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 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B.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mm之间 D. 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mm之间,故合理选项是C。‎ ‎2.下列有关0.1 mol·L-1 NaOH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1 L该溶液中含有NaOH 40 g ‎ B. 100 mL该溶液中含有Na+ 0.01 mol C. 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所取出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1 ‎ D. 在1 L水中溶解4 g NaOH即可配制得0.1 mol·L-1 NaOH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1L该溶液中含有NaOH质量为m=nM=1L× 0.1 mol·L-1×40g/mol=4g,故A错误;‎ B.100mL该溶液中含有OH- 物质的量为n=cV=0.1L×0.1 mol·L-1=0.01mol,故B正确;‎ C.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mL,所取出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不变,故C错误;‎ D.在1L水中溶解4g NaOH后,体积不是1L,可能略大于1L即可配制得溶液略小于0.1 mol·L-1 配制0.1mol•L-1NaOH溶液的正确方法为:将4gNaOH溶解到水中,配制成1L的溶液,故D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蒸馏时,在烧瓶中加几粒沸石 B. 加液时,胶头滴管悬置在试管正上方 C. 萃取时,分液漏斗正立振荡后,直接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D.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A、蒸馏时,为防止液体加热时剧烈沸腾在烧瓶中加几粒沸石防暴沸,A正确;‎ B、加液时,为防止液体受到污染,胶头滴管悬置在试管正上方,B正确;‎ C、萃取时,分液漏斗应倒转振荡后,再放在铁架台上,静置,C错误;‎ D、分液时,为防止液体二次污染,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正确。‎ 答案选C。‎ ‎4.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⑤NaAlO2 最终有沉淀析出的是( )‎ A. 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则过量的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无现象,①不符合题意;‎ ‎②二者反应生成白色硅酸沉淀,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②符合题意;‎ ‎③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HClO,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无沉淀生成,③不符合题意;‎ ‎④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则过量的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沉淀,④符合题意;‎ ‎⑤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⑤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可知: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有②④⑤,故合理选项是A。‎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Na+2H2O===2NaOH+H2↑‎ B. Cl2+H2O===HCl+HClO C. CaCO3CaO+CO2↑‎ D. Ca(ClO)2+2HCl===CaCl2+2HClO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2Na+2H2O=2NaOH+H2↑属于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 Cl2+H2O=HCl+HClO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 反应CaCO3CaO+CO2↑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 D. 反应Ca(ClO)2+2HCl=CaCl2+2HClO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本题答案为B。‎ ‎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 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盐酸溶液产生沉淀,一定有Ag+‎ C.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D. 加入氯水,再加KSCN溶液显红色,一定有Fe3+‎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不一定有CO32-,也可能含有HCO3-等,故A错误;‎ B、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盐酸溶液产生沉淀,一定有Ag+,故B正确;‎ C、不能排除AgCl的干扰,应先加盐酸,如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检验,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故C错误;‎ D、加入氯水,可以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所以检验三价铁直接加KSCN,故D错误;‎ 故选B。‎ ‎7.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光导纤维 B. 酸雨是指pH<7.0的雨水 C. 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预防中毒 D. 水玻璃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Si,A错误;‎ B.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雨水,B错误;‎ C.CO不能溶于水,也不能与Ca(OH)2溶液反应,所以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不能吸收CO,也就不能起到预防中毒的作用,C错误;‎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8.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用品及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容量瓶的容积 固体质量 实验操作 A ‎480mL 硫酸铜:7.7g 加入500mL水 B ‎480mL 胆矾:12.0g 配成500mL溶液 C ‎500mL 硫酸铜:8.0g 加入500mL水 D ‎500mL 胆矾:12.5g 配成500mL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实验室没有规格是480mL的容量瓶,根据选择仪器的标准大而近的原则,应该选择500mL容量瓶配制溶液,选项A、B排除;500mL容量瓶配制溶液的体积是500mL,溶剂水500mL溶解溶质后溶液的体积不是500mL,选项C排除;配制500mL0.1mol/L的CuSO4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n(CuSO4)=c·V=0.1mol/L×0.5L=0.05mol,用胆矾配制溶液,根据元素守恒可知需称量胆矾质量m(CuSO4·5H2O)=0.05mol ×250g/mol=12.5g,故应该称量胆矾质量为12.5g,配制成500mL溶液,溶液浓度为0.1mol/L,选项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9.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电解质:胆矾、一水合氨、硫酸钡、CaO ‎ B. 酸性氧化物:CO2、SO2、NO2、SiO2‎ C. 混合物:铝热剂、干冰、水玻璃、盐酸 ‎ D. 