间喜剧》的序幕,也是《人间喜剧》中秀的作品之 一。 D.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 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二.文言文阅读(21 分) (一)阅读下面的《寡人之于国也》选段,按要求答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 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 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 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反省 C.斧斤以时入山林:按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错过,耽误 8、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 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给人以吃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 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 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本人的直接批评。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 原因、道理和措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梅圣俞①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 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 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 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 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 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 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 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 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 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 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 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 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 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 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注]①梅圣俞即梅尧臣(公元 1002 年~公元 1060 年),北宋诗人, 欧阳修之友。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达:得志。 B.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放:放逐。 C.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凡:一共。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掇:选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不得奋见于事业出语已惊其长老 A.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其一犬坐于前 而为穷者之诗圣俞以疾卒于京师 C.D. 为击破沛公军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梅圣俞“工于诗”和“不得志” 的一组是 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A. 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B. 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 C.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D.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作者提出“穷而后工”这一闪耀千古的诗论,后文的内 容多围绕这一观点展开。 B.第二段写“长老”“世人”都惊异于梅尧臣的诗才,这些并 非闲笔,从正面肯定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成就。 C.三、四两段交代梅圣俞诗集编次的情况,不仅反映了梅圣俞 诗作之多,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他逝去的哀痛之情。 D.欧阳修为已故挚友梅尧臣的诗集写此序言,重点不在评梅诗, 而在对梅一生怀才不遇表示同情和不平。 第Ⅱ卷(共 114 分) 三、(7 分) 1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7 分) (1)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3 分) 译文: (2)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 序而藏之。(4 分) 译文: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 14—15 题(9 分) 林黛玉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薛宝钗 《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14、两首诗歌的颔联对白海棠的绘形写神手法不尽相同,任选 其中一首诗,对其颔联加以赏析。(4 分) 15、两首诗歌实际都是作者曹雪芹为书中人物代拟的。既同是 作《咏白海棠》的诗歌,曹雪芹设计林黛玉作前一首,而薛宝钗作 后一首,有没有道理?试根据两个人物的身世处境、性格特点,结合 具体的诗句举例任选其一谈谈你的理解。(5 分) 五(10 分) 16.根据课文填空 (1)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 (2),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 (3),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4),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寡人之于国也》)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8)履而制六合,,威振四海。(《过秦论》) (9)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 (10)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师说》) 六、(16 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17~20 题。 伞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蒙。 山风拂动师父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 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 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 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 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 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 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 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 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 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 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 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父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 我平生绝技,如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 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 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 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 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 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 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 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 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 了它。” 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 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 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 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 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 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 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 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 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 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17.“风雨凄迷,山色空蒙”,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 作用。(4 分) 答: 18.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 (4 分) 答: 19.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4 分) 答: 20.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4 分) 答: 七、语言运用(12 分) 21.请从《祝福》和《老人与海》两部作品的主要人物中各选一 个,为他们写一份简要的评语,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评价。每份评 语不超过 25 字。(4 分) [示例]《孔雀东南飞》人物:焦仲卿 评语:虽生性懦弱,却也不惜拼死反抗,其勇可嘉! (或:忠于爱情,敢于坚持,信守诺言,多情重义。) (或:一个信守诺言、敢于反抗、勇于担当的爱人。) 答:《祝福》人物: 评语: 《老人与海》人物: 评语: 22、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填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4 分)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 “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 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①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 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 ②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 可以说“互交白卷”“□□□□”“□□□□”。 23、请你仿照例句,以“人们习惯上以为……其实……”的句 式,写一句话,句数要求与例句相同,字数不强求相等。 例句:人们习惯上以为“班门弄斧”是讽刺“弄斧”者卖弄本 领,自不量力,其实不是,它也可以用来赞美“弄斧”者的胆魄与 智慧。(4 分) 八、(60 分) 24、作文 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可以记叙事情,可以发表看法,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 作,800 字以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