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数学新教材人教B版必修第四册教案:第11章 章末综合提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数学新教材人教B版必修第四册教案:第11章 章末综合提升

www.ks5u.com ‎[巩固层·知识整合]‎ ‎[提升层·题型探究]‎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例1】 17世纪日本数学家们对于数学关于体积方法的问题还不了解,他们将体积公式“V=kD‎3”‎中的常数k称为“立圆术”或“玉积率”,创用了求“玉积率”的独特方法“会玉术”,其中,D为直径,类似地,对于等边圆柱(轴截面是正方形的圆柱叫做等边圆柱)、正方体也有类似的体积公式V=kD3,其中,在等边圆柱中,D表示底面圆的直径;在正方体中,D表示棱长.假设运用此“会玉术”求得的球、等边圆柱、正方体的“玉积率”分别为k1,k2,k3,那么,k1∶k2∶k3=(  )‎ A.∶∶1 B.∶∶2‎ C.1∶3∶ D.1∶∶ D [球中,V=πR3=π=D3=k1D3,所以k1=;‎ 等边圆柱中,V=π·D=D3=k2D3,所以k2=;‎ 正方体中,V=D3=k3D3,所以k3=1,‎ 所以k1∶k2∶k3=∶∶1=1∶∶.]‎ 记牢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涉及古代文化背景的题目,首先读懂题意,再按题意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将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问题后再解决.‎ ‎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阳马,广五尺,褒七尺,高八尺,问积几何?”其意思为:“今有底面为矩形,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它的底面长、宽分别为7尺和5尺,高为8尺,问它的体积是多少?”若以上的条件不变,则这个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142π平方尺 B.140π平方尺 C.138π平方尺 D.128π平方尺 C [可以把该四棱锥补成一个长方体,长、宽分别为7尺和5尺,高为8尺,四棱锥的外接球就是长方体的外接球,其直径为=尺,所以表面积为4π×=138π平方尺.]‎ 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 ‎【例2】 求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内切球及棱切球的半径.‎ ‎[思路探究]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外接球、棱切球的球心与正四面体的中心O重合,则内切球的半径为点O到各面的距离,外接球的半径为点O到各顶点的距离,棱切球的半径为点O到各棱的距离.‎ ‎[解] 由正四面体的对称性与球的对称性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内切球、棱切球的球心都与正四面体的中心重合.如图所示,设正四面体ABCD的高为AG,O为正四面体的中心,连接CG并延长交BD于点E,连接OC,OE,则外接球的半径R=OA=OC.由题意可得CE=,‎ 则CG=CE=,EG=CE=,‎ 所以AG==.所以OG=-R.‎ 在Rt△OCG中,OC2=OG2+CG2,‎ 即R2=+,解得R=.‎ 所以内切球的半径r=OG=-=.‎ 棱切球的半径为OE===.‎ 常见的几何体与球的切、接问题的解决方案如下:‎ ‎2.(1)已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  )‎ A.2 B. C. D. ‎(2)设A,B,C,D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9,则三棱锥DABC体积的最大值为(  )‎ A.12 B.‎18 C.24 D.54 ‎(1)D (2)B [(1)根据球的体积,求得其半径r=2,再由r=可得棱长a为 .‎ ‎(2)设等边△ABC的边长为x,则x2sin 60°=9,解得x=6.设△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则r=2,所以球心到△ABC所在平面的距离d==2,则点D到平面ABC的最大距离d1=d+4=6,所以三棱锥DABC体积的最大值Vmax=S△ABC×6=×9×6=18.]‎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例3】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PB⊥平面ABCD,MA∥PB,PB=2MA.在线段PB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平面AFC∥平面PMD?若存在,请确定点F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路探究]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由于平面AFC∥平面PMD,且平面AFPM与平面AFC、平面PMD分别交于直线AF,PM,则必有AF∥PM,又PB=2MA,则点F是PB的中点.‎ ‎[解] 当点F是PB的中点时,平面AFC∥平面PMD,证明如下:如图,连接AC和BD交于点O,连接FO,那么PF=P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是BD的中点.∴OF∥PD.‎ 又OF⊄平面PMD,PD⊂平面PMD,‎ ‎∴OF∥平面PMD.又MAPB,∴PFMA.