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烟台理工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试题(航空班)(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烟台理工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试题(航空班)(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理工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试题(航空班)‎ 一、选择题 ‎1.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 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和胡夫金字塔均是其文明成就,故选A;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制度,排除B;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文明成就,排除C;《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成就,排除D。‎ ‎2.在古代文明兴起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选项中,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 古代埃及文明 C. 古代印度文明 D. 美洲印第安文明 ‎【答案】D ‎【解析】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都属于古代东方文明,古代东方文明的共同特点是都发源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大河流域;而印第安文明发源于美洲,美洲大陆地域辽阔,但中部多高原山地,且相对封闭,缺乏与其他大洲的联系,因此美洲印第安文明与古代东方文明环境差异较大。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3.“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它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法兰克王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汉朝时期的中国同时存在的强有力的大国是罗马帝国,故选B项;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即公元前四世纪后期,中国处于战国时期,A项错误;西罗马帝国时期即395到476年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C项错误;法兰克王国时期即5到9世纪,是中国古代的南北朝到唐朝末年,D项错误。‎ ‎4.“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答案】A ‎【解析】根据“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可知,材料强调自然环境对民主政治的影响,故A正确;BCD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 ‎5.《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 A. 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B. 延续并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 C. 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 D. 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强调正义,不容许强者压迫弱者,维护弱者,体现了人人平等,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标榜公平正义的特点,没有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标榜公平正义和强调人人平等的特点,无法体现《汉谟拉比法典》是否综合原各城邦立法的特点,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产生的最早文明的代表,不能彰显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故C选项错误。‎ ‎6.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才享有公民权,而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大量平民获得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B.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民众的平等 C.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公民的权利。罗马是扩大了公民权的范围,而不是增加了公民的权利内容,故排除A项;罗马疆域内的公民之间是平等的,并不是民众平等,故排除B项;“大量平民获得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有利于加强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而不是削弱,故排除D项。“大量平民获得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有利于古罗马扩大统治基础,故选C。‎ ‎7.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它起源于婆罗门教,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 A. 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 B. 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 C. 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 D. 印度教衍生出了种姓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起源于婆罗门教,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教源于婆罗门教,核心教义是严格遵守种姓制度,这种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即印度教衍生出了种姓制度,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种姓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印度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没有体现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在种姓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因此婆罗门并非刹帝利的统治工具,故C选项错误。‎ ‎8.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虽然有一些持帝制立场的思想家认为“王在法上”,但是却很少有国王公开发表“王在法上”的言论。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各国 A. 存在强大的贵族势力和教会势力 B. 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 C. 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 D. 没有法律意识和成文法律指导 ‎【答案】A ‎【解析】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世俗贵族、教会或教皇对王权都形成了有力的分权和制约,A项正确;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是在近代形成的,排除B项;“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与“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不符,排除C项;法律意识和成文法律在古代罗马就已经产生,D项与史实和题意均不符合。‎ ‎9.“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当是 A. 中世纪庄园 B. 西周诸侯国 C. 古希腊城邦 D. 中世纪西欧城市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可判断出是对中世纪庄园的描述,A选项符合题意。西周诸侯国不信仰教会,B选项排除。古希腊城邦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C选项排除。中世纪西欧城市以市民阶层为主,D选项排除。‎ ‎10.依据史实,下面表格中的①②应该是 A. 封建等级;分裂割据 B. 君主等级;民族国家 C. 城市自治;君主专制 D. 君主专制;封建割据 ‎【答案】A ‎【解析】材料图片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当时西欧形成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故①是“封建等级”,由于封建主有世袭领地,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大,故②是“分裂割据”,故A正确;当时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并不是指君主等级,民族国家也没有形成,故B错误;当时西欧也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故CD错误。故选A。‎ ‎11.1086年,英王威廉一世召集直接封臣及其所属的主要封臣,令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此举意在 A. 集中与加强君主权力 B. 巩固与强化封建等级 C. 建立与完善分享机制 D. 强调与突出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材料“英王威廉一世召集直接封臣及其所属的主要封臣,令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体现的是威廉一世对封臣的严格规定,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的权力,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等级制度无关,B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在封君封臣制下,君主权力受到制约,D选项排除。