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中考语文复习教师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全国中考语文复习教师版

1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爱浓浓柿子香 李忠元 晚秋时分,我回到家乡看望年老的父母,正赶上柿子成熟。母亲知道我爱吃柿子,见我风尘仆仆地归来,就挎上小筐,到园里摘柿子。 园子不大,但柿子树却种了六棵,在整个园子里很显眼。 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我伸出手摘下一个,草草地擦了擦,送入口 中,甜甜的,很是爽口。望着母亲摘柿子的身影,我受到极大的触动,顷刻就将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悠悠童年里的一切鲜活情境都展现 在了眼前。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物质相对匮乏,苹果、鸭梨这些看似普通的水果还很少见,称得上水果的东西,恐怕只有园子里的柿 子了。 那时的陕西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菜园,园子里有茄子、辣椒、黄瓜等,但最显眼的还是柿子。家里的柿子树不算高,长势好的 也就两人高,六棵树站成一排,好像一堵墙,成为小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随着时间的变迁,柿子吸收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便慢慢地到了成熟期。刚到成熟期的柿子虽然也可以吃,但还没有熟透,有些涩口, 口感相对有些逊色。如果心不急,可以等上一段时日,等柿子周身熟透,就到了吃柿子的大好时节。熟好的柿子口感面而甜,有点起沙, 适合生吃。 童年时期那有限的一点柿子却是赖以成长的好东西,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记得母亲曾用一只筐装柿子,挂于高高的房梁之上,清香四溢,充满了诱惑。但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却够不着,这只筐子高高在上, 只有父母能够掌控。母亲的用意非常明确,她教我们五个孩子查数,谁查得好,查得多,谁就能得到奖励,奖品当然就是一枚好吃的柿子 了。 她教我们读书认字,用她那本四角号码字典,教我们字的读音和笔画。为了吃柿子,我们哥几个努力学习,争取最先吃到装在筐子里 的柿子。就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在未入学时就学着查数、认字,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柿子是我童年时期最为喜欢的果品。它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C;它甜腻可口,摆在面前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冬季吃 冻柿,那更是别有一番味道的。母亲还将柿子制成柿饼、柿干、柿汁蜜、柿脯等,偶尔也加工成糕点和风味小吃。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 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 相比之下,邻居家的孩子就没有我们幸运。但是,父母很好心,总是拿出自家院子里产的果蔬接济大家,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也都吃 过我家的柿子,这曾让我一度引以为豪! 而今,立于自家的园中,望着母亲采摘柿子忙碌的背影,翻起童年的记忆,历历在目,每每回忆起来,还是觉得童年的一切是那么温 馨难忘。 我感恩母亲,是她让我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给我很多关爱,在我步入中年了还能让我一饱口福,圆我柿子的未了情缘,丰满充实 我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5 月 13 日,有改动) 1.文章以“母爱浓浓柿子香”为题,有什么好处?(3 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2)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 4.为什么作者说,童年时期的柿子“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4 分) 5.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顺序?有什么作用?(3 分) 2 6.联系全文,简析最后一段的作用。(2 分) 1.①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②文题优雅,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③形象地赞颂了浓浓的母爱,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标题的作用主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表明文章的主题;概括文章的内容;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等等。具体的作用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来确定。就本文来看,“母爱浓浓柿子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暗含了文章的主题。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的黄澄澄的柿子比作星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柿子的情状,表达了“我”对柿子的喜爱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注意题干对赏析角度的要求。这句话把黄澄澄的柿子比作星辰,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柿子的情状,表达了 作者对柿子的喜爱之情。 3.(1)对报纸上的字,虽然不全认识,但能顺着读下去。 (2)母亲变着花样做柿子美食,尽最大能力让“我们”吃得饱,吃得好。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要注意结合语境,根据本义推断其比喻义或象征义。(1)句“磕磕绊绊”本指走路不顺畅,这里比喻报纸上的字虽然认不全, 读得不流畅,但能顺着读下去。(2)句“健健康康”指母亲做的柿子美食,让“我们”吃得饱、吃得好。[来源:学科网 ZXXK] 4.童年时,柿子作为母亲的奖品,激励“我们”读书认字,“我们”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柿子营养丰富,甜腻可口,伴随“我”度过了童年那段 难忘的岁月。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按照题干要求,从文中找出表现童年时柿子“弥足珍贵”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5.倒叙。内容上,运用联想的手法,描述童年时“弥足珍贵”的柿子情缘,赞美深沉的母爱,突出文章主题;结构上,为下文写感恩母亲作铺垫。 [解析] 此题考查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由“悠悠童年里的一切鲜活情境都展现在了眼前”可以看出用的是倒叙的记叙顺序,描述了童年时“弥足珍贵”的柿子情 缘。运用联想的手法,由眼前的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叙述自然。 6.内容上,赞美母爱,升华主旨;结构上,照应文题,收束全文。 [解析] 此题考查文段的作用。结尾句段的作用一般有:结构上总结全文,收束全文,照应开头,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等;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升华(深 化)主题等。 2.文言文阅读:(10 分)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 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唯怅不得以献 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直十倍矣。 注:①遑:无暇,顾不上。楚国有个卖山鸡的人,一个路人问:“这是什么鸟?”卖者骗路人说:“是凤凰”。路人说:“我听说过凤凰好久了,今天真的见 到了。你卖吗?”楚国人说:“卖呀!”路人给他很多银子,他不卖,要求加倍,待加倍后,才卖给了路人。路人想将山鸡献给楚国的大王,结果过了一夜,山鸡 死了,路人不可惜花了多少钱,只可惜不能把“凤凰”献给大王。楚国的人们听说了,都在纷纷传说,都以为是真的凤凰,才会花那么多的钱买来献给大王,于是这 件事被楚王听说了。楚王被那个路人的行为感动了,于是把他召去赐给了好多的东西和钱,路人得到的比买山鸡的钱何止多了十倍。 10.下面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我闻有凤凰久矣 遂闻于楚王 B.过买凤之直十倍矣 玉盘珍羞直万钱 C.唯怅不得以献耳 怅恨久之 D.王感其欲献己也 帝感其诚 11.下列句中“而”与“召而厚赐之”中“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吾恂恂而起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黒质而白章 12.翻译句子:(2 分) 路人不遑惜其金,唯怅不得以献耳。 13.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 10.A (3 分)11.B (3 分)12.路人顾不上可惜花了多少钱,只遗憾不能把“凤凰”献给大王。(2 分) 13.做任何事情不要盲目信从,一定要去认真调查。