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初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测试卷02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初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测试卷02 考试范围:初二上1-4单元 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 A.领导虎门销烟 B.抗击沙俄入侵 C.收复新疆 D.指挥黄海海战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中国鸦片泛滥,道光皇帝派遣林则徐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在1839年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故A正确;左宗棠抗击沙俄入侵,收复新疆,故排除BC项;邓世昌指挥黄海海战,故排除D项。故选A。 2.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指的“土地”是指 A.汉口 B.香港岛 C.南京 D.台湾岛 【答案】B 【解析】依据“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及所学知识可知,道光帝统治时期(1821—1850年在位),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故B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割占汉口、南京,故排除AC;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故排除D。故选B。 3.韩燕参加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她抽到的文化知识试题是:“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共占多少面积”。韩燕答对了此题,她的正确答案是 A.英国150km² B.法国150多万km² C.俄国150km² D.俄国150多万km²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侵占了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都不准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4.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报道,其标题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太平军金田起义 B.圆明园惨遭洗劫 C.关天培殉国虎门 D.义和团火烧教堂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惊醒了大肆抢劫, 之后又放火烧毁,B正确;太平军金田起义发生在1951年,排除A;关天培殉国虎门发生在1841年,排除C;义和团火烧教堂发生在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排除D。故选B。 5.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到“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他用“煮豆燃萁”形容太平天国内部的互相残杀,与此对应的事件是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事变 【答案】D 【解析】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D符合题意;北伐失利与题干的“太平天国内部的互相残杀”无关,排除A;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排除B;安庆陷落与题干的“太平天国内部的互相残杀”不符,排除C。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天京事变的性质是太平天国内部的互相残杀。 6.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思想的是 A.建成北洋舰队等近代海军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京师同文馆 D.创办轮船招商局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可知这是说国家先先富而后才能强,尤其必须富在民生方面,所以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工业,故D正确;AB都是军事工业,C是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7.有人用《增广贤文》中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所谓“插柳”是指: A.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自救运动,“花”即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同时,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无心插柳”是客观影响。因此B正确;AC是洋务运动的内容,错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D错误。综上故选B。 8.“(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材料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台湾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D.左宗棠主张建立新式海军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知,材料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收复了新疆。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所以C项符合题意;主张放弃西北塞防的是李鸿章,以武力收回了台湾的是郑成功,主张建立新式海军的是李鸿章。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9.2015年,“丹东一号”清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入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水下考古发现大量遗物,证明这艘沉船是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水师致远舰。与此舰沉没直接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的黄海与北洋舰队正面交锋,邓世昌坚决抵抗日本侵略,率致远舰撞向敌舰,最终壮烈牺牲,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战争与致远舰无关,排除;故选C。 10.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答案】D 【解析】由材料“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可知,这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主要是进行商品输出。由材料“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 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可知,这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主要是进行资本输出。所以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D符合题意;A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故选择D。 11.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该“门户开放”的含义是 A.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 B.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门户” C.清政府向西方列强国家“开放门户” D.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9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即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2.1895年,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其创办者是 A.谭嗣同 B.严复 C.梁启超 D.康有为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严复在北方创办最有影响的报纸《国闻报》,故B符合题意;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故C不符合题意;康有为主持强学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1895年,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朝廷,请求拒签合约。这次上书活动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浪潮 C.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D.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和所学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正确;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浪潮。B错误;戊戌变法最后失败,并没有动摇清朝统治基础。C错误。综上故选D。 14.光绪帝于1898年6月下令:“(从)下科开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以前)用四书文者, (今后)一律改试策论。”这体现了维新变法哪一方面内容 A.开放言论 B.废除八股 C.训练新军 D.裁汰冗员 【答案】B 【解析】根据“(从)下科开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以前)用四书文者,(今后)一律改试策论。”可知,材料反映维新变法中的废除八股,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5.“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球俱发蓝。天无雨,地焦干,全是教堂止住天……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上述材料说明了义和团 A.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盲目排外,有迷信色彩 B.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C.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D.成为了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神助拳”体现了迷信色彩;“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体现了盲目排外;“大清一统靖江山”体现了对清政府抱有幻想,没有看清清政府的真正面貌,故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故排除B项;义和团的目的是反帝爱国,故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借口,故排除D项。故选A。 16.《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安庆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由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当地的会党发动的,参加者达3万余人,范围波及湘赣两省,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8.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是 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 B.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向地主收买土地 C.国民有言证、集会、著作自由 D.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和民生方面阐发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等问题,所以B项符合题意;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体现民族主义,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国民有言证、集会、著作自由体现民权主义,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体现民权主义,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19.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D.热烈庆祝宣统帝退位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故C符合题意;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表述错误,故A不合题意;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宣统帝退位,故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1911年10月”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20.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它 ①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 ③与《中华民国约法》颁布于同一年 ④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宪法,①④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和人民的各项权利与义务,②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是1912年,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③表述错误。