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附加题作业(江苏卷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附加题作业(江苏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之附加题 作业(江苏卷用)‎ 增分突破三 思密赏真——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 ‎【考点解读】‎ 本考点包含三项内容:要点归纳、内容分析和艺术鉴赏。在选材上将继续偏重于论述类文本,会更关注时代生活,反映时代特征。以归纳、分析为重点,赋分与题量相对稳定。‎ ‎(2019·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去故宫参观时,会看到许多监控探头,这属于现代高科技警报系统。从前有没有安全警报系统呢?在古代,进入紫禁城须凭腰牌与合符,上面刻有允许入内人员的身份信息,守卫会当场检查。一旦出现危险,附近白塔山上的信炮手接到放炮令牌,立即朝天开炮,卫士们就会迅速集合。如果有人越过了外围防御系统,还有一种特殊的警报装置——石别拉。‎ 这种石别拉,材料比较简单,利用故宫大量使用的栏板的望柱头改造而成。望柱也称栏杆柱,是中国古代桥梁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分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有的柱头是莲花瓣形状,上面有二十四道纹路,象征二十四节气。普通的莲瓣望柱头,本是一块瓷实的石头,加工成石别拉时,把望柱头里面挖空了,就像一个空心葫芦。这种石别拉几乎覆盖了整个紫禁城。需要报警时,侍卫将三寸长的“小铜角”(一种牛角状的喇叭)插入石孔内,使劲吹响,通过石别拉的放大,声音飞快传遍四周。如果有外敌从午门入侵,午门守卫会敲响阙亭里面的警钟,钟声会传至太和门广场,其后各处石别拉会先后吹响,一分钟内,紫禁城所有位置的守卫都能听到警报声。这些望柱头形状和纹饰未受到改变,在紫禁城内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而通过对望柱头开孔,制成警报器,又发挥了实用功能。‎ 历经数百年沧桑,有的石别拉洞口已被杂物堵上,有的在修缮过程中被新的石材替换了。尽管现在能够通过文献考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但已没人能够把它吹响了。‎ ‎(选自周乾《从细节来阅读故宫历史》,有删改)‎ ‎(1)古代紫禁城的安全警报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4分)‎ 解析 第1段“从前有没有安全警报系统呢?”一句引出对古代紫禁城安全警报系统的介绍。从后面三句话中可概括出“腰牌与合符”“白塔山上的信炮”和“石别拉”。第2段在具体介绍石别拉的过程中,又提到“如果有外敌从午门入侵,午门守卫会敲响阙亭里面的警钟”,因此“阙亭警钟”也是古代紫禁城的安全警报系统的一部分。‎ 答案 腰牌与合符;白塔信炮;石别拉;阙亭警钟。‎ ‎(2)石别拉这种警报装置有什么特殊之处?(6分)‎ 解析 材料第2段具体介绍石别拉这种警报装置,可划分第2段的结构层次,明确归纳概括的要点。该段主要介绍了石别拉的制作材料、如何加工改造、如何操作、工作原理、功用等,可从以上角度入手分析其特殊之处。‎ 答案 就地用料,简单改造;覆盖面广,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操作简易,传播迅速。‎ ‎①审题不全面,疏忽个别要求。‎ ‎②材料层次不明,概括不准确。‎ ‎③答案语言不简洁,概括性弱。‎ ‎④忽略检查环节,答案有瑕疵。‎ ‎①准确筛选必备信息。‎ ‎②确保重点内容不遗漏。‎ ‎(3)如今石别拉不再发挥警报功能的原因有哪些?(5分)‎ 解析 根据最后一段中两个“有的”和“尽管……但”连接的句子可得出石别拉不再发挥警报功能的两点原因:“部分石别拉不复原貌”“只知原理,无人会吹响”。此外,应注意材料首句暗含的信息,高科技报警系统的采用,也是石别拉不再发挥警报功能的原因之一。‎ 答案 故宫采用了高科技报警系统;部分石别拉不复原貌;只知原理,无人会吹响。‎ ‎①理解不准、没有把握作者观点。‎ ‎②要点不全、漏项失分。‎ ‎①整体阅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②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③分析文中材料,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④从文章的结构入手,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典例】 材料概括分析题。‎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请具体解释“反客为主”在文中的意思。(6分)‎ 试卷采样 我来阅卷 采样得分________‎ 扣分依据                                    ‎ ‎                                    ‎ ‎                                    ‎ 我来答题:‎ ‎                                    ‎ ‎                                    ‎ ‎【对比分析】‎ 采样得分 1分 扣分依据 ①答案脱离文本。