(2 分) 重阳后菊花(之一)[宋]范成大 3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①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②一日花。 【注释】①靥: yè,笑脸。 ②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民间在这一日常以登高、赏菊等风俗来表达求福求寿的愿望。 8. 本诗一、二句精于描写,“ ”一词写出了菊花受冷落的境遇,“ ”一词写出了菊花灿烂美丽的姿态。 9.全诗借花讽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就此作简要赏析。(3 分) 8.寂寞,金靥。 (2 分) 9.世情儿女只看重阳一日花,实为求福求寿,不为赏花(1 分)。作者借此讽刺世人庸俗和功利。然而重阳后的菊花虽无人观赏,却依旧 灿烂美丽,由此表达了作者对虽遭冷落依然灿烂的高洁脱俗品行的赞美。重阳后菊花虽然还带着湿露,鲜嫩可爱,但已经无人来赏。与重阳前比并没有差异,还是 金色的菊蕊照着地上的泥沙。世俗之人没有超脱的情趣,不解赏花,只知道看重阳节那一天的菊花。 3.阅读《萧萧池塘暮》,完成题目。(15 分) (1)萧萧池塘暮 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 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 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年年岁岁见证着村人的喜忧。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阵村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清脆玉润 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 池塘中央,开始脱毛的水鸭在和煦的阳光下畅游,荡起层层涟漪。鸭儿不时地“呱呱”乱叫,声音在池塘上空回荡。远 处聆听,像是柳树深处发出来似的,訇訇然,如乐一般美妙。 夏日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阳还在半山腰,孩子们就在池塘里玩耍了。在岸上一个猛扎,静静的池塘便溅起 灿烂的水花。孩子们排成队列,挨个儿跳水,珠圆白嫩的颗颗水滴飞入浓密的柳荫里,打得青叶脆响,像是一场急雨。 农人在月满中天时分才收工,钻入池塘,洗去一天的 尘与汗,洗去一天的疲劳。人在水 里,话农桑,谈天气,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池塘在一拨又一拨人的折腾下,泥沙翻涌,浑黄浊黑。经过一夜的沉淀, 它一早又澄澈清冽。池塘静默、博大,容纳故乡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污垢,而它自己永远是碧澄如镜。 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残水,像是哭干了眼泪的小妇人的杏眼。但它依然接纳万物,吐故纳新, 洁净如初。农人依然来塘里洗澡,一天胜过一天地喊:“啊,水好凉呀!”故乡的秋天,在这一声声水凉的叫喊中,悄悄 地不为人知地到来。水凉好个秋。 冬天,村里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每到年终,我们村前村后的池塘都要抽放积蓄了一年的水。一群人赤足在 冰冷的泥中捉鱼,笑声在空旷辽远的上空久久回荡。他们不怕冷,俗话说,鱼头上藏了三点火!见了冒火的鱼,还有谁 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鱼小虾壮螺蛳从塘里往岸上挑,笑声随之在岸上塘里一阵一阵炸响。 池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而今,再寻如此池塘,也许只有在梦里吧!岁月在风里萧萧如秋木, 池塘在现代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 回到陈坊,池塘触目惊心:锅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盖了两层楼房,粗粝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 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处没不了 8 岁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线了;养鱼塘里没 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莲花塘深居田畈①一侧,早已没有了莲花,还算清澈的残水里, 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农药瓶,难以让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被房子取代了…… 我固执地认为,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如果每年有人罱塘②,如果池塘还鲜活劲道,雨水可以蓄 积在里面,何以在地上泛滥成灾?池塘消退,洗澡成了村人的难题,干旱已是农田的家常便饭,青蛙不再,垂柳作古, 水鸭隐退…… 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 释怀的古典乡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一代再来读这首古诗,必得花半天 时间来查阅关于“池塘”的注释。“烟锁池塘柳”的残对,也许真的成了空前绝后、无人能对的绝联了。 4 今天已没有几个人见过池塘的真面目,不久的将来,池塘可能就只存活于词典里,在纸间寂寞地度过它荒凉的来 世今生。池塘渐入迟暮,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除了记忆和梦,我们还能到哪儿与池塘见上一面呢?   【注释】①田畈(fàn):田地。②罱(lǎn)塘:意思是用农具将塘里的淤泥、杂草等清理出来。 19.本文作者按照 ▲ 的顺序写出了多年以前故乡池塘 ▲ 的特点。(4 分) 20.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 分) 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 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21.作者在文中说:“不久的将来,池塘可能就只存活于词典里,在纸间寂寞地度过它荒凉的来世今生。” 有何含义? 22.文章以“萧萧池塘暮”为题有哪些好处?(4 分) 19. (4 分)季节(或时间,或四季,或春夏秋冬) (2 分) 鲜活(或充满活力,或充满快乐) (2 分) 20.(4 分)【示例 1】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池塘具有灵性、充满活力的特点(2 分),表明了池塘与故人生活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对 池塘的喜爱之情(1 分)。 【示例 2】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池塘的动态美,突出它鲜活而有灵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 21.(3 分)再往后乡村的池塘有可能会消失,(1 分)人们再也不能享受到与池塘亲密接触的快乐,(1 分)表达了作者对环境恶化和人类未来的深深的担忧。(1 分) 22.富有文学色彩;暗示了乡村池塘的恶化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古典乡村之美的逐渐消逝;含蓄地提醒保护环境保护好生存的家园。(4 分)(写出任意 2 点即可) (2)墓碑 周海亮 ①兵是他的兵。他是兵的营长。   ②所有人,都把那个兵忘了。唯有他,梦里时时遇见,醒来后,无限忧伤。   ③整整一个营的兵力,越打越少,最后,只剩十 几个人。十几个人埋伏在沼泽的边缘。部队正在撤离,他们的任 务是拖住敌人,至少一天。   ④十几个人对几千个人,这不是打仗,这是自杀。可是他们硬是奇迹般地将敌人缠住一天一夜,更不可思议的是, 当他们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仅仅失去一名士兵。这绝对是一场可以大书特书的胜利,可是营长不这样认为。因为一名 士兵在战斗中死去。只要有兵死去,哪怕再大的胜利,营长也认为,这是失败。[来源:学§科§网 Z§X§X§K]   ⑤梦醒以后,营长一遍遍回忆兵死去的情景,每回忆一次,心头便多出一道伤疤。伤疤淌出鲜血,营长心如刀绞。   ⑥他们开始撤离,子弹追赶着他们。他们且战且退,进入沼泽。兵停下,转身,开枪,便陷进淤泥。淤泥漫到小 腿;兵动了动,两条腿,便全都不见。兵开始挣扎,可是他越陷越深。但兵仍然在战斗!瞄准,开枪,开枪——密集 的子弹让十几个敌兵抬不起头。他至少打死三个敌兵,淤泥终漫到胸口。那时他就站在兵的身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 他试图拉兵一把,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他看着兵,兵只剩一个紫黑色的脑袋。兵痛苦地从嘴里吐出污水和淤泥 。兵冲他喊,救我。兵的脸扭曲成不可思议的形状。淤泥一点一点漫过兵的眼睛、头顶,终于,一个巨大的气泡慢慢 升起,訇然破裂……   ⑦营长记得清清楚楚,最后一刻,兵高举的两手胡乱地开枪。一颗子弹击中树干,又在营长的面前,划一条滚烫 的弧线。营长不知道,兵的这颗子弹,是想送给敌人,还是自己。   ⑧后来,兵被追认为烈士,墓碑下面,没有他的遗体。很多年,夜里,营长一次次地从梦里醒来,每一次,都大 汗淋漓。兵被扔进沼泽,孤零零一个人。营长这样想,白发又多出几根。终有一天,营长决定,找到兵。   ⑨找到兵,并不容易。沼泽仍是沼泽,潮湿肮脏。淤泥,污水,茅膏菜,水木贼,燕子花,睡莲和泥炭藓几乎构 成沼泽的全部。好在还有那棵树。营长认识那棵树。现在,站在树下的营长突然确信,兵的那颗子弹,是奔他而来。 因为战友们将兵抛弃,且没有任何借口。任何借口都不是借口,都不能原谅。这么多年,兵被孤独地扔在这里,似乎 5 洗 为 听 命 连上帝,都将他遗忘。   ⑩淤泥里找到兵极其困难——将淤泥挖开一隙,淤泥很快合拢,再挖开,再合拢……很多次,营长认为,他也许 永远不能够再找到兵。