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辽宁省辽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辽宁省辽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巻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贵州省安市素有“蜡染之乡”的美。原生态婚染是一种古老的民同聚工艺,是我国民文化末资源中的魂宝,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该工艺逐渐趋向弱。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晨,民族原生态墙染走出黄州,走向世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贵州安顺原生态蜡染的防染工艺得以保留,主要是因为 A. 蜡染市场需求量大 B. 受外来文化冲击弱 C. 蜡染技术门槛较低 D. 当地的原材料丰富 2. 贵州安顺传统蜡染工艺日趋衰弱的主要原因是 A. 从业人员少 B. 工艺传承难 C. 产品质量差 D. 替代品增多 3. 近年来贵州安顺原生态蜡染走向世界,其核心竞争力为 A. 独特的文化价值 B. 便利的实用价值 C. 先进的技术 D. 新颖的款式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贵州安顺原生态蜡染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工艺,当地地理位置偏僻,与外界交流少,受外来文化冲击弱,所以原生态蜡染工艺得以保留,B对。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该工艺逐渐趋向衰落,市场需求并不大,A错。原生态蜡染工艺技艺精湛,技术门槛并不低,C错。蜡染 工艺并不需要特殊的丰富的原材料,D错。故选B。 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许多印染产品在工厂里大规模快速地生产出来,替代品增多,而传统蜡染产品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所以逐渐走向衰落,D对。并不是因为产品质量差,C错。从业人员少、工艺传承难不是走向衰落地主要原因,AB错。故选D。 【3题详解】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地提高,人们对传统特色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原生态蜡染产品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其核心竞争力为独特的文化价值,A对。与现代化的工业产品相比,便利的实用价值、先进的技术、新颖的款式都不是其走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BCD错。故选A。 沙糖橘,因最初产于广东者四会市(境内多山,75%以上的面积为山地、丘陵)黄田镇沙糖坑村而得名,成熟期为12月下旬~次年2月。凭借其优良口感和品质,当地所产沙糖橘广受顾客好评。2013年开始至今,四会市沙糖橘种植面积锐减70%,随后沙糖橘产业慢慢地转向了广西。现在,距四会市较近的广西桂林荔浦县,已取代黄田镇沙糖坑村,成为我国“沙糖橘之乡”。2018年广西沙糖橘产量超600万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导致2013年后四会市沙糖橘种植面积锐减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橘树病害暴发 B. 品种严重退化 C. 城市化进程快 D. 市场竞争激烈 5. 荔浦县能够取代广东沙糖坑村成为”沙糖橘之乡”,主要原因在于其 A. 自然环境更优越 B. 生产技术先进 C. 品牌优势明显 D. 生产成本较低 6. 除品质外,沙糖橘价格较高的另一主要原因是 A. 上市晚,处于市场空档期 B. 产量太少,供不应求 C. 人工费用高,生产成本高 D. 地处偏运,运输费用高 【答案】4. A 5. D 6. A 【解析】 【4题详解】 2013年后四会市沙糖橘种植面积锐减,在短时间内种植面积锐减,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突发的橘树病害,A对。随着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品种会不断改良,B错。四会市( 境内多山,75%以上的面积为山地、丘陵)适宜种植的山地丘陵面积广,城市化进程快对沙糖橘种植面积影响不大,C错。四会市沙糖橘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市场竞争激烈不会导致四会市沙糖橘种植面积锐减,D错。故选A。 【5题详解】 四会市种植沙糖橘的历时悠久,自然条件更加优越,A错。四会市种植沙糖橘的历时悠久,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更加先进,B错。四会市沙糖橘凭借其优良口感和品质广受顾客好评,品牌优势更加明显,C错。广西桂林荔浦县比广东四会市经济落后,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低,D对。故选D。 【6题详解】 据材料“成熟期为12月下旬~次年2月”可知,与其他柑橘相比,沙糖橘上市晚,处于市场空档期,所以价格较高,A对。产量太少,供不应求;人工费用高,生产成本高;地处偏运,运输费用高不是沙糖橘价格高的主要原因。BCD错。故选A。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经验 客运看高铁,货运看重载。作为我国乃至全球目前最长的重载铁路钱,浩吉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的浩勒报吉站,终点站位于京九铁路线上的江西省吉安站,线路全长1837km,途经7个省份,设计时速120km,全线共建77座车站。下图示意浩吉铁路线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浩吉重载铁路主要运输的货物是 A. 畜牧产品 B. 铁矿石 C. 煤炭 D. 石油 8. 浩吉重载铁路线途经陕北地区有利于 A. 节省铁路建设资金 B. 补充货物供应量 C. 减轻地质灾害威胁 D. 扩大货物出口量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炭资源丰富,江西等南方地区能源短缺,而且煤炭属于大宗笨重的货物,所以浩吉重载铁路主要运输的货物是煤炭,C对。畜牧产品不是大宗笨重的货物,一般不用重载铁路运输,A错。终点江西省吉安没有大型钢铁厂,主要运输的货物不是铁矿石,C错。陆上运输石油一般用管道运输,D错。故选C。 【8题详解】 浩吉重载铁路线主要是将北方的煤炭运到南方消费,陕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所以途经陕北地区有利于补充煤炭货物供应量,B对。