只解释了“客”“主”作为比喻的一般性含义,未结合文本作答。‎ ‎②缺乏答题意识。此题分值6分,该答案仅是浅层释义,过于草率。‎ 规范答案 客,指典故;主,指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反客为主”,指的是多用典故反而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一 归纳概括 材料概括分析题。‎ ‎(2017·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1.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 理解语句含意“四要”‎ ‎①要突破修辞的迷雾,例如透过喻体看清本体;②‎ 利用语境来补充省略或跳跃的内容,有些含蓄委婉的句子往往这样来理解;③要纵观全文,联系前后文语境的主要话题来理解;④要联系中心主题来理解,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 解析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结合材料的中心和上下文。本段材料的中心是论述新诗语言的纯净。显然“滞销的奢侈品”和“畅销的牙膏”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文段中找到本体,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含义即可。滞销的奢侈品:特征是价格高,质量好,一般人消费不起。根据上文“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代名词罢了”“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可知“滞销的奢侈品”比喻大多数人欣赏不了但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畅销的牙膏:特征是价格低,人人皆可入口转瞬又必吐出。与“滞销的奢侈品”相对,比喻受多数人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 答案 滞销的奢侈品: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畅销的牙膏: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 ‎2.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 归纳、分析“四注意”‎ ‎①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②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③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④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细枝末节。‎ 解析 解答此题要整体把握材料的内容。题目要求的实质是概括“纯净主义”的主要观点。材料第一段反驳了“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文言”“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的观点。材料第二段,主要论述了“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由段尾“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的呼吁,可知“纯净主义”的观点与作者的主张是相对的。据此,不难概括出“纯净主义”的信条。‎ 答案 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而不应掺杂文言。‎ ‎【演练提升】‎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也许不该再指控“文学脱离现实”了。当下文学已将现实的石头狠狠砸在了自己的胸口。翻阅近年国内的长篇小说,现实之砸痕深深浅浅,真真假假,时常令人窒息。在某种现实自觉与道德焦虑开始回归,“文学不应自我边缘化”“作家应表现出明确的价值立场”的呼声鹊起之时,也有人开始呼吁作家应停止对“现实”‎ 矫枉过正的追逐,回归个人独语才是文学正道。‎ 但文学是否只能摇摆于公共化的“现实”与个人化的“独语”之间?文学的意义是否只在于给公共领域的认知结论提供一个个感性的注脚——比如腐败问题、司法问题、环保问题、全球化问题之类,并以此表明作家是正义的好人、社会的良心?或者文学的价值只在于给一个个孤独的个体提供“个性秀”的舞台?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把文学看作改造社会现实、表达价值观念的手段,是一种并无新意的“文学工具论”,带有一厢情愿的色彩。它有存在的权利,但是并无“统一作家思想”的权力。文学与政治相关,但绝不是政治;文学与道德相关,但也绝不是道德。政治的价值尺度是利益,道德的价值尺度是实践,而文学的价值尺度则是艺术的创造力。也许这种创造力来自作家对政治、道德或其他领域的独特洞察,但它必定是一种将洞察力化为“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能力,而非某种简陋的直抒胸臆。