可是夜里,当他梦里再一次见到淤泥和污水中挣扎的兵,他发誓,纵是老死在这里,也要把兵 找到。   ⑪终于,那天黄昏,他挖到一具完整的骨架。营长就知道,那是死去的兵。兵保持着死去的姿势,手里,一杆枪 烂得没了形状。   ⑫营长长跪在兵的身边,号啕不止。然后,那天,一夜无梦。   ⑬沼泽的边缘,多了一座坟墓。坟前有碑, 碑的背面,留着营长的字迹:上帝忘记了你,我没有忘记。 16.第①自然段两个独句成段,有什么特殊作用?(4 分) 17.结合语境,分析第⑦自然段划线句中“滚烫”一词的丰富含义。(4 分) 18.第⑨自然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营长”的形象特点?(4 分) 16.(4 分)文字简洁,表达有力,引起读者注意(2 分);交代了小说人物的身份与彼 此的特殊关系(2 分)17.“滚烫”是温度极热,极烫之意(1 分);既指子弹击中树干产生的热度,又指营长内心的不安和愧疚(1 分),突出了营长内心的矛 盾和痛楚(1 分)。学 18.(4 分)环境描写(1 分);突出了沼泽的恶劣环境(1 分),渲染了悲凉的气[]氛(1 分),为下文写营长找兵的尸骨的艰难作铺垫(1 分)。19.(4 分)他责任心强;爱兵如子;能吃苦、不畏艰难(执着);重感情(敬重烈士的生命、尊严) 4、综合题(16~17 小题,共 5 分) 16.根据下面的两个故事,仿照上联,拟出下联。(2 分) ①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急。母亲 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②扇枕温衾: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入睡。冬 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 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横批:孝德为本 上联:刘恒亲尝汤药侍母仁孝闻名 下联: 17.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现代文阅读(18~22 小题,共 15 分) 光的温度 (1)当于老师宣布女子 4×100 米接力赛开始报名时,我感到自己的脸有点发烫,忸怩了片刻,终于在众目睽睽 之下笨拙地站了起来。周围的目光锐利得叫人害怕。我不该心虚的,我的身体已经好了呀。   (2)我把目光投向班长,她握在小胖手里的笔抖来抖去,一个个名字利落地出现在秋季运动会的报名单上,报完 名的女孩子微笑着坐下来,小马尾辫儿黑亮亮的,闪烁着午后金灿灿的阳光。别人都坐下来了,唯独我一人还木然地 站着。   (3)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班长的手,希望她快点写上我的名字。可是她却投来疑虑的目光。片刻后,她无奈地把我 的名字写上了。就当我如释重负地坐下来的时候,我瞥见了于老师纠结的目光。   (4)我知道,她不想让我上场。由于名额有限,我和另一个女孩子只有一个人能报名。那个女孩是大伙儿公认的 最佳人选,她跑得快,动作敏捷。而我,从入学到四年级一直体质孱弱,在运动会上总扮演一个吃着零食鼓掌的看客 6 角色。可是偏偏今天她因病没来上学,而我就趁此机会报名了。我真的好想参加一次运动会呀,何况我也不会拖班级 后腿的,暑假的时候,我经常和母亲去锻炼身体,经过整个假期的锻炼,三年前的那张沉重的化验单已经变得很轻、 很轻。   (5)我在自豪中度过了几天,接着就领教了班主任的绝对权威。那天下午,我正跟伙伴们在操场上玩得高兴,突 然有同学来传话说于老师决定把我换掉。我的心如同被一场冷雨浸透了。我飞快地跑回教学楼,推开门冲进教室,撞 见班长正和老师调整运动员的名单。也许是我的脚步声太大了点儿,我一进门她们就猛地回过头来。我用哀求的目光 望着于老师,额前的刘海儿很长,挡住了我的视线,但我相信她一定能感觉到我看她的目光是多么幽怨。我转身离开 了。   (6)那天下午的课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心里想着于老师那张具有“山地地貌”的大黄脸。她为了所谓的班级荣 誉,剥夺了一个孩子在小学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运动会的机会。   (7)晚上,于老师打电话过来,向我解释为什么不让我参加运动会。她细声细气地解释着,那可怜劲儿好像受委 屈的人是她似的:“孩子,老师知道你很想参加运动会,但是老师以前看过那份化验单,你的身体真的恢复了吗……” 我根本没听进去,觉得老师是在敷衍我,那张化验单可是三年前的旧事了。   (8)我终于还是没有参加那次运动会。   (9)毕业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毕业典礼那天,大家都在操场上聊天、散步。我在和班长的交谈中偶然得知,那次 运动会前,于老师得知我要参加,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特意把我以前交给她的化验单的复印件托人带到医院去问, 结果还真把她吓了一跳……我瞪着一双惊讶的眼睛。 (10)我小学时没少和于老师作对,因为一些小的摩擦,对她常带着一些敌意,所以忽略了老师的呵护中散发出 来的光芒,忽略了那些光的温度,甚至只感觉到了冰冷。   (11)可在毕业那天的午后,一片古铜色的厚重的阳光层层叠叠地洒下来,光的温度均匀地敷在我的脸上,好似 有无数只白色的蝴蝶,翅膀上洒满温暖的金色,向我飞来。 18.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 分) 故事情节 心情 开始报名接力赛 感到脸上有些发烫 ① ② ③ 幽怨 19.根据故事的内容,请补写出第(9)段省略号处于老师的心理活动。(3 分)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1)段。(3 分) 21.标题“光的温度”有什么含义?(3 分) 22.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文章中的老师和魏巍笔下的老师,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3 分)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 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选段) 16.黄香扇枕温衾奉父天下无双(2 分) 17.洗耳恭听(1 分) 听天由命(听天拱命)(1 分) 为民请命(1 分) 18. ①如愿以偿报了名(1 分) ②如释重负(1 分) ③班主任取消了我的报名资格 (1 分) 19.示例:虽然这孩子很想参加运动会,但是她病情这么严重,参加体育运动是很危险的,为了她的身体,我宁愿让她怨恨我,也不能让她参加运动会。相信她会明 白我的苦心的。(3 分) 7 2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照在“我”我脸上的阳光比作蝴蝶,(1 分)生动形象写出了“我”毕业前得知班主任取消“我”报名资格的真相后内心的温暖、感 动和幸福之感,(1 分)以及表达对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的老师的无限感激之情。(1 分) 21.“光的温度”这个标题,一语双关,(1 分)表面上写了阳光的照耀,(1 分)深层含义是指老师的呵护中散发出来的光芒。(1 分) 22.示例:我更喜欢文中的老师,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细心呵护,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当得知身体不好的“我”报名参加 运动会时,不放心,特意把“我”以前交给她的化验单复印件托人带到医院去咨询,发现病情非常严重,不适合参加运动会,为了学生的健康,宁愿让“我”怨 恨她,也依然取消了“我”的报名资格。(观点明确,理由充足,言之有理即可,3 5.(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12 分) 山人张东谷① 【明】 张岱 余家自太仆公称豪饮,后竟失传。余父余叔不能饮一蠡壳②,食糟茄③,面即发赪④。家常宴会,但留心烹饪,庖 厨之精,遂甲江左。一簋⑤进,兄弟争啖之立尽,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 山人张东谷,酒徒也,每悒悒不自得。一日起谓家君曰:“尔兄弟奇矣!肉只是吃,不管好吃不好吃;酒只是不 吃,不知会吃不会吃。”二语颇韵,有晋人风味。而近有伧父⑥载之《舌华录》,曰:“张氏兄弟赋性奇哉!肉不论 美恶,只是吃;酒不论美恶,只是不吃。”字字板实,一去千里,世上真不少点金成铁手也。 东谷善滑稽⑦,贫无立锥,与恶少讼⑧,指东谷为万金豪富,东谷忙忙走诉大父⑧曰:“绍兴人可恶,对半说谎, 便说我是万金豪富!”大父⑨常举以为笑。 【注释】①选自《陶庵梦忆》。 ②蠡壳 lí ké : 贝 类 的 壳 。 ③糟茄:米酒。 ④赪 chēng:红色。 ⑤一簋 gu ǐ,一盘菜。 ⑥伧父:泛指粗俗﹑鄙贱之人。 ⑦滑稽:开玩笑。 ⑧讼:打官司。 ⑨大父:祖父。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但留心烹饪( )(2)一日起谓家君曰( )(3)东谷善滑稽( )(4)东谷忙忙走诉大父曰( ) 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分两处)(2 分) 有 客 在 不 待 客 辞 亦 即 自 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 11.晋人具有放达的风度。文中张东谷的哪些行为体现了这一风度?为突出这种风度,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请结合文 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 分)8.(4 分)(1)只是(2)对……说(3)擅长(4)奔跑 9.(2 分)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 10.(2 分)(兄弟俩)吃饱了就离开,到酒席结束也未曾端起酒杯。 11.(4 分)张东谷生性好酒,善滑稽,表现了其放达的风度(1 分)。运用了对比(2 分)的写法,作者将自己父亲、叔叔只吃饭不喝酒和张东谷好酒对比,突 出了张东谷放达的风度。(1 分) 参考译文:我们家自从太仆公起号称豪饮,后竟失传。