‎ ‎∴四边形AFPM是平行四边形.∴AF∥PM.‎ 又AF⊄平面PMD,PM⊂平面PMD,‎ ‎∴AF∥平面PMD.‎ 又AF∩OF=F,AF⊂平面AFC,OF⊂平面AFC.‎ ‎∴平面AFC∥平面PMD.‎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主要是指空间中线与线、线与面及面与面的平行,其中三种关系相互渗透.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问题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即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行”;而利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相反,且“高维”的性质定理就是“低维”的判定定理.特别注意,转化的方法由具体题目的条件决定,不能过于呆板僵化,要遵循规律而不局限于规律.‎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P是平面ABCD外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G和AP作平面交平面BDM于GH,求证:AP∥GH.‎ ‎[证明] 连接AC交BD于O,连接MO,因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O为AC的中点,又因为M为PC的中点,所以MO∥AP,‎ 又因为MO⊂平面BDM,PA⊄平面BDM,‎ 所以PA∥平面BDM,‎ 又因为PA⊂平面PAHG,‎ 平面PAHG∩平面BDM=GH,‎ 所以PA∥GH.‎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例4】 如图所示,在斜三棱柱A1B‎1C1ABC中,底面是等腰三角形,AB=AC,侧面BB‎1C1C⊥底面ABC.‎ ‎(1)若D是BC的中点,求证:AD⊥CC1;‎ ‎(2)过侧面BB‎1C1C的对角线BC1的平面交侧棱于点M,若AM=MA1,求证:截面MBC1⊥侧面BB‎1C1C.‎ ‎[解] (1)证明:因为AB=AC,D是BC的中点,‎ 所以AD⊥BC.‎ 因为底面ABC⊥侧面BB‎1C1C,底面ABC∩侧面BB‎1C1C=BC,‎ 所以AD⊥侧面BB‎1C1C.‎ 所以AD⊥CC1.‎ ‎(2)延长B‎1A1与BM的延长线交于点N,连接C1N.‎ 因为AM=MA1,所以NA1=A1B1.‎ 因为A‎1C1=A1N=A1B1,所以C1N⊥B‎1C1,‎ 所以C1N⊥侧面BB‎1C1C.‎ 因为C1N⊂截面MBC1,‎ 所以截面MBC1⊥侧面BB‎1C1C.‎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包括线与线的垂直、线与面的垂直及面与面的垂直,三种垂直关系是本章学习的核心,学习时要突出三者间的互化意识.如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从现有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垂线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面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4.如图,ABCD是正方形,点P在以BC为直径的半圆弧上(P不与B,C重合),E为线段BC的中点,现将正方形ABCD沿BC折起,使得平面ABCD⊥平面BCP.‎ ‎(1)证明:BP⊥平面DCP;‎ ‎(2)若BC=2,当三棱锥DBPC的体积最大时,求E到平面BDP的距离.‎ ‎[解] (1)证明:因为平面ABCD⊥平面BPC,ABCD是正方形,‎ 平面ABCD∩平面BPC=BC,所以DC⊥平面BPC.‎ 因为BP⊂平面BPC,所以BP⊥DC.‎ 因为点P在以BC为直径的半圆弧上,所以BP⊥PC.‎ 又DC∩PC=C,所以BP⊥平面DCP.‎ ‎(2)当点P位于的中点时,△BCP的面积最大,‎ 三棱锥DBPC的体积也最大.‎ 因为BC=2,所以PE=1,‎ 所以△BEP的面积为×1×1=,‎ 所以三棱锥DBEP的体积为××2=.‎ 因为BP⊥平面DCP,所以BP⊥DP,‎ DP==,‎ ‎△BDP的面积为××=.‎ 设E到平面BDP的距离为d,‎ 由于VDBEP=VEBDP,‎ 则××d=,得d=,‎ 即E到平面BDP的距离为.‎ 空间中的角的求解 ‎【例5】 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SB=AC=BC=2,AB=2,SC=1.‎ ‎(1)画出二面角SABC的平面角,并求它的度数;‎ ‎(2)求三棱锥SABC的体积.‎ ‎[解] (1)取AB中点D,连接SD,CD,‎ 因为SA=SB=2,AC=BC=2,‎ 所以SD⊥AB,CD⊥AB,‎ 且SD⊂平面SAB,CD⊂平面CAB,‎ 所以∠SDC是二面角SABC的平面角.‎ 在直角三角形SDA中,‎ SD===1,‎ 在直角三角形CDA中,‎ CD===1,‎ 所以SD=CD=SC=1,‎ 所以△SDC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SDC=60°.‎ ‎(2)法一:因为SD⊥AB,CD⊥AB,SD∩CD=D,所以AB⊥平面SDC,又AB⊂平面ABC,‎ 所以平面ABC⊥平面SDC,且平面ABC∩平面SDC=CD,‎ 在平面SDC内作SO⊥DC于O,则SO⊥平面ABC,‎ 即SO是三棱锥SABC的高.‎ 在等边△SDC中,SO=,‎ 所以三棱锥SABC的体积 VSABC=S△ABC·SO=××2×1×=.‎ 法二:因为SD⊥AB,CD⊥AB,SD∩CD=D,‎ 所以AB⊥平面SDC.‎ 在等边△SDC中,S△SDC=SD2=,‎ 所以三棱锥SABC的体积 VSABC=VASDC+VBSDC=S△SDC·AB=××2=.