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创造力,则任何道德的高调或行为的标新立异都属白费。‎ ‎1.为什么当下不该再指控“文学脱离现实”?请结合第一段加以概括。‎ 解析 首先要从题干中明确问题指向“不该再指控‘文学脱离现实’”,然后到材料的第一段中圈出原因,“当下文学已将现实的石头狠狠砸在了自己的胸口”“现实之砸痕深深浅浅,真真假假,时常令人窒息”“也有人开始呼吁作家应停止对‘现实’矫枉过正的追逐,回归个人独语才是文学正道”,最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 (1)文学作品涉及现实的太多,且复杂多样;(2)文学有自我边缘化的情形不能明确表达作家的价值立场;(3)作家对现实有矫枉过正的追逐。‎ ‎2.作者所说的“文学工具论”存在哪些问题?‎ 解析 作答时先通读文本,然后带着问题到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本题答题区域主要集中在材料的第二段,找到相关句子,最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整合,围绕问题指向,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 (1)用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看待文学,限定了文学的意义和价值;(2)把文学看作改造社会现实、表达价值观念的手段;(3)要求统一作家思想。‎ 二 分析说明 ‎(材料见一归纳概括【演练提升】)‎ 从材料看,作家怎样才能更好地创作文学作品?‎ 解析 作答时先通读文本,然后带着问题到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概括。“而文学的价值尺度则是艺术的创造力”“也许这种创造力来自作家对政治、道德或其他领域的独特洞察,但它必定是一种将洞察力化为‘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能力,而非某种简陋的直抒胸臆”‎ ‎,最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概括即可。‎ 答案 (1)要以艺术创造力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尺度;(2)对政治、道德等领域要有独特的洞察力;(3)要将洞察力化为“有意味的形式”。‎ ‎【演练提升】‎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改革本身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处于攻坚期、深水区的改革,利益调整不再局限于“试验田”“特遣队”,而是涉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延迟退休政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故制定政策时需细细考量、慎重决定。还要看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应对人口老龄化,并非延迟退休“华山一条路”,也很难做到单兵突进。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要重视倾听不同的声音,找到最大公约数,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人的寿命有限,延迟退休就是让我们多交晚领,说到底还是个人吃亏。”这样的质疑表明,如果养老保险制度中“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缺位,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认可度、接受度,就不会太高。“工作本就难找。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更少、年轻人工作更难寻。”这样的担忧提示我们: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尤其是培育适合中老年人的就业岗位,同时,彻底打破“铁饭碗”,推行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同意延长退休年龄的,恐怕都是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吧!”这种猜想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行业收入分配不均的焦虑,对“谁会受益”的担心。因此,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才可能保证民生政策赢得民心。显然,今天的社会,不同群体的诉求复杂多样,矛盾交织交错,要确保政策科学,合理,可行,从前那种“几个人关在办公室里想办法”的研究机制显然行不通。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充分吸收民意必不可少。从公众的担忧处发现问题,在化解担忧中完善机制,应当是攻坚期决策的理性选择。‎ ‎(节选自《人民日报》)‎ ‎3.文中“找到最大公约数”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 “公约数”是个比喻的说法,本义是一组数据中最大的约数,喻指不同群体中最大的共有利益。