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5节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5节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第 5 课 五四爱国运动 【考试说明】 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运动的过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考情分析】 【命题规律】本讲内容全国卷高考考查频率比较高,几乎每年都考,题型上以选择题 为主,主观题重点考查辛亥革命。 【命题趋势】今后高考仍以选择题为主,主观大题的备考以宏观线索为主;具体内容 上,注意对太平天国运动不宜评价过高,多分析其不足;辛亥革命的史实应该注意与新民主 主义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同类现象比较,如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比较、武昌起义 与光荣革命比较、《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比较等。五四运动需注意前后两阶段的运 动主力的不同及其历史地位。 【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背景 1.民族危机 1915 年 1 月,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递交“”密约,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直接原因 1919 年,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导火线。 二、经过 1.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 陆宗舆”。 2.概况: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转移到上海;上海 的“”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三、初步胜利 1.北京政府于 6 月 10 日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 6 月 28 日,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 国主义国家制订的和约。 四、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勇于解放的精神。 4.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的转折点。 [轻巧识记] 五四爱国运动 【史论归纳】 1.五四运动的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 (5)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含义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 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 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知识交汇】多角度认识五四运动 从革命史 角度看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从党建史 角度看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从思想史 角度看 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许多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的思 想解放 从全球史 角度看 五四运动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的引导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争夺中国的必然产物 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考 纲 考题统计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1) 1840 至 1900 年间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 2013·全国卷 Ⅰ·29 晚清的现代化历程 1840 年至 1900 年间列强 侵略时期中国人民的反抗 斗争;辛亥革命 2011·全国 卷·29 洪秀全由反孔到尊 孔 太平天国运动 (1) 1840 至 1900 年间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 2015·全国卷 Ⅰ 《申报》“时评”栏 目评述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的统 治 (1) 1840 至 1900 年间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 (2011·全国 卷)·311 清政府向各国宣 战,地方违背懿旨 清政府中央集权统治的危 机 (1) 1840 至 1900 年间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 2012·全国 卷·41 “冲击—反应”曾 是国内外史学界解 释中国近代历史的 模式之一。 1840 年至 1900 年间列强 侵略时期中国人民的反抗 斗争,西方冲击对中国社 会近代化有促进作用 【高考真题回顾】 1.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洋务运动体现了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方向,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体现了 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方向,B 项正确。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的现代化起了阻碍作用;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故排除 A、C、D 三项。] 2.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 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 “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答案:A。解析: [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为旗帜,组织和发动群众起义,反对儒家思想, 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其政权趋向封建化, 其统治思想随之发生了变化,重新尊孔,实质上说明了拜上帝教难以适应太平天国后期政权 的封建化,故 A 项符合题意。] 3. 1900 年 6 月 21 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 月 26 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 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在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 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时,地方总督刘坤一、张之洞等 人不遵从清政府向列强宣战的懿旨,私自与列强签订地方保护条款,实质上说明了清政府中 央集权的削弱和面临危机,故 B 项符合题意。] 4.(2015·全国卷Ⅰ)《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 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 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答案:D。太平天国时期,中外反动势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并未出现“直皖交斗”,排 除 A。义和团运动时期,八国联军侵华,当时中国并没有处于大分裂时期,排除 B 项。辛亥 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起义,与题干“皖直交斗”不符。排除 C 项。材料反映军阀 混战,“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相符。答案选 D。 5.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 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是应考举人为反对《马关条约》签订而发起的 上书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参加者主要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地主;五四运动 是从青年学生罢课开始,扩展到“三罢”斗争的群众性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二者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主要原因是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A 项符合题意。B、D 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 项与题意无关。【答案】 A 6. 第 41 题典例精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 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 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 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答案一 西方冲击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促进作用,我赞成这一模式。 “冲击—反映”模式认为中国传统历史发展是属于停滞的,中国社会自身是无法产生进 入近代社会的动力,所以中国要进入近代社会就需要外在的力量,需要外在的“冲击”。这 种模式凸显了外部的“冲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如材料中所指中国自鸦片战争冲击后, 依然引不起足够的“反映”,于是接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巨大的“冲击” 下,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步一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器物” 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制度”,再到五四运动时的“思想”,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也 存在着外部巨大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凡尔赛和约》等事件 的发生。不能不说外部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影响。