‎ ‎12.历史认识的获得离不开真实的历史材料,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于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尤为关键。下列有关西欧中世纪的材料中,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A. 影视片《亚瑟王》 B. 卜尼法斯八世的通谕 ‎ C.油画《查理大帝》 D. 法国的《罗兰之歌》‎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第一手资料指:文献资料(指原创的)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就是持资料的人是最先接触该资料的,而且具有高度保密性;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第一手资料的特点是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因此选项中卜尼法斯八世的通谕应该是卜尼法斯八世当政时期的实物材料,因此属于第一手材料,故B选项正确;影视片《亚瑟王》根据小说加工的成份很多,缺乏直接性、科学性,故A选项错误;油画《查理大帝》属于艺术作品,是画家的创作作品,缺乏直接、准确性,故C选项错误; 法国的《罗兰之歌》是英雄史诗,这是诗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观点创作的,感性思维较强,缺乏直接性、科学性,故D选项错误。‎ ‎13.‎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 A. 大化 B. 德川 C. 明治 D. 裕仁 ‎【答案】A ‎【解析】大化年号开始使用于646年;德川是日本德川家康开创的姓氏,不属于年号;明治年号开始使用于1868年;裕仁是日本昭和天皇的名,不是年号。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 ‎14.从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初期的课程设置看,它包括文、法、医、神等学科,而神学和神学院的“七艺”占有重要地位,可见 A. 科学与神学和世俗需要与宗教信条在大学内充满矛盾 B. 基督教会和宗教学说有广阔的包容性和博大的开放性 C. 自由探索的学习精神和科学研究的实验精神成为主流 D. 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它包括文、法、医、神等学科,而神学和神学院的‘七艺’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文、法、医、神”等学科是属于科学领域的世俗需要的科目,而“神学和神学院的‘七艺’”属于神学和宗教信条的领域,在大学课程中把科学和神学的科目同时设置,体现了科学与神学和世俗需要与宗教信条在大学内充满矛盾,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大学兴起初期把科学和神学领域的科目同时设置的现象,没有体现广阔的包容性和博大的开放性,故B选项错误;从大学兴起初期的科目无法得出自由探索的学习精神和科学研究的实验精神,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大学兴起初期所设置的科目和领域,没有体现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故D选项错误。‎ ‎15.“在这里,基督教统治着一切。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这段文字描绘的是 A. 中世纪的欧洲 B. 罗马帝国时代的欧洲 C. 古希腊的城邦 D. 亚历山大时期的欧洲 ‎【答案】A ‎【解析】“基督教统治着一切”、“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反映的是中世纪时的西欧庄园的情况,A项正确;自给自足的庄园不是罗马奴隶帝国时代的经济特点,B项错误;古希腊的城邦亚历山大时期的欧洲基督教还没有产生,CD两项错误。‎ ‎16.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 明治维新 B. 实行幕府统治 C. 武士集团形成 D. 大化改新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D正确;明治维新是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A错误;幕府统治、武士集团形成前,日本已经确立封建统治,BC错误。故选D。‎ ‎17.8—15世纪,西非先后兴起的国家是 A. 加纳—马里—桑海 B. 加纳—多哥—桑海 C. 多哥—桑海—贝宁 D. 马里—桑海—贝宁 ‎【答案】A ‎【解析】自公元三世纪起西非赤道以北地区先后出现了加纳王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720年,西苏丹索宁克建立加纳帝国,于1240年被马里帝国吞并。马里帝国兴起于13世纪上半叶,17世纪初灭亡。桑海帝国建立时间约1340年,灭亡于1591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多哥成立时间是1960年,贝宁成立时间是1975年,B、C、D排除。‎ ‎18.该城市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它是 A. 佛罗伦萨 B. 巴黎 C. 君士坦丁堡 D. 莫斯科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国时期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也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C项正确;佛罗伦萨不曾是欧洲最大的城市,A项错误;巴黎和莫斯科都不具体沟通东西方桥梁的作用,BD两项错误。‎ ‎19.领主可以用来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地方是 A. 领主自营地 B. 农民份地 C. 元老院 D. 庄园法庭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故D正确;佃户显然不能在领主自营地维护自己权益,排除A;农民份地属于自己耕种的土地,不符合题意,排除B;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中负责审议的团体,排除C。故选D。‎ ‎20.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①封建庄园制度盛行 ②城市复兴 ③民主制度盛行 ‎④大学产生 ⑤基督教主主宰精神世界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③民主制度盛行不属于中古时期西欧的社会特征,而是近代西欧的特征,故③错误,可排除ABC;而①②④⑤的表述都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A. 帕特农神庙 B. 《荷马史诗》 C. 儒略历 D. 象形文字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文字体现的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成就,故D项符合题意。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有“希腊国宝”之称,故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颁行的一种历法,故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2.古代希腊民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提到民主“言必称希腊”、“辉煌属于希腊”。古代西方民主政治最有可能出现在 A. 雅典 B.伦敦 C. 巴黎 D. 纽约 ‎【答案】A ‎【解析】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以其民主性而著称于世,且成为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源头,其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西方的许多文化价值观念普遍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之时,这种民主制度无疑更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其对现实的影响如此之广,“言必称希腊,”由此也可见希腊对世界的影响。而在希腊的诸多城邦当中,又以雅典的城邦制度最为典型,在伯利克里时代得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故答案选A。其它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3.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下列古代文明扩展的方式不包括:‎ A. 地区统一 B. 武力扩张 C. 移民 D. 农耕文明的封闭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耕文明的封闭性不利于不同区域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文明的传播和扩展,故D选项符合题意;地区的统一有利于加强区域内民族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不同文盲区的相互联系,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武力扩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古代文明扩展的常见方式,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移民是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常见的古代文明扩展的方式,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24.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发明了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印章文字 D. 甲骨文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等关键信息可知是楔形文字。大约在埃及象形文字出现的同一时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形状像楔子,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B正确;古埃及人发明的是象形文字,A排除;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C排除;甲骨文是中国古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D排除。