联系上下文的具体内容,“要重视倾听不同的声音”“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提炼形成答案。‎ 答案 最大限度考虑不同群体的诉求(充分吸收民意),找到各阶层、各群体利益的最大平衡点(最大程度得到民众的认可)。‎ ‎4.从选文看,延迟退休政策触及哪些反映突出的问题?‎ 解析 解答本题,先找准对应的答题区域,在文章中间部分;再分析内容的构成,都是一条民众意见反映一个问题,共有三条,其核心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中“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缺位;就业岗位本来就不多,年轻人更难找工作;行业收入分配不均。还可抓住“这样的质疑表明”“这种猜想的背后”等关键语句,整合概括形成。‎ 答案 养老保险制度中“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缺位;就业岗位本来就不多,年轻人更难找工作;行业收入分配不均。‎ 三 鉴 赏 材料分析鉴赏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批评吴道子的画,曾经说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概括他在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前面一句算得“豪放”的定义,用苏轼所能了解的话来说,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用近代术语来说,就是:自由是以规律性的认识为基础,在艺术规律的容许之下,创造力有充分的自由活动。这正是苏轼所一再声明的,作文该像“行云流水”或“泉源涌地”那样的自在活泼,可是同时很谨严地“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一连串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的笔下。在中国诗歌里,《诗经》每每有这种写法。唐代韩愈的诗里这类比喻最多。但是我们试看苏轼的《百步洪》第一首里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里七种形象,错综利落,衬得《诗经》和韩愈的例子都呆板滞钝了。‎ 苏轼的主要毛病是在诗里铺排古典成语,所以批评家嫌他“事障”“如积薪”“窒、积、芜”,而袒护他的人就赞他对“故实小说”和“街谈巷语”,都能够“入手便用,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他批评过孟浩然的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这句话恰恰透露出他自己的偏向和弱点。‎ ‎(选自《宋诗选注》,有删改)‎ ‎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是博喻的佳例,简要分析这组比喻是如何使得“本相毕现”的。‎ 鉴赏题解题要领 一方面要立足原文,吃透阅读材料的精神主旨;另一方面要调动积累,把课内外联系起来,有时是用课内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外的问题。特别是对艺术性的鉴赏,尤其需要牢牢掌握并灵活运用课内所学的各种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方面的知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清题干中的要求,即“博喻”“分析”“如何”。暗示要指出博喻的本体、喻体及其表达效果。注意喻体“烟草”“风絮”“梅雨”的特征,进而联想到所表现的愁的特点。‎ 答案 用连天的烟草,表现闲愁的辽漠无边;用满城飞舞的风絮,表现闲愁的纷繁杂乱;用连绵的梅雨,表现愁绪之长,没有尽期;将不可捉摸的闲愁,写得形象,真切。‎ ‎【演练提升】‎ 朴朗呤教授 袁昌英 记得这是欧洲大战中一个朔风怒啸、霜封大地的清晨,一间暗淡阴森的课堂内,已经坐定了不少男女学生,一个个呵手蹬足,意在暖寒。可是呵出来的气,却也以为空中太冷,一珠珠都飞到玻璃窗上,互相取暖。在嘈杂喃喃的细语中,我听明了一个女生说道:“朴朗呤教授今天未必来上课。”这话原是向我同位的女同学说。我不待她答,就急忙问道:“报上所载的朴朗呤教授的儿子昨天在前线被害了,可就是她的?”“可不是她的!这是她第三个儿子为国家牺牲了。真太可怜!以后她就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了。今天的希腊悲剧准得上不成。”她的声音里满含着凄婉与同情。上课钟终于发出暮鼓晨钟的音节,全堂顿时静肃如缄。呵手蹬足所拒抗不住的厉寒,却为这沉肃所征服了。大家精神焕发地凝视着讲台左侧的门,默伺它的移动。各人的眼膜上果然触着一种波击。门开处,一个五十来岁,头戴黑色方角博士帽,身披黑色宽大博士袍的女教授,憔悴容颜,惨淡面目,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全体同学,不约而同地,如触电般,同时站起,向她整整低头五分钟。她不胜了,眼泪如泉奔如川决,簌簌然直流而下。这神圣的五分钟纯为无声的悲哀所盘踞。最后,她拭干了眼泪,一声“请坐”,就开始讲论“七军攻笛博城”的伟大悲剧了。声音洪亮,气概激昂,可是哀思凄恻,痛隐眉梢,仿佛哀蒂阿克利就是她自己的儿子。身世坎坷,人生难免。