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XX)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XX)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XX) 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性别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居民家庭按城镇与农村分组 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的划分依据是( )。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 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5.抽样误差是指(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7.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8.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产量 B.人口数 C.销售额 D.出勤率 9.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 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C.确定调查单位 D.确定调查时限 10.某企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 A. 80-89% B.80%以下 90-99% 80.1-90% 100-109% 90.1-100% 110%以上 100. 1-110% C.90%以下 D.85%以下 90-100% 85-95% 100-110% 95-105% 100%以上 105-115% 11.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12.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13.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14.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 )。 A.不连续性典型调查 B.连续性重点调查 C.连续性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 15.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16.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 A.O≤r≤1 B.-1≤r≤1 C.-l<r<l D.-1≤,.≤O 17.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 A. 105% B.104.76% C.5% D.4.76% 18.已知某企业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人、298人、296人和301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应用( )计算。 A. 首末折半法 B.简单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19.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20.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确定组限和组数 C.正确划分分组界限 D.正确选择分组数列的类型 2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 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2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23.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24.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2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2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 27.某地区进行牲畜调查,按2000年1月1日情况进行登记,呈报截止时间为2000年2月1日,则1月1日至2月1日这一时间称为( )。 A.调查时间 B.调查时限 C.标准时间 D.客观时间 28.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全面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29. 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A. 加权调和数平均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D. 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30.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为2%、5%、6%和8%,则相应的定期增长速度的为( )。 A.(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8%×7% C. 102% X 105% X 106% X 108% D.(2%×5%×8%×7%)-100%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 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计算变异指标可以( )。 A.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 E.环比指数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 工业增加值 B.劳动生产率 C.单位产品成本 D.人口总数 E.资金利税率 E.企业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6.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指标的有( )。 A.人口密度 B.某市医院病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总数之比 E.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 7.工人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50+80r。这意味着 ( ) A.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130元 B.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提高80元 C.劳动生产率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提高130元 D.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时,工人工资为80元 E.当月工资为21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000元 8.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D.农产量调查 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9.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人口密度 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10.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 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B.各组的频率大于O 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1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1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校毕业生人数 C.某农场拖拉机台数 D.某企业某月产品产量 E.某企业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13.直线回归分析中( )。 A.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 B.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C.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 D.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 E.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 14.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 机床台数 B. 学生人数 C. 耕地面积 D. 粮食产量 E. 汽车产量 15.普查是一种( ) A. 专门组织的调查 B. 连续性调查 C. 不连续调查 D. 全面调查 E. 非全面调查 16.指出下列公式中的质量指标指数公式( )。 答:BD 17.指出下列数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 )。 A. 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量 B. 某商店各月的销售额. C. 某地区历年的人口出生数 D. 某企业历年增加值数额 E. 某企业各年年底在册职工人数 三、判断题 1.质量指标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 ) 2.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划分依据是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分组标志。(√ ) 4.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 5.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一基期水平,因此增长量不能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速度。(× )。 6.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 ) 7.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8.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 9.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全及指标。(× ) 10.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 11. 在全面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 12.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 13.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3%,则成本降低计划超额1% 完成。 (× ) 14. 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 ) 15. 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 ×) 16.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 √) 17.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18.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 ) 19.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 20.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 ) 21.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划分分组界限,其核心问题是分组标志的选择。(√ ) 23.(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O。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24.某企业各月的产品产量属于时点指标。(×) 四、简答题 1.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报告单位也称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部设备调查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而每个工业企业则是填报单位。 2.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3.简述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区别? 答: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区别包括: (1)时期数列中各指标的数值是可以相加的,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的数值是不能相加的; (2)时期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所属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联系,而时点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3)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而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一定时期登记一次而取得的。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5.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6.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7.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答: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但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又是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而填报单位也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一致。 8.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 9.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是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重点调查方式。 10.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因素时期的要求。 答:在综合指数中,无论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还是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要求其作为同度量因素指标不变,即同一时期的。例如,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都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因为,只有将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指标固定在同一时期,才能考察另一个指标的变动情况。 五、计算分析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答: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答: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2分) (3)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答: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20分) 答: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平均成绩为77分,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2分) 2.某企业第二季度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月份 产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 4 5 6 3 4 5 73 69 68 要求: (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解:(1)计算结果如下: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解: 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试求:(1)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 解: (2)总成本指数及成本变动总额。(15分) 解: 4. 根据下列资料计算: (1)产量指数及产量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 (2)价格指数及价格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 解: 5.甲乙两市场某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 (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 (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 (万斤) 甲 1.2 1.2 2 乙 1.4 2.8 1 丙 1.5 1.5 1 合计 5.5 4 试问该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20分) 解:甲市场平均价格: 甲市场的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的平均价格,是因为甲市场价格高的产品成交量比重高于同等价格的乙市场。 6.某市场对两类商品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额资料如下: 试求收购价格总指数、收购额总指数。(15分) 解: 7.我国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如下: 单位:万人 试计算我国在“九五”时期年平均人口和年平均增加的人口数量。(15分) 解: 8.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答: 9.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选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95. 45% (z=2)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 答: 10.某企业三种产品总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 试计算: (1)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 答: (2)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的变动绝对额。 答: 1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解: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次数分布表为: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 解: 12.在某乡2万亩水稻中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400亩,得知平均亩产量为609斤,样本标准差为80斤。要求以95. 45%(z=2)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乡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的区间范围。(15分) 解: 13.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 要求:(1)试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量。 (2)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15分) 解: 14. 2008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20分) 解: 该商品在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 15.某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平均分数77分,标准差为10. 54分。试以95. 45%的概率保证程度(Z=2)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15分) 解: 16.某企业机床使用年限和维修费用的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x代表使用年限,y代表维修费用): 要求:建立机床维修费用对使用年限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15分) 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