故选D。 21.曾纪鑫在《千古大变局》一书中,以十一个历史人物为载体,并为每个人物配备了一个副标题,以此去反映中国的一段艰难历程。若要为袁世凯选标题,最适合的是 A.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 B.挥之不去的专制与皇权 C.怀有坚定理想的革命者 D.天降大任的自觉担当者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为袁世凯选标题”,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为复辟帝制,采取了一系列独裁统治。并准备在1916年登基为皇帝,实行独裁专制。袁世凯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在护国军的讨伐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B符合题意;袁世凯在历史发展中,企图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属于反面人物。与ACD表述的情感不符,ACD排除;故选B。 22.“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没有从国体变更这样大的历史调整中重建秩序,更没有构建出中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信仰,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为解决“精神困惑”,中国人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分析,“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说明材料描述历史事件发生在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后,即1912年以后。“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D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A排除;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B排除;辛亥革命是一场政治革命,C排除。故选择D。 23.如图是苏州吴县沈维钧编辑,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书影。这本书的出版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D.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书影”可知,这是在教会人们如何写白话文,而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故D符合题意;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故A不符合题意;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故B不符合题意;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下侧漫画反映出五四运动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由于外交失败而引发 C.目标是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 D.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答案】A 【解析】根据漫画中信息拳头上刻有“商、学、劳动”打向“曹、章、陆”,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于外交失败而引发,这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漫画体现不出来,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漫画体现不出目标是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漫画中只针对曹等三人,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性质,漫画也未能体现,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2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组织和领导学生运动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确立党的名称,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清朝的统治基础还是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上,在“反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甚至袁世凯都是受益者,这些“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成为“领导者”,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的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太平天国运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仆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一文件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3分)图二文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4分) 【答案】(1)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2分) (2)图一: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3分)图二: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3分) (3)影响:严重削弱了满洲贵族的实力;壮大了汉族地主的力量(或“汉族精英”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 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或推动了后世的反清斗争)。(答出两点即可,4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贴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的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图一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历史作用是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第二小问:图二文件在内容上的特点是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3)根据材料三“太平天国运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仆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的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严重削弱了满洲贵族的实力;壮大了汉族地主的力量。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咸丰十一年县景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足为中国新学的起始。…… 同治二年李鸡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同治四年曹国落、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十一年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处美国留学;同年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七年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光绪八年李鸿章创办上海机器制布厂;光绪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典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4分)洋务派为什么重视“新学”?(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2分)对比材料一、二,说明洋务派、维新派近代化探索的不同侧重点。(4分) 【答案】(1)主要内容:兴办近代工业(或者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建立近代海军。(答出两点即可,4分)原因:为了适应中外交涉,适应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2分) (2)君主立宪。(2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2分)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2分)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咸丰十一年县景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足为中国新学的起始”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兴办近代工业(或者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建立近代海军;第二小问:洋务派重视“新学”的原因是为了适应中外交涉,适应开展洋务运 动的需要。 (2)根据材料二“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的信息可知,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君主立宪;对比材料一、二的内容可知,洋务派、维新派近代化探索的不同侧重点是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颓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1)材料一是哪个政党的主张?(1分)这一政党的成立有什么特点?(2分) (2)材料二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3分)新旧体制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2分)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3分) 【答案】(1)中国同盟会。(1分)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答出一点即可,2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分)社会现象:军阀割据。(2分) (3)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3分) 【解析】(1)依据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知中国同盟会。结合课本所学,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可知反映了辛亥革命。结合课本所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但是袁世凯不推行共和制度,复辟帝 制。故新旧制度不能衔接。袁世凯的行为导致全国人民的反抗,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现了军阀割据。 (3)依据材料三“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结合课本所学,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1分)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1分)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2分)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2分)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1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2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4分) 【答案】(1)时间:19世纪中叶。(1分)人数:达200万人以上。(1分) (2)时间:1915年;(1分)口号:民主、科学。(1分)影响: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的真理。(2 分) (3)地点:北京。(1分)前:学生;后:工人。(2分)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2分) (4)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4分)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的信息可知,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中叶;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的信息可知,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的新变化是达200万人以上。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是1915年;口号:民主、科学;第二小问: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是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的真理。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在北京;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前:学生;后:工人;第三小问: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查看更多