我父我叔一螺壳的酒也喝不下去,喝一点米酒也要面红,家中经常举行宴会,只是留心烹饪,因为庖厨之精 湛,于是在当地称甲。食物一旦上桌子,兄弟争吃之很快就完了,吃饱了就离开,到酒席结束也未曾端起酒杯。如果有客人在,不等客人告辞,也即自己先离去。 山人张东谷,是个酒徒,他每次都对兄弟俩不喝酒这件事很是郁闷不满。一天,起来对家父说:“你兄弟俩真是奇怪呀!是肉就只管吃,不管好吃不好吃;是 酒就只是不喝,也不知道你俩会喝不会喝。”这二句话很有些意韵,具有晋朝人的风格味道。而最近有一位伧父把这句话写进了《舌华录》,说:“张氏兄弟赋性 奇哉!肉不论美恶,只是吃;酒不论美恶,只是不吃。”字字板实,一传千里,世上真不少点金成铁的写手呀。 张东谷擅长开玩笑,贫穷得无立锥之地,一次与恶少打官司,对方指称张东谷是万金豪富,张东谷急忙奔跑着去告诉我祖父说:“绍兴人真可恶,话有一半是 谎言,竟说我是万金豪富!”我祖父常常举这件事作为笑话。 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5-17 题。(11 分) 8 父亲和他的诗 吴为山 从我记事始,很少看到父亲、母亲的笑容,母亲总是愁眉不展。我们弟兄姐妹七个,我排行老五,一家人靠父亲 一人工资维持生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父亲遭到不白之冤,在“牛棚”无辜受辱的他,写下这样的诗句:   披肝沥胆廿年间,   尽瘁桃林未等闲。   浩劫临头人变鬼,   受辱饮恨笑天寒。 那是 1969 年严冬,全家随父亲下放农村。全家务农,挖河、拾粪,割稻、造绿肥。父亲还养了一百只鸡。不料, 却因此无辜受辱,关进“牛棚”。 父亲被重新起用后,回学校任教,他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天真、正直,但脆弱、敏感、易动情。重 执教鞭的他当即写下:   阴阳错位本荒唐,   屈子行吟岂自伤。   忽报天公垂雨露,   枯藤野草咏榆桑。 这段时期,父亲总是督促我们弟兄读书、读诗,并自制小本子,抄录经典诗词、警句供我们背诵。他自己早晨五 点钟起床,点着煤油灯备课、吟诗,到七点钟上课堂前,嘴角上已是两堆口沫了。他喜读《离骚》《诗经》,谈《红 楼梦》,讲李杜,慕王勃,咏东坡。常常吟至激昂或低沉处,总是声泪俱下。他也喜欢剪报,剪了若干张,贴了若干 本,画了若干页,关心时事,紧跟形势。父亲也对鲁迅推崇备至,满屋子挂的是他手书的鲁迅诗及名言。 1978 年和 1979 年我连续两次高考落榜,后入无锡工艺美校学泥塑,大学梦成了泡影。我彷徨、消沉,父亲作诗, 以击鼓催发,并送我过江到了无锡惠山脚下:   求医失路笑难关,   从艺有期莫等闲。   坐井观天终是小,   大江放眼快扬帆。 多年来,我把它作为一种动力,每念及此,总是浮现出第一次由苏北横渡长江的壮阔之景,浪淘尽,滚滚东 流…… 1982 年,父亲离休,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发出“身虽病,心难老,范公志,何能丢?冀明天幸复,重游芳洲”的 感慨。他感叹于“病马嘶槽”,顿生“壮心不已”,在地方上创办“腾飞补习学社”,将一百五十名落榜生组织起来 学习,“腾飞”在高考中年年报捷,父亲春风得意,作昂扬斗志的《腾飞补习学社之歌》:堰口虹桥,春光烂霄。巍 巍腾飞,兴学施教。宏开学社,乐育群芼,中华腾飞,端赖吾曹。这期间,我们弟兄姐妹都各有其业,父母经济上没 有负担。通过办学社,父亲在晚年实现其价值,一吐扬眉之气。 回首看,父亲的经历,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一代普通知识分子的命运。父母亲在我们每个子女身上都尽了很大力。 如今我们弟兄姐妹中有工人、公务员、医生、大学教授,也有在体制改革中转岗的,在平凡的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 作,这与母亲诚朴、勤劳之身教,与父亲之情理交融的“诗教”不无关系。1998 年 10 月母亲七十寿辰,父亲作: 9   同甘共苦五十春,   风雨沉浮见淑贞。   育女抚儿来晚福,   糟糠夫妇乐逢辰。 此情此意,化为境界。当年父亲七十二岁,但他依然天真,似乎理想的光环离他只一步之遥,他每日都在追逐, 每日都获得新的希望。他到南京去秦淮河问古,也常散步于早年读书的校园,喜欢谈论在大学教过他的教授:陈瘦竹、 朱彤、诸祖耿……他怀旧,常念起我的高祖高也东秀才、伯祖高二适先生、表伯赵继武教授,家族的文化渊源使他不 经意露出了自信与自豪。 父亲并不能算得上是诗人,但他的心中有诗意。那些诗,是他生活、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他理想、追求的 真切表达;更是他精神自在、自由的自然表露! 父亲八十多岁时,我将他从老家接到北京家中。深夜我从工作室回家,他总是等我,为我讲解古诗,几乎每日如 此。夜幕四合,周遭寂静,他常自言自语,吟诵诗句,尽管声音微微弱弱…… (摘自《人民日报》,2017 年 6 月, 第 12 版,有删改) 15.根据提示填空。(2 分) 父亲作诗,申诉不白之冤→ (1) →父亲作诗,安慰落榜的我→ (2) 16.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 分) (1)他也喜欢剪报,剪了若干张,贴了若干本,画了若干页,关心时事,紧跟形势。 (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 分) (2)那些诗,是他生活、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他理想、热情的真切表达;更是他精神自然、自在、自由的表露! (“……是……也是……更是……”这样的句式有什么作用?)(2 分) 17.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请你想象父亲此时吟诵的会是下面的哪一首诗,并说明理由。(5 分)15.(2 分)父亲作诗, 重新投入生活;父亲作诗,庆祝母亲寿辰。 16.(4 分)(1)选用“剪”“贴”“画”动词,传神刻画父亲喜欢剪报,关心时事,突出对父亲被重新起用积极乐观精神的赞叹之情。 (2)“是…也是…更是…”表示递进,语意不断加深,表达出作者对父亲写诗表现生活,表达心志的崇敬之情的不断加深。 17.(5 分)第一首(1 分),理由:①这是一首月夜怀念怀亲之作,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②诗中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相思不能入睡,灭烛,披 衣步出门庭。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想起远方亲人,与“夜幕四合,周遭寂静”的情景相吻合;③“不堪盈 手赠,还寝梦佳期”“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情感、内容、手法方面,一点 2 分,答到两点即 可) 7.阅读与赏析(42 分) (一)(12 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 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 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数, 岁满不持一砚归。 10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 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 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 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 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 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 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 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 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 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 (一 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 规矩, 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 人, 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 官从政,假 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9.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A.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其一犬/坐于前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来源:Zxxk.Com] A.包拯为官机智,善于断案,曾判过一起瞒报私杀耕牛的案件。 B.包拯出使契丹,能言善辩,回击了契丹的发难,不辱使命。 C.包拯办案允许百姓到跟前陈述案情,使办事的小吏不敢欺瞒。 D.包拯生活简朴,对子孙要求严格,想方设法预防他们贪赃枉法 。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 ①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 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 ③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 ④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 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 分) (1)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2)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9.(2 分)D 10.(2 分)A 11.