途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并不能节省铁路建设资金,A错。不能减轻地质灾害威胁,C错。货物主要供国内消费,不是出口,D错。故选B。 在春运返乡大潮中,外来务工者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四川是我国六大人口外出就业省之一,人口返乡潮规模大。下图示意2019年四川省春节回流人口来源省市分布情况(图中横条长短表示人口相对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四川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经济 D. 生态 10. 与广东相比,重庆吸引较多四川务工人员的主要原因是 A. 相距较近,经济联系多 B. 交通发达,便于出行 C.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D. 环境优美,人口容量大 11. 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春节返回四川,可能造成当地 A. 就业压力增大 B. 房价提高 C. 教育水平提高 D. 交通拥堵加剧 【答案】9. C 10. A 11. D 【解析】 【9题详解】 四川省属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多,就业机会少,工资水平低,所以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影响主导因素为经济因素,C对。ABD错。故选C。 【10题详解】 重庆与四川相距较近,经济联系多,所以与广东相比,重庆吸引更多得四川务工人员,A对。广东交通更发达,经济更发达,BC错。环境优美不是吸引四川人口务工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A。 【11题详解】 大量务工人员春节返回四川,可能造成四川当地交通拥堵加剧,D对。务工人员春节返回四川是过春节,不是返乡就业,所以不会导致四川的就业压力增大,A错。对房价影响不大,B错。不会提高教育水平,C错。故选D。 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是9月的第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与二十四节气周期相同的是 A. 地球绕太阳自转的周期 B.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C. 蒙古高压势力强弱变换的周期 D. 北印度洋受夏季洋流影响的周期 13. 下列关于白露节气谚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B. 玉米花生早种上,地瓜栽秧适提前 C.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 D. 篱笆难挡夜风霜,无限春光雪里藏 14. 俗语“白露身不露”告诉人们 A. 山区昼夜温差大,夜晚霜冻 B. 早晚要添衣服,以防着凉 C. 正午太阳高度大,以免灼伤 D. 多阴雨天气,出门要带伞 【答案】12. B 13. A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从春分日开始,为零度,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到次年春分为一个周期,和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相同(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B对。地球绕太阳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A错。蒙古高压势力强弱变换的周期 和北印度洋受夏季洋流影响的周期大约为一年,但没有绝对固定的时间长度,CD错。故选B。 【13题详解】 据材料“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是9月的第一个节气”可知,白露为9月的第一个节气,即大约在9月中上旬。由于秋季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面降温快,水汽易凝结成露珠。A对。玉米花生在春天播种,B错。CD描述的都不是9月的状况。CD错。故选A。 【14题详解】 据材料“二十四节气中白露是9月的第一个节气”,说明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大,早晚天气凉,早晚要添衣服,以防着凉,所以“白露身不露”,B对。“白露身不露”并不能说明是山区昼夜温差大,A错。9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不大,C错。秋季多晴朗天气,D错。故选B。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四幅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分布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地区L洋流的是 A. B. C. D. 16. 下列关于L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提高沿岸的降水和气温 B. 沿岸以森林为主,植被茂密 C. 造成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D. 洋流的形成主要与东北信风有关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可知,L洋流为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该寒流自南向北流,根据图中海水等温线的温度数值可知,CD两图中的温度越往北越低,为北半球,CD错。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的规律,B图洋流自北向南流,B错。A图洋流为自南向北流的寒流,A对。故选A。 【16题详解】 L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A错,C对。澳大利亚西海岸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植被稀少,B错。东北信风在北半球,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形成与东北信风无关,D错。故选C。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海峡内常有冰山漂浮。德雷克海峡以其狂风巨浪闻名于世,被称为“暴风走廊”,下图为2012~2016年德雷克海峡大风日数各月累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据图推测,穿越德雷克海峡相对适宜的时间及原因分别是 A. 2~4月气温回升 B. 5~7月冰山少 C. 8~10月能见度高 D. 11月一次年1月风浪小 18. 