故选B。‎ ‎25.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特权,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的主要措施是 A. 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 B. 设立公民大会 C. 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 D. 建立陪审法庭 ‎【答案】C ‎【解析】据所学,梭伦时期确立了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故C正确;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是克里斯提尼,排除A;公民大会在梭伦改革前就存在,排除B;陪审法庭抽签选出陪审员,与“动摇了旧氏族特权”无关,排除D。故选C。‎ ‎26.“古代希腊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 A. 小国寡民特点造就雅典民主政治 B. 商业上的自由平等影响政治理念 C. 海外贸易活动推动平等观念形成 D. 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古希腊商业是“自由和平等”思想的来源,是“自由和平等”思想的现实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盛行的现实基础也在于此,发达的工商业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阶层,他们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可见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造就了雅典直接民主,而不是造就雅典民主政治,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希腊商品经济发展造就了政治上自由平等的观念,没有体现海外贸易活动推动平等观念形成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商业上的自由平等影响政治理念的问题,而不是体现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故D选项错误。‎ ‎27.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它得名于 A. 金字塔建筑 B. 城市建筑 C. 圆头碑建筑 D. 石头城建筑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大津巴布韦文化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得名于一组古代巨石建筑群遗址,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8.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段材料表明 A. 精英政治已经受到雅典民众的强烈抵制 B. 雅典政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C. 雅典民主充分体现了公民的参政权 D. 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可以看出雅典的原始的直接民主、群体决策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D。‎ ‎29.在一般情况下,古雅典妇女只被称为城市妇女,政治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男性犯罪公民处于相近的地位。这是由于 A. 妇女缺少财产权 B. 雅典法律较为完善 C. 妇女没有公民权 D. 民主属于全体男性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妇女没有政治权力,就更不会有财产权,故A项排除;雅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力的原因不是亚东法律不健全,而是因为在古代雅典奴隶、妇女、儿童均不属于城邦公民,没有公民权利,故B项排除,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民主属于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故D项排除。‎ ‎30.梭伦改革措施中打破了贵族凭借出身和门第垄断政治权力的是 A. 颁布“解负令”‎ B. 鼓励发展工商业 C. 实行财产等级制 D. 创立“陶片放逐法”‎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梭伦改革按照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公民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打破了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故C项正确。颁布“解负令”,有利于保障公民群体的稳定。故A错。鼓励发展工商业,有利于经济的繁荣。故B错。“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的措施,故D错。‎ 二、材料题 ‎31.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1中庄园土地的构成。说明图1与图2的关系。‎ ‎(2)11世纪以后,西欧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原因是什么?‎ ‎(3)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出现新的土地经营方式是什么,特点有哪些?‎ ‎【答案】(1)庄园土地:分为领主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还有“共用地”等关系:农奴作为佃农,庄园中的“份地”,需要耕种;还要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2)原因:①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支配;②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③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渗入农村。(两条亦可得分)‎ ‎(3)经营方式:租地农场特点: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解析】(1)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中庄园的土地构成分为领主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还有“共用地”等。图1与图2的关系是农奴作为佃农,庄园中的“份地”,需要耕种;还要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以后,西欧庄园经济逐渐衰落和瓦解,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中世纪晚期,随着法律的規范,西欧农奴、农民的处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变化有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农奴通过繳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的机会。随看习惯法和庄园法的规范,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国。而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又通过缴纳迁徒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渗入农村。‎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出现新的土地经营方式是租地农场。特点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3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波斯帝国版图辽阔,民族成分极其复杂,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为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波斯国王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3)根据所学知识,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先后崛起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何作用?‎ ‎【答案】(1)措施:加强王权,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并神化自己的权力;建立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重要职位;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让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2)相似之处:都通过征服和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疆域都包括地中海东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3)作用: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先后崛起,把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逐渐连成一片;促进古代世界各地区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 ‎【解析】(1)措施:从加强王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等方面分析总结。‎ ‎(2)相似之处:从帝国疆域、统治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3)作用:可从促进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逐渐连成、促进古代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进行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