(4 分)①不久 ②馈赠 ③到,去 ④陈述 12.①(2 分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何为”、“而”、“ 告”,“惊服”各 0.5 分,语句通顺)②(2 分)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11 8.喊魂 从我记事起,湖村人爱有意无意地跟我说:你是你爹捡的!他们说:那日潘河上跑水,鱼跟着泄洪道往潘河下溢, 你爹拿着鱼叉在河下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你爹当时就扔了鱼叉,鱼都顾不上 要,把你抱回了家。 这个版本初时我并不相信,我们村的大人最爱吓唬细伢时说那个谁是从哪儿哪儿捡来的。但说的人多了,说的次 数多了,我忍不住问我娘:我当真是我爹捡来的不?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娘接着又说,你爹当时叉了一天的鱼,累得很,一路抱你回家 时手都酸了。 我姐大丫此时靠在门外捂嘴偷笑。 娘见我嘴巴翘得高高的,停了笑,对我说,二丫你真个是傻丫头,我都生了你大丫姐,还捡你这丫头片子咋甚? 我立时破涕为笑。 但大丫从此没事时老爱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嘻嘻…… 我很生气,几次找大丫打架,但每次都输。 那个卖冰棒的跛子再来湖村时,我偷偷把大丫的新凉鞋提了出去。然后在大丫哭着找新凉鞋时,我伙同娟子躲在 屋后吃冰棒,笑得不亦乐乎。 娘找到我,盯着我红彤彤的嘴,又看到屋后那堆冰棒纸,脸色铁青。在她转身找扫帚时,我赶紧和娟子一起从后 院门溜了。 娟子说:二丫你别难过,我悄悄听到我娘跟人唠话时说,你爹把你捡来时,你娘哭了很久!捡了你,她就不能再 生儿子了。 我很难过。整个下午,我躲在潘河里,玩水、摸鱼……到娘找到我时,天都黑透了。 晚上娘还没来得及揍我,我就发烧,说胡话。连着几天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娘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哭,最后在奶 奶的劝说下,娘提了一大堆礼物背着我去村头找神婆“三相公”。 娘从前不信“三相公”,一向都绕着她家走。 “三相公”把我放在椅子上,手指头在指节上点点掐掐,最后说我被潘河中的淹水鬼缠了身,丢了魂。 娘信以为真,就和“三相公”一起去潘河,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娘的声音从潘河传来: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迷糊中我也听到“三相公”的声音:回来了呀! 听见娘 又叫: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唤声越来越近,娘走近我的床头,轻轻地把怀中的什么东西放在我的心口,掖紧被窝,轻拍着:我的二丫在这, 我的二丫回来了喽! 我在迷迷糊糊中,眼泪却淌湿一大片枕头。早听别人说:细伢子在野外失了魂,只有亲娘唤才能把魂魄招回来, 别人喊,会把魂魄吓跑,而细伢子也就没命活了。而我,是爹从潘河上捡来的野伢子! 潘河边又传来娘的声音,二丫!你 在潘河里吓了回呀—— 那一夜,娘的沙哑的声音在潘河边来来回回响起,直到天亮,直到我迷迷糊糊睡熟。 因为这场突 来的病,我逃过了一通海揍。但大丫从此记上我偷她凉鞋兑冰棒的仇,更频繁地冲我喊:二丫,二丫, 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那天,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嘻嘻…… 我不甘示弱,也冲着她喊:大丫,大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爹那天在潘河下游叉鱼,就在这时,上游 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嘻嘻…… 娘在院中里听到,边作势找扫帚,边比比划划地打着手语——娘自那晚为我喊魂后,声带就拉坏了!因为娘听“三相 公”说,就算不是亲娘,只要娘心在,魂魄都是能喊回来的。 (选自《大观<东京文学>》201 6 年 01 期,略有删改,作者:徐建英) 12 17.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二丫的心情。(2 分) 村人告知身世时不信→ →得到娘确认后高兴→大丫取笑时气愤→ →娘为“我”喊魂时感动 18.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 分) (1)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加点词语有什么 表达效果。3 分) (2)“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 大丫,一个叫二丫。”(大丫、二丫的话同中有异,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味?2 分) 19.结合全文,简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4 分) 20.文章为何以“喊魂”为题?谈谈你的理解。(5 分) 17.(2 分) ①众人多次说后疑惑(1 分)②娟子告知真相后难过(1 分) 18.(5 分)(1)“怔了一下”是因为娘胎对“我”这个问题感到突然(没有思想准备),“精神很不自然”表现娘的尴尬(1 分)。“哈哈大笑”是娘掩饰自己 尴尬的一种方式(给自己思考回答二丫问题的时间),同时也是娘的一种策略,正话反说(玩笑话>,以便“我”在娘与別人一样的玩笑中,相信她是亲生的(1 分)。这样写,突出表现出娘呵护二丫的良苦用心(1 分)。 (2)大丫的话纯粹是玩闹取笑;二丫的话除了玩闹取笑,另有深意。(1 分),意在表明、亲生也罢,非亲生也罢,在家中、在父母眼里,“我”与“大丫”地位完 全一样,受到的关爱完全—样(1 分)。 19.(4 分)这个场景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1 分)引出了“我”的身世之谜(1 分);为下文“我”探寻是不是亲生这一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1 分),与 结尾部分相照应,使文章结构自然而圆润(1 分)。 20.(5 分)“喊魂”是小说的关键情节,不可或缺(1 分);“喊魂”是一种民间习俗,使小说具有神秘色彩, 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1 分);同时,借母亲喊魂 表现对待非亲生子女,“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母子情深(1 分);另外,作者借文中娘为捡来的野伢子的“喊魂”,歌颂中华文化体大的包容心及人世间博大的爱。 (2 分) 8.阅读下面小说,完成 16~20 题。(共 13 分) 霸王别姬 ①颖河乡的书记郑张来省城开会,想借机请一请在省城工作的颖河老乡,联络联络感情,要他们多为家乡人办些 事情。他把这个想法与在某机关当财务科长的吕强一说,吕强说你这父母官请客,哪个敢不来?郑张说你看放哪儿合 适。吕强说就在“天然居”吧,那里有一道好菜,叫“霸王别姬”,很招人。 ②接着,吕强给郑张介绍说,这“霸王”是老鳖,“姬”为“母鸡”。老鳖不是人工养殖的那种,是在湖河中自 然生长的那种。小母鸡为“柴鸡”,而且是正在下蛋的“少妇鸡”。做法为传统工艺。先把活鳖放在笼屉里加温,笼 为特制笼,周围有圆眼儿,开始用纸糊了,温度一高,鳖发渴,找地方儿换气,便把纸拱烂,头从眼儿里伸出来,赶 巧外面有备好的作料水。 ③鳖将作料水吃进五脏,排出去原有的废物,几经“清蒸”,鳖体内吸足了作料,然后开始杀鳖。清蒸的鳖高傲 地将一只足踏在卧地的“虞姬”身上,构图给人一种悲壮感,能让人联想起失败英雄的末路状。味道不但独特,而且 美 妙无比。只是价格高,“霸王”卖到 500 元一个,一个上斤重的鳖与一只 3 斤重的小母鸡组成的“霸王别姬”,至 少千元,郑张说既然请了,就不能丢份儿,那就上“天然居”吃“霸王别姬”。第二天中午,该请的老乡一个个走进 了“天然居”。吕强订的雅间叫“紫光阁”,服务员是个很清秀的小姑娘,胸前的号码为 8 号。8 号服务员看到郑张 时怔了一下,然后赔着笑脸喊先生,礼貌相让。吕强像是常来这里,对宴会的道道很熟悉,指使服务员弄这弄那,喝 什么酒,抽什么烟,全由他张罗,因为十几个人都是颖河人,又全说家乡话,室内就充满了颖河气息。 ④ 8 号服务员拿过莱单,要郑张点莱。郑张将菜谱递给吕强,说:“吕科长,您先点。”吕强说:“一人点一个。” 郑张说:“就点‘霸王别姬’!下面挨个儿点。”众人一人点了一个后,又由吕强“总结”,几热几凉几个汤,喝什么酒, 要什么饮料,一拢说了,最后对那 8 号服务员说:“要快!” ⑤不一会儿,凉莱热莱开始陆续上桌。酒是家乡酒:天河粮液。众人虽同在省城,但平时都各忙自己的工作,也 并不常见面,借此机会,叙说友情,禁不住乱给家乡父母官敬酒。郑张很高兴,说是自己在诸位的家乡问事,请诸位 多多关照。谁若有什么事情,只要一个电话,兄弟一定照办。 13 ⑥众人同时举杯,齐声说好说好说。话落音,都干了。郑张放下酒杯,问 8 号服务员说:“‘霸王别姬’怎么还 不上?”8 号服务 员急忙解释:“先生,今日客多,点‘霸王别姬’的人也多,大师傅做不及,请诸位原谅。” ⑦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上“霸王别姬”,郑张又问:“怎么还不上那道大莱?”那服务员又急忙解释说:“先生, 请您别慌,我这就去催!”8 号服务员说完,急忙到门外叫来传菜服务员,悄声说着什么。 ⑧眼见酒席就要结束了,仍不见上“霸王别姬”,众人都禁不住面露急色。郑张更是耐不住,叱问那服务员说: “到底怎么回事儿?”服务员也有些惶恐,急急出去,不一会儿又急急回来,抱歉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今日 的‘霸王别姬’已缺料了!”郑张一听变了脸色,忽地站起,怒视那服务员说:“我们早早订桌,又早早报了‘霸王 列姬’,你推三说四,一直不上,现在竟说卖完了!搞什么鬼?” ⑨众人也深感受了愚弄,纷纷指责 8 号服务员。吕强口气很硬地说:“叫你们老板来!”一听要叫老板,8 号服 务员蒙了,苦苦衷求说:“诸位先生,你们千万别让老板来,老板一来我就要被炒鱿鱼!实言讲,我压根儿就没给你 们报这个菜!”听 8 号服务员如此一说,众人都怔了。郑张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报?” ⑩没想那 8 号服务员竟跪下来了,哭着说:“郑书记,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让您省点儿!”