弱酸:氢碘酸、醋酸、碳酸、次氯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等,胆矾是盐、一水合氨是碱、硫酸钡是盐、CaO是活泼金属氧化物,它们均为电解质,A正确;‎ B.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而NO2和碱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NO,故NO2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 C.由两种或以上物质构成的是混合物,而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C错误;‎ D.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酸为弱酸,HI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为强酸,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0.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SO42-、Al3+和M离子,经测定Fe3+、SO42-、Al3+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 A. Na+ B. OH-‎ C. S2- D. Cl-‎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条件和电荷守恒可知:3n(Fe3+)+3n(Al3+)=2n(SO42-)+n,即:2×3+3×1=2×4+n,解得n=1,即M应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又因为OH-、S2-不能与铁离子、铝离子大量共存,所以M只能为选项中的氯离子,答案选D。‎ ‎11.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 )‎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 ‎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和溴水褪色 ‎④溴化氢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⑤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 A. 只有②③④ B. 只有④ C. 只有③④ D. 全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使溶液浓度减小;而浓盐酸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放置时,HCl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减小,因此二者变化的原因不相似,错误;‎ ‎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前者是化合漂白,后者是氧化漂白,性质不相似,错误;‎ ‎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和溴水褪色,前者是漂白性,后者是还原性,性质不相似,错误;‎ ‎④溴化氢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由于二者都有还原性,被氧化,因此原因相似,正确;‎ ‎⑤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是由于浓硫酸的脱水性,而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是与玻璃的成分发生反应,产生SiF4和水,性质不相似,错误。‎ 故变化的实质相似的只有④。答案是B。‎ ‎12.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 B. 金属钠比金属铜活泼,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CuSO4+2Na=Cu+Na2SO4‎ C. 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块放入水中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发生的反应:2Na+2H2O=2NaOH+H2↑,故A正确;‎ B.金属钠比铜活泼,能与水剧烈反应,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故B错误;‎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变成白色粘稠物(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故C错误;‎ D.金属Na切面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是钠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了氧化钠,发生的反应:4Na+O2=2Na2O,故D错误。‎ 故选A。‎ ‎13.下列物质:①水泥 ②玻璃 ③陶瓷 ④水晶,其中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③ D. 全部 ‎【答案】C ‎【解析】‎ ‎【详解】陶瓷、水泥、玻璃属于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答案选C。‎ ‎14.下列各组物质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 A. Na2CO3溶液与HCl溶液 B. AlCl3溶液与NaOH溶液 C. KAlO2 溶液与HCl溶液 D. Na2SiO3溶液和HCl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2CO3溶液滴入HCl溶液开始就产生气泡,反应为:Na2CO3+2HCl=NaCl+H2O+CO2↑,HCl溶液滴入Na2CO3溶液,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反应为:Na2CO3+HCl=NaCl+ NaHCO3,当Na2CO3反应完后,继续滴入盐酸,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反应为:NaHCO3+HCl=NaCl+ H2O+CO2↑,现象不同,错误;‎ B、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开始时无沉淀产生,反应为: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后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为:3NaAlO2+ AlCl3+6H2O=4Al(OH) 3↓+3NaCl,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开始时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为:AlCl3+3NaOH= Al(OH) 3↓+3NaCl,后沉淀溶解,现象不同,错误;‎ C、KAlO2 溶液滴入HCl溶液,开始时无沉淀生成,反应为:KAlO2+4HCl=KCl+AlCl3+2H2O,后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为:3NaAlO2+ AlCl3+6H2O=4Al(OH) 3↓+3NaCl,HCl溶液滴入KAlO2溶液,开始时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为:KAlO2+HCl+H2O=Al(OH) 3↓+KCl,后沉淀不溶解,现象不同,错误;‎ D、无论是Na2SiO3溶液滴入HCl溶液,还是HCl溶液滴入Na2SiO3溶液,都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反应是:Na2SiO3+2HCl=2NaCl+H2SiO3↓,现象相同,正确。‎ 答案选D。‎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KNO3,将固体溶解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B. FeCl3可用于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这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 C. 配制质量分数为20 %的NaOH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D. 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制漂白粉,保存漂白粉的塑料袋要密封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KNO3,将固体溶解后蒸发,NaCl结晶析出,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纯净的NaCl晶体,A正确;‎ B. FeCl3可用于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这说明Fe3+的氧化性比Cu2+强,B不正确;‎ C. 