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必修4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必修4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作业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易度 意识的本质 ‎1、2、3‎ 中、易、中 意识的能动作用 ‎3、4、5、6、‎ ‎7、8、9、13‎ 中、易、中、中、‎ 难、中、易、中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 挥主观能动性 ‎10、11、12‎ 中、难、中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2、14、15‎ 中 一、选择题 ‎1.(2019·云南检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如枝叶会向阳光充足的地方伸展,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判断,猎狗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助猎人拦截猎物,海豚可以担当人类水中作业的助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心理提供和丰富了人类意识的内容 B.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C.动物的心理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 D.动物的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解析:B 自然界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思维着的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故B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2.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采取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过不可预期且不可控制的电击,那么即使后来狗有机会选择逃离电击,它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缺陷。这一实验表明(  )‎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选择性,不能自觉选择能满足生存需要的条件 ④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如果狗以前受到过不可预期且不可控制的电击,那么即使后来狗有机会选择逃离电击,它们也变得无力逃离,由此可见,动物的心理没有主动性和选择性,①③符合题意;动物心理有适应性,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②说法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3.(2018·广东揭阳一模)继阿尔法狗、大师、深蓝成功挑战人类之后,江苏卫视播出的第四季《最强大脑》节目中,在人脸识别能力比拼上,百度机器人小度以3∶2险胜人类最强大脑的代表王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度是人类器官的延伸 ②小度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小度的意识来源于人脑 ④小度只是照镜子式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机器人只是人类器官的延伸,百度机器人小度不具有意识,②③错误;①④正确。‎ ‎4.(2018·福建宁德二模)“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似乎可以让我们闻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妩媚、品出采莲女歌声的悠扬,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  )‎ ‎①对采莲场面的艺术性加工 ②内心世界的物化场景 ③对采莲活动的创造性描写 ④主观想象的智慧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是诗人对采莲活动的创造性描写,是对采莲场面的一种艺术性加工,①③正确;该诗所营造的意境应该是客观场景在人脑中的反映,而非内心世界的物化,②说法错误;智慧源于劳动实践,④说法错误。‎ ‎5.(2019·山东枣庄模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下列对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 ‎①“桥上的风景”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你成为别人的风景”是诗人的一种纯主观想象 ③“明月装饰风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能动性 ④“你装饰别人的梦”说明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桥上的风景”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明月装饰风景”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进入人脑,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产物,①③正确;意识依赖于物质,“你成为别人的风景”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②错误;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 ‎6.(2018·山西五校联考)感兴是一种审美活动,“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这说明(  )‎ ‎①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创造性 ③主观认识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感兴强调的是人的感情对景物的反映具有创造性,强调意识的能动性,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材料中心意旨 不符。‎ ‎7.在中国古代意象系统中,“柳”是一种具有特定美学意义的意象。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出现这些对“柳”的认识的原因是(  )‎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材料强调的是在不同处境下人们对事物产生了不同的认识,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意识的起源、意识活动的目的性,①③与题意不符。‎ ‎8.(2019·湖南名校联考)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写进十九大报告,是建党以来的第一次。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因其能动性可以成为实践先导 ③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哲学依据是重视意识的反作用,而非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①不合题意,②③正确切题。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④中“推动”说法不科学。‎ ‎9.(2018·辽宁瓦房店一模)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不可能》节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顶尖选手,这些选手挑战了体能、技艺、脑力等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选手在挑战各种“不可能”的同时,展现出“挑战自我”和“认识自我”。这启示我们(  )‎ ‎①人有时可以摆脱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②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 ③唯意志主义并未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可以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挖掘人的身体潜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 本题考查意识和实践的作用。挑战“不可能”的过程中,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创造条件、激发潜能,②④符合题意;①犯了唯心主义错误;题中行为不是唯意志主义现象,③与材料无关。‎ ‎10.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挪威小镇留坝(Rjukan)并不能享受到多少阳光。那里的人们一年之中有一半时间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向黑暗的冬日说再见,工程师安装了三个300平方英尺的定日镜,将冬天的阳光转射到山谷,将城镇广场变成了日光浴场。这表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和物质世界 ②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材料中的工程师利用规律,将城镇广场变成日光浴场,表明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②③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改造规律,①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总是统一的,④说法错误。‎ ‎11.(2018·河北唐山一模)目前全球都尚未实现有效的临震预报,因此地震预警就显得特别重要。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时,成都高新减灾所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波抵达甘肃陇南前19秒,抵达成都前71秒,就通过广播预警、电视弹窗、手机APP报警、专用接收终端预警、微博发布等形式发出了预警,为人们赢得了逃生时间。这告诉我们(  )‎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不能违背规律,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③现代科技可以提升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 ④“地震预警”程序可以改变地震的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从地震的发生及其危害可以看出,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符合题意;从地震预警可以看出,现代科技提高了人们的减灾能力,③符合题意;②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④否认了地震现象的客观性。‎ ‎12.(2018·衡阳十校调研)漫画《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启示我们,实现特定目标要(  )‎ ‎①充分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作用 ②将尊重规律作为前提和基础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防止教条主义 ④正确处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 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漫画中“画蛇添足”的错误,在于没有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尊重规律,①排除,②③入选;漫画没有涉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④与漫画无关。‎ 二、非选择题 ‎13.(2018·河北唐山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色基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强调。会上,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岔河校区校长张淑琴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学较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做法。“现在的学生思维更活跃,知识面更广。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过早受到了娱乐化、低俗化信息的冲击。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很容易有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比如,有的学生讲究吃穿,有的学生抗挫折能力差,碰到一点困难就发愁。”张淑琴说,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些情况有些着急。‎ 但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张淑琴担心的情况正在好转。作为沂蒙精神的发源地,临沂编写了《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在小学和初中都开设了沂蒙精神教育课程,并组织了艺术表演、读书、演讲、征文等活动,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总书记听后指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原因。‎ 解析:此题以传承红色文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属于原因类试题。学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意识能动作用”,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从意识活动特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三个角度具体分析其原因即可。‎ 答案:(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传承红色基因是针对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自觉选择,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力量,把握方向,是正确的意识,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时代新人。‎ ‎14.(2018·山东青岛模拟)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但我国海洋经济起步晚、经验少,在国际上遇到的各种麻烦不断增多,必须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走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道路。‎ 结合材料,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应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相关问题,解答时要先阐明原理、方法论,同时要联系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发挥正确意识的反作用。‎ ‎15.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倡议,“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本题以“一带一路”为载体,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解题时首先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关于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然后将理论与材料结合起来进行论述 即可。‎ 答案:(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必须顺应潮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古老的丝绸之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搞好“一带一路”建设,既要有满腔的热情,还要稳步推进,不可急于求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