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解析版)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了王位继承直接影响国家政治能否正常运行,西周时期王位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它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故B正确;A与王位继承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是中国古代王位继承的特点或基本原则,但其不能确定王位如何直接继承,排除;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 2.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 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 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国历的从夏商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再到确朝完成统一的历程,因此C项符合题意;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因此A项和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没有体现出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因此排除B 项。 3.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A.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 B. 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C. 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 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可知东汉重视官员吏治,故D项正确;秦朝打破了世官制,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选项;重视官员的才能并不能有效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故排除B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故排除C选项。 4.《宋史•职官制》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削弱相权 B. 加强皇权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宰相权力被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受到诸多限制,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故答案为B项。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A项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且不符合题干中“根本目的”的要求,均排除。 5.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 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B. 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C. 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 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和“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表明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故选B;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不是正规的中央机构,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6.蔡元培指出:“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以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然一经庚子联军之压迫,则向之排外者,一转而反为媚外;凡为外人,不问贤否,悉崇拜之;凡为外俗,不问是非,悉仿效之。”这表明清政府 A. 仇视新法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蔓延 B. 崇洋媚外的心理取代华夷观念 C. 排外心理在列强冲击下恶性膨胀 D. 信仰危机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则向之排外者,一转而反为媚外”信息可知,清政府自仇视外人的华夷观念转变为崇洋媚外的心理,因此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从排外转向媚外,并非仇视新法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蔓延,也并非排外心理膨胀,A、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信仰危机的内容,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7.1937年12月17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这表明国民政府 A. 表达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 B.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主张 C. 认识到动员民众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性 D. 转变了对中共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B项错误,毛泽东是1938年发表《论持久战》的;D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对敌后战场的态度;由“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可以分析出动员全民族抗战才能胜利,故本题答案选C项。 点睛:抓住关键时间“1937年12月17日”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学生再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进行排查即可。 8.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领导阶级 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 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 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 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 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答案】C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分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高潮,故C正确;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反对侵略,资产阶级在反侵略的同时还追求民主,因此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不一致,故A错误;资产阶级斗争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故B错误;农民阶级没有经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故D错误。 9.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B. 明显的限袁倾向 C.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D. 强烈的排满色彩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可知此题强调的是临时约法明显的限袁倾向,故B项正确;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是从结果来看,故A项错误;材料与明确的反帝要求无关,故C项错误;强烈的排满色彩不符合《临时约法》的主旨,故D项错误。 10.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 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 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 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即可知,材料主张进行各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由此可知,这一论述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B正确。材料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A。工农武装割据不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外合作,不符合材料,C、D两项排除。 11.1931—1935年,部分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实行“没收富农土地、从肉体上消灭富农”的政策。延安时期,采取了“切实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的政策。政策的转变是基于 A. 根据地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 富农的反抗斗争加剧 C.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变消灭富农为保护富农,这体现了中共提倡的统一战线政策,这是基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而做出的调整,因此C选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地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是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为此发动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这不是中共调整对富农政策的主要原因,A选项错误;B选项并非政策调整的原因,错误;D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2.当代学者朱兆华认为:“(新中国)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文中“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是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解析】“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这种体制内的监督”只能是指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D正确;A是根本政治制度;B属于法律体系;C属于民族管理制度。 13. 习近平谈到台湾问题时曾说:“曾几何时,两岸风云密布,两岸隔海相望……然而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同胞亲情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打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打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指的是 A. 两岸间实现真正停火 B. 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C.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答案】B 【解析】“打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发生的时间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A选项两岸间实现真正停火发生在1979年,故排除;B选项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发生在1987年,符合题意;C选项“九二共识”发生在1992年,故排除;D选项两岸三通发生在2008年,故排除。 1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的外交成就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日建交,这三大外交成就可以用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来概括,选项D正确;选项A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选项B中的再次较量不符合中美关系缓和,排除;选项C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 15.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 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的信息说明是新中国参加的万隆会议,该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与会国不同社会制度特点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成功,故本题选择C项。A属于中印之间会谈,不符合材料中“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信息;B有西方大国参与的会议;D是1971年,时间与题干反映时间不符。 16.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A. 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 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 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 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可知,公民操纵的公民大会决定着雅典城邦重大的决策,故B正确;“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说明希腊小城邦是由政治自主权的,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希腊的统一诉求,故C错误;雅典公民大会是公民直接参政的场所,代表的是民意,故D项本身错误。 17.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官的侧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人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A. 法官审案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意志 B. 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 C. 被告的正式答辩注重策略和技巧 D. 