‎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一般通过平移(在所给图形内平移一条直线或平移两条直线)或补形(补形的目的仍是平移),把异面直线所成角转化为共面直线所成角来计算.‎ ‎(2)平移时经常利用某些特殊点(如中点)或中位线、成比例线段来实现,补形时经常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或完整的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平行六面体等).‎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当直线为平面的斜线时,它是斜线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通常在斜线上取一特殊点向平面作垂线找到这个锐角,然后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加以求出.‎ ‎3.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步骤 一找(寻找现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作(若没有找到现成的,需要引出辅助线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三求(有了二面角的平面角后,在三角形中求出该角相应的三角函数值).‎ ‎5.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如图,在鳖臑ABCD中,AB⊥平面BCD,且AB=BC=CD,则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A [如图,分别取BC,CD,AD,BD的中点M,N,P,Q,连接MN,NP,MP,PQ,MQ,‎ 则MN∥BD,NP∥AC,所以∠PNM即为异面直线AC和BD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又由题意得PQ⊥MQ,PQ=AB,MQ=CD.‎ 设AB=BC=CD=2,则PM=.‎ 又MN=BD=,NP=AC=,‎ 所以△PNM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NM=60°,‎ 所以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角为60°,其余弦值为.]‎ ‎[培优层·素养升华]‎ ‎【例题】 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AA1=4,AB=2‎ ‎,∠BAD=60°,E,M,N分别是BC,BB1,A1D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C1DE;‎ ‎(2)求点C到平面C1DE的距离.‎ ‎[思路探究] (1)连接B‎1C,ME,可得四边形MNDE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MN∥DE,可证MN∥平面C1DE.‎ ‎(2)由已知可证DE⊥平面C1CE,过点C作CH⊥C1E于点H,则DE⊥CH,进而可证CH⊥平面C1DE,计算可得CH的长,从而得所求距离.‎ ‎[解] (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B‎1C,ME.因为M,E分别为BB1,BC的中点,所以ME∥B‎1C,且ME=B‎1C.‎ 又因为N为A1D的中点,所以ND=A1D.‎ 由题设知A1B1DC,可得B‎1CA1D,故MEND,因此四边形MND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ED.‎ 又MN⊄平面C1DE,所以MN∥平面C1DE.‎ ‎(2)如图所示,过点C作C1E的垂线,垂足为H.‎ 由已知可得DE⊥BC,DE⊥C‎1C,所以DE⊥平面C1CE,故DE⊥CH.从而CH⊥平面C1DE,故CH的长即为点C到平面C1DE的距离.由已知可得CE=1,C‎1C=4,所以C1E=,故CH=.‎ 从而点C到平面C1DE的距离为.‎ 本题属中档题,难度不大,考查了线面平行的证明及点面距离的计算,充分体现了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E,F分别为AD,PB的中点.‎ ‎(1)求证:PE⊥BC;‎ ‎(2)求证:平面PAB⊥平面PCD;‎ ‎(3)求证:EF∥平面PCD.‎ ‎[证明] (1)因为PA=PD,E为AD的中点,所以PE⊥AD.‎ 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BC∥AD,所以PE⊥BC.‎ ‎(2)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AB⊥AD.‎ 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AB⊥平面PAD,所以AB⊥PD.‎ 又因为PA⊥PD,PA∩AB=A,所以PD⊥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平面PCD.‎ ‎(3)如图,取PC的中点G,连接FG,DG.‎ 因为F,G分别为PB,PC的中点,‎ 所以FG∥BC,FG=BC.‎ 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E为AD的中点,‎ 所以DE∥BC,DE=BC.‎ 所以DE∥FG,DE=FG.‎ 所以四边形DEF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DG.‎ 又因为EF⊄平面PCD,DG⊂平面PCD,所以EF∥平面PC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