可是以一弱女子,能以这种不屈不挠、敛神忍痛的态度担当之,而孜孜不息地履行自己的职务,这是多么沉毅而悲壮的精神!‎ ‎(选自《袁昌英散文选集》)‎ ‎5.在朴朗呤教授出场之前,文章是如何一步步为塑造这一形象做准备的?‎ 解析 答题应抓住题干“出场之前”“一步步”‎ 的要求,来圈定信息区域,筛选信息要点。文段先写环境,突出了暗淡、阴森、寒冷的特点;接着写同学的对话,用凄婉与同情的语调交代了人物的遭遇;后来写上课的钟声响后的课堂气氛,突出了静肃、沉肃。这三步,或衬托,或铺垫,或渲染,手法丰富,效果明显。‎ 答案 ①描绘暗淡、阴森、寒冷的环境来衬托。②叙述充满“凄婉与同情”的学生话语来铺垫。③营造上课钟响起全堂肃静的气氛来渲染。‎ 一、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曹丕认为人寿有限,而文章可流传不朽。可见曹丕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这样一来,魏晋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在汉代,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都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存者和垄断者。他们渐渐开始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自魏晋到南朝,讲求文辞的华美、文体的划分、文笔的区别、文思的过程、文作的评议、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汇纂,都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它们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突出特征。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则在创作题材上反映了这种自觉。文的自觉要求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在具体创作批评上也是如此。曹植当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钟嵘比之为“譬人伦之有周孔”。从他开始,讲究诗的造词炼句。正是这一点,使他能作为创始代表,将后世诗词与难以句摘的汉魏古诗划了一条界限。它从一个极端,把追求“华丽好看”的“文的自觉”这一特征表现出来了。‎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根据文意,汉代文学有什么特点?请加以概括。‎ 解析 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在汉代,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存者和垄断者”,找到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 ①文学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是功利的附庸和政治的工具。②文学与经学有机融合。③文学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渐渐被认识和接受。‎ ‎2.请具体解释“譬人伦之有周孔”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 回答此类题目,应先到文中找到这个句子,然后结合语境理解该句的意思。“人伦之有周孔”,这句话本身是说周公和孔子在建立人伦方面有创始意义,钟嵘用这句话来评价曹植在文的自觉方面的意义,这是肯定了曹植的价值,同时也表达出对曹植的赞扬和肯定。‎ 答案 ①周公、孔子在建立人伦方面有创始意义。②曹植造词炼句在“文的自觉”方面有创始意义。③钟嵘用这个比喻表达对曹植“文的自觉”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3.试分析东晋谢灵运《登池上楼》一诗中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如何体现“文的自觉”。‎ 解析 首先应从文中找到关于“文的自觉”的内容,比如“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则在创作题材上反映了这种自觉”“文的自觉要求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从他开始,讲究诗的造词炼句”;然后再结合“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诗进行分析。‎ 答案 ①创作题材上,体现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②创作手法上,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这两句描绘了明丽而富有生机的春景,形象鲜明生动。③造词炼句上,“生”“变”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的变化,使得这两句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二、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里,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所谓“扁平人物”,也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被创造出来。