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应急救援预案评审修订规定
应急救援预案评审修订规定( 一、目的 为及时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实现生产单位应急预案与相关单位应急预案衔接,增强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预案的充分性和应急设备的保障能力及应急人员的操作能力,特制定此规定。 二、使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的基本要求、方法、内容及程序,适用于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三、 职责 1、安全副总和生产副总职责 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负责签发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应急预案。 2、 HSE部、武装保卫部职责 协助安全副总和生产副总负责主持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3、 基层各厂HSE科、检维修中心、办公室职责 (1) 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度和更新; (2) 协助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3) 督促检查各单位应急预案的实施、演练和准备情况,并对抢险或演练效果进行评审; (4) 负责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和分析; (5) 负责应急演练的策划和实施; (6) 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度、修订和评审工作; 17 (1) 负责对员工的自我防护技能教育和应急处置培训工作; (2) 定期对应急预案评价人员、应急救援、抢险队员进行培训; (3) 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 (4) 对现场抢救效果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5) HSE部、生产管理部、设备管理部、技术中心、质量管理部、物资部、检维修中心、机械动力厂、办公室、党群工作部、武装保卫部、保健站等相关单位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评审工作。 四、工作程序 1、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分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评审采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形式简单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1)形式评审 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和制定过程等内容进行审查。形式评审的重点为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应急预案形式评审内容及要求,见《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2)要素评审 17 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从符合性、适用性、针对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衔接性等反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要素评审包括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为细化评审,可采取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应急预案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表中的评审内容及要求进行对应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表中要求,发现存在问题及不足,完成《应急救援预案评审记录表》、《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改专家确定表》 a)关键要素 应急预案机构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设施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如应急预案中的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组织结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等要素。 b)一般要素 应急预案要素中简写或可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而预案构成的基本要素,如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使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 2、 评审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审查。会议评审规模和参加人员根据应急预案涉及范围和重要程度确定。 (1)评审准备 应急预案评审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成立应急预案评审组,落实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b)通知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具体评审时间; c)将被评审的应急预案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17 (2)会议评审 会议评审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a) 评审工作由总经理或安全副总和生产副总主持; b)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部门向评审人员介绍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情况; c) 评审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讨论,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d) 应急预案评审组根据会议讨论情况,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e) 讨论通过会议评审意见,参加会议评审人员签字。详见《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意见表》 (3)HSE部和武装保卫部应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必要时请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参加。 (4)修订完善及意见处理 a)认真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b)评审组组长负责对各位评审人员的意见进行协调和归纳,综合提出预案评审的结论性意见。 c)编写单位应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研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或完善。 d)反馈意见要求重新评审的,HSE部应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要求重新进行评审。 (5) 批准印发 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后,由总经理签发。 3、评审要求 17 (1)应急预案编制后由安全副总和生产副总或HSE部组织专家对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论证。 (2)应急预案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17号令)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2009)73号)的要求。 (3) 应急预案编制涉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同意,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专家名单。 (4) 评审原则 应急预案评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实事求是、负责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实际; b) 对照相关标准,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c) 依靠专家、综合评定,及时补充完善应急预案。 (5)评审依据 应急预案评审应依据以下文件,并考虑单位实际: a) 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方针、政策和文件; b) 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本行业有关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 c) 可能存在事故风险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 (6)评审人员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有以下人员参加: a) 熟悉并掌握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 b) 17 熟悉并掌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应急知识; a) 熟悉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流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7)评审要点 应急预案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符合性: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b) 适用性:应急预案的内容及要求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c) 完整性:应急预案的要素是否符合指南评审表规定的要素; d) 针对性:应急预案是否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重大危险源,重点岗位部位; e) 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预防预警、信息报送、相应程序和处置方案是否合理; f) 规范性: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等是否简介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 g) 衔接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其它部门或单位预案是否衔接。 (8)应急预案评审应考虑以下信息: a)紧急情况响应和应急演练的结果; b)外部应急经验; c)设备、设施或流产的变化情况; (9) 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以下事项: a)应急预案的适用性; b)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c)预防措施的针对性; 17 d)组织体系的科学性; e)相应程序的操作性; f)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 g)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9) 应急预案评审应明确以下内容: a) 应急预案评审的频率; b) 应急演练的方法; c) 应急演练的频率; 4、培训 (1)培训、训练及演练相关要求执行; (2)培训和训练应针对应急队伍和全体员工进行; (3)HSE部和武装保卫部应定期对应急演练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应急的方法。 (4)HSE部和武装保卫部每年制定公司的《应急演练计划》,并下达相关单位,由单位分配到相关车间、部室。相关车间、部室根据实际要求,确定各自演练内容,公司级每半年一次,厂级或车间级每季度一次; (5)在近期应急演练前,演练部门要制定演练方案、演习方式、指定演练效果评价人员、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 (6)应急演练应包括以下事项: a)学习时间、目标和演练范围; b)演练方案和演练方式; c)演练现场规则; 17 d)制定演练效果评价人员; e)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 f)编写书面报告; g)演练人员进行自我评估; h)针对不足既是制定改正措施并确保实施; (7) 进行大型应急预案演练时,总经理、安全副总、生产副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都要参加,进入现场观摩指导; (8) 应急演练应检验和平均以下效果: a)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充分性; b)参与人员的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c)应急预案的操作性; d)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可用性与有效性; e)应急预案的组织协调性; f)外部机构相应的及时性; g)应急预案的经济性及有效性。 (9)应急演练结束后,演练单位和部门要在15日内,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编写书面报告,演习人员要进行自我评估,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形式《应急演练总结报告》,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报送至HSE部和武装保卫部。 (10)预案回顾 HSE部和武装保卫部根据演练结果每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回顾和评审,应急预案回顾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邀请外部机构参观和巡查现场; 17 a) 向外部机构提供现场布置图; b) 与外部机构沟通并介绍应急准备有关事宜; c) 向消防和应急单位提供相关信息; d) 实施联合演练; 5、相关文件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17号令) (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2009)73号)的要求。 (3)《事故应急预案》 (4)《应急准备响应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1)《应急救援预案评审记录表》 (2)《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3)《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4)《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5)《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6)《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7)《应急救援预案评审记录表》 (8)《应急演练计划》 (9)《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表》 (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改专家确定表》 17 以上记录由HSE部、武装保卫部和演练单位保存5年以上。 