郑张呆了,疑惑地 问:“你怎么知道我姓郑?”8 号服务员说:“我就是颖河乡的人,来省城打工才两年!”这一下,全场静极,十几 个科级处级干部齐刷刷地望着跪在地板上的小老乡,惊诧万状,许久许久没人说话…… (选自《微 型小说选刊》作者:孙友方) 16.“霸王别姬”说的是项羽英雄末路,众叛亲离,造成了悲剧下场。小说以此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2 分) 17.小说第②③小节用了大段文字详细介绍“霸王别姬”的制作工艺有何作用?(3 分) 18.8 号服务员没有报“霸王别姬”这道菜其实在文中曾设下伏笔。请找出并分析。(3 分) 19.列举小说中使用的对比手法。(3 分) 20.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第③小节中“吕强像是常来这里,对宴会的道道很熟悉”表明对吕强来说到这里吃饭点“霸王别姬”这道菜 奢靡已成常态。[来源:学科网 ZXXK] B.8 号服务员有着善良的心灵,也有着与城市文化不相融洽的地方,在她看来不点“霸王别姬”那道菜就可以为 家长百姓省钱。 C.第⑤小节中“郑张很高兴,说是自己在诸位的家乡问事,请诸位多多关照。谁若有什么事情,只要一个电话, 兄弟一定照办。”表明郑张是个热心的人。 D.全文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全场静极”,画面定格,特写镜头,留下艺术的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极具讽刺性, 余韵无穷。16.警示今日的“霸王”(为官者)们若不引以为鉴,大肆挥霍人民的血汗,也难逃“别姬”的悲剧 下场。大意对即可。 17.①表现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侧面表现郑张等干部奢侈腐败;②增加趣味,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③照应题目,是全文重点,为下文情节发展铺垫。答出 1 点得 2 分,答出 2 点得 3 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18.第③小节中“8 号服务员看到郑张时怔了一下,然后赔着笑脸喊先生,礼貌相让。”说明她认识郑张,为不点此道菜为家乡省钱埋下伏笔;第⑦小节中“8 号服 务员说完,急忙到门外叫来传菜服务员,悄声说着什么。”说明她当时已经想到会出现什么结局已经想好了应对策略。如果答第⑨小节中“诸位先生,你们千 万别让老板来,老板一来我就要被炒鱿鱼!”也给分。此处暗示了她没有点这道菜,否则即使老板来了她也不必担心被炒鱿鱼。答出 1 个得 2 分,答出 2 个给 3 分。每个伏笔只找出不分析给 1 分。 19.①8 号服务员的善良实诚与以郑张为首的部分官场官员的虚荣构成对比;②乡村少女的单纯意愿和官场官员的生态构成对比;③农家少女的节俭品质与职场干部 奢靡之风的对比。写对 1 个得 2 分。写出 2 个得 3 分。 20.C 错误。郑张是个没有原则的人。 9.(A)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20 题(12 分) 二鹊救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 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 14 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 二鹊招鹳援友也。 17.解释加点词。(4 分) (1)遂俯冲鹊巢( )(2)悲鸣不已( )[来源:学科网 ZXXK] (3)顷之( ) (4)若相语状( ) 18.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一处)(2 分) 鹳 于 古 木 上 盘 旋 三 匝。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 (2)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20.说说鹊在孵卵将雏时悲鸣不已的原因是什么?(2 分) 17.(1)于是、就 (1 分) (2)停止(1 分)(3)无实义或者不译。(1 分) (4)好像(1 分)18.鹳 /于 古 木 上盘 旋 三 匝。(2 分) 19.(1)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鹊的请求。(2 分(2)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自己的朋友啊。(2 分) 20.一条红蛇正威胁着卵雏。(2 分)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棵古树,喜鹊在上面筑巢,母鹊孵出来的小鹊都已快长成幼鸟了。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来回地飞,不停地 发出悲伤的鸣叫。很快,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聚集在树上。忽然有两只喜鹊在树上对叫,好似在对话一样,然后便扬长而去。过了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 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也跟在它后面。其他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什么事要说。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喜鹊的请求。鹳在 古树上盘旋了三圈,于是俯身向鹊巢冲了下来,叼出一条赤练蛇并吞了下去。喜鹊们欢呼飞舞了起来,像在庆祝,并且向鹳致谢。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朋友 的啊!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16 分) 滴水之恩 ①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成暗黑,我孤单地走在村路上。 ②为了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库”古塔,我来到这个金黄菜花亦开亦败的陌生乡间。当我绕过好些小 桥流水人家,再寻回先前下车的小街时,早已错过了返程的班车 。想起明早课堂上那十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踏上 了 30 里的归途。 ③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已在天边耀眼地勾勒…… ④我边走边期盼着能搭上顺路的车。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然而司机丝毫不理会我极力挥舞的手臂,绝尘而 去。 ⑤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⑥终于,一辆小拖车被我拦在了路中央。烟尘未散,我已冲到了驾驶室的窗下。看到司机的一瞬间,我便认出了 他…… ⑦几个月前,我来到马山小镇见习,看见他颓废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衣衫不整,须发蓬乱,无神地半合着眼。人 们在他身边窃议着,却不愿 多事,怕帮助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人会给自己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虽然这个潦倒的人并 没有在面前放一只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又渴又饿,于是我到几步之外的茶水摊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 给他。他无神的眼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都未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地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 你也该去了。”我规劝了那个流浪汉一句,便走开了。 ④眼前这个人虽然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他。我焦灼地问:“去马山吗?”他迟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 15 连声道谢,赶紧爬进了驾驶室。 ⑨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灭。“你是马山人?”他问。我摇摇头:“不是,我在那儿 见习。”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⑩四周静静的,只有雨点叩窗的脆响。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 被撵出来,没脸回家,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吃的,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谢她。”我试 探道:“就因为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⑩他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你不懂,我那时候心灰意冷。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 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唉,我真的不知怎样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 呢!” 12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 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因为我不仅想维护他的尊严,还 想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13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该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 需要旁人帮一把啊。”