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被告情感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试图激起法官的侧隐之心”“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人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可以看出法官审理案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符合题意的是A项,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项中的“仅凭”表述错误,排除。所以答案选A。 18.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 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世界 B. 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 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 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D 【解析】材料大意是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对后世各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D;A表述太绝对,错误;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罗马法不仅促使罗马帝国的稳定繁荣,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C无法体现“最为持久的征服”,排除。 19.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 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王维多利亚最终同意对 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B.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D. 议会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不需要对国王负责,选项A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是国家象征,在形式上有权对外宣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伪元首,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议会至上,英国国王需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0.美国的警察由每个州独立管理。警服制式、颜色和配枪不一样。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黑色制服,大檐帽,配枪博莱塔;德克萨斯州,军绿色制服,牛仔帽,配枪柯尔特。这一现象体现了美国宪法的 A. 三权分立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中央集权制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答案】B 【解析】主要考查美国政治体制。依据所学可知,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在这一制度下,联邦政府享有政治、经济、外交等大权,同时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题干材料正反映了这一特点,所以应选B。 21.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 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 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 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答案】D 【解析】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老鞋匠,打扮成少尉,打着皇帝的旗号迫使财务官员交出钱财,这说明了当时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极为浓厚,故D正确;统一后的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秩序较为稳定,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至上,因此专制体制极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官员的纪律松弛与否,故C错误。 22.(2017年江苏卷)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 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的是当时的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指明了革命的斗争方式,故C项正确。A项应发生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了,故D项错误。 23.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 B. 冷战时各国无武装冲突 C. 美苏两国在利益上避免冲突 D. 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 【答案】D 【解析】材料中“长时期的和平”说明是从积极角度评价冷战,由于美苏没有诉诸武力的斗争,使得世界有一个长期和平的环境,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美苏冷战背景下存在着局部热战;C选项说法错误,冲突在所难免。 24.下面为某校高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 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D.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北约和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国家对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应对之策;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上述事件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故D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当时两极格局已经解体,“冷战”结束,排除AC。不结盟运动符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但与其它三幅图片不符,排除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在处理君权与相权关系问题上,秦朝与唐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答案】(1)秦朝设三公九卿,不给丞相兵权,以御史大夫牵制丞相;唐朝设三省六部,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共同点:限制相权,加强皇权。 (2)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建立内阁制,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挑选亲信充任。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加强,发展到顶峰。 【解析】 第(1)问,“措施”,依据材料一、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秦朝设三公九卿,不给丞相兵权,以御史大夫牵制丞相;唐朝设三省六部,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共同点”, 依据所学知识从限制相权、加强皇权角度分析。 第(2)问,“表现”,依据材料三、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建立内阁制,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挑选亲信充任。“本质”,依据所学知识得出专制皇权加强并发展到顶峰。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答案】(1)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党内合作。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 (2)实现了国共合作(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 (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解析第(1)题主要阅读材料,结合时代特征归纳概括即可;原因从国共两党的认识、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外来因素等方面归纳。第(2)题回忆所学知识,从国民革命的成果、作用等方面回答。第(3)题实际是回答国民革命失败留下的教训。 【解析】 (1)根据材料“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到材料“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可得出其转变是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原因:根据材料“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 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并结合所学,从国民党、共产党自身等多个角度概括其原因。 (2)根据材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可得出直接成果是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影响,可从国民大革命的积极影响概括回答。 (3)根据材料“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结合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从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军事武装及军事斗争的重要性回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的屈辱外交 时间 条约或事件 后果或影响 1842年 《南京条约》 香港岛被强占,近代中国以空前屈辱的方式开放了自己的大门。“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895年 《马关条约》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宝岛蒙羞,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危局 1919年 巴黎和会 虽然中国代表拒绝和约签字,打破此前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但作为战胜国归还山东的正当要求被列强无理拒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高潮。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依据两段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推动中国由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大国外交跨越的决定性因素。 阐述:鸦片战争前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清政府却闭关锁国、制度落后、国力衰退,在列强的炮舰政策下,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虽据理力争也因国力弱小而导致外交失败。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为提升,中国的外交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结论:国家贫弱、制度落后,旧中国外交受尽屈辱。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新中国,外交摆脱屈辱,走向独立自主,发展壮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论题:民族独立是中国外交从屈辱到独立自主、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 阐述:鸦片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在此背景下,《马关条约》的签订,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外交备受屈辱。新中国的成立,赢得民族独立,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使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70年代更是迎来了建交的高潮。新时期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展多边外交等,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结论:丧失民族独立,旧中国外交受尽屈辱,赢得民族解放,新中国的外交独立自主,逐步发展,强势外交、主动外交使当今中国大国地位日益凸显。 【解析】 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推动中国由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大国外交跨越的决定性因素”、“民族独立是中国外交从屈辱到独立自主、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所拟论题符合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引用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它确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统一和经济发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指出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回答罗马法对后世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开创的“世界先例”是什么?并简述“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的表现。 【答案】(1)名称:《十二铜表法》。 影响: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2)“世界先例”:联邦制,三权分立。 表现:宪法中有种族歧视的烙印;未解决南北之间的矛盾。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公元前449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第二小问,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2)第一小问,由材料“确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开创了世界先例”,可答为“世界先例”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第二小问,由材料“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可从种族歧视和南北矛盾说明1787年宪法的不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