附件一: 应急救援预案评审记录表 17 评审内容: 评审时间: 年 月 日 记录人: 参加评审人员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总体评审结论及意见: 备注: 附件二: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17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封 面 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名称、单位名称、发布日期等内容 批准页 1、 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2、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目 录 1、 页码标准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略); 2、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正 文 1、 文字通顺、语言精练、通俗易懂; 2、 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 3、 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 4、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 附 件 1、 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 2、 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 3、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 编制过程 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 全面分析本单位危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 3、 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 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 5、 制定相关专项元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6、 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 7、 必要时与相关专业应急救援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8、 应急预案经过评审或论证; 9、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 备注 评审意见栏填写“符合”与“不符合”。 附件三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表一)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17 总则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编制依据 1、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2、明确相关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超越引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 1、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2、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应急工作原则 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2、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使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危险性分析 单位概况 1、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2、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1、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2、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1、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及职责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3、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管理 1、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2、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2、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信息报告与处置* 1、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2、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3、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4、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6、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表二) 17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1、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2、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险程度;3、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2、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3、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4、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结束 1、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2、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3、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 后期处置 1、 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2、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 保障措施* 1、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2、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3、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4、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 培训与演练* 1、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2、如果应急预案设计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3、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附则 备案 1、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2、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制定与修订 1、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2、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注:1、“*”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2、评审意见栏填写“符合”与“不符合”。 附件四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17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2、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3、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1、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及职责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3、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1、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2、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3、明确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2、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信息报告程序* 1、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2、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3、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4、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1、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2、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险程度;3、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明确具体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2、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3、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4、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 1、针对事故裂隙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2、符合实际,科学合理;3、程序清晰,简单易行。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明确对应应急救援所需物资和装备的要求;2、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符合单位实际,满足应急要求。 注:1、“*”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因素;2、如果专项应急预案作为综合预案的附件,综合应急预案已明确的要素,专项应急预案可省略。 附件五 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17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事故特征* 1、 明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危险程度,清晰描述作业现场风险; 2、明确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及条件。 应急组织及职责* 1、 明确现场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 2、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应急处置 1、 明确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击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2、 明确报警、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引导、扩大应急灯程序; 3、 针对措施程序、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和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4、明确报警方式、报告单位、基本内容和有关要求等。 注意事项* 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3、 有关救援措施实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4、 现场自救与互救方面的注意事项; 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的注意事项; 6、 应急救援结束后续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 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方面的注意事项。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附件六 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17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有关部门、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1、 列出应急工作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至少两种以上联系方式,并保证准确有效; 2、 列出所有参与应急指挥、协调人员姓名、所在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并保证准确有效。 重要物资装备目录或清单 1、 以表格形式列出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装备,保证准确有效。 规范化格式文本 给出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要求规范、清晰、简洁。 关键的线路、标识和图纸 1、 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2、 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3、 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就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4、 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5、 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分布图等。 相关应急预案目录、协议或备忘录 列出与本单位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的名称、以及与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注:附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而设置,部分项目可省略。 1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