他深吸了一口烟,然后徐徐吐出。我用[力地点点头。 14“马山到了!”他刹住车。我道着谢,请他下来喝杯热茶休息一会儿。他笑了笑,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 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再见!”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15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当初的滴水之恩,在后来的生活中却得到了别人的涌泉相报,举手之劳,换来的是爱心的 传递。 (本文有删改) 20.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3 分) 时 间 (1) 大雨即将来临 时 “我”上车后 告别 时 情 节 “我”不得不步行 返校 (2) “我”听小拖车司机讲述马山人帮助他的 故事。 (3) 21.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22.选文第⑦段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23.选文第 14 段画线句子有什么含义?(2 分) 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24.从表达方式 的角度,赏析选文第 段。(3 分) 25.选出对选 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选文中的“我”是一位有责任感、热心、善解人意的人。 B.卡车司机的做法更加衬托出小拖车司机愿意帮助他人的善良。 C.选文第 11 段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小拖车司机对“我”的感激之情。 D.“我”之所以没有告诉小拖车司机“我”就是那个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只是因为“我”不想损伤他的尊严。 20..(1)天空(天色)暗黑时,1 分;(2)“我”拦住了一辆小拖车,1 分:(3)“我”得 知小拖车司机(他)是特意送“我”回马山,1 分。计 3 分。 21.景物描写(或自然环境描写),1 分,描写了大雨来临前远处电闪雷鸣的情形,1 分,表现了“我”期盼能搭上顺路车的急切心情,1 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2.这段运用了插叙,1 分,记叙了小拖车司机在马山潦倒时“我“帮助并规劝他的事情 23.表面上描写了雨滴薄在车身上的美丽的情景,1 分,实际上指“我” 对小拖车司机小 小的帮助,使他有了巨大的改变,1 分,也表达了“我”的欣喜之情,1 分,和对无 私助人精神的赞美,1 分。计 3 分。 16 24.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1 分,总结了全文内容,1 分,揭示了文章“生活中的举手 之劳会换来爱心的传递”的主旨,1 分(只答“揭示文章主旨”不得 分)。计 3 分。25.D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碛 [qì]中作 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本诗首句“西来”“欲到天”二词常被称赞用的好,请你结合诗歌说说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2.请简要赏析“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2 分) 1.(3 分)“西来”点明行进的方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为全文奠定了雄浑的基调 2.(2 分)上句提出疑问“何处宿”,下句以景作答,荒凉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使人感到气象壮阔,显示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 情。驰马西来仿佛已经到了天边,自从离别家乡已见两度月圆。今天夜里不知将到哪里住宿,平沙莽莽一望无际不见人烟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 分) 塞下曲 许 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首名“夜战桑乾北”中的“夜”字有什么作用?(2 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2 分)“夜”字点明了征战的时间,既写出了军情的紧急与战事的残酷状态,又和后文诗句中的“朝”相呼应,一紧一松,一重一轻,形成艺术上的张弛结合。 2.(3 分)表现了诗人对牺牲者和家属的同情,同时也批判了残酷的战争。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地士兵一半未能归营。早晨后方送来一位士兵的家信,告诉他 寒衣已经寄来。 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 分) 从军北征 李 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①。碛②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③月中④看。 【注】①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②碛(qì):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③回首:一作“回向”。④月中: 一作“月明”。天山下了一场大雪, 薄海刮来寒冷的风。行军途中,战士都吹起《行路难》的笛曲。沙漠里征军三十万,一到夜晚,所有的战士都一起望着天上的 一轮明月。 1.“碛里征人三十万”中“征”的意思是 。(1 分) 2.全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 分) 3.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 分) 1.(1 分)征战 2.(2 分)描绘出了一个壮阔又悲凉的行军场景。 3.(2 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笛声的哀怨和征人悲凉的心情,使行军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景象表现得更突出、动人。 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2 题。(5 分) 端 居①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用得很好,请作赏析。(2 分) 17 2.这首诗中的三、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3 分) 1.(2 分)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冷清的氛围,而且形象表现出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内心深 处难以言表的悲怆。2.(3 分)诗人借对“青苔”“红树”“雨”“月”的描写,赋予客观 事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悲愁、 孤寂和思乡之情。 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2 题。(5 分) 乡 思 李觏 [gòu] 人言落日①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①落日:太阳落山之地。望极:望尽,极目远望翠藤。 碧山:这里指青山。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 眺望, 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 重重暮云, 又把青 山密遮 1.有人认为,“碧山还被暮云遮”的“碧”字用的好,请做简要赏析。 (3 分) 2.全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3 分)“碧”色彩较重、较暗,不仅更能表现苍茫中山的色彩 而且更能唤起凝重情绪。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表达了诗人对故 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2.(2 分)落日、碧山、暮云。人在天涯,群山阻隔,暮云重重,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6、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2 题。(5 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① 方 回 蕨拳②欲动苕③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释】①“入歙”:指进入诗人家乡歙(shè)县。②蕨拳:指蕨 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③苕(tiáo):凌霄花的古称。蕨芽含苞待放,苕子开始发芽。现在的时节接近清 明,行船的道路接近故乡。沿途随处桃花夹岸,于是这五天荡舟缓行三百里,来细细欣赏这优美的风景 1.首句使用拟人的修辞,请做简要赏析。(2 分) 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2 分)首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蕨芽欲展未展的情状,描绘出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江山春景图 2.