“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狄德罗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伟大文学的根本使命就在于展开生命个体的灵魂冲突。在那些深刻的文学作品里,更能打动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具有复杂精神内涵的人物。‎ 福斯特认为“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就是这样的人物。她既聪明(在生意上)又愚蠢(在爱情上),既专横任性又坚强果敢,在她身上,同时聚集着可恨与可爱,也勾起读者复杂的心态——既鄙夷又同情。当然,“扁平人物”也并非没有价值。《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体现了“变色龙”“两面派”这类人物的“共性”,令人有鲜明的厌恶感,并在喜剧效果中获得讽刺的快意。在同一作品中,也不可能全是“圆形人物”,往往是两种人物共同承担阐释主题的任务。正如福斯特所言:“一本复杂的小说常常需要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出入其间。”‎ ‎4.材料引用狄德罗的话有什么作用?‎ 解析 首先找到狄德罗的话,即“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理解其意思,然后圈出这句话前面、后面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即可得知,此处引用狄德罗的话是为了说明小说中“圆形人物”的复杂性格是以真实生活中的人作为创作基础的,同时揭示了“圆形人物”更能打动读者的原因。‎ 答案 说明小说中“圆形人物”的复杂性格是以真实生活中的人作为创作基础的;揭示了“圆形人物”更能打动读者的原因。‎ ‎5.请简要概括小说中“扁平人物”的价值。‎ 解析 先到文本中圈出写“扁平人物”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该信息主要在第二段,这是以“变色龙”为例说明“扁平人物”往往能揭示生活中某一类人的共性,体现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在同一作品中,也不可能全是‘圆形人物’,往往是两种人物共同承担阐释主题的任务”,“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配合,共同阐释作品主题。‎ 答案 往往能揭示生活中某一类人的共性,体现对生活的高度概括;与“圆形人物”配合,共同阐释作品主题。‎ ‎6.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解析 从这两句话来看,《三国演义》塑造的“刘备”“诸葛亮”这两个形象就是“扁平人物”,作品重点突出刘备的“长厚”“诸葛亮”的“多智”,把人物作为“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进行刻画,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似伪”“近妖”则说明,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有这样“长厚”“多智”的人,所以作为文学形象的“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又与历史存在有一定的距离。‎ 答案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诸葛亮是比较典型的扁平人物;作品着重表现了他们某一方面的特点,把人物“类型化”“漫画化”,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真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存在如此“长厚”“多智”的人,作为文学形象,他们与历史存在也有距离。‎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蜂子孵蛆的心理太重,只管诱劝人“类我类我”‎ ‎!比方我喜欢谈国事,就藐视你读书;你欢喜读书,就藐视我谈国事。其实单面锣鼓打不成闹台戏。要撑起中国场面,也要生旦净丑角俱全。我们对于鼓吹青年都抛开书本去谈革命的人,固不敢赞同,而对于视参与爱国运动为厉禁的学校也觉得未免矫枉过正。学校与社会绝缘,教育与生活绝缘,在学理上就说不通。若谈事实,则这一代的青年,这一代的领袖,此时如果毫无准备,这想将来理乱不问的书生一旦会变成措置咸宜的社会改造者,也是痴人妄想。固然,在秩序安宁的国家里,所谓“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用不着学生去干预政治。可是在目前中国,又另有说法:民众未觉醒,舆论未成立,教育界中人本良心主张去监督政府,也并不算越职。‎ 所谓救国,并非空口谈革命所可了事。我们跟着社会运动家喊“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力已竭,声已嘶了。而军阀淫威既未稍减,帝国主义的势力也还在扩张。朋友,空口呐喊大概有些靠不住了罢。