从上述中国近代历史发 展轨迹可以得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国外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这种模式还 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答案二 对上述模式表示反对。因为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只是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因素,不过这只是中国发生剧 烈变化的次要原因,不是主要原因。理由如下: 一、从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英法联 军入侵北京只不过是刺激了清政府内部的开明官员迈向西方的实际进程。 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洋务运动在中央得到最高统治者西太 后的支持,是在握有实权的地方督府主持下进行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 活动。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洋务运动最终可能会突破“中体西用”的传统框架。 二、从百日维新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甲午中 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只不过是百日维新发生的次要原因。 百日维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形成,它们分别为百日维新的发生准备 了经济、阶级和思想基础。 三、从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八国联 军侵华,清政府弱点彻底暴露只不过是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发生而已。 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清政府“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 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它们分别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准备了经济、阶级、思想和组织基础。 四、从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凡尔 赛和约》使中国主权遭受践踏,只不过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激化了社会矛 盾;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运动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们分别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政治、经 济、阶级、思想基础。 (以上理由在答卷时不一定全涉及,只要列举 1~2 例能充分例证观点即可)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 击只不过是加速了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进程而已。“冲击—反应”模式过分强调西方文明对 中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容易导致崇洋媚外的倾向。 【针对性训练】 1.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 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 对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 B.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 C.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 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 解析:选 B 新文化运动并未“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故 A 项错误;太平天国在种族观 念上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以拜上帝教为口号,挑战了清朝的统治,故 B 项正确;洋务运 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并未要求“驱除满族”,故 C 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以西方宗教为 口号”,故 D 项错误。 2.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 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 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 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 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 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 D.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 解析:选 B 题干中康有为用反清来促成革新,孙中山接受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 反面教训,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促进政治变革进程,故 B 项正确。 3.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 500 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 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选 D 根据题目中的“标榜民主”“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可以得出辛亥革命 后,尽管革命果实为袁世凯窃取,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故 D 项正确。 4.1895 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曰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 骂之声不绝于耳”;1900 年 10 月孙中山又领导发动了惠州起义,“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 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三民主义逐渐为民众所接受 B.清政府在政治上不断趋于反动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在中国完全确立 解析:选 B 据材料“举国舆论莫不曰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 耳”和“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可 知清政府在政治上不断趋于反动,故 B 项正确。 5.有学者认为,同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 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 ) 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D.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 [太平天国运动所建立的政权依然是封建性质的,所以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现代化, 故 A 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政府的灭 亡,所以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化,故 B 项正确;C 项是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影响,排除; 太平天国运动只是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并未实施,故 D 项错误。] 6.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也有 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孔中山都 ( ) A.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反封建反侵略 C.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 D.反对外来侵略 D [林则徐并不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 A 项错误;林则徐本身即是封建势力的 代表,故 B、C 两项错误;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有反对外来侵略的要求,故 D 项正 确。] 7.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 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 A.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解析】 《资政新篇》最先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 潮流,故 A 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故 B 项错误;《资政 新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没有实行的条件,故 C 项错误;《资政新篇》脱离了农民阶级,并 未获得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故 D 项错误。【答案】 A 8.1904 年《时报》载:共和国家,主权在民,举凡一切政务,非由吾民通过,不可贸 然施行,此必然之理也。由此观之,吾民责任重大,已不待言。从中折射出当时中国( ) A.民主革命成为时代主流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众积极参与国家管理 D.民众国家责任意识增强 A [材料信息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结合时间 1904 年,说明推翻清朝,进行民主革 命成为时代的主流,故 A 项正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才逐渐深入人心,故 B 项错 误;民众积极参与国家管理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 与国家责任意识无关,故 D 项错误。] 9.梁启超曾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 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 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所说的“意义”是指( ) A.