(3 分)①第三句诗人以闲适的心情,荡 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心情。②夹岸桃花既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 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十 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 分) 乡村四月 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注,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 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1.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示的优美画面。(2 分) 18 2.诗歌尾句中的“才”“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 分) 1.(2 分)示例: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 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2. (4 分)“才”“又”表现出了时间的紧迫,勾画出了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交代了“闲人少”的原因,不言“忙”而“忙”意自现。 8、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2 题。(4 分)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②。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②菜花稀:油菜花开得稀稀落落。③篱落:篱笆。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 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1.阅读全诗,找出前两句所描绘的景物,并分析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各景物特点的。(2 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2 分) 1.(2 分)诗歌前两句所描绘的景物依次是:梅子、杏子、麦花、菜花;从颜色的角度描绘梅子和麦花,从形状的角度描绘杏子,从稠密方面描绘菜花。2.(2 分) 作者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前两句是静态描写, 围绕植物的花朵和果实展开,分别从花朵的颜色、果实的形状、花开得稠密几个角度进行描绘;后两句 是动态描写,初夏时节,日子渐渐变长,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路上没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起舞。 9、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2 题。(5 分) 过杭州故宫 谢 翱 禾黍何人为守阍?落花台殿暗销魂④。 朝元阁⑤下归来燕,不见前头⑥鹦鹉言⑦。 【注释】①杭州故宫:南宋灭亡后,都城杭州宫殿弃用,因称故宫。 ②禾黍(shǔ):禾与黍,泛指农作物。这里是说,故都破败后种上了庄稼。③守阍:看守宫门。阍(hūn),宫门。④黯销魂:谓之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⑤朝元 阁:唐宫中阁名,此处代指南宋宫殿建筑。⑥前头:前面,指阁前。⑦言:说话。遍地长满了禾黍,这故宫还有谁在为官家守门?在台殿旧址边,我看到落花飘洒, 令我黯然销魂。那朝元阁下归来的燕子,再也见不到当年檐下学舌的鹦鹉,更别说后妃宫人! 1.细读诗歌第一、二两句,说说诗人都看到了哪些景象。(3 分) 2.中国古代诗歌讲究“赋、比、兴”,“比”就是比喻。诗中所说的“鹦 鹉”指的是(2 分) A.春归的燕子 B.前来看热闹的老百姓 C.曾经的南宋朝廷中的佣人 1.(3 分)曾经的宫殿荒凉衰败,没人在这里看守宫门了;落花满地, 让人看了黯然伤神,非常难过。2.(2 分)C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2 题。(4 分) 台 城① 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②,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③。 【注释】①台城:旧址在南京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淫乐场所。中唐时,昔日的繁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 唐末更荒废不堪了。②江雨、江草:因金陵滨江故有此说。③笼:笼罩。 1.在前两句中,诗人是怎样用“梦”来体现台城的?请简要地概括出来。(2 分) 2.诗歌的后两句历来千古传诵,请赏析其中的妙处。(2 分) 1.(2 分)首句“霏霏”的雨丝一片迷蒙,烟笼雾罩,如梦似幻的意境暗含着“梦”,隐藏着荒破的台城;次句再现三百多年先后有六个王朝一个个衰亡,变换速 度快,如梦一般。眼前的台城已荒废不堪,曾经的豪华早已销声匿迹。“空”由对鸟啼的感受,进一步烘托“梦”。 2.(2 分)两句中的“无情”和“依旧”通贯全篇写景,与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融合映衬,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而“最是”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以 此反衬诗人的感伤和惆怅。 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 分) 19 登乐游原① 杜 牧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②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③,五陵④无树起秋风。 【注】①乐游原:古地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大雁塔东北, 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②销沉:形迹消失、沉没。销:同“消”,消散,消失。③事业:功 业。④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 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约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西北。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想要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那五陵 的数目都在那萧瑟而秋风中。 1.“长空澹澹孤鸟没” 中的“没”字的意思是 。(1 分)2.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情感?(3 分)3.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 分) 1.(1 分)消失 2.(3 分)诗人登临乐游原,只见孤鸟远飞;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惟有长空永在。描绘了乐游原的景色,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体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夕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对执政者的劝勉忠告。3.(2 分)尾联运用用典的表现手法,凝练含蓄,点明汉朝的英雄伟业皆已成为历史陈 迹,表现了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驱除侵略者的崇高的爱国热情。 12.、阅读下面的元代诗,完成 1~2 题。 墨 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④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⑤。 【注释】墨梅:用水墨画出来的梅花。吾家:我家,我们家。因 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 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④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五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重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 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⑤乾坤:天地之间。诗中指人间。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 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⒈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 分)⒉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2 分) 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