轮船由东南向西北穿越德雷克海峡 A. 顺风顺水 B. 顺风道水 C. 逆风逆水 D. 逆风顺水 19. 德雷克海峡形成狂风巨浪的原因有 ①夏季浮冰融化,海水增多,海浪较大 ②常年盛行西风,风力大 ③水域面积窄,“狭管效应”明显 ④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搅动海水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17. D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据材料“德雷克海峡以其狂风巨浪闻名于世”可知,狂风巨浪会危及航行的安全,所以应该选择风浪小的季节穿越德雷克海峡。从“德雷克海峡大风日数各月累计图”可以看出,11月一次年1月大风日数较少,所以风浪较小,相对适宜穿越,D对。ABC错。故选D。 【18题详解】 德雷克海峡地处西风带,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西风驱动海水向东流,形成西风漂流,所以轮船由东南向西北穿越德雷克海峡时,为逆风逆水,C对。ABD错。故选C。 【19题详解】 德雷克海峡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影响,风浪大,②对。德雷克海峡东西两侧为辽阔的海面,而南北两侧为陆地阻挡,水域面积窄,“狭管效应”明显,所以风浪大,③对。浮冰融化、板块交界处都不会导致风浪大,①、④错。B对,故选B。 【点睛】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1)风源地:接近大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位于高压、低压中心,无风带上,风力小。(2)摩擦力:海上摩擦力小,风力大;陆地摩擦力大,风力小;植被茂盛摩擦力大,风力小;植被稀少摩擦力小,风力大。(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气流深入,风力大;山地阻挡气流,风力小;山谷方向与风向一致,位于风口,有狭管效应,风力大。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脉基带地理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与甲山脉南坡相比,乙山脉南坡 ①纬度较高 ②纬度较低 ③多森林带分布 ④多草原带分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① 21. 据表中资料推断 A. 甲山脉基带南坡较北坡干冷 B. 乙山脉基带南坡较北坡干冷 C. 甲山脉基带南坡较北坡湿热 D. 乙山脉基带南坡较北坡湿热 22. 乙山脉雪线较甲山脉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植被覆盖率 C. 山体海拔 D. 降水量 【答案】20. C 21. D 22. A 【解析】 【20题详解】 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山脉南坡基带年均温7.5度,年降水96毫米,乙山脉南坡基带年均温16.4度,年降水2276毫米,因此可以判断与甲山脉南坡相比,乙山脉南坡纬度更低,多森林带分布,②、③对,①、④错,C对,ABD错。故选C。 【21题详解】 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山脉南坡基带年均温7.5度,年降水96毫米,甲山脉北坡基带年均温2.7度,年降水519毫米,所以甲山脉基带南坡较北坡暖干,A、C错。乙山脉南坡基带年均温16.4度,年降水2276毫米,乙山脉北坡基带年均温8.1度,年降水512毫米,所以乙山脉基带南坡较北坡湿热,B错,D对。故选D。 【22题详解】 甲山脉南坡基带年均温7.5度,乙山脉南坡基带年均温16.4度,可以判断乙山纬度低,所以乙山雪线高,A对,BCD错。故选A。 【点睛】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纬度低的,气温高,雪线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題两部分,第23~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6~2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3月,是国内最早的区城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涵盖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20个地级城市(如图)。淮海经济区域内是一个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阶段高度相似的经济板块,地处四个省边界,既是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薄弱板块,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分析淮海经济区的自然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说明徐州在淮海经济区中所发挥的作用。 (3)简述淮海经济区内20个城市间协调发展可采取的途径。 【答案】(1)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既适宜农业发展,又适合城市规划和布局;北部、东北部为山区,地形多样,风景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同时山区有利于矿业、林果业、畜牧业发展;年降水量较大,水资源丰富;东部临海,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地处亚热带季风区与暖温带季风区过渡带,气候宜人。人口稠密,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东南部河湖密布,有利于水产业和水上交通发展。(答出三点) (2)培育现代化都市圈;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带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3)搞好区内分工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不合理竞争;形成协调机制和相关制度,推进一体化建设;建成和完善区域合作体系;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地域特色。(答出两点)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 【详解】(1 )淮海经济区的自然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可以从地形、地理位置、气候等方面分析。