北方人奚落南方人,往往说南方人打架,双方都站在自家门里摩拳擦掌对骂,你说:“你来,我要打杀你这个杂种!”我说:“我要送你这条狗命见阎王。”结果半拳不挥,一哄而散。住在租界谈革命的人不也是这样空摆威风么。‎ ‎(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有删改)‎ ‎【注】 1929年元旦夏丏尊曾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作序 ‎7.根据材料,试理解“蜂子孵蛆”的含义。‎ 解析 “蜂子孵蛆”这是个比喻的修辞手法,回答这题就要首先理解喻体什么意思:“用蜂卵来孵化蛆”,这是不搞清对象就胡乱对付的做法,当然是不成功的,然后到文章中寻找与之相类似的本体指向意思,注意这个词出现后后面解读性的文字,要对其进行筛选概括提取整合,即“这想将来理乱不问的书生一旦会变成措置咸宜的社会改造者,也是痴人妄想”,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想用蜂卵来孵化蛆,这里指不管中国的实际情况,只按自己的想法愿望胡乱去指导学生怎么面对社会运动,其结果当然不可能成功。‎ ‎8.试分析当时背景下,怎样才能使学生变成措置咸宜的社会改造者?‎ 解析 本题答题区域是“我们对于鼓吹青年都抛开书本去谈革命的人,固不敢赞同,而对于视参与爱国运动为厉禁的学校也觉得未免矫枉过正。学校与社会绝缘,教育与生活绝缘,在学理上就说不通”,整合归纳可以得出答案,救国读书都不可偏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学校不能与社会绝缘,教育不能与生活绝缘。‎ 答案 救国读书都不可偏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学校不能与社会绝缘,教育不能与生活绝缘。‎ ‎9.第二段举北方人奚落南方人打架的事例,有何作用?‎ 解析 举例论证,第一就是为了从内容上证明观点,表达感情倾向的,本题的观点就是为了说明“所谓救国,并非空口谈革命所可了事”‎ 的观点,要有实际行动。感情倾向是:批评社会运动家光说不做,讽刺住在租界谈革命的人空摆威风。第二就是论证效果反面回答:通俗易懂,有说服力。‎ 答案 举北方人奚落南方人打架的事例,是为了类比说明“所谓救国,并非空口谈革命所可了事”的观点。要有实际行动,批评社会运动家光说不做,讽刺住在租界谈革命的人空摆威风。通俗易懂,有说服力。‎ 四、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批评上的“自然”一词,来自道家。“道法自然”,道家的“自然”是没有任何外在目的和意识、没有功利性、不经过人工雕琢的存在。‎ 魏晋以后,“自然”被引入文学批评中,《文心雕龙·原道》云:“傍及万品,动植皆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刘勰认为,“文”是天地万物本身固有的表现,有事物存在就有文采存在。“人文”就是辞藻华丽。纪昀评《原道》时认为刘勰提出自然之道,是为了纠正六朝文藻雕华之弊,这应该说是误解。在六朝人眼中,最能代表自然风格的,是后人认为“工巧”的谢灵运,大家都以“芙蓉出水”喻谢诗,即华丽而自然。‎ 到了唐代,李白主张“以自然为宗”,把老庄“自然”的真正含义引入了文学风格批评中。不过,唐人的美学理想受六朝影响太大,从初唐、盛唐的个体创作来看,总体风格仍属高华壮丽之自然,而不是朴素之自然。‎ ‎“文学经历了六朝的绮靡秾丽,初盛唐的高华壮丽,中晚唐的婉约秀丽,到宋代则由利返朴。”这个时候最有趣的现象就是“谢陶易位”。六朝以谢灵运为自然风格的代表获得评价最高,陶渊明靠边站,《诗品》列陶诗为中品,《文心雕龙》则根本不提及陶诗。在宋代,陶渊明完全取代了谢灵运,被誉为自然诗的典范,谢灵运则往往成为陪衬参照。宋人严羽的《沧浪诗话》也说:“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自然”风格的桂冠从谢灵运头上转移到陶渊明头上,这恰恰反映了一种美学趣味的变化。可以说,老庄“自然”说中质朴之义,在宋人观念中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选自《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有删改)‎ ‎10.概述文中“谢陶易位”现象,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 “谢陶易位”,指的是六朝时受追捧的谢灵运在宋代遇冷,而六朝时遇冷的陶渊明在宋后受到推崇。原因:宋人的美学趣味发生了变化,对诗歌语言的“自然”的认识从华丽有文采之美变化为质朴、不事雕琢之美。‎ ‎1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答案 刘勰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文采,所以诗歌创作的语言也应该富有文采。纪昀却认为刘勰提出的自然之道是为了纠正六朝时的文藻雕华之弊,这是纪昀对刘勰自然之道的误解。‎ ‎12.结合全文,分析“自然”作为“一种美学趣味”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中的对象——“自然”是天地万物,它们本来就富有文采,所以诗歌的语言也要富有文采。‎ 唐代,“自然”审美虽受六朝影响,但是诗歌语言风格跳出了绮靡雕琢的窠臼,开始崇尚高华壮丽的自然趣味。‎ 到了宋代,“自然”的审美是指诗歌语言的不事雕琢、朴素之美,回到老庄时期的质朴之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