配制质量分数为20 %的NaOH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C不正确;‎ D. 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保存漂白粉的塑料袋要密封,D不正确。‎ 故选A。‎ ‎16.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 NaCl B. Al(OH)3 C. FeCl2 D. CO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A不符;‎ B.氢氧化铝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备,B符合;‎ C.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不符;‎ D.碳在氧气中反应生成CO,D不符;‎ 答案选B ‎1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加入乙醚萃取,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雾霾属于气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 ‎ B.胆矾为CuSO4,“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过程中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发生的是置换反应,B不符合题意;‎ C.诗句中涉及蜡烛燃烧,燃烧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加入乙醚作用是萃取,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18.将一定量的CO2‎ 气体通入2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B. 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HCO3、Na2CO3‎ C. 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4.48L D. 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1‎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体系O点后可能存在反应为:、、,由图像信息,气体从开始生成到全部逸出消耗共,则由碳元素守恒可推知体系内含及共,其中a点含,由开始加入(O点)到有气体生成(a点)共消耗,多于与总量,则溶液中必含有过量,由于不可大量存在于碱性环境,故可计算得O点成分为()和(),通入溶液中,反应为,则由O点组成可推知,原溶液含量为,通入量为。‎ ‎【详解】A. 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 由分析可知,O点溶液中溶质为、,故B错误;‎ C. 由分析可知,共通入,标准状况下,体积为,故C错误;‎ D. 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中,,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9.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 Ca2+、Na+、NO3-、CO32- B. Mg2+、Cl-、 NH4+、SO42-‎ C. K+、Cl-、HCO3-、NO3- D. Ca2+、Na+、 Fe3+、 N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 H+、CO32-会发生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且溶液显无色,可以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HCO3-在酸性条件下与H+会反应产生CO2、H2O,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Fe3+的水溶液显黄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8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4NA个电子 B. 1L0.1mol/L的FeCl3完全水解,形成0.1NA个Fe(OH)3胶体粒子 C. 标准状况下,22.4L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 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A电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100%,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100%,则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质量为8g,由于n=,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氧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1mol氧原子含有8mol电子,0.5mol氧原子含有4mol电子,选项A正确;‎ B、水解是可逆的,而且胶体粒子是多个分子形成的聚合体,因此1 L 0.1 mol/L FeCl3溶液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微粒数小于0.1 NA,选项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物质的量是1mol,通入水中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但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小于NA,选项C错误;‎ D、1 mol钠反应失去1 mol电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1.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其中H2S是( )‎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分析,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详解】4Ag+2H2S+O2===2Ag2S+2H2O反应中,Ag元素从0价升高到+1价,故Ag做还原剂,O2中O元素从0价降低到-2价,故O2做氧化剂,H2S中的H元素和S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故H2S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 故选D。‎ ‎22.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 已知 ‎ 类推 A 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 Fe + Cu2+ = Cu + Fe2+‎ 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 ‎2Na + Cu2+ = Cu + 2Na+‎ B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呈中性:‎ ‎2H++SO42﹣+Ba++2OH﹣=BaSO4↓+2H2O C 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 铁和单质反应2Fe+3I22FeI3‎ D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氢气,不能置换出单质铜,与题意不符,A错误;‎ B.溶液呈中性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钡离子反应完全,符合题意,B正确;‎ C.碘的氧化性小于氯气,则铁与碘反应生成碘化亚铁,与题意不符,C错误;‎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与次氯酸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B。‎ ‎23.