从地理位置来看:据材料可知,淮海经济区涵盖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而且东部临海,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从地形来看:读图可知,淮海经济区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既适宜发展农业,又适合城市规划和布局。北部、东北部为山区,地形多样,风景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同时山区有利于矿业、林果业、畜牧业发展。从气候来看,淮海经济区有淮河流经,地处地处亚热带季风区与暖温带季风区的过渡带,水热条件较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从河流来看,本区东南部河湖密布,有利于水产业和水上交通的发展。 (2)读图可以看出,徐州位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徐州在淮海经济区中发挥着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带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促使现代化都市圈的形成。 (3)淮海经济区内城市间协调发展的途径可以从加强分工与合作方面考虑。首先要搞好区内分工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和产业雷同造成恶性竞争的现象,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优势,发展各自的特色优势产业。城市间要形成协调机制和相关制度的统一,建成和完善区域合作体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庆阳东有郁郁葱葱的子午岭,西有高耸险峻的六盘山,北有连绵不斯的丘陵,向南缓缓倾斜,全境形成北高南低的簸箕形状,故有“高原盆地”之称。地处盆底的董志塬在全国所有的黄土高原残塬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黄土层最厚,从而赢得了“天下第一黄土塬”的美称。远在西周时期,农耕文化就在这里诞生。历史上董志塬是一块面积比現在还要大的塬面,不断“瘦身”成今天的面积。 (1)简述西周时期农耕文化在董志塬诞生的自然原因。 (2)简述图中高铁线路修建时可能对董志塬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列举应对董志塬“瘦身”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塬面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答出两点即可) (2)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工程建设使地表裸露,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工程建设加剧地形破碎,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占用土地,消耗水资源,加剧耕地和水资源减少,(答出三点即可) (3)建设护坡工程;修建缓坡梯田;做好土地平整;栽植水土保持林;加固沟谷源头;修建沟谷排水系统等(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交通建设的影响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 【详解】(1)西周时期农耕文化在董志塬诞生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地形、土壤、气候方面分析。从地形、土壤方面看:据材料“地处盆底的董志塬在全国所有的黄土高原残塬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黄土层最厚”可知:董志塬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从气候条件来看:董志塬位于360N附近,有600毫米年降水量线穿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有利于农耕。所以西周时期农耕文化就在董志塬诞生。 (2)高铁线路修建时对董志塬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从对植被、对地表形态、对水土资源、对生物的影响方面分析。对植被:工程建设使高铁线路沿线地区的植被被破坏,地表裸露,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对地表形态:工程建设破坏平坦的高原面,加剧地形破碎,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水土资源:工程建设占用土地,消耗水资源,导致耕地和水资源减少。对生物:工程建设破坏植被,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董志塬“瘦身”即完整平坦广阔的塬面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破碎,所以董志塬面积不断减小。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修建缓坡梯田,平整土地;加固沟谷源头,修建沟谷排水系统;修建护坡工程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建设水土保持林,保护森林植被等。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直布罗陀海峡平均水深365m,最浅处301m,南北最近相距13km。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建筑师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由欧洲西部诸国出资在直布罗陀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海峡的一部分)修建两条拦海大坝,使地中海的海面下降到-200m左右,并改造苏伊士运河,利用水位差建成超级水电站,为欧洲城市、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以缓解欧洲的能源短缺问题。经论证,这一工程因负面作用较大而未能实施。 (1)依据当时的自然、人文条件,分析建设直布罗陀大坝的可行性。 (2)阐述建设直布罗陀和达达尼尔海峡两条大坝使地中海海面下降的原因。 (3)如果直布罗陀和达达尼尔海峡两条大坝建成,试简述其可能产生的显著效益。 