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语文上册12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4-22
11 与朱元思书 吴均(469—520), 字叔痒,吴兴故鄣 (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 的诗文长于描写山水 景物,风格峻拔清新, 时人纷纷仿效,称为 “吴均体”。著有 《齐春秋》三十卷、 《庙记》十卷、《十 二州记)十六卷。现 存诗《行路难》《从 军行》等。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年版) 卷七。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 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人士 便开始隐居山林。被梁武帝免职后,吴均在《与 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薛萝。”表 明自己辞官隐退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因 此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 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 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求 功名利录之徒的讽刺。 1.读生字 嘤嘤成韵( ) 鸢飞( ) 戾天 ( ) 缥碧( ) 急湍 ( ) 轩邈( ) 泠泠( ) 横柯 ( ) 经纶世务( )窥谷忘反( ) yīng yuān lì piǎ o tuān miǎo líng kē lún kuī 2.知识盘点 (1)通假字 ①窥谷忘反 ( ) ②蝉则千转不穷 ( ) “反”通“返”,返回 “转”通“啭”,鸟鸣 声,这里指蝉鸣 (2)古今异义词 一百许里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③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穷尽 今义:贫穷) ④猛浪若奔 古义:飞奔的马 今义:奔跑 ⑤窥谷忘反 古义:看,观察,侦探 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3)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形容词,独一无二) ①绝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断、停)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 ② 上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上边、上面) 一百许里(确数词,十的十倍) ③百 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词,极言其多) 经纶世务者(代词,……的人) ④者 中轩敞者为舱(代词,……的部分) 自富阳至桐庐(介词,从) ⑤自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直视无碍(副词,一直) ⑥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4)词类活用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②横柯上蔽(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在 上面) ③负势竞上(竞,动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争着。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④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 ⑤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⑥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息、平息) ⑦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往高处和远处伸 展。) (5)特殊句式 省略句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首省略主语“船”) 2急湍甚(于)箭(“箭”前省略介词“于”)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飞戾天”是“鸢”的后置定语) 互文句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句话应译为“奇异的山水,为 天下独一无二。”) 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互文见义, 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 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 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3)对偶句 ①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④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异”表现 在哪里?“奇”在哪里? 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 什么特点? 2.怎样理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一句话? 3.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 和山的? 4.课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从课文中 找出这两方面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1. 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 什么特点?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怎样理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一句话? 这一句是作者感受到一种享受自己、无拘无束、 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 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 颂。 3.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 “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 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 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 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 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 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 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再次从色 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 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阴蔽 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 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4.课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从课文中找出这两方面好的字词句,并 谈谈好在何处? 视觉方面: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 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 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 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 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 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 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听觉方面: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 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1.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何深意? 最后四句很像电影中一个“淡出”的镜头。“横 柯上蔽,在昼犹昏”,犹言明中有暗;“疏条交 映,有时见日”,犹言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 辩证法。生活其实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自有他 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 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却是难比拟 的。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全文,余味无穷。 2.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 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 成为适于人类自下而上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 自然环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变得 更完美,更高尚。”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鸢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这两句话虽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奋发有为,终未显达, 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 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那些汲汲追求名 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奇峰,聆听美声, 不觉心旷神怡,移情山水而淡泊名利。 比较本文与《三峡》两篇短文的异同。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 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 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 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 1.背诵课文。 2.完成文后“思考探究”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