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6)

202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6)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o A. 形象 B. 主题 C. 空间 2. 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 某个形象 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 外显性 B. 直觉性 C. 弥漫性 3. 以画而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 用可 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A. 装饰阶段 B. 兴趣阶段 C. 游戏阶段 4. 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画、命题画、意愿画。 A. 素描 B. 设计 C. 临摹 5. 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 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 A. “概念画”期 B. 成熟期 C. 形象期 6.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手工和欣赏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 B. 绘画 C. 色彩 7. 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o A. 弗兰兹•西泽克 B. 皮亚杰 C. 福禄倍尔 8. 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o A. 对话 B. 讲述 C. 临摹 9. 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 废物利用 B. 物尽其用 C. 因意选材 10.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 A. 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 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C. 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11.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 圆 形线、命名线。 12.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13.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主动 性。 14.意愿画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15.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 具体 标准和要求。 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6. 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答: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估, 还 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组织、指导和效果的评估。 在评价方法上,应关注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 准评 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 其发展的 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强调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尽可能地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 发展, 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17.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最概括的陈述,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其他层 次目 标的依据和基础: (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2) 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学习自由表达 A 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 验和 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 的运 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18.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答:儿童画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依葫芦画瓢的,而是对原物作了大幅度改造之后的形象,因而 看上 去极为筒约。这种现象不能完全归结为儿童的智力或绘画能力的水平较低,而是归之于儿童知觉中占 优势的简 化倾向,即那种把外物形态改造为完美简洁的(或好的)图形的倾向。正是在这种倾向的支配下, 儿童画大都是二 维的;大都是较规则的圆形和椭圆形。这种倾向似乎毫不顾及原形,只以简洁为准。 19. 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答:从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美术教育存在重“艺”、重“技”的两个极端,主要的教学 方式 是师徒式的。重“艺”的美术教育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主要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 精神文化 活动而存在,基本的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 的一类人,此 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包括画、塑、铸、剪、亥叭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 四、论述题(共 30 分) 20.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物质与心理环境)? 答:3 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 态度, 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 术欣赏时, 要注意欣赏环境的作用: 第一,走进自然,激发、培养幼儿欣赏的兴趣。教师可让儿童走进白然,接触身边的美的事物开始, 如欣 赏柳树的婀娜多姿,感受松树的沧桑挺拔观赏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花朵,在各种随机的或专门的美 术欣赏活 动中,培养儿童对欣赏活动的兴趣。 第二,布置多样而优美的环境。在儿童生活和受教育的场所,为儿童创设优美的环境,可以对儿童进 行美 的熏陶和感染,使其经常感受环境中的美。 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 的布 置。室内环境的设计,除了让儿童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外,应在室内可利用的空间中作多种装饰, 展示各种 图片和儿童作品。在教学楼的过道、楼梯边的墙上可陈列幼儿的创作作品和名画复制品条件的幼 儿园还可专设 一间幼儿美术活动室。 环境布置在色彩和形式上要有儿童的特点,应做到整洁、温馨、活泼及儿童化,使之成为花园和乐园, 在 不知不觉中影响儿童的情绪。环境设备力求实用、美观、整洁、有序。儿童在多样而美观的环境中,能 随时观 察各种事物,或动手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其对美的欣赏力和审美能力。教师也要有意识地用一些优 美的语言感 染他们,如对自然景物、美术作品带有感情的艺术性描绘,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 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