【答案】(1)海峡最窄处宽度较小,坝长较短;当时筑坝的材料充足,建造技术成熟;欧洲诸国积累了雄厚的资金(答出两点即可) (2)地中海深入亚、非、欧三洲之间,只通过西侧的直布罗陀海峡和东南部的苏伊士运河与大洋相通;一年中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时间长,降水少,蒸发量大;周边河流入海径流少且水量小;建设直布罗陀海峡大坝和达达尼尔海峡大坝、改造苏伊士运河(这将隔断地中海与大西洋、黑海和印度洋)后,地中海海水的支出水量(蒸发)将远大于收入水量(降水与径流之和)。(答出三点即可) (3)将产生巨大的发电量;大坝作为景点发展观光旅游业:海面下降,紧临地中海的国家领土面积扩大,土地资源增多;所形成的巨大湖泊中的湖水盐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丰富的盐业资源。(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答出三点)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修建水利工程可行性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 【详解】(1)建设直布罗陀大坝的可行性可以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方面分析。从自然条件来看:据材料“直布罗陀海峡平均水深365m,最浅处301m,南北最近相距13km。”可知海峡最窄处宽度较小,坝长较短,工程量较小。从人文条件来看:欧洲国家,科技水平高,建造技术成熟;欧洲国家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2 )建设直布罗陀和达达尼尔海峡两条大坝使地中海海面下降的原因可以从地中海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入海径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地理位置:读图可知,地中海北为欧洲,东为亚洲,南为非洲,三面被大陆包围,只通过西侧的直布罗陀海峡和东南部的苏伊士运河与大洋相通,海域狭窄而封闭。气候: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一年中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入海径流:地中海周边入海河流少,入海径流量小。建设直布罗陀海峡大坝和达达尼尔海峡大坝、改造苏伊士运河之后,导致地中海海水的支出水量远大于收入水量,所以导致地中海海面下降。 (3)直布罗陀和达达尼尔海峡大坝建成,可能产生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方面,据材料“利用水位差建成超级水电站,为欧洲城市、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可知,直布罗陀和达达尼尔海峡大坝建成,将产生巨大的发电量;而且建城的大坝可以作为景点,发展观光旅游业:读图可知,由于海面下降,使周边的沿海低地出露,使紧临地中海的国家领土面积扩大,土地资源增多;由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使水体盐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丰富的盐业资源等。 请考生在26、27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 26.【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防口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又称九谷口长城,关隘设计严谨,敌楼密集。河防口长城修缮工程是北京历史上一次性单体修缮规模最大、投黃最多的长城修缮工程,在修缮好的河防口长城37号至39号敌楼之间专门架设了一条全长960m的木栈道。 从游客体验和景区旅游资源两个角度,分析修建该木栈道所起的作用。 【答案】方便游客近距离领略该段长城的壮丽风光;徒步木栈道有助于游客亲近自然,丰富游客体验;木栈道融于自然,有助于提升景区品位;木栈道可以作为旅游资源,丰富了景区景观等。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景区规划的相关知识。 【详解】修建木栈道所起的作用可以从游客体验和景区旅游资源两个角度分析。从游客体验来看:河防口长城37号至39号炮楼之间专门架设了一条木栈道,可以方便游客近距离领略该段长城的壮丽风光,提升了旅游体验的质量;徒步木栈道有助于游客亲近自然,丰富了旅游体验。从景区旅游资源来看,该木栈道本身就成为了旅游景点,成为了旅游资源,修建木栈道丰富了景区景观;而且木栈道融入自然,有助于提升景区品位等。 27.【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岛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海岛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点,岛上及其周围水域环境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许多岛屿生产活动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海岛固体废弃物产量也日益增多。下表示意国内外部分海岛垃圾产量比重构成。(单位:%) (1)描述表格中海岛垃圾构成的主要特点。 (2)与大陆地区相比,分析海岛固体废弃物人均产量普遍偏高的人为原因。 【答案】(1)以有机类垃圾为主;垃圾种类较多;不同岛屿同类垃圾产量比重差异大。(答出两点即可) (2)海岛养殖业和种植业产生的人均副产品垃圾增多;生活物资基本靠外运,商品包装产生额外垃圾;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固体废弃物产量等。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海岛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相关知识。 【详解】(1)表格中海岛垃圾构成的特点可以从垃圾的种类、占比和岛屿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表格中海岛垃圾的种类较多;其中有机类垃圾所占比重最大,说明以有机类垃圾为主;但不同岛屿同类垃圾产量比重差异较大。 (2 )海岛固体废弃物人均产量普遍较高的人为原因主要从海岛的产业结构和生活物质的供给方面考虑。据材料可知,许多岛屿生产活动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产生的人均副产品垃圾较多;岛上及其周围水域环境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由于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固体废弃物的产量;海岛上的生活物资基本依靠外运,商品包装也产生大量垃圾等。所以海岛固体废弃物人均产量普遍偏较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