现有一定量的Cu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平均分成两等分,向其中一份加入2mol/L的盐酸溶液15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加入KSCN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原混合物,固体质量减少为( )‎ A. 1.6g B. 2.4g C. 3.2g D. 4.8g ‎【答案】D ‎【解析】‎ ‎【详解】向一定质量的Cu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2mol/L的HCl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血红色出现,溶液中没有Fe3+,发生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Cu+2FeCl3=2FeCl2+CuCl2,最终溶液中溶质为FeCl2、CuCl2,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氯离子守恒:2n(FeCl2)+n(FeCl2)×2=2mol/L×0.15L,解得n(FeCl2)=0.1mol,根据Fe元素守恒可知n(Fe2O3)=0.05mol,原混合物分成了2等分,所以原混合物中n(Fe2O3)=0.1mol,混合物用过量的CO发生反应:Fe2O3+3CO2Fe+3CO2,固体减少质量等于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则固体减少质量=0.1mol×3×16g/mol=4.8g,故合理选项是D。‎ ‎24.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B. 最初20 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 C.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 D. 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图象中看到,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2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硫酸溶解Mg、Al后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当V(NaOH溶液)=20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和Al(OH)3。‎ ‎【详解】A、当V(NaOH溶液)=240mL时,沉淀不再减少,此时全部为Mg(OH)2,n(Mg)=n[Mg(OH)2]=0.15mol,m(Mg)=0.15mol×24g•mol-1=3.6g,n(Al)=n[Al(OH)3]=0.35mol-0.15mol=0.2mol,m(Al)=0.2mol×27g•mol-1=5.4g,所以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g,A项正确;‎ B、根据A中分析可知B项正确;‎ C、从200mL到240mL,NaOH溶解Al(OH)3:NaOH+Al(OH)3=NaAlO2+2H2O,则此过程消耗n(NaOH)=n[Al(OH)3]=0.2mol,c(NaOH)=0.2mol÷0.04 L=5mol•L-1,C项正确;‎ D、由Mg+H2SO4=MgSO4+H2↑,2Al+3H2SO4=2Al2(SO4)3+3H2↑可以计算出生成n(H2)=0.45mol,标准状况下V(H2)=0.45mol×22.4L•mol-1=10.08L,D项错误。‎ 答案选D。‎ ‎25.粗盐中含有Ca2+、Mg2+及SO42-,除去杂质离子所加入的试剂及顺序可以是:试剂①NaOH、试剂②________、试剂③________、试剂④________,在加试剂③后,应先进行一个实验操作________之后再加入试剂④。‎ ‎【答案】(1). BaCl2 (2). Na2CO3 (3). HCl (4). 过滤 ‎【解析】‎ 分析】粗盐中含有Ca2+、Mg2+及SO42-,Mg2+用氢氧根离子沉淀,SO42-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Ca2+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转化为沉淀,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以此来解答。‎ ‎【详解】先除Mg2+,还是先除SO42-都可以,Ca2+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就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然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则试剂①为NaOH,②为BaCl2,③为Na2CO3,④为HCl,加试剂③后,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则应先进行一个实验操作为过滤,最后加入HCl,除去溶液中的OH-、CO32-,再加热除去过量的HCl,就得到NaCl溶液,故试剂②是BaCl2;试剂③是Na2CO3‎ ‎;试剂④是HCl;进行的操作是过滤。‎ ‎26.按要求回答问题:‎ ‎(1)石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业废气脱硫方法,过程如下:通过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以生石灰为脱硫剂,在吸收塔中与废气中的SO2反应而将硫固定,其产物可作建筑材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尾气中所含的NO是如何产生的?说明原因并写出有关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aCO3CaO+CO2↑ (2). CaO+SO2CaSO3 (3). 2CaSO3+O22CaSO4 (4). 放电时空气中的N2与O2反应产生NO, N2+O22NO (5). 2NO+2CON2+2CO2‎ ‎【解析】‎ ‎【分析】(1)通过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生石灰和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进一步氧化成硫酸钙;‎ ‎(2)空气中的N2、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反应产生NO;‎ ‎(3)NO和CO在催化剂存在时反应产生N2和CO2。‎ ‎【详解】(1)煅烧石灰石分解得到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生石灰和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进一步被氧化成硫酸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CaO+CO2↑,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 ‎(2)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时或高温下反应产生NO,反应方程式为N2+O22NO;‎ ‎(3)NO和CO都是大气污染物,在催化剂存在时反应产生无毒、无害的N2和CO2,反应方程式为:2NO+2CON2+2CO2。‎ ‎27.玻璃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1)普通玻璃又称为钠玻璃,试写出生产普通玻璃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于盛放碱性试剂的试剂瓶不用磨口玻璃塞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玻璃试剂瓶不能盛放氢氟酸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3)有一种特殊玻璃为钾玻璃,其热膨胀系数较小,较难熔化,较难受化学药品的侵蚀,可用于制作一般的化学仪器。现以石英砂、苛性钾、熟石灰为原料,熔制钾玻璃,质量比为75:28:37(假定这些原料不含杂质),试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该钾玻璃的组成________。‎ ‎【答案】(1). CaCO3+SiO2CaSiO3+CO2↑ (2). Na2CO3+SiO2 Na2SiO3+CO2↑ (3). 2OH-+SiO2=SiO32-+H2O (4). SiO2+4HF=SiF4↑+2H2O (5). K2O•2CaO•5SiO2‎ ‎【解析】‎ ‎【分析】(1)工业上制取玻璃的原料有石英、纯碱和石灰石。在高温下,在玻璃熔炉中石灰石与石英反应产生硅酸钙和二氧化碳;纯碱与石英反应产生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2)玻璃中含有的SiO2与强碱反应产生硅酸盐和水,硅酸钠具有粘性,将试剂瓶与玻璃塞黏在一起;SiO2与氢氟酸反应产生SiF4和水;‎ ‎(3)利用质量分数确定个数比,用氧化物表示玻璃的组成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的顺序书写。