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复习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复习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

区域可持续发展(三)‎ 一.能源资源开发 ‎(一)能源分类 特点 类型 可再生能源 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可以再生,但开发利用超过其再生能力,会造成资源破坏甚至枯竭 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 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二)山西煤炭资源开发 ‎1.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2.山西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的影响 ‎(1)有利影响:提高煤炭附加值,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2)不利影响:加重山西本地的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 ‎3.山西煤炭综合利用及意义:‎ ‎(1)综合利用: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2)意义: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减少污染,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 ‎(三)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条件评价 ‎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1)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质量好,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 ‎(2)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 ‎(3)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 ‎2.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1)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 ‎(2)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 ‎(3)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 ‎(4)科学技术水平。‎ ‎3.太阳能、风能等电站建设的答题模板构建 角 度 术语模板 能源资源丰富 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如青藏地区、我国西北地区;风能丰富(风力大)‎ 土地面积广 多荒滩、沙漠、戈壁等,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平坦,且地价较低。‎ 市场需求及市 场距离 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市场(发达地区)较远,运输成本高。‎ 科技 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 资金 建设成本高,资金不足;靠近发达地区,资金充足 ‎(四)资源型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经济结构单一(2)资源枯竭(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4)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2.应对措施(1)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科技: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3)交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例1.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甘肃省首个示范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据此并结合图4完成下题。‎ ‎13.2003年4月始,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玉门市驻地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B.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 ‎ C.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 D.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 ‎14.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 ‎ 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 B.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 ‎ C.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 D.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15.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其作用是 ‎ ①可实现“风”“光”互补②可增强风电储能③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④可解决“弃风”现象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例2.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例3.汤泉乡地处河北遵化市西北部,地热资源丰富。图1为汤泉地热田地热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3-5题。‎ 3. 温泉疗养院适合建在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4. 判断P处岩石的类型和特点是 A.沉积岩层理发育 B.变质岩致密 ‎ C.喷出岩多气孔 D.变质岩多裂隙 5. 图中岩石界面起伏波动较大的主要成因是 A.褶皱弯曲 B.断裂错动 C.地下水溶蚀 D.岩浆侵入 例4.新西兰拥有“绿色能源”,生产生活用电多来自清洁能源,被誉为“绿色王国”。推测其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 例5.(2014浙江卷节选)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例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 原因。‎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二)实施西气东输 ‎1.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特别提示 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因素很多,如地形、地质条件、河流、补充气源地等,而城市的分布决定了天然气的市场消费量,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之一。‎ ‎2. 路线:一线: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上海。穿越的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线路经过陕西向北弯曲经过靖边原因:靖边天然气丰富,补充气源。二线:主干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有利影响:对西部地区:1)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2)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东部地区:1)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3)减轻东西向运输压力 ‎(2)不利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易造成生态破坏 ‎(三)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比较 项目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引水线路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北上,经黄河隧洞至天津;一路向东,经济南到烟台、‎ 威海;穿越淮河、黄河、海河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从长江上游引水,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引水入黄河上游 输水方式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可顺地势北流 自流供水 自流供水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工程量 工程量小,工期短,前期投资少 需开挖新河,工程量大,占用耕地 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 ‎2.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①改善投资环境;②缓解争水的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①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②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控制地面沉降;③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3.南水北调带来的问题(以东线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导致海水上溯,引起河口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2)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影响航运;(3)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排水条件差,调水后土壤易发生盐碱化(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四)西电东送 概况 线路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广东、上海、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南盘江、北盘江、江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例1.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2014年实现汛后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点解决黄淮海平原缺水问题。读“河南境内调水线路走向图”,回答3—4题。‎ ‎3.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带动沿线经济结构的调整 B.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 C.总干渠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居高临下,供水区域广 D.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可自流供水 ‎4.中线工程需要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此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①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土壤盐碱化②水库蓄水淹没的土地和耕地增多,移民安置量增大③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④诱发滑坡、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例2.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煤、铁、铜等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全年多大风。2014年1月27日,作为“疆电东送”战略第一个工程的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直达输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据此回答11—13题。‎ ‎11.“疆电东送”最有利于新疆哪种新能源的就地转化 A.煤炭 B.风能 C.核能 D.地热能 ‎12.在哈密±800千伏换流站建设时,对设备安装最不利的因素是 A.地基不稳 B.水资源严重短缺 C.强劲的风沙天气 D.科技力量不足 ‎13.哈-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投入运行,对郑州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 A.扩大了经济生产规模 B.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C.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D.降低了用电价格 例3.如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3.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例4.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②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 ‎④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 km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6.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三.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产业转移的原因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 ‎,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会开辟国际市场。‎ ‎4.产业转移的规律:从转移方向上说,国际上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产业类型上说,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然后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重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发展相应优势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发展中国家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 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的负面影响 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例1.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 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例2.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8—10题。‎ ‎8.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9.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市场需求 ‎10.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设备费用 例3.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 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据此完成7~9题。‎ ‎7.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成本 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市场需求 ‎8.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例4.‎ 当地时间2017年1月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威胁通用汽车公司(GM):“要么把雪佛兰科鲁兹车型从墨西哥迁回美国制造,要么就等着高额的边境交易税”。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制造业岗位数从1730万急速下跌到1150万。目前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外国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据此回答12—14题。‎ ‎12.美国企业回本国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工业化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B.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高民众就业机会 C.提高城市化发展,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D.增加国内税收收入,吸引投资资金回国 ‎13.福特公司自1995年在中国投资建厂(目前中国分公司已有4个汽车制造工厂),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汽 车组装环节,近年来该公司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B.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C.提高大新车型的产量 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14.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 ②加快发展我国优势的传统制造业③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④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产业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 一.能源资源开发 例1ABB 例2AB例3.CDB 例4能源:地热能、水能、风能。‎ 理由: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断裂多,岩浆活动频繁,因此地热资源丰富;新西兰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国土狭长,中部为山脉,河流多向东西两侧流入海洋,河流短,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多数国土位于西风带,风力较大,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例5.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 例6.(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二能源跨区域调配 例1BD 例2BCD 例3DCA 例4BD 三产业转移 例1BAD 例2DCB 例3ABD 例4BAA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