政治制度的变革 B.民族观念的发展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民主观念的萌生 A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部落政治的局面”“贵族政治的局面”,再联系辛亥革命 的相关知识可知,材料侧重强调以政治制度的变革作为评判革命意义的标准,故选 A 项。B、 C 两项只与汉朝的革命有关,D 项只与辛亥革命有关,均排除。] 10.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 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 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 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C [“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 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应从文化方面来看,显然是选 C 项,因为它使新文化运动从传 播资产阶级的文化转向传播无产阶级的文化;A 项是政治上的,不符合题意;“岔路”则表 明说的不是继承,故 D 项错误;“岔路”说的不是对社会性质的认识,故 B 项错误。] 11.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D [抓住题干要求“新”的主要表现以及“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移风易俗、民族 意识和爱国热情不能体现“新”,A、B 两项不正确。弘扬科学和民主属于资产阶级文化, 没能挽救中国,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挽救了中国,故 C 项错误,D 项正 确。] 12.据 1913 年 2 月 23 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 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 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 初年( ) 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 解析:选 D 材料中“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说明辛亥革命后实 施民主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故 D 项正确。 13.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 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 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 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 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 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 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 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 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 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 在 20 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 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 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 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1 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 别。(6 分)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 请说明你的理由。(4 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 并说明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 分) 解析:(1)第一小问“关系”,依据材料一中“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 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可知,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第 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清末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可知。(2)根据材料二中“孙中 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以及所学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可以 总结如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临时约法》, 规定主权在民。(3)第一小问“看待”,可以有两种选择,即“同意”或者“不同意”,第二 小问“理由”需要结合《清帝逊位诏书》的影响去分析,同意即可回答其积极作用。不同意 即可回答其局限性。(4)第一小问“史观”,依据材料四中“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体现了近代化史观或者是现代化史观;“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 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 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 20 世纪的进步”体现了社会史观;“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 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体现了革命史观;“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 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整体史观。第二小问“影响因素”从研究者 所处时代角度分析。 答案:(1)关系: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的 爆发创造了条件)。(2 分) 说明:政治上,新政倡导君主立宪冲击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新政奖励实业客观上推 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文化上,新政改革教育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培养了更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条件上,新政的某些举措导致了地方群体不满,如 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答出三点即可)(9 分) (2)区别: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临时约 法》,规定主权在民。(6 分) (3)答案 1:同意。清帝和平逊位,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 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 答案 2:不同意。《清帝逊位诏书》虽然是不流血的政变,但是是情势所迫的结果,作 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4 分。答出一种答案即可,只作出判 断而未分析理由不得分) (4)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等作为研究范式。答出三点即 可)因素:研究者所处时代对研究者的影响。(4 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 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目录 A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 开端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第二节 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 第三节 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及第二次鸦 片战争 第一节 太平天国起义 第二节 (略) 第三章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 的产生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1994 年第四版 目录 B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 第一编 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第三章 (略) 第二编 外患内乱(1800-1864) 第七章 广州贸易体系 单口贸易的缘起广州贸易 外国人在广州的生活 英国改变广州体系的企图 第八章 鸦片战争 第三编 外国帝国主义加剧时期的自强 运动(1861-1895) 第十一章 清朝中兴与自强运动 第四编 改革与革命(1898-1912)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上卷 2002 年第六版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观察目录 A、目录 B 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称谓差异,然后从史观 角度分析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也可以史实和观点角度论述其不同的原因,只要观点正确, 论证合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目录 A 强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性。目录 B 强调鸦片战争的动因 源于贸易体系的矛盾。 原因分析:二者对近代英国侵略中国认识的出发点不同。目录 A 的编写以革命史观和 民族主义为主导;目录 B 则以工业革命后工业文明的扩张为背景来看待这场战争,带有文 明史观的倾向。 示例二:目录 A 将太平天国运动称为革命和起义。目录 B 将太平天国运动称为内乱。 原因分析:二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角度不同。目录 A 的编写体现明显的革命史观 和阶级斗争观念;目录 B 则以清政府为叙事主体,把太平天国运动看成是封建国家的内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