‎ ‎【详解】(1)在高温下,在玻璃熔炉中石灰石与石英反应产生硅酸钙和二氧化碳,纯碱与石英反应产生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SiO2 CaSiO3+CO2↑,Na2CO3+SiO2Na2SiO3+CO2↑;‎ ‎(2)玻璃的成分中含有SiO2与碱性物质NaOH反应,产生具有粘性的硅酸钠,将试剂瓶与玻璃塞黏在一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玻璃中含有SiO2,能够与氢氟酸反应产生SiF4和水,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 ‎(3)由石英砂、苛性钾、熟石灰质量比为75:28:37,根据元素原子守恒,n(K2O):n(CaO):n(SiO2)=n(KOH):n[Ca(OH)2]:n(SiO2)= ::=1:2:5,用氧化物形式表示玻璃的组成时的书写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的顺序,则玻璃为K2O•2CaO•5SiO2。‎ ‎28.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R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T为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F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W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F化学式为___;‎ ‎(2)B和R在溶液中反应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H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实验现象是___,化学方程式为___。‎ ‎(4)A和水反应生成B和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由此反应可知A有作为___的用途。‎ ‎(5)M投入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___。‎ ‎【答案】(1). Na2O2 (2). H2 (3). 2Al+2OH-+2H2O=2AlO2-+3H2↑ (4).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5). 4Fe(OH)2+O2+2H2O=4Fe(OH)3 (6). 2Na2O2+2H2O=4Na++4OH-+O2↑ (7). 供氧剂 (8). Fe(OH)3+3H+=Fe3++3H2O ‎【解析】‎ ‎【详解】A为淡黄色固体,其能与水反应,则其为Na2O2;R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则其为Al;T为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则其为Fe;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其为Fe3O4;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所以C为O2;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所以F为H2,B为NaOH;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FeCl2和水,FeCl3再与Fe反应,又生成FeCl2,所以E为FeCl2;它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e(OH)2,它是H;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H)3,它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它为W。‎ ‎(1)物质A的化学式为Na2O2。答案为:Na2O2F化学式为H2。答案为:H2‎ ‎(2)NaOH和Al在溶液中反应生成H2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3)Fe(OH)2在潮湿空气中变成Fe(OH)3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答案为: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4)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O2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由此反应可知A有作为供氧剂的用途。答案为:供氧剂 ‎(5)Fe(OH)3投入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Fe(OH)3+3H+=Fe3++3H2O。‎ 答案为:Fe(OH)3+3H+=Fe3++3H2O ‎29.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Mn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D中放入浓H2SO4,其目的是________。‎ ‎(3)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对比E和F中现象的差异可得出的结论及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G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球,G处现象是棉花球表面变成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H是浸有NaBr溶液的棉花球,H处现象是棉花球表面变成______。 ‎ ‎(5)画出H处尾气吸收装置图并注明试剂________。 ‎ ‎(6)现在有一种名为“净水丸”的产品也能对饮用水进行快速的杀菌消毒,药丸通常分内外两层。外层的优氯浄Cl2Na(NCO)3先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起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层的亚硫酸钠(Na2SO3)溶出,可将水中的余氯(次氯酸等)除去。亚硫酸钠将水中多余次氯酸除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 干燥氯气 (3). E中不褪色,F中褪色 (4).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 (5). 出现蓝色 (6). Cl2+2I-=I2+2Cl- (7). 橙色 (8). (9). SO32-+HClO=SO42-+Cl-+H+‎ ‎【解析】‎ ‎【分析】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备 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杂质,再依次通过干燥红色布条、湿润红色布条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再通过G装置验证氯气的氧化性,氯气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利用亚硫酸钠的还原性可除去“净水丸”的产品中多余的次氯酸。‎ ‎【详解】(1)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 D中放入浓H2SO4,其目的是干燥氯气,防止水蒸气对氯气是否有漂白性的检验造成干扰;‎ ‎(3)E中红色干布条不褪色,F中红色湿布条褪色,说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4)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碘遇到淀粉变蓝,所以看到G处棉花球表面变为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在溶液中与NaBr反应生成单质溴,使溶液变为橙色;‎ ‎(5)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根据氯气能够与碱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装置如图所示:;‎ ‎(6)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次氯酸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SO32-与次氯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Cl-及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HClO=SO42-+Cl-+H+。‎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