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22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本章要点 叙述学习的义与学习理论流派 描述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 描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 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学习及其理论发展 第二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及其理论发展 一、学习的界定 二、学习的分类 三、学习理论的发展 在最广义的意义上,学习( learning )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学习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但是,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经验引起的,有些行为变化也可以由本能、疲劳、适应和成熟等引起,由这些引起的行为变化就不能称之为学习的行为变化。 一、学习的界定 (一) 学习水平分类 1970 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将学习分为八种水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二) 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认为,人的学习存在五种学习结果( learning outcomes ):(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动作技能。 二、学习的分类 (三) 学习性质和形式分类 奥苏贝尔等人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因此可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因此可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 (四) 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 内隐学习( implicit learning )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外显学习 ( explicit learning ) 则指受意识支配、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二、学习的分类 (五)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学习可以分为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两种基本形式。 正式学习( formal learning )指在学校的学历教育和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中发生的学习,是通过课程、教学、实习以及研讨等形式进行的。非正式学习( informal learning )指由学习者自主的、在非正式的学习时间和场合、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而进行的学习。 二、学习的分类 心理学家们在探讨学习的规律过程中,由于其哲学基础、学科背景的不同,研究手段不同,自然地形成了对学习的各种不同观点。这些不同观点构成了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彼此存在着争论和歧见。例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因环境而导致的行为的改变;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头脑中认知结构的改变,是对外部刺激的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学习过程的一些情感因素、动机因素、人际关系和沟通的作用;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学习是个体自我概念的变化等等。 三、学习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 一、巴洛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一、巴洛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 John.B.Waston , 1878 — 1958 )是行为主义的奠基者和捍卫者。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人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所有其他 行为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新刺激—反应联结而形成的。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桑代克( Edward L .Thorndike , 1874 — 1949 )也是从动物实验中发展他的理论的,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实验就是饿打开迷笼的实验。 在这个经典实验中,将饿放在一个迷笼里将小鱼放在笼外看得见的地方。只有用前爪踏到开门的机关,才能出笼获食。在经过一系列盲目尝试之后,终于踏到机关,逃了出来。把多次放回笼中,几经尝试,逃出笼子的速度越来越快,犯错次数越来越少。经过反复尝试,学会了做出成功的反应,而抛弃不成功的反应,自动形成了迷笼刺激情境与踏动机关反应之间的联结。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一)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 操作性行为并不是由已知刺激引发的,而是由机体自发的。例如,小孩子最初在幼儿园上课时会吹口哨、站起来以及扔玩具等。 1.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形成 将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在这种缺乏明显的无条件食物刺激环境中,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自动送落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后,就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和维持 消退( extinction )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维持( maintenance )就是行为的保持。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分化和泛化 先前刺激( antecedent stimuli )指行为之前的事件。分化( discrimination )就是知觉到先前刺激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做出反应。泛化( generalization )是指将所习得的行为、技能或概念从一个情境移到另一个情境中。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二) 强化 1.后果类型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二) 强化 2.强化程序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三) 行为的学习 1.塑造 行为塑造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选择目标 。 (终点行为) 了解学生目前能做什么或知道什么。 ( 起点行为) 找出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强化物) 将终点行为分解成有序的步骤,步调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步调划分) 即时反馈学生的每步行为,使学生由起点行为逐渐向终点行为接近。(即时反馈)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三) 行为的学习 2.连锁 连锁方法可分为顺向连锁和逆向连锁两种方法。顺向连锁( forward chaining )就是从第一步行为开始,每次只训 练一步行为,从前往后将所有单步行为连接起来,最终使学习者获得整个复杂行为。 逆向连锁( backward chaining )则是从最后一步行为开始,每次只训练一步行为,从后往前将所有单步行为连接起来,最终使学习者获得整个复杂行为。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 一、社会认知理论 二、观察学习 三、观察学习的效应 (一) 交互决定论 交互决定论( reciprocal determinism )认为,个人、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二) 学习和表现 尽管学习已经发生了,但除非情境是合适的或者有引起行为的刺激,否则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外在强化或者学习者对即将出现的后果的高度相信会影响表现而不是学习。 (三) 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 enactive learning )是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做中学。替代性学习( vicarious learning )是通过观察人而进行的学习。 一、社会认知理论 观察学习( observational learning )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在注意( attention )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 在保持( retention )过程中,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境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在复制( reproduction )过程中,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在动机( motivation )过程中,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二、观察学习 (一) 习得效应 学生通过观看榜样行为习得了一种新的反应、新的认知过程、新的评判 标准或者新的行为规则等,这就是观察学习的习得效应( observational learningeffect )。 (二) 表现效应 观察学习的表现效应包括抑制效应、去抑制效应和促进效应。 抑制效应( inhibitory effect ),指学生由于看见榜样受到惩罚的结果而引起的反应倾向减弱。 去抑制效应( disinhibitory effect ),指学生看到榜样做出自己原来抑制的行为受到奖励时,会加强这种反应的倾向。 社会促进效应( social facilitation ),指学生